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教育园地 ·
前列腺癌 Gleason 分级系统的临床价值
曾晓勇 吴人亮 doi :10. 3870/ j. issn. 167424624. 2009. 01. 018
Gleaso n 分级系统是由美国病理学家 Do nald F. Gleason 在总结了 4 000 多例前列腺癌标本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特征 的基础上 ,于 1966 年首先提出的 。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 , 表明该系 统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 征和预 后 。在 1993 年由 W HO 推荐为前列腺癌的标准病理分级系统[1] 。 Gleason 分级系统目前已成为前列腺癌最常用的组织病理学 分级系统 。本文就该分级系统的基本观念 、临床价值以及新 近的相关争论进行概述 。
参 考 文 献
[ 1 ] Ep stein J I , Srigley J , Grignon D ,et al . Reco mmendations for t he reporting of p ro state carcinoma[J ] . Hum Pat hol ,2007 ,38 (9) :130521309.
该问题曾引起较大的争论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gleason亚评分4的肿瘤具有明显高于亚评分3的恶性倾向因而43的恶性倾向要高于34建议对于gleason评分7的肿瘤应报告gleason亚评分4在其中的比例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以发现能准确反映肿瘤预后差异的临界点7
·56 ·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09 年 2 月第 1 卷第 1 期 J Contemp Urol Reprod Oncol , February 2009 ,Vol 1 ,No . 1
2. 高级别亚评分的价值 :对于总分为 7 的肿瘤 ,目前一 致认为 4 + 3 的预后要比 3 + 4 差 ,有人甚至建议 4 + 3 和 3 + 4 应作为单独的分级组别 ,以取代以前的 Gleaso n 总分 7 。对 于 5 + 4 和 4 + 5 ,目前现有的研究认为两者在预后的预测方 面并无差异[10] ,这可能是 4 ,5 均属于恶性程度相当高的类 型 ,也可能是由于这两类型的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 ,目前有 限的小样本研究未能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
Gleaso n 评分 8~10 在 RP 标本中并不多见 ,仅占 7 %左 右 。一般而言 , Gleason 评分 8~10 的肿瘤恶性程度最高 ,术 中或术后病理检查 ,发现约有 70 %~91 %的肿瘤已出现局部 转移 (浸润前列腺周围脂肪或精囊) ,在术后也仅有 15 %的患 者能 15 年 内 获 得 无 瘤 生 存 , 远 低 于 Gleason 评 分 小 于 8 者[5] 。
·57 ·
的移行带 ,而前列腺癌则多发生于外周带 ,因而由 TU RP 标 本得出的 Gleason 评分很难了解肿瘤的全貌 ,其准确的预测 作用也无从谈起 。其临床价值 ,多在帮助对肿瘤的准确分 期 。例如 ,对于癌组织少于总标本量 5 %的病例 ,若其 Glea2 son 评分小于 7 ,则分期为 T1a ,若 Gleason 评分大于 7 ,则分 期为 T1b [6 ] 。
作者单位 :430030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泌尿外科 (曾晓勇) ;病理科 (吴人亮)
通讯作者 :曾晓勇 , E2mail :xyzeng @tjh. tjmu. edu. cn
二 、Gleason 评分的临床意义 肿瘤分级最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于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以及治疗预后的预测作用 。Gleaso n 分级系统经大量的病例 研究 ,已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重要的一项独立指标 ,不 但与肿瘤浸润范围 、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分期指标密切相 关 ,且对治疗后 (激素治疗或手术治疗) 的效果有一定的预测 作用 。临床具体应用过程中 , Gleaso n 分级系统根据标本来 源的不同 ,其临床价值有所差异 。 1. 穿刺活检 ( needle biop sy , NB) 得到的标本 : NB 是确 诊前列腺癌的常用方法 。在诊断前列腺癌的基础上 ,给予准 确的分级 ( Gleason 评分) ,是后续治疗和提示预后的重要参 考指标之一 。与前列腺根治术 (radical p ro statectomy ,RP) 相 比 ,NB 取得的样本量较少 ,部位也较局限 ,因而对于同一病 例 ,两者的 Gleaso n 评分常会出现一些差异 。大量的对比性 研究证实 ,NB 常常低估真正的 Gleason 评分 ( RP 标本) ,因 此目前病理学家一致认为对于 NB 标本建议不给予 2~4 的 Gleaso n 评分[2 ] 。 在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效果预测方面 ,NB 标本显 示 RP 标本不可替代的功能 。NB 标本的 Gleason 评分与 RP 标本提示的病理分期 (肿瘤体积 、范围 、浸润等) 以及其他临 床指标和生物学行为 ,如血清 PSA 、激素治疗反应 、RP 术后 切缘阳性率 、局部复发 、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均密切相关[4] 。 譬如 , Gleaso n 评分 7~10 与 5~6 相比 ,无论是对激素治疗 、 RP ,还是对冷冻治疗 、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均较差 ,生化复发 和远处转移的时间均较短 。 为了规范 NB 标本的 Gleason 评分 ,提高其预测效力 ,近 来 W HO 国际病理咨询委员会曾建议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 ① 报告主要组织结构和次要组织结构 ,给出 Gleaso n 评分 ; ② 当标本只有一种组织结构 ,将该组织结构的评分加倍 ,得出 肿瘤的 Gleaso n 评分 ; ③即便病灶微小 ,也应给出一个 Glea2 son 评分 ; ④如果活检标本具有两个以上的组织结构 ,最高的 亚评分必须反映在总评分里 ; ⑤给每条活检组织一个 Glea2 son 评分 ,按最高的报告 ; ⑥避免给出 2~4 ; ⑦报告总分为 7 时 ,要标明 3 ,4 的肿瘤所占的百分比 ; ⑧报告总分为 8~10 时 ,要标明 4 ,5 所占的百分比[5] 。 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 TU RP) 术后的标本 :对于 TU RP 术后发现的前列腺癌 ,目前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对其的分期 上 。对于分级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 ,当发 现在癌组织占总标本的 5 %以下时 ,其分期为 T1a ,大于 5 % 时分期为 T1b 。与 NB 标本相比 ,作为偶发癌 , TU RP 标本有 较多的 2~4 的 Gleason 评分 。由于 TU RP 标本多为前列腺
Gleaso n 评分 5~6 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依据其他指标 , 如血清 PSA 、是否切缘阳性 、是否前列腺周围浸润等呈现一 定的多样性 ,但总体上来讲 ,大部分仍可经 RP 后治愈 。
Gleaso n 评分 7 恶性倾向明显高于 Gleaso n 评分 5~6 , 而低于 8~10 ,应单独归为一组 。近来许多研究集中在评估 Gleason 亚评分 4 在 Gleason 评分 7 肿瘤中的作用 ,即 Glea2 son 评分 3 + 4 与 4 + 3 是否存在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差异 ? 该问题曾引起较大的争论 ,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Gleaso n 亚 评分 4 的肿瘤具有明显高于亚评分 3 的恶性倾向 ,因而 4 + 3 的恶性倾向要高于 3 + 4 ,建议对于 Gleaso n 评分 7 的肿瘤应 报告 Gleason 亚评分 4 在其中的比例 ,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 以发现能准确反映肿瘤预后差异的临界点[7] 。
4. NB 标本和 RP 标本 Gleason 评分的相关性 :在最近一 个涉及 3 789 例标本的大宗病例研究中 ,发现 NB 和 RP 标 本的 Gleason 评分的精确相关性为 43 % ,若设 1 分为标准 差 ,相关性可升高至 77 %。约 42 %的 NB 的 Gleason 评分被 低估 (与 RP 标本相比) ,而仅有 15 % NB 的 Gleaso n 评分与 RP 标本相比被高估[5 ,8] ,也就意味着 ,NB 标本的 Gleaso n 评 分有较大的低估肿瘤恶性表现的可能 ,这与 NB 标本的量较 少有关 ,这个现象是临床病理科医生和泌尿科医生都应该注 意到的一个问题 。
一 、概念与分级方法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曾有过多种分级方法 ,其主 要的争论在于是仅根据腺体的分化程度 ,还是将腺体的分化 程度与癌细胞细胞核的异型性相结合进行分级 。Gleaso n 分 级系统仅根据腺体的分化结构进行分级 ,而不考,但目前仍无证据表明对于 Gleason 分级系统 ,增加 细胞核的异型性的指标能够改善对预后的判断[2] 。 Gleaso n 分级系统按照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腺体的组织结 构 ,分为 5 级 (1 级分化最好 ,5 级分化最差) 。1 级分化最好 , 镜下表现为界限非常清楚的肿瘤结节 ,致密排列 ,不浸润周 围良性的前列腺组织 ;2 级分化较好 ,可见腺体排列较疏松 , 有微小浸润及邻近正常腺体组织 ;3 级分化中等 ,最为常见 , 腺体大小不等 ,形态各异 ,与周围组织有较多浸润 ;4 级分化 较差 ,表现为腺体融合 、呈筛状 、或无腺体结构 ;5 级分化最差 (未分化) ,腺体结构完全消失 ,癌细胞形成实体片状 ,或实性 条索状 ,广泛浸润邻近组织[3] 。 由于前列腺癌的形态学不均一现象普遍存在 ,即同一标 本常见一种以上的组织结构形式 ,表现为不同的分级区域 。 其主要和次要的区域分级 (亚评分) 相加 ,就得到了这一标本 的 Gleaso n 评分 (总分) 。例如 ,若一标本主要区域的亚评分 为 4 ,次要区域的亚评分为 5 ,那么其总的 Gleason 评分为 4 + 5 = 9 。如果肿瘤只有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区域分级 ,其 Gleason 评分为该区域分级的加倍 ,例如 Gleason 评分为 3 + 3 = 6 。临床实践中 , Gleaso n 评分为 1 者很少见 ,而评分为 2 者往往与评分为 3 者同时存在 ,因而 Gleason 总分为 1~4 的 肿瘤临床上颇为少见 ,大部分肿瘤的 Gleaso n 总分为 5~10 , 而以 6 、7 者最为常见 ,有关前列腺癌的研究所用病例的 Gl2 eason 总分亦多为 6 和 7 。
3. RP 标本 : RP 标本的 Gleason 评分是 RP 术后判断治 疗效果最有价值的指标 ,其预测效力高于血清 PSA 、切缘阳 性 、肿瘤体积等其他指标[5] 。
Gleason 评分 2~4 在 RP 标本中仅有 2 % ,多为 TURP 后 发现的偶发癌 ,几乎全部在行 RP 后获得治愈 。这类肿瘤多发 现于前列腺的移行区 ,且为微小病灶 ,因而 NB 难以发现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09 年 2 月第 1 卷第 1 期 J Contemp Urol Rep rod Oncol , February 2009 ,Vol 1 ,No . 1
三 、存在的争论 1. 第三分区的价值 : Gleason 分级传统上不考虑那些所 占比例小于 5 %和所占比例为第三位的肿瘤的组织结构 。是 否应该给第三分区分级 ? 如何给第三分区分级 ? 如何分级 主要分区大于 95 % ,而次要分区小于 5 %但其分级高于主要 分区的肿瘤 ? 在 RP 标本中 ,当第三分区的肿瘤为较高级别 时 ,预后更差 ,所以当第三分区为 4 ,5 时 ,应在报告总的 Gl2 eason 评分时予以表述 ,并报告其占总的肿瘤的比例[9] 。对 于如何评判其综合的 Gleason 总分 ,目前尚存在争议 ,需要 积累大样本的分析研究 。
四 、小结 经过数十年的临床检验 , Gleaso n 分级系统已成为前列 腺癌最主要的病理分级系统 ,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 提供最有力的预测 。无论是 NB 标本还是 RP 标本 , Gleason 评分都显示与肿瘤的生化进展 、局部浸润 、远处转移 、疗效等 密切相关 。在统一病理诊断标准的基础上 ,进行细化研究 、 使其成为更精确的诊断工具 ,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