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e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se教学策略
STSE教学策略:别想太多,做就对了
说实话,STSE教学这个话题,刚开始听到的时候我也挺懵的,心想这又是啥新鲜玩意儿?不过,后来慢慢接触之后,我发现它其实很接地气,也蛮有意思的。
STSE的意思其实就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结合。
通俗点说,就是让学生在学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这些东西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但说实话,这玩意儿真的是很实用。
我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尝试这种教学策略时,学生们的反应挺有意思的。
有一节课,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一个话题: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手机、没有了互联网,大家会怎么样?一开始,大家还都挺兴奋,觉得这个话题很新鲜,也有点小小的挑战性。
然后我看见一位学生张嘴就说:“没手机我死了。
”我当时愣了一下,心里想着,这个孩子也太夸张了吧。
但接着,他把话说下去:“我根本没法跟朋友联系,没法查资料,连点路都不会走,肯定不能活。
”其他同学也开始点头,纷纷表示如果没了手机,生活可能就彻底乱套了。
这个时候,我就适时地插了一句:“那如果你们今天没有手机,反而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去和身边的人面对面交流,做一些以前根本不会做的事呢?”一时之间,班里安静了,好像大家都在想:“对啊,没有手机,我们是不是能干点不一样的事?”这场讨论慢慢引向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便捷,还在无形中改变了我们对社会、环境的看法,甚至影响了我们的人际关系。
这就是STSE教学策略的精髓: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们从多角度思考一个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和技术的知识,还能意识到这些知识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觉得有意思、富有挑战。
而且,说实话,用这种方式教学时,自己也觉得特别有意思。
那一次课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了很多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话题,比如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自动化生产会不会让很多人失业,等等。
大家说着说着,眼睛都亮了,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我也发现,学生们在这种讨论中,思考的深度完全不亚于大学生,甚至有的同学提出了特别有见地的观点。
像那次有个学生说,科技发展可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但同时
也可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很多技能慢慢就丧失了。
听到这个观点时,我心里还挺惊讶的,毕竟这孩子平时看起来挺内向的,没想到这么有深度。
其实,STSE教学策略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更是一种力量,能够影响社会的发展,甚至改变环境。
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小细节,其实都在学生的思维中埋下了一个种子,最终会让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
但是,说到实际操作,这个策略也不是说好就能好的。
比如,有时候要找一个既能体现科学、技术,又能联系到社会和环境的例子并不容易。
有一次,我想让学生们讨论一下电动汽车的影响,结果大家讨论了半天,最后还是没什么实质性收获。
因为有些同学对电动汽车根本就没啥了解,觉得讨论起来很抽象。
于是,我便决定让学生们去做一些调查,找找电动汽车在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作用,比如,是否减少了空气污染、是否提高了交通效率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而且一旦讨论起来,大家就能自然而然地发现更多问题,甚至提出改进的建议。
最终,我觉得STSE教学策略之所以有效,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它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
像我当初用这个策略的时候,虽然一开始有些困难,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立马理解这种
方式,但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去接触和适应,他们自己会慢慢找出其中的乐趣。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会渐渐发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他们学到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独立的思考方式,对社会问题有更多的关注。
总的来说,STSE教学策略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它的核心就是让学生通过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问题,激发他们去思考、去讨论,进而培养出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多用点心,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大家就能从这些看似简单的讨论中,学到不少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我作为老师,也能收获更多的启发和乐趣,真的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