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学生讨论“汽车和飞机的应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引导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采用分组导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

(2)充分利用插图、故事及其他资料,并结合自己已有的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社会历史的变化,形成形象思维和历史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电力的应用,认识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社会的进步。

(2)了解“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事迹,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启发式和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展示幻灯片: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

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课教学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结合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今,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说出“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2、教师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有哪些电器产品?
3、总结设问:如今我们的生活中“电”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它的用途不胜枚举,离开它我们的生活将一团糟。

那么,你知道在历史上“电”何时开始进入人类生活的吗?又是谁发明了第一盏“电灯”,从此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4、给学生2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第一段大字部分内容,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下列问题的答案:
(1)、开始的时间?(2)、电力得以广泛应用的条件?
(3)、主要标志?(4)、时代特征?(5)、走在前列的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片展示答案)
5、想一想:比较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动力,为什么后者(电力)会取代前者(蒸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力比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蒸汽动力具有干净、方便、安全、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等方面的优点。

优胜劣汰,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

6、简要了解:“电气时代”的到来之“历程篇”:幻灯片展示
7、“电气时代”的到来之“人物篇”:设问:是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谁研制出了第一台发电机?
又是谁最先研制出了电灯泡,将光明送给了人类?
8、幻灯片展示:(1)为电的发现与应用做出贡献的发明家: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意志人西门子:1866年研制出发电机;(2)在电器发明领域里,最为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因为除了灯泡以外,他还发明了很多的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1300种之多。

9、观看视频:爱迪生的故事: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观看完视频资料,说一说从爱迪生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精神?做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学习那种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10、总结本部分内容:(19世纪末美国纽约街头:上空电线纵横交错,
反映了19末电力已在美国纽约广泛使用。


“电气时代”已然到来,除了电灯以外,电车、电话、电报
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

各种电动生产工具和家用电器
产品的出现,引起对电力的大量需求……纵横交错的电网,
把源源不断的电力输送到各个工厂和千家万户。

充足而廉
价的电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大飞跃,一是新能源的利用,二是交通工具的创制,那么这一时期了出现了哪些新交通工具?
二、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重温旧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两种新的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幻灯片给出答案)
2、联系本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两种新的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分别是哪国人谁发明的?
3、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什么?
(1)汽车问世的影响?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飞机问世的影响?
把人类在天空翱翔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今天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3)汽车给人类带来的还有什么?
图片展示说明:尾气、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4)动脑筋:由汽车的使用给人类生生活带来的不同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带来诸多的危害。

你还能举一些诸如此类的例子吗?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出现等等。

三、(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影响,有什么异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生产力迅猛发展
2、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上的共同点
1、都创造了巨大地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中国人民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4)结论及启示?
•科技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国家: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个人: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加强国际合作,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巩固小结
本课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同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基本史实,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实现了科技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发跃,更加让我们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大必须重视科技创新。

课堂演练
知能提升--单项选择题连线题
板书设计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电的发现及应用
2、“发明大王”爱迪生
二、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