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梧田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梧田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指定微粒的数目比不是1∶1的是( )
A.N a2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 B.N a 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C.Mg2+离子中的质子和中子 D.氯化钠中的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
参考答案:
A

2. 向100ml 0.4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NaOH溶液,若生成1.56克氢氧化铝沉淀,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200 ml
B、400 ml
C、450
ml D、700ml
参考答案:
D
3. 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
A.2A(l)+B(l)===2C(g)ΔH1
B.2A(g)+B(g)===2C(g)ΔH2
C.2A(g)+B(g)===2C(l)ΔH3
D.2A(l)+B(l)===2C(l)ΔH4
参考答案:
A

4. 关于m g氢气和n g 氦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氢气与氦气的体积比为m∶2n
B.同温同压下,若m=n,则氢气与氦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时,氢气与氦气的质量比m/n >1
D.同温同压下,氢气与氦气的密度比为1∶2
参考答案:
BD

5.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碳素钢 B.黄铜 C.硬铝 D.水银
参考答案:
D

6. 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氢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一氧
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可以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参考答案:
C
7. 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蛋白质均可通过颜色反应来鉴别
B. 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D.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因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才能发生颜色反应,A错误;B.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结构不相似,也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C.因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等,C错误;D.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D正确;答案选D。

8. 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Na2O2投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把铁或铝置于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
参考答案:
A
9.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纳米科技的发展有赖于胶体化学原理与方法
B.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豆浆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D.万里长江流入大海处,形成长江三角沙洲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 Cl2通入AgNO3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参考答案:
B
11.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放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8g
参考答案:
A
解: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0.1L×3mol/L=0.3mol,
又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设铝与酸反应时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
则2Al+6HCl═2AlCl3+3H2↑
6 3
0.3mol x
=,解得x=0.15mol,
一定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则碱与金属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
碱与金属铝反应时铝完全反应,设与碱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y,
则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3
y 0.3mol
,解得y=0.2mol,
则铝的质量为0.2mol×27g/mol=5.4g。

12. 氢氧化铁悬浊液与氢氧化铁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 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都有丁达尔效应
D.呈红褐色
参考答案:
D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根据溶液和胶体粒子半径大小不同,直径范围不一样;
B.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无此性质;
D.氢氧化铁浊液为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
【解答】解:A.因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较小于1nm,胶体粒子直径在l~100nm之间,故A错误;
B.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溶液无丁达尔现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铁浊液为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故D正确.
故选D.
13. 向100ml的下列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溶液导电性变化最不明显的是()
A.盐酸 B.醋酸
C.蒸馏水 D.氨水
参考答案:
A
解:A.盐酸是强酸,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所以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A正确;
B.醋酸是弱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醋酸反
应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明显增大,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故B错误;
C.蒸馏水是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水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很小,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C错误;
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向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显著增大,所以导电能力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14.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
B
15. 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研究最初来源于对胶体的独特性质的兴趣。

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C.胶体粒子能穿过滤纸D.胶体有相对稳定性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后,探究Cu的常见化合物性质。

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
①在周期表中,Cu、Al位置接近。

Cu不如Al活泼,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通常情况下,+2价Fe的稳定性小于+3价Fe,+1价Cu的稳定性也小于+2价Cu吗?
③ CuO有氧化性,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
【实验方案】
(1) 解决问题①需用到的药品有CuSO4溶液、(填试剂)
(2) 解决问题②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至80 ℃~100 ℃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 ℃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A的化学式为。

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3)为解决问题③,设计的实验装置为(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

查资料可知,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实验结论】
(4)Cu(OH)2具有两性。

(5) 根据实验方案(2),得出的+1价Cu和+2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
高温时;在酸性溶液中。

(6) CuO能够被NH3还原。

【问题讨论】
(7)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A?
参考答案:
(8分)
(1) H2SO4(HCl)溶液、浓NaOH溶液(2分)
(2) Cu2O (2分)
(5)+1价Cu比+2价Cu稳定+2价Cu比+1价Cu稳定(共2
分)
(7)取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少许,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A,反之则无(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2分)向一定量的 FeO、Fe、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mol·L-1的盐酸200ml,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的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g?参考答案:
5.6(2分)
18. (6分)2.4 g 镁与100 mL稀硫酸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求:(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2.24L 1mol/L
19. 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

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 H2O的含量。

(1)称取3.50 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与0.100 mol/L HCl标准溶液反应,完全反应共消耗标准液20.0 mL (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 H2O中的n值。

(3)试样中Ba(OH)2·n H2O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0.01 mol
(2)样品总量为(1)的1.5倍
H2O的物质的量为mol=0.12 mol,n==8
(3) [(0.01 mol×315g/mol) / 3.5Og]×100% = 90%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