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1.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每课一练 苏教版选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化学 3.1.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每课一练
苏教版选修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
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
解析:共价化合物如H2SO4、HNO3、HCl等也是强电解质,A项错误;电离的过程都是吸热过程,B项正确;BaCO3、BaSO4等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饱和溶液浓度也很小,C、D项错误。
答案:B
2.(2012·天津一中期末)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有(不考虑水的电离)( )
A.HBr B.NaHSO4
C.NH4NO3
D.NaHCO3
解析:HBr 、NaHSO4、NH4NO3、 NaHCO3都属于强电解质,且HSO-4是强酸的酸式酸根,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三者在稀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NaHCO3虽然也属于强电解质,但是存在电离平衡HCO-3 CO2-3+H+。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钾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钾离子和氯离子
B.二氧化硫溶于水能部分转化成离子,故二氧化硫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解析:A项,KCl溶液不需在电流作用下就能电离成K+和Cl-;B项,SO2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故SO2不是电解质,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才是电解质;C项,BaSO4属于强电解质;D项,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如熔融NaCl),有的不导电(如HCl、HClO4等)。
答案:D
4.(2011·永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水溶液能导电,故其为电解质
B.向硫化氢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反应后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
C.弱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D.如果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醋酸的2倍,则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也是醋酸的2倍解析:SO2水溶液导电是由于S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SO3,H2SO3是弱电解质,并非SO2能电离,A项错误;氢硫酸是弱电解质,反应后生成了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B对。
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共存,C错;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远大于醋酸的2倍。
答案:B
5. 在烧杯中盛半杯乙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向容器中滴入甲溶液,随
着甲溶液的滴入,灯泡渐渐变暗,滴到一定量时,灯泡完全熄灭,继续滴
入甲溶液,灯泡又逐渐亮起来,下列溶液中(甲在前,乙在后)能产生上述
现象的组合是( )
A.NH4Cl NaOH B.CH3COOH、NH3·H2O
C.NaOH、AlCl3D.H2SO4、Ba(OH)2
解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有关,根据灯泡亮度的描述可以知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是先变弱至几乎没有又增大,所以综合分析选项D符合上述变化情况。
答案:D
6.[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C.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
D.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只有离子,没有分子存在
解析: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完全电离成离子而不是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定就大,强电解质溶液中也有水分子存在。
答案:AB
7.[双选题]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mol·L-1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1
B.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甲酸能跟NaOH溶液反应
D.相同浓度,与表面积相同的Zn反应,生成H2速率甲酸比盐酸小
解析: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则c(H+)应为1 mol·L-1,但根据题意其c(H +)为1×10-2mol·L-1,远远小于1 mol·L-1,可知甲酸只有部分电离,所以可证明甲酸是弱电解质。
B.只表明甲酸显酸性。
C.在酸、碱反应中,无论是强酸或弱酸跟碱反应都是依照
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定量进行,因此不能表明酸的强弱。
D.Zn表面积相同时,生成H2速率与c(H+)有关。
故可以证明甲酸不完全电离。
答案: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8.(8分)(1)下列醋酸的性质中,能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
a.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为10-2mol·L-1
b.同浓度同体积的CH3COOH和盐酸分别与铁反应时,醋酸溶液放出H2慢
c.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H+共存
(2)写出CH3COOH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盐酸与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故只要证明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即可。
因此:a、b、c均可以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因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写成化学式。
答案:(1)a、b、c
(2)CH3COOH+OH-===CH3COO-+H2O
(3)2H++Fe===Fe2++H2↑
9.(10分)完成下列填空: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溶于水能导电的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选项:KOH,C12H22O11(蔗糖),盐酸,H2,SO3,C2H5OH,NH3,HBr,H2CO3,H2O,CH3COOH,Ba(OH)2,(NH4)2CO3。
(2)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K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H3COO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均为强电解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SO3、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H2SO4和NH3·H2O,其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
(2)H2CO3、CH3COOH是弱电解质,KHCO3、CH3COONa是强电解质,但KHCO3中的HCO-3部分电离。
答案:(1)KOH、HBr、Ba(OH)2、(NH4)2CO3H2CO3、H2O、CH3COOH SO3、C12H22O11、NH3、C2H5OH 盐酸、H2SO3、NH3
(2)①H2CO3H++HCO-3,HCO-3H++CO2-3
②CH3COOH CH3COO-+H+
③KHCO3===K++HCO-3HCO-3H++CO2-3
④CH3COONa===CH3COO-+Na+
10.(10分)(2011·靖江期中)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①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
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其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⑤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
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盐酸和硫酸是强酸完全电离,硫酸又是二元酸,而醋酸是一元酸不完全电离,所以c(H+)大小关系为:b>a>c。
②酸中和碱的能力是依据酸与碱反应的方程式系数来决定的,所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中和NaOH的能力相等,且小于硫酸的。
③c(H+)浓度相等,因醋酸为弱酸,其物质的量浓度远大于溶液中的c(H+);对于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所以物质的量浓度:c>a>b。
④锌足量,产生氢气的体积由n(H+)决定,所以c>a=b。
⑤产生的氢气相等可见锌量不足,开始c(H+)相等,反应速率相等,但是醋酸为弱酸,继续电离使c(H+)的变化缓慢,所用时间短,而硫酸和盐酸中的c(H+)变化速度相等,所用时间相等。
答案:①b>a>c ②b>a=c ③c>a>b ④c>a=b ⑤都相同a=b>c
11.(11分)小明等同学为了探究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1)在5只250 mL 烧杯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CH3COOH溶液、NaOH 溶液、NaCl溶液、氨水各150 mL。
(2)在5种溶液中分别放入相同规格的石墨电极,按下图连接好。
(3)接通电源,仔细观察现象。
现象1:五个灯泡都亮起来。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2: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灯泡较亮,醋酸、氨水对应的灯泡较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①酸、碱、盐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是否相同,为什么?
②同学们为了探究不同电解质之间电离能力的差异,设计了上述实验,通过观察灯泡的明亮程度,判断电解质的电离能力大小,为此必须控制其他能影响灯泡亮度的一些因素,使之保持一致,从而不影响灯泡的明亮程度。
在本实验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来控制其他因素对灯泡亮度的影响?(写出三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同学根据现象2得出一个结论:氯化氢、氯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你同意他这个观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进一步探究氯化氢等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小红同学在老师帮助下测定了0.1 mol·L-1的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说明氯化氢是强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____ 0.1 mol·L-1(选填“>”“<”“=”)。
⑤同学们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一般来说,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是弱电解质。
根据以上结论推测:如果将上述实验中的醋酸和氨水混匀,然后分别
盛放在原来的烧杯中。
接通电源,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A.与混合前无任何区别
B.5只灯泡都亮起来,亮度完全相同
C.只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灯泡亮起来,另外两只不亮
D.5个灯泡都亮起来,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灯泡较亮,另外两只略暗,但明显比混合前明亮
解析:盐酸是一元酸,如果氯化氢的浓度和它电离出来的H+浓度相等,即可说明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醋酸和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其溶液导电能力较弱,但两者混合后生成的醋酸铵属于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比原来明显增强,但由于体积增大了一倍,因此,导电能力比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略差,D所述现象正确。
答案:现象1结论: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它们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
现象2结论:醋酸、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较小,是弱电解质。
氯化氢、氯化钠、氢氧化钠的电离程度较大
思考①:不完全相同。
金属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具有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可以定向移动;而酸、碱、盐溶液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发生了电离,在电场作用下,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思考②: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等、电极的材料和间距相同、两极的电压相等、灯泡的规格相同
思考③:不同意,醋酸、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较小,肯定是弱电解质。
虽然氯化氢、氯化钠、氢氧化钠的电离程度较大,但不能说明它们一定完全电离,也就是说,不能说明它们是强电解质
思考④:=
思考⑤: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弱酸、弱碱和少部分盐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