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6 为学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为学
内 容 设 计 区 导学设计
错题更正区
学科 语文 课题
主备人 主备日期
翻译下列句子: 1、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2、子何恃而往?
3、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问题探究: 1、课文讲的是“为
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2、两个和尚同时面对着困难,“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是何道理?
3、讨论“蜀鄙二僧”故事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启示学生: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
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
还要让学生了解这样设喻的客观效应:“人之为学”遇到困难时应有的根本原则和态度。
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4、学了本段后,你悟出什么道理?
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蜀鄙之僧去南海的故事,借这个故事将为学的深刻道理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案序号
修改日期
学 习
目 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加强诵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重 点 难 点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加强诵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内 容 设 计 区
导学设计、错题更正区
一、检查预习: 1、生字词注音。
不逮( )人 不怠( ) 迄( )乎成 屏弃( ) 岂有常( ) 蜀( )之鄙( ) 贫者语( )于富者 何恃( ) 一钵( ) 2、作者简介
二、课文导入:
教师用白话文为学生讲述“蜀鄙二僧”的故事,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找二到三名学生来讲述这个故事。
让学生谈谈由这个故事所引发的感悟或启示。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话题: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三、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自由朗读、个别读、齐读多种形式结
学后
审阅签
上
合)
四、学生分角色朗读“蜀鄙之僧去南海的故事”,体会贫富二僧的语气语调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本段大义。
总结字课
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