700℃超超临界机组用国产新型耐热钢及其焊接材料
700℃及以上等级超超临界汽轮机螺栓材料选材的探讨

关键词 : 7 0 0  ̄ C等级超超 临界 ; 热膨胀 系数 ; 镍基 高温合金 ; 松弛性能 分类号 : T K 2 6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8 8 4 ( 2 0 1 4 ) O 1 - 0 0 7 8 - 0 3
S t u d y o f B o l t i n g Ma t e r i a l s f o r t h e Uh r a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S t e a m T u r b i n e Wo r k i n g a t 7 0 0 o C a n d Ab o v e
S U X i n , P E N G J i a n - q i a n g , Y A N G X i n ( 1 H a r b i n X i n r u n I n d u s t r i a l C o m p a n y L i m i t e d , H a r b i n 1 5 0 0 4 6, C h i n a ; 2 H a r b i n T u r b i n e C o m p a n y L i m i t e d , H a r b i n 1 5 0 0 4 6 , C h i n a )
超超临界机组主要零部件材料国产化情况介绍

05
CHAPTER
国产化进程中的成功案例和 经验教训
成功案例介绍
华龙一号
东方电气
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 一号的成功研制和商业化运行,标志着我国 在超超临界机组主要零部件材料国产化方面 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 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降低了成本,提 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加工制造技术
超超临界机组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 极高,需要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制造 工艺,这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 战。
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
市场竞争激烈
超超临界机组主要零部件材料的国产化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国内企业需要不断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应对国际 竞争对手的挑战。
VS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06
CHAPTER
未来展望和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
制
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 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 发和人才培养。
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对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研发和 生产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提高 专业人才素质。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消 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国产化率和 技术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力度,优化产 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培育优势企业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超临界机组生产 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形 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推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超超临界机组主要零部件材料 国产化情况介绍
目录
CONTENTS
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开发进展概况

Advanced Austenitic Alloys (Super 304H, 347HFG, NF709, etc.)
700
o
Average Temperature for Rupture in 100,000 hours ( C)
25
Stress (ksi)
Minimum Desired Strength at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Source: Saarschmiede
7
1. 欧洲 AD700计划
热挤成型的镍基合金 263管子 ( I.D. 310 x 67 mm)
310 x 67 mm Extrusion by Wyman & Gordon, Livingstone, Scotland
8
1. 欧洲 AD700计划
阀门锻件
Average Temperature for Rupture in 100,000 hours ( F)
500 1100 1200 1300 1400 70 Inconel 740 300 CCA617 Std. 617
o
Nickel-Based Alloys
Haynes 282
50
Stress (MPa)
Ferritic steel
17
1. 欧洲 AD700计划
Thermie 1000 MW DR: IP Turbine 汽轮机中压缸
10 % Cr steel
Ni base alloy
18
1. 欧洲 AD700计划
1.6 示范机组方案
• 蒸汽压力 • 蒸汽温度 • 再热蒸汽温度 35.0 MPa 700 ℃ 720 ℃
超(超)临界锅炉用新型耐热钢简介

P91钢冷却转变曲线
73
返 回
9
F11、F12的开发 德国于60年代开发,用于壁温达610℃ 的过热器和壁温达650℃的再热器以及壁温 为540℃~560℃的联箱和蒸汽管道,但其含 碳量高,焊接性差。目前已不生产。 典型的新型铁素体耐热钢T91/P91钢的开发 T91/P91钢的研制成功具有划时代意义。 成功地把电站锅炉蒸汽温度参数提高到 593℃~6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许用应力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12
T92与奥氏体钢在高温下许用 应力的对比
许用应力 (Kg/cm2) NF616 SUS321H SUS347H NF616/ SUS321H NF616/ SUS347H 600℃ 8.7 6.9 7.8 1.26 1.12 625℃ 6.8 5.2 5.7 1.31 1.19 650℃ 4.8 3.9 4.2 1.23 1.14
58
热影响区的Ⅳ型裂纹 P91这类铁素体耐热钢在高温长期 运行中,往往会在焊接热影响区的 “细晶区”(AC3附近或AC3—AC1区间) 出现一种无明显塑性变形的低应力蠕 变断裂,造成焊接接头蠕变断裂寿命 低于母材的现象。英国人按裂纹产生 位置分类方法,称这种裂纹为Ⅳ型裂 纹。
59
在焊缝范围内发生的裂纹称为Ⅰ 型裂纹;在焊缝内发生,但可延伸到 热影响区的裂纹,称为Ⅱ型裂纹;在 邻近熔合区的热影响区发生的裂纹, 称为Ⅲ型裂纹;在邻近母材的热影响 区发生的裂纹称为Ⅳ型裂纹。
2 过热器、再热器 ★过热器、再热器管的金属壁温比蒸汽温 度高出达25℃~39℃(我国规定为50℃)。 ★在燃煤含硫量低、烟气腐蚀性较小的条 件下,仅从蠕变断裂强度考虑,当蒸汽温 度为538℃(壁温580 ℃ ),选用T22钢;
700℃高效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发展的概述

700℃高效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发展的概述徐炯;周一工【摘要】论述了700℃高效超超临界技术的发展状况,700℃高效超超临界技术在高效超超临界火力发电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及市场前景,是极具竞争力的新一代装备.欧洲、日本和美国的高效超超临界计划均已大规模开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我国的国情,电力行业仍然以燃煤发电为主,并且具有丰富的超超临界机组设计运行经验,这些都使得我国发展高效超超临界技术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分析了我国发展700℃超高温技术的瓶颈,提出了合理的发展建议.【期刊名称】《上海电气技术》【年(卷),期】2012(005)002【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700℃高效超超临界;镍基耐热合金;奥氏体钢【作者】徐炯;周一工【作者单位】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上海201199;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上海20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9.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以及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日渐紧缺,如何进一步提高燃煤电站效率,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火力发电行业目前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需要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另一方面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关注,要求电厂降低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CO2 等的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法得以实现:其一是开发利用新的高效发电技术,如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发电等;其二是基于常规的发电系统,提高机组的蒸汽参数,使机组达到超超临界(Ultra Supercritical,USC),发展高经济性、高效率的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到目前为止超超临界机组在国际上已相当普及。
提高机组参数成为常规燃煤电站增效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燃煤发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换代的主要方向[1]。
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用钢

1承压锅炉部件对钢材的要求火电厂锅炉关键承压部件主要指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联箱及管道等,这些承压部件运行在较为恶劣的工况条件下,是设计选用钢材关注的重要部位。
以下分类简要介绍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的关键承压部件用钢要求。
1.1水冷壁水冷壁用钢一般应具有一定的室温和高温强度,良好的抗疲劳、抗烟气腐蚀、耐磨损性能,并要有好的工艺性能,尤其是焊接性能。
通常SC、USC锅炉都采用膜式水冷壁。
由于膜式水冷壁组件尺寸及结构的特点,其焊后不可能在炉内进行热处理,故所选用的钢材的焊接性至关重要。
要在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的条件下,满足焊后热影响区硬度不大于360HV10、焊缝硬度不大于400HV10的有关规定(TRD201),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水冷壁管内介质是汽液两相,管外壁又在炉膛燃烧时煤粉颗粒运动速度最快的区域,积垢导致的管壁温度升高和燃烧颗粒冲刷都是选用钢材要考虑的问题。
由此可见,水冷壁用钢的开发也是发展SC、USC锅炉的技术关键之一。
随着SC、USC锅炉蒸汽压力、温度的升高,水冷壁温度将提高,如在31 MPa/620℃的蒸汽参数下出口端的汽水温度达475℃,投运初期中墙温度为497℃,垢层增后可升至513℃,热负荷最高区域的管子壁温可达520℃,瞬间最高温可达540℃。
这就需要合金含量更高,热强性更好的钢材。
为了满足这种高参数锅炉水冷壁用钢的要求,在SA213T22钢的基础上,开发了2种新钢材T23(HCM2S)和T24(7CrMoVTiB10-10),二者都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在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的条件下(壁厚≤8mm),焊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均低于360HV10。
金属壁温可达600℃,是蒸汽温度620℃以下锅炉水冷壁的最佳用钢〔2〕。
1.2过热器、再热器过热器、再热器在高参数锅炉中所处的环境条件最恶劣,所用钢材在满足持久强度、蠕变强度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管子外壁抗烟气腐蚀及抗飞灰冲蚀性能、管子内壁抗蒸汽氧化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新型耐热钢的焊接

高 蒸 汽 温 度 超 过 了 6 0 o 蒸 汽 压 力 超 过 2 a 而 0 C, 5 MP , 且 还 在 不 断 升 高 , 这 有 赖 于 耐 热 钢 的 发 展 。 目前 应 但
用 于 超 超 临 界 锅 炉 的 新 型 马 氏 体 耐 热 钢 有 T P l /g、
T P 2 NF 1 、 9 1 T PI2( / 9 ( 6 6) E 1 、 / 2 HCM1 A) , 氏 体 2 等 奥
度 小 于 5 3o 9 C。T P 2和 E 1 /9 9 1是 在 T P l耐 热 钢 基 /g
能 够 完 全 溶 解 在 奥 氏体 中 , 随 后 的 热 过 程 中未 溶 解 在
的沉 淀相 发 生 粗 化 , 成 这 一 区 域 的强 度 降 低 。 软 化 造 对 短 时 高 温 拉 伸 强 度 影 响不 大 , 会 降 低 持 久 强 度 , 但 长 期 高 温 运行 后 , 软 化 区会 产 生 Ⅳ型 裂 纹 。焊 接 线 在
础上 发 展 起 来 的 新 型 耐 热 钢 , 中 T P 2是 在 T P l 其 /9 / g
能量 、 预热 温度 对 软 化 带 影 响较 大 。焊 接 线 能 量不 宜
过 大 , 热 温 度 不 能 过 高 。软 化 区 宽 度 越 窄 , 拘 束 预 其 强 化 作 用 越 强 , 化 带 的影 响越 小 。 软 ( )焊 接 冷 裂 纹 。冷 裂 纹 是 在 焊 后 冷 却 过 程 中 , 3 在 Ms 以下 的温 度 范 围 内形 成 的 一 种 裂 纹 , 称 延 点 又 迟 裂 纹 。 产 生 这 种 裂 纹 的 三 要 素 为淬 硬 组 织 、 元 素 氢
临界机 组用新钢种的焊接性能、 化学成分、 焊接接头的组织、 蠕变性能和典型的失效方式等。
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卓有成效

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卓有成效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发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围绕联盟机制建设、课题组织和技术研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700℃研发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架构和组成已基本确定。
通过联盟第一次理事会及技术委员会会议成立了联盟理事会,理事长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担任,讨论通过了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章程和技术委员会工作规则。
联盟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和技术委员会,经秘书处办公会讨论,细化和完善了秘书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则,建立了联盟内部文件流转体系;技术委员会下设置了系统及工程方案、锅炉、汽轮机和材料四个专项工作组,负责组织推进各项技术研发。
700℃计划研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通过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意见,确定了我国700℃计划研发技术路线和总体研发计划,并细化形成总体方案设计、耐热合金研发、关键部件研制、试验验证平台建设和示范工程建设五个分项计划,拟利用10年左右时间,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建成我国700℃发电示范工程。
二是申报了“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示范”(国家能源局发布)和“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主要设备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发布)两个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能源局安排的项目已经签订合同,并拨付首批经费。
三是启动并有序推进耐热材料和机组初参数研究工作。
通过对700℃机组耐热材料的筛选、开发、评定和优化总体方案研究,划分了高温部件温度范围,初步确定了部分备选材料和耐热材料重点研发内容。
通过对我国700℃机组的初参数、容量和主要设备总体方案专题研讨,初步确定我国700℃计划示范机组容量采用600MW等级,压力和温度参数为35MPa/700℃/720℃,机组采用紧凑型布置,再热方式按照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两种方案开展研究,最终参数和方案将根据研究进展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
超超临界机组四大管道材质的选择

锅炉 参 数 : 环 电 厂 2. 6 a 65 玉 7 5 MP 、 0℃/
63 0 ℃
对超超临界 机组 的参数 的介定 目前没有统一 的
北疆 电厂 2 . 6 a 6 3 / o ℃ 7 4 MP 、0 ℃ 6 a
说法 , 通常有两种说法 , 其一为:
机组的主蒸汽管道 、 温再 热管道 、 高 高压 给水管
道 , 多数 采用 双列 式 。国 内超 临 界 和超 超 临 界 大
60 0MW 级机组 , 管道均采用单列式,O0 I0 MW 机 组的单列容量仅为 5 0 0 MW , 小于单列的 60 0MW
2 四大管道的选择
火力发 电厂 四大管道一般系指主蒸汽管道 , 再热蒸汽热段管道 , 热蒸汽冷段管道和高压给 再
国内目前正在 或准备建设 的超超临界机组
的火 力发 电厂 有 :
I0MW 级 : O0 邹县 四期 、 外高桥三期、 泰州 电
厂、 华能玉环电厂、 天津北疆电厂等。
60 0MW 级 : 能 营 口电 厂 、 山 电厂 、 源 华 阚 河
计和施工监理人 员、 建设单位 、 施工单 位有关 人
2 . MP / 6 / 6 ℃ 。 42 a56 56
临界机组将 是 我 国火力发 电提 高效率 , 约能 节
源, 改善环境 , 降低 发 电成本 的必然趋 势。而这
一
发展与采用新型耐热钢材密不可分 , 电厂 四大
所谓 超超 临界 机 组是 相 对 超 临界 机 组 而 言 ,
管道是火电厂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管道材 的安全、 可靠性 和运行 的经济性 , 如果材料选择 不当, 将可能危及机组安全运行 , 响 电厂经济 影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新型材料及用钢实例(方安千)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新型材料及⽤钢实例(⽅安千)光谱培训班讲义超(超)临界机组新型材料及其特性⼭西省电⼒公司电⼒科学研究院⽅安千⼀、超(超)临界机组及其⽤钢⼆、超(超)临界机组部分新型材料标准简介三、超(超)临界机组新型材料特性简介⼆〇⼀三年三⽉超(超)临界机组新型材料及其特性⼀、超(超)临界机组及其⽤钢特点1、超(超)临界机组参数⽕⼒发电机组锅炉的参数:2、超(超)临界机组的⽤钢某⼀600MW超临界机组的⽤钢实例:锅炉部分四⼤管道部分汽机部分3、超超临界(USC)机组新型耐热钢应⽤概况:主蒸汽管道选⽤HCM12A(P122)的⽇本超超临界机组电⼚锅炉制造⼚容量MW汽机参数主蒸汽管过热器管(不锈钢)投⼊运⾏时间橘湾Tachibanawan2 ⽇⽴BHK1050 25/600/610 HCM12A SUPER304H 2001.07舞鹤Maizun1 900 24.5/595/595 HCM12ASUPER304H2004.08常陆那珂Hitachinaka1⽇⽴1000 24.5/600/600 HCM12A SUPER304H 2003.12 矶⼦Isogo (新#1)600 25.5/600/610 HCM12A SUPER304H 2002.04敦贺2号TSSURUGA2# 700 24.1/593/593 HCM12AHR3CSUPER304H2000.10芩北2号REIHOKU2# 700 24.1/593/593 HCM12AHR3CSUPER304H2003.07野5号HIRONO5#700 24.5/600/600 HCM12AHR3CSUPER304H2004.07 ⽇本超(超)临界机组使⽤NF616(P92)的情况No. 出⼚年代数量制造商⽕⼒发电站锅炉功率蒸汽条件1 1996年⼩⼝径管13吨⽯川岛播磨重⼯业新⽇铁/东海7号147MW566℃/2 1997年⼩⼝径管147吨⽯川岛播磨重⼯业电源开发/橘湾1号1050MW600℃/610℃/25MPa3 1998年⼤⼝径管*60吨巴布科克⽇⽴电源开发/橘湾2号1050MW600℃/610℃/25MPa合计220吨*:尺⼨Φ500×70t,Φ596.9×97t,Φ635×106t P92钢在欧洲电站项⽬应⽤实例国家项⽬名称内径×壁厚(mm)部件主蒸汽温度(℃)蒸汽压⼒(bar)安装时间丹麦VESTRAFT直管主蒸汽560 250 1996年丹麦NORDJYLLANDSET 160×45 集箱582 290 1996年德国KIEL/GKWESTFALEN480×28159×27集箱循环蒸汽545650531801997年1998年丹麦AVEDORE 2/ELKRAFT400×25490×30主蒸汽管道580(主蒸汽)3001999-2001年600(再热蒸⽬前我国正在建造的600MW和1000MW级超超临界(USC)(压⼒P=25~26.5MPa,温度t=600/600℃)机组数台,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拟采⽤的新型耐热钢⽅案有多种,现归纳整理出三⽅案,仅供参考。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选材分析

摘要
1
常用新型铁素体和奥氏体锅炉用钢
2
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用材选择
3
结束语
1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选材简介
提高火力发电机组参数,是提高机组效率和节能环保的重 要途径。随着锅炉压力的提高,水的饱和温度也相应提高,汽 化潜热却相应减少,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比重差也随之减少。 当压力达到22.12MPa时,汽化潜热等于零,汽水比重差也定于 零。水在这个压力下,加热至374℃时即被全部汽化。这个压 力称为临界压力。超临界压力时的情况与临界压力时的情况相 同,有水变成蒸汽是连续单向的。
5
1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选材简介
12%Cr系列 一般当温度在620 ℃以上时, 9%Cr钢抗氧化性能不能满足要 求,需使用12%Cr钢或不锈钢。
(1)X20CrMoV121和X20CrMoWV121(HT91)钢:在欧洲曾得到大量的 应用,但是其焊接性能较差。
(2)HCM12( 12Cr1Mo1WVNb )钢:在HT91的基础上通过降碳以提高 焊接性能,以及W、V、Nb的合金化而形成的,是一种δ铁素体/马氏体双相 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高温强度和抗氧化腐蚀性能,适用于600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选材简介
(4)TB12(12Cr0.5Mo1.8WVNb)钢:在T92基础上,通过增 加Cr含量以进一步提高抗高温蒸汽氧化,调整固溶强化元素Mo 、W等元素含量以改善提高综合性能而得到的新型钢种。
(5)NF12钢和SAVE12钢:正在开发中的耐热钢,通过Ta、Nb 等合金化,使600℃的强度提高到了650℃,并已经在实验室得 到验证。
(5)TempaloyA-1(18Cr9NiCuNbN)钢:在TP304H的基础上, 通过Cu、Ni、N合金化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经济型钢种。
700_超超临界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选材_王天剑

王天剑范华张邦强巩秀芳张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摘要: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中的最先进、经济性最好的发电技术之一。
由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对关键部件的蠕变、疲劳、高温氧化与腐蚀等性能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导致汽轮机关键部件的使用材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章对国际上700℃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中的汽轮机关键部件用镍基高温合金以及选材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700℃,超超临界汽轮机,镍基高温合金Abstract :The 700℃-class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power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advanced and economical technologies.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reep,fatigue,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become more rigorou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team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which lead to the key components materials of steam turbine to be change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ickel-based superalloy used in the 700℃class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steam turbine's key compo -nents.Key words :700℃,advanced ultra-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nickel-based superalloyNickel-based Superalloy for Key Components ofUltra-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 Operating Above 700℃Wang Tianjian ,Fan Hua ,Zhang Bangqiang ,Gong Xiufang ,Zhang Bo(Dong fang Turbine Co.,Ltd.Deyang Sichuan 618000)7000前言目前世界上成功投入商业运行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蒸汽进汽温度在600℃左右。
2010-11-09 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发展情况概述

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发展情况概述目前,在整个电网中,燃煤火力发电占70%左右,电力工业以燃煤发电为主的格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
但是,燃煤发电在创造优质清洁电力的同时,又产生大量的排放污染。
为实现2008年G8(八国首脑高峰会议)确定的2050年CO2排放降低50%的目标,提高效率和降低排放的发电技术成为欧盟、日本和美国重点关注的领域。
洁净燃煤发电技有几种方法,如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及超超临界技术(USC)。
目前,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比较容易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先进、成熟达到商业化规模应用的洁净煤发电技术,在不少国家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和改善环境的效果。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的超临界及以上参数的发电机组大约有600余台,其中美国约有170台,日本和欧洲各约60台,俄罗斯及原东欧国家280余台。
目前发展7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领先的国家主要是欧盟、日本和美国等。
700℃超超临界机组作为超超临界机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概述,供参考。
一、概念燃煤发电机组是将煤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电厂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及其辅助装置等)转换成电能。
燃煤发电机组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发电系统(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发电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燃煤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锅炉内工质都是水,水的临界点压力为22.12MPa,温度374.15℃;在这个压力和温度时,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临界点。
超临界机组是指主蒸汽压力大于水的临界压力22.12 MPa的机组,而亚临界机组是指主蒸汽压力低于这个临界压力的机组,通常出口压力在15.7~19.6 MPa。
超超临界机组新型耐热钢材

新型耐热钢材的研发将更加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降低合 金元素含量、提高回收利用率等 手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新型耐热钢材的市场前景
随着超超临界机组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新型耐热钢材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 长。
未来,新型耐热钢材将在高温、高压、高效率的超超临界机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 作用,成为推动能源和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趋势
更高参数
未来超超临界机组将进一 步提高蒸汽参数,以提高 热效率。
更高效能
通过技术改进和材料研发, 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效能 和稳定性。
更低成本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优化设 计,降低超超临界机组的 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03
CHAPTER
耐热钢材的特性与种类
耐热钢材的特性
01
02
03
新型耐热钢材在超超临界机组中的性能表现
高温强度
新型耐热钢材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能 够承受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压环境。
抗蠕变性能
新型耐热钢材具有较强的抗蠕变性能,能够在高 温下长期保持稳定的结构性能。
抗氧化性能
新型耐热钢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抵抗 高温环境下的氧化腐蚀。
新型耐热钢材在超超临界机组中的应用效果
潜力。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新型耐热钢材在不同温度 和压力下的性能表现,以完善其应用 范围。
关注新型耐热钢材的生产工艺和成本 控制,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探索新型耐热钢材与其他材料的兼容 性和协同作用,以提高整个机组的综 合性能。
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与交流,共同推动超超临界机组新型 耐热钢材的研发和应用。
06
CHAPTER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新型耐热钢VM12的开发

在 无导 向工具 的斜 轧管机 上 轧 管的特 点
据俄 刊报道 ,为了解决在 三辊斜 轧管机 组上 生产高精 度热 轧薄壁无缝钢 管的 问题 ,俄罗斯 轧管专 家在三 辊和 四 辊斜轧 管机上研究 了所轧 毛管管壁 的旋转及 其与芯棒 贴合
直缝焊 管内缝焊 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直缝焊 管内缝焊接装置 。该装置包括机架 ,机架上设有 电机 、齿轮调速箱和能够伸人焊管 内的
工作臂 ;齿 轮调速 箱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 ,工作臂上有 滑动连接焊机机 头 ;焊机机头 的下端 设有与丝杆 的螺纹段 配合的螺 母 。本装置结构简单 、操作便利 ,焊接效率高且成本较低 。( 专利 申请号 :C 0 6 0 4 7 32 公开号: N 0 9 7 1 申请 N2 0 2 0 7 6 . C 2 06 16
V 2新型耐热钢 ( r M1 C 含量 1 %的合金钢) 2 。采用 V 2 M1
新型耐热钢制作的钢管 已在德 国诺伊 拉特 、博克斯伯格和瓦 尔苏姆等电站投入使用 ,其使用情况在欧洲受 到密切关注
( 高少华 )
罗斯 钢管冶金公 司 的专 家们合作 ,对钢管 进行无 芯棒连 续
●专 利信 息
进行连续纵轧的工艺参数 是合适 的。
( 杜厚益 )
轧管时金属 摩擦系数 、传递关 系 、轧辊转 数 、变形 区压缩 段 断面 、薄壁钢管的金属滑移条件与轧辊表 面的相互影 响 .
以及所 轧钢管 金属 在剧 烈 的轧 制变 形过 程 中的变形 性 能 。
超超 临界 火 电机 组 用新型 耐 热钢 V 2的开发 M1
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发现状及建议

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发现状及建议作者:王东雷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6期【摘要】发展更大容量、更高参数和更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规划所明确的优先发展领域,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对我国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即是新一代燃煤发电技术,为了推动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外相关研发计划以供借鉴,分析了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优势,总结了我国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研发进展,并提出了3点建议: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温材料;对汽轮机和锅炉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减少镍基高温材料用量和打破常规的电厂布置思路,使四大管道或六大管道的用量减到最少。
【关键词】700℃;超超临界;节能减排;研发现状0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用电量逐年稳步提升,全国发电装机数量平稳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12.47亿千瓦[1],其中,火电装机量为8.6亿千瓦,占总装机量的69%,在电力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
尽管我国目前大力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产业,但由于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在未来几十年的时期内,火电在我国电力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依然无法改变。
另一方面,由于SOx﹑NOx和CO2排放对人类及环境的损害与破坏不断加重,我国面临空前的环保压力。
大力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对达不到节能标准的现役机组实施升级改造,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管理部门及发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鉴于大型高参数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控制和技术推广容易,经济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2],发展大规模、高效率、高参数发电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规划所明确的优先发展领域。
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即是新一代燃煤发电技术,其主要目标是将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提高至700℃或更高,将主蒸汽压力提到至35MPa或以上,机组发电净效率提高至46%或以上,并减少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3-5]。
太钢700℃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TG700C新型耐热无缝管的开发

太钢700℃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TG700C新型耐热无缝管的
开发
李阳;方旭东;韩培德;夏焱;王岩;李莎
【期刊名称】《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年(卷),期】2015(029)001
【摘要】太钢通过对成分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原料→电炉冶炼→AOD精炼→LF 处理→模注→锻造→热挤压→冷轧→热处理→检验的工艺路线,开发出了不同规格的小口径TG700C新型耐热无缝管,其成分、晶粒度、夹杂、常温力学性能、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持久性能等各项指标均满足ASMESA-213M的相关标准要求,可应用于600-700℃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等关键部件。
【总页数】4页(P385-388)
【作者】李阳;方旭东;韩培德;夏焱;王岩;李莎
【作者单位】[1]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原030003;[2]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32
【相关文献】
1.电站锅炉用TP347H不锈钢无缝管工艺的开发 [J], 方旭东;徐鸿麟
2.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耐热钢的水蒸汽氧化行为 [J], 张伟; 白银; 包汉生; 陈正宗; 刘正东
3.超超临界火电锅炉用新型奥氏体耐热合金无缝管的研制 [J], 高虹;陈泽民;何周苏秦;沈卫强;翟丽丽;姜云山
4.先进超超临界电站锅炉4种候选材料在700°C超临界水中的氧化行为 [J], 杨健乔;王树众;王家欢;徐东海
5.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新型耐热钢VM12的开发 [J], 高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二为欧盟AD700 1000MWe超超临界机组设 计参数。由表可见,该项目有冷水塔冷却和海 水冷却两个方案,如果采用欧洲北海的只有 10℃的海水冷却,则净效率可达55%。
2016/6/28
表二 欧盟AD700 1000MWe超超临界机组 设计参数
参数 总功率 主蒸汽参数 再热蒸汽参数 冷凝器压力 冷却水温度 最后给水温度 环境空气温度 汽轮机热耗 发电机效率 辅机电耗 电厂净效率 单位 MWe ℃/MPa ℃/MPa kPa ℃ ℃ ℃ kJ/kWh % MWe %
从2003年起,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外 制造商合作,引进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 上海、哈尔滨和东方三大动力集团分别从西门 子、三菱以及日立公司等引进了超超临界技术。 2006年11月、12月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 1000MV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分别在玉环电厂、 邹县电厂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设备的制 造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6/6/28
四、完善600℃USC机组的关键技术—— 新型耐热钢的开发、焊接及热处理
USC机组就是通过提高火电机组锅炉蒸汽温度、 压力参数提高机组效率,特别是温度参数对效 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提高蒸汽参数遇到的主 要关键技术是金属材料及焊接材料的耐高温、 高压及焊接和热处理问题。
2016/6/28
2016/6/28
(5)开展T/P92钢材的国产化的基础研究,生产制 造工艺的试验。尽快实现国产化。 (6)加速A213M-S30432(Super304H)、 TP310HCbN(HR3C)钢国产化的生产制造和 挂炉试用工作。 (7)同时开展与T/P91、T/P92、A213M-S30432 (Super304H)、TP310HCbN(HR3C)钢相 匹配的焊接材料的国产化开发工作。
2016/6/28
二、USC机组是我国火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力是一种应用广泛,使用方便的清洁能源。 电力是二次能源,它是由煤炭、石油、天然气、 水利、核能以及风力等转换而成的。电力在终 端能源总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已成为衡量一个国 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016/6/28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 气”,我国能源以煤碳为主,我国煤炭消费占 一次能源的70%,远高于世界平均约30%的水 平。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为18亿 千瓦,其中火电将从目前占总容量的75%左右, 下降为66%,水电占22.7%,核电、风电等新 能源约占11.3%。
2016/6/28
一、概述
我国是全球除美国以外的第二大电力生产国与 电力消费国。2011年,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 电力规模继续增大,结构有所改善,质量和技 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截至 2011年底,全年全国发电量47217亿千瓦时, 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其中,火电 装机容量7.65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30亿千 瓦,核电装机容量1250万千瓦,风电并网装 机容量4505万千瓦。
2016/6/28
(8) 焊接及热处理是保证火电建设质量和发电设备安全 运行的重要基础专业,目前我国已开始大力发展的 SC、USC火力发电机组,所采用的新型耐热钢与传 统的低合金耐热钢有质的区别。广大电站焊接工作 者必须转变几十年来焊接传统的低合金耐热钢形成 的观念。需要对这种新型耐热钢的强化机理、焊接 性、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检验方法、焊工培训 及焊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加大电 站焊接科研力度,加大对焊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技 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以保证我国电 力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正在建设的USC机组大量采用的新型铁素 体耐热钢为SA213-T23、T91、T92;SA335P91、P92、P122及新型奥氏体耐热钢为 A213M-S30432(SUPER304H)、 TP310HCbN(HR3C)。SC/USC锅炉承压部件 用钢选择。如表一
2016/6/28
表一
承压部件 水冷壁 过热器 再热器 主汽 再热冷段 再热热段 给水管道
2016/6/28
(4)镍基合金的研发,目标是700℃、105h的蠕 变强度大于100Mpa。700℃-750℃条件下进 行的新材料试验,包括强度、蠕变特性、脆性、 抗氧化性能等。 目前AD700计划已经进入工业试验阶段,预计在 2020年前,700℃参数超超临界机组将投入商 业运行。
2016/6/28
完善600℃、开发700℃超超临界机组 用国产新型耐热钢及其焊接材料
2016/6/28
摘要:
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状,论述了超 超临界(USC)技术是未来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发展 方向。指出了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金 属材料和焊接材料耐高温、高压及焊接和热处理问题。 完善600℃、开发700℃超超临界机组用国产新型耐热 钢及其焊接材料,使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成为我国火电 发展的主流和强项。 关键词:超超临界 国产化 新型耐热钢 焊接材料
2016/6/28
五、开展对700℃超超临界新型耐热钢的 研究
虽然目前我国600℃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和建成 的机组均达到国际水平,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我国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比发达国家起步晚十年,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超超临界技术正在向更高 水平发展。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 制订了一系列的超超临界火电技术的中长期发 展计划,积极开发34.3MPa/650℃以及 40MPa/700℃新钢种系列,使超超临界机组朝 着更高参数的技术方向发展。
2016/6/28
三、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现状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世界上成熟先进的发电技 术,目前主蒸汽/再热气温度为600℃的超超临 界机组供电效率可达44~45%,在经济发达国 家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了显著的节能和减少污染 的效果,并且正进一步向更高参数方向发展。
2016/6/28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大了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 开发力度,加快了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建设步 伐。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0年针对当时国际 上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具 体国情提出“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课题。
2016/6/28
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提高能源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电网建设,大力开发水电, 优化发展煤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适度发 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优化发展煤 电,主要是提高燃煤发电机组的效率和减少污 染物的排放。
2016/6/28
发展燃煤发电机组,烟气排放中会有更多的 SOx、 Nox和CO2,并排出大量的灰渣和污水。 给人类带来四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 臭氧层破坏和大气污染。
2016/6/28
截止到2011年底,在运行的1000MV超超临界 机组已达40余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超 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也因此是积累超超临 界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经验丰富的 国家。
2016/6/28
虽然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但国内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仍然明显,主 要表现在超超临界机组用高温高强度钢材及焊 接材料国产化研制和应用性研究工作薄弱,超 超临界机组600℃等级新型耐热钢及焊接材料 尚未完全实现国产化,目前部分还依赖进口, 价格居高不下和货源紧缺制约超超临界机组发 展。
2016/6/28
为了更好的发展SC、USC机组,在大量引进 国外先进的新型耐热钢的过程中,要加快国产 新型耐热钢的开发,为了确保USC机组的稳步 发展,应开展以下几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
2016/6/28
(1).开展新型耐热钢合金化机理、力学性能、强韧化机 理、高温持久强度、抗烟气腐蚀、抗蒸汽氧化及寿 命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 (2).开展新型耐热钢,经过长期高温运行后,钢材显微 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3).开展新型耐热钢异种钢焊接接头早期失效机理研究。 (4).进一步研究和掌握P91钢管的合金化、强韧性强化 机理和生产制造、热处理工艺,使国产P91钢管质量 稳定,完善管径、壁厚、品种、规格,形成批量生 产。
SC/USC锅炉承压部件用钢
超临界 T1, T2, T11 超超临界 T1, T2, T11;T23/T24
T12, T22,T23, T91, T12,T22,T23, T91,T92,TP310HCbN(HR3C)、 TP304H, TP347H A213M-S30432(SUPER304H) P91 Al672B70CL32 P91 WB36 P92/P122/E911 A691Cr1-1/4CL22 P91/P92 WB36
2016/6/28
5.1 欧盟AD700超超临界技术开发项目
欧盟1998年启动700℃级先进蒸汽参数的超超临界技术 开发项目“AD700计划”,该项目的目标是: (1)研发、设计和示范先进蒸汽参数超超临界煤粉炉技术, 使蒸汽参数达到37.5MPa/700/720℃; (2)AD700超超临界机组的净效率要达到52-55%,在当 前最先进的超超临界机组效率的基础上 (30.0MPa/600/600℃,净效率47%)实现更进一步 降低标准煤耗和CO2排放各15%的目标; (3)开发出合格的适合于AD700机组蒸汽参数的先进镍基 锅炉和汽轮机材料并改进现有的奥氏体和铁素体钢。
2016/6/28
优化发展煤电,提高火电机组效率、减少污染 的洁净煤发电技术有:循环流化床(CFBC)、 增压流化床(PFB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及超临界(SC)与超超临界 (USC)。但是,CFBC、PFBC、IGCC等技 术处于试验或示范阶段,在我国近期广泛发展 是不现实的。
2016/6/28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实现超超临界机组技术 再创新,增强国内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仍是当 务之急。应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强 国内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解决新型耐热 钢的国产化等核心技术问题,逐步形成具有我 国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超临界成套 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具备产品自主优化和自主 升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