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00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能做什么
鉴定工伤不认可怎么办

鉴定工伤不认可怎么办
当您的工伤鉴定结果不被认可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了解拒认决定的原因:首先,您应该了解鉴定机构为什么拒绝认可您的工伤。
通常,原因包括您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您的伤害与工作有关,或者您的伤害被认为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标准。
了解拒认决定的具体原因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案。
2. 复查鉴定报告:您可以要求相关部门重新查看鉴定报告。
您可以提交新的证据或详细说明以支持您的工伤认定。
同时,您也可以请教专业人士,比如律师或医生,以获得更多的建议和帮助。
3. 资源讨论和申诉:如果您的鉴定结果仍然不被认可,您可以请求与鉴定结果有关的部门进行资源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您可以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提出您对鉴定结果的异议,并阐明您的理由。
如果这些努力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您可以向上级鉴定机构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诉。
4.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您对工伤鉴定的决定仍然不满意,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请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他们可以帮助您评估您的案件,并提供法律建议。
他们可以代表您与雇主或相关机构进行协商,或者帮助您提起诉讼。
5. 维护权益: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独自行动还是寻求法律帮助,您应该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
尽量收集和保存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包括医学记录、工作记录、目击证词等。
同时,了解
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妥善维护。
总之,在鉴定工伤不被认可的情况下,应寻求专业帮助并保持冷静。
坚持寻找真相,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法认可。
不服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怎么办

网友咨询:
我是江西某煤矿的农民工,在井下工作的时候被碴子击伤右眼。
治疗期间,在家休息三个月,这段时间矿里只补助每天八元钱的生活费。
后来经过工伤鉴定,我没有达到级别,听说这样就没有赔偿,是这样的吗?我对此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
法律回复:
职工受伤有轻重之分,如果你的情况认定为工伤,并且伤情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后不构成伤残等级,只是不享受伤残待遇,但仍有下列工伤待遇:1、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治疗费、挂号费、药费、住院费和康复费用;单位支付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以及到外地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用;2、停工留薪待遇。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你如果不服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所作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不同意伤残评定结论的解决方法

不同意伤残评定结论的解决方法伤残评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对伤残鉴定的结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对于两种不同的伤残评定程序,即当事人自行进行伤残评定和起诉后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评定结果,采取的解决、救济方式是不同的。
1、当事人对自行委托的伤残评定,对伤残评定结论不服有两种重新评定方式:(1)申请伤残评定的受害人自己不认可伤残评定结果的,首先,可以对伤残评定自行申请重新鉴定,法律对该种情况下,受害人申请伤残评估的次数没有限制。
其次,受害人可以起诉到法院,不提供自己已经申请伤残评估的伤残评定内容,要求法院委托专业伤残评估机构进行伤残评定。
(2)一方当事人自行申请进行伤残评定,伤残评定结果出来后。
起诉到法院后,在另一方当事人对伤残评定有异议情况下,根据最高法院《证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应当准许。
” ,是可以申请从新鉴定的。
2、对于当事人没有自行委托进行伤残评估,而是直接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委托的伤残鉴定,另一方对对伤残评定结论有异议,进行救济的方式也有两种,(1)作为申请伤残评定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27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以准许:(一)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三)鉴定结论明显信据不足的;(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2)对法院委托专业评估机构所做的鉴定结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及有关的司法解释通过诉讼手段来进行救济,达到使法院不采纳伤残评定结论。
由于伤残评定结论是一种民事证据,对于证据,作为当事人可以对其进行质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
2019年80-900不服非终局裁决,可以做些什么

问:不服非终局裁决,可以做些什么?答:劳动争议当事人对非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参考法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
例:孟某系广西某煤矿公司职工,但煤矿公司没有为孟某参加工伤保险。
2008年9月2日凌晨4点左右,孟某在煤矿内开绞车时左手砸伤,医院诊断为:左尺骨中上段骨折。
同年12月孟某被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9级伤残。
由于煤矿公司与孟某在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用等的具体数额上发生争议,煤矿公司干脆拒不支付上述费用以及孟某受伤期间的工资。
2009年10月,孟某向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010年11月24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当庭送达争议双方:煤矿公司赔偿孟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3,248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9,872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312元、一次性煤矿安全伤残赔偿金39,744元、停工留薪工资13,248元和劳动能力鉴定费300元,共计89,724元。
煤矿公司认为仲裁裁决计算标准不符合法律规定,对赔偿金额有异议,于2010年12月13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由于超过法律规定的起诉时效,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解: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点:●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有权向法院起诉;●起诉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内提起,否则只能自己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本案中,煤矿公司对仲裁裁决不服,本来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己的依据与主张,但由于超过了法定的15日起诉期限,只能承担丧失诉权的法律后果。
该仲裁裁决在煤矿公司起诉期限届满时发生法律效力,如果煤矿公司不履行该生效裁决,仲裁申请人孟某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操作提示:企业在劳动争议仲裁以及诉讼中,需要特别注意仲裁与诉讼衔接中的时效与企业权限,避免因为程序上的失误造成企业实际利益得不到合法保护。
不服伤残等级结论应怎么办

A person is like a watch whose value is determined by action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不服伤残等级结论应怎么办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由下而上的复查程序,以保障鉴定工作的公正合理。
即:如果职工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当事人有权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工伤伤残鉴定结论表示不服,那在不服之后又该如何进行处理呢?是申请行政复议?还是申请重新进行鉴定呢?想必这是很多劳动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来告诉大家不服伤残等级结论应怎么办。
(1)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由下而上的复查程序,以保障鉴定工作的公正合理。
即:如果职工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2)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理由如下:一是行政复议办法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因此也自然不能进行行政诉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布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9年11月23日发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见第5条)。
这就是说,对于劳动能力鉴定等级不服的,公民、法人提出法律诉讼或者法院受案处理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
二是从劳动鉴定委员会组织和工作性质来看,它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
因此,伤残等级鉴定工作是根据国家评残标准进行的,劳动鉴定委员会是当地政府协调劳动、卫生和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支持这项事业的虚设机构,劳动鉴定办公室的工作是具体组织落实。
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的鉴定是医学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作出的技术性结论,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性和事业性的工作,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对伤残鉴定结果不服该怎么办

It will be more beneficial to treat your competitors as rivals rather than enemie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对伤残鉴定结果不服该怎么办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去医疗机构鉴定,可以是同一间或者是多间,这个申请的次数是没有上限的,也可以起诉到法院的时候,并不提供自己的伤残鉴定报告,要求法院委托相应的专业的机构进行鉴定。
按照法律要求,当事人自行委托的医疗机构做的鉴定报告的证明能力要低于法院委托的鉴定机构提供的报告。
对于意外事故的官司当中,伤残报告结果是作为审判中的必备证据使用,所以法律要求受害人的伤残报告是绝对是真实可靠的。
才能保证司法的公正。
那么在实践中,也会出现有双方当事人其中一个对这个必要的证据存在着质疑和不服。
对伤残鉴定报告不服或者不认定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做鉴定报告的当事人对报告有质疑并且不服,第二种是当事人的对方,即使被告人或者是造成事故的当事人对报告有疑问或者不服。
对于两个不同的情况,当事人想要去补救,采用的补救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是第一种的,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去医疗机构鉴定,可以是同一间或者是多间,这个申请的次数是没有上限的,也可以起诉到法院的时候,并不提供自己的伤残鉴定报告,要求法院委托相应的专业的机构进行鉴定。
按照法律要求,当事人自行委托的医疗机构做的鉴定报告的证明能力要低于法院委托的鉴定机构提供的报告。
如果是第二种的,被告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受害人的受伤鉴定报告存在着问题。
才能被法官接纳,驳回原告受害人的证据。
相应的证据是指。
被告有证据证明对方受害人的伤残报告不是由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士鉴定出来的,或者是鉴定过程出现违反法律的。
或者是鉴定出来的结果有明显的漏洞的,只有足够的证明,法官有权要求受害人提交补充的报告,但是不允许重新鉴定了。
如果是想通过其他的诉讼方式向法院申请,一般情况下,法院是不会接受请求受理的,一般是情况都是在审判过程中,当事人在法庭中对鉴定方提出疑问,或者是委托有相关专业证明的人士对受伤当事人进行结论评论。
不服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怎么办

不服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怎么办
【案情】
某市一造纸厂职工严某在车间工作时,发现纸张断裂,就用手去续纸,不慎右手被机器带进了滚烫的烘缸和滚筒之间,造成碾压致残。
历经半年的救治,最终被诊断为手掌严重变形。
严某向某区劳动局要求工伤认定。
区劳动局认定严某属工伤并由区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严某的伤残等级为四级。
造纸厂对此鉴定结论表示不服,向某市劳动局申请行政复议。
市劳动局认为本案不属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决定不予受理。
原鉴定结论因已超过15天的申请复查期限而发生法律效力,区劳动仲裁庭据此裁定造纸厂向严某支付一次性抚恤费16万元。
【评析】
在本案中,市劳动局的不予受理决定是有法律根据的。
因为,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只能依据相关规定,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如果双方当事人均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查和重新鉴定的,鉴定结论即发生法律效力。
因此,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只能在法定的15天期限内提请复查或重新鉴定,否则将丧失其应有的权利。
(志国)。
不服劳动能力鉴定怎么处理2020

不服劳动能力鉴定怎么处理2020
不服劳动能力鉴定怎么处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6条的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根据这一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但在收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没有提起再次鉴定的申请,或者当事人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具有最终效力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而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却在民事诉讼中提出重新鉴定申请的,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应予驳回或不予受理。
这是因为,对劳动能力的鉴定只能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其他任何单位和部门均无权进行。
当事人对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行政诉讼中要求法院重新鉴定,但不能在民事诉讼中要求重新鉴定。
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进行中因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则民事诉讼应当中止进行,待行政诉讼结案后,再根据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决定是否恢复民事诉讼。
假若行政诉讼肯定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民事诉讼应恢复进行。
假若行政诉讼撤销或者否定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并组织或者指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重新鉴定,民事诉讼则应等待新的鉴定结论出现后,再恢复民事诉讼。
每个人选择解决矛盾的途径都不一样,但是律师在此提醒各位劳动者,遇到纠纷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凡是总会有好的解决办法。
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能做什么

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能做什么标题: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的法律分析与实践一、引言在处理工伤赔偿、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等纠纷时,伤残鉴定结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有时当事人可能对鉴定结论持有异议。
本文以实际案例和判决书结果为基础,对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的情况进行法律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案例引入某市居民李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腿部受伤,后被鉴定为八级伤残。
然而,李某认为鉴定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对此表示异议。
本文以此案例为基础,对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的法律途径进行分析。
三、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伤残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 申请重新鉴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重新进行伤残鉴定。
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准许重新鉴定。
2. 提出反驳证据:当事人可以收集与鉴定结论不符的证据,向法院提出反驳。
法院将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鉴定结论进行综合判断。
3. 申请专家证人:当事人可以申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证人出庭,就鉴定结论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法院将根据专家证人的意见和鉴定结论进行判断。
四、实践建议针对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的情况,以下是几点建议:1. 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
在法律框架内行动,可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2. 及时提出异议:当事人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提出异议,以免因超过期限而丧失权利。
3. 收集反驳证据:当事人应积极收集与鉴定结论不符的证据,为反驳鉴定结论提供支持。
同时,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 寻求专业帮助:当事人可以寻求专业律师或相关专家的帮助,确保异议得到充分支持和合理解决。
5. 保持沟通协商:在处理伤残鉴定结论的异议过程中,当事人应保持与鉴定机构、法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结语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是当事人在处理赔偿纠纷时的一种常见情况。
通过了解法律规定、及时提出异议、收集反驳证据、寻求专业帮助和保持沟通协商等措施,当事人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不服工伤鉴定结果怎么办

不服工伤鉴定结果怎么办1、对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伤残鉴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天内向省一级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检。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3、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之规定,请再次鉴定,除提供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材料外(也就是第一次鉴定申报的材料),还需提交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结论原件和复印件。
二、工伤鉴定一般多久出结果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的60日内下达,如遇到专家组出现争议的情况可延迟30日下达。
如单位或受伤职工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三、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工伤评级不配合怎么办

工伤评级不配合怎么办
工伤评级不配合是指用人单位不按照工伤评级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处理或不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了解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了解《工伤保险条例》等工伤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和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
其次,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首先,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直接向用人单位表达对工伤评级结果不满的意见,并要求重新评估;也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要求取得支持。
再次,咨询和申诉。
如果用人单位依然坚持不配合,可以咨询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或工会,寻求法律咨询和相关支持。
如果情况严重,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其调查处理。
此外,及时保留证据。
尽可能保存与工伤评级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医院的病历、检查报告、用人单位开具的证明材料等。
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工伤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最后,依法维权。
如果用人单位坚持不配合或拒绝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我们可以依法诉讼,通过法院进行维权。
向法院起诉之前,可以请律师代理,提供法律援助。
总之,遇到工伤评级不配合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咨询和申诉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依法维权,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途径律师博文

对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途径律师博文对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途径民事诉讼中有些涉及专业问题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比如伤残等级鉴定,工程造价鉴定对诉讼的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结论不服怎么办最常规的一种办法是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除此之外,根据具体鉴定实情,若司法鉴定机构存在违规鉴定的,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以推翻无效的司法鉴定结论。
一、当事人可以坚持申请重新鉴定为了司法鉴定结果可以更加公证,对自己更加有利,当事人在申请重新鉴定的过程中不要只是单纯地提出申请,而要围绕重新鉴定申请准备充分合理的理由,要尽量搜集证据,要尽其所能。
比如对鉴定结论提出充分有据合法合理的异议,包括针对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等等。
针对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有明确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此外,第28条也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二、当事人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假若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理由是,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司法鉴定初鉴定时期,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违纪,则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
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从而使得原鉴定结论作废或者司法鉴定结构主动撤销违法的鉴定结论。
三、当事人自己主动搜集证据推翻司法鉴定结果正规的司法鉴定意见书首页会有一份声明,其内容往往包括什么委托人应当向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之类。
90-600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能做什么

问: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能做什么?答:申请鉴定的企业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参考法规:1.《工伤保险条例》第26条;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例:孙某是北京市某钢制品公司职工,2008年2月一次工作中钢渣溅入双眼,紧急入院治疗,手术将右眼眼球摘除,左眼经治疗后矫正视力为0.2,后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
2008年11月,公司为孙某向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专家组经现场鉴定,结论为:未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孙某拿到鉴定结论后很不服,向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孙某认为自己的右眼已经摘除,左眼视力也不是很好,根本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结论应为完全达到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眼科疾病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为:1.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20度;2.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半径≤20度。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方能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在本案例中,孙某虽右眼摘除,但其提供的病历材料示:孙某左眼矫正视力为0.2,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中要求的“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20度”有差距。
同时,孙某在现场检查中,眼底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电生理检查是眼部疾病检查的客观依据),也就是说:客观上,孙某的左眼矫正视力应高于其提供病历材料中所述的0.2,主观检查与客观检查的结果存在一定差距。
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鉴定结论仍为:未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

If there are no obstacles in the journey of life, what else can one do.(页眉可删)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如果职工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相信在生活当中,劳动者在申请做工伤鉴定的时候,对工伤鉴定的结果一定是满怀期待的。
至少认为工伤鉴定的结果下来以后,自己就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索赔了。
但是工伤鉴定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情况下可能工伤鉴定的结果并不符合劳动者的需求。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一、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申请鉴定的单位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二、行政复议流程申请人(1)用人单位;(2)受伤职工或直系亲属;(3)工会组织。
被申请人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行政部门。
三、行政复议机关(1)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行政部门的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2)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行政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
四、申请复议期限(1)不予受理: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2)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60日内。
五、复议申请提交的材料(1)复议申请书;(2)工伤认定机构做出的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书或工伤认定决定书;(3)申请工伤认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
行政复议的受理应在接收材料之日起5日内受理。
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审查并决定。
对工伤鉴定伤残等级不满意怎么办

对⼯伤鉴定伤残等级不满意怎么办劳动者受了⼯伤之后往往要进⾏认定,确定是⼯伤的范畴之后,再进⾏相应的⼯伤鉴定。
但是有些劳动者在做完了⼯伤鉴定之后,发现鉴定的结果远远低于⾃⼰的想象,⾃⼰明明伤势很严重但伤残等级很低。
关注店铺,了解更多知识。
对⼯伤鉴定伤残等级不满意怎么办⼯伤职⼯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由下⽽上的复查程序,以保障鉴定⼯作的公正合理。
即: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起15⽇内向省、⾃治区、直辖市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治区、直辖市劳动能⼒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伤鉴定流程(1)职⼯发⽣⼯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的,应当进⾏劳动能⼒鉴定。
(2)劳动能⼒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活⾃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级,最轻的为⼗级。
⽣活⾃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活完全不能⾃理、⽣活⼤部分不能⾃理和⽣活部分不能⾃理。
(3)劳动能⼒鉴定由⽤⼈单位、⼯伤职⼯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伤认定决定和职⼯⼯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应当⾃收到劳动能⼒鉴定申请之⽇起60⽇内作出劳动能⼒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
劳动能⼒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
(5)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起15⽇内向省、⾃治区、直辖市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6)⾃劳动能⼒鉴定结论作出之⽇起1年后,⼯伤职⼯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复查鉴定。
如果在⼯伤鉴定之后当事⼈对于伤残等级不满意,就应该要及时提出⾃⼰的意见,由专业的法律⼈⼠帮助分析看看如何解决它。
不做工伤鉴定怎么处理

不做工伤鉴定怎么处理
不做工伤鉴定的处理方法会因具体情况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式:
1. 寻求其他医生意见:如果一位医生拒绝做工伤鉴定,可以寻找其他医生的意见。
可以咨询其他专科医生或者去其他医院进行诊断和评估。
2. 请求医院转诊:可以向当前医生所在的医院提出转诊请求,让其他专家进行评估和鉴定。
3. 就医复诊:与拒绝进行鉴定的医生进行进一步沟通,了解其拒绝的具体原因,并寻求他解决办法,如是否推荐其他医院或专家进行鉴定。
4. 咨询专业律师:如果遇到医生拒绝鉴定的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法律方面的规定和权益。
5. 就医院投诉:如果确信医生的拒绝不合理,可以向医院提出投诉,并寻求医疗纠纷解决渠道。
6. 寻求劳动监察部门帮助:如果工伤认定的问题无法得到合理处理,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其协助和介入。
7. 寻求上访或媒体关注:如果其他方法无果,可以通过上访或者在媒体上公开曝光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
无论采取哪种具体方式,需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并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伤九级不配合怎么办

工伤九级不配合怎么办
工伤九级不配合是指在工伤认定过程中,被认定为九级伤残但不配合进行工伤认定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工伤九级不配合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受伤员工对工伤认定程序不了解,或者是因为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满意而选择不配合。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主动沟通和解释工伤认定的相关政策和流程,帮助受伤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通过耐心的解释和指导,让受伤员工明白工伤认定的重要性,以及配合工伤认定的必要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受伤员工解决工伤认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法律援助,受伤员工可以得到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帮助,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对受伤员工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增强他们配合工伤认定的意愿。
可以通过提供心理疏导、物质帮助等方式,让受伤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伤认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工伤认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只有让员工了解工伤认定的重要性,才能增强他们的配合意愿,从而顺利进行工伤认定程序。
总之,面对工伤九级不配合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问题,包括沟通解释、法律援助、关怀帮助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使工伤认定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受伤员工的合法权益。
鉴定工伤不通过怎么办

鉴定工伤不通过怎么办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职业病。
鉴定工伤是为了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有时候鉴定结果可能并不如人意,甚至不通过。
那么,当鉴定工伤不通过时,受伤职工该怎么办呢?首先,当鉴定工伤不通过时,受伤职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诉。
在申诉时,受伤职工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医疗证明、工伤鉴定材料等,以便能够更有力地证明自己的工伤情况。
同时,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受伤职工可以向企业提出索赔要求。
即使工伤鉴定结果不通过,但企业仍然有责任对受伤职工进行合理的赔偿。
受伤职工可以与企业进行协商,要求适当的经济补偿,或者寻求其他形式的赔偿,如调整工作岗位、减轻劳动强度等。
在与企业协商时,受伤职工需要保持理性、冷静,争取到合理的赔偿。
另外,受伤职工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途径来解决工伤不通过的问题。
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行政诉讼等方式,向法律途径求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进行法律诉讼时,受伤职工需要充分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受伤职工在面对工伤不通过的情况时,更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
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更好地面对工伤不通过的情况。
总之,当面对工伤鉴定不通过的情况时,受伤职工需要保持冷静理性,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
可以通过申诉、索赔、法律途径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相信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希望受伤职工能够尽快解决工伤不通过的问题,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验伤报告不同意

验伤报告不同意引言验伤报告是评估一个人在事故或其他伤害事件中受伤程度的文件。
它通常是由医疗专业人士根据他们的观察和检查结果所做出的。
然而,有时候,受伤者可能不同意验伤报告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受伤者可能不同意验伤报告,以及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验伤报告的重要性验伤报告在确定受伤者在伤害事件中受伤严重程度和恢复进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为法律程序、保险索赔和个人健康记录提供了依据。
验伤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受伤者的基本信息•受伤者的症状和疼痛描述•受伤者的体格检查结果•相关医学测试和诊断结果•针对受伤者康复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建议验伤报告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对受伤者的权益至关重要。
不同意验伤报告的原因有几个可能的原因导致受伤者不同意验伤报告的内容:1. 主诉不符受伤者可能会认为验伤报告中的症状描述和自己的实际感受不符。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遭受了更严重的伤害,或者某些症状被忽略或夸大了。
2. 医疗专业人士的误判验伤报告的编写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士完成,但有时他们可能会犯错误或做出不准确的评估。
这可能导致受伤者对验伤报告中的内容表示怀疑并不同意。
3. 法律和经济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受伤者可能不同意验伤报告是出于法律或经济方面的考虑。
他们可能认为验伤报告中的评估结果无法支持他们的索赔或诉讼。
处理不同意验伤报告的情况当受伤者不同意验伤报告时,有几种方式可以处理这种情况:1. 沟通和解释首先,医疗专业人士应与受伤者进行沟通和解释,解释他们编写验伤报告时的思考和评估过程。
他们应该明确表示他们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准确和客观的评估结果。
2. 重新评估如果受伤者仍然不同意验伤报告,可以考虑进行重新评估。
这可以由另一位医疗专业人士来完成,以确保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获取第三方意见如果受伤者对第二个医疗专业人士的评估仍然不满意,可以考虑获取第三方意见。
这可能是通过参考其他医疗专业人士的意见或请专家加入进行评估。
4. 法律救济如果以上方法仍然不能解决受伤者不同意验伤报告的问题,受伤者可能需要寻求法律救济。
工伤伤残鉴定不服怎么办

工伤伤残鉴定不服怎么办1、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由下而上的复查程序,以保障鉴定工作的公正合理。
即:如果职工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2、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理由如下:行政复议办法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因此也自然不能进行行政诉讼。
二、工伤伤残鉴定在哪里做可以依据《工伤保险管理条例》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设立的工伤认定办申请认定工伤,然后向工伤办申请。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程序一般为:先到(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详细填写表格,其中包括要求所在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
因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代理律师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三、工伤伤残鉴定需要什么材料工伤伤残鉴定需要的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职工本人身份证明;(三)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四)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由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同时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应当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一)属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二)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提交市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三)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证件及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四)因公外出期间失踪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六)特殊情况需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申请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不同意伤残鉴定结论,能做什么?
答:
申请鉴定的企业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参考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第26条;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例:
孙某是北京市某钢制品公司职工,2008年2月一次工作中钢渣溅入双眼,紧急入院治疗,手术将右眼眼球摘除,左眼经治疗后矫正视力为0.2,后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
2008年11月,公司为孙某向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专家组经现场鉴定,结论为:未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孙某拿到鉴定结论后很不服,向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孙某认为自己的右眼已经摘除,左眼视力也不是很好,根本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结论应为完全达到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眼科疾病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为:1.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20度;2.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半径≤20度。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方能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在本案例中,孙某虽右眼摘除,但其提供的病历材料示:孙某左眼矫正视力为0.2,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中要求的“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20度”有差距。
同时,孙某在现场检查中,眼底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电生理检查是眼部疾病检查的客观依据),也就是说:客观上,孙某的左眼矫正视力应高于其提供病历材料中所述的0.2,主观检查与客观检查的结果存在一定差距。
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鉴定结论仍为:未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解:
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点:
●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申请重新鉴定是申请人的权利,但要根据法律规定申请
(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严格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
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进行鉴定;
●申请人提供的病历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能够如实反映申请人真实的病情。
本案中,孙某虽然因为工伤双眼重残,但具体伤残等级的确定需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虽然孙某不服初次鉴定结论而依法申请重新鉴定,但是根据国家标准,孙某确实尚达不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因此孙某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是“未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操作提示:
虽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一般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参与并指导,但不属于行政机关,作出的鉴定结论只能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再次鉴定或者依法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并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