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第3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棕色)
(无色)
[讨论2] 试比较以下三种状态下的温度关系:
①改变温度前混合气体温度T1; ②改变温度后瞬时气体温度T2; ③改变温度达新平衡后混合气体温度T3。
升温: T2 > T3 > T1 ; 降温: T1 > T3 > T2 。
12
3、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
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
血红蛋白(Hb)和O2的结合① Hb + O2(g) ⇌ Hb (O2);
血红蛋白(Hb)和CO的结合② Hb + CO (g) ⇌ Hb (CO);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当怎救治?
增大氧气浓度,①反应Q<K,O2结合Hb的平衡右移,使 反应②Q>K,CO结合Hb的化学平衡左移。
9
课堂练习
1. 促使化学平衡3H2(g)+N2(g)⇌ 2NH3(g); △H<0
移动。
7
思考:
1、工业合成氨过程中不断把生成的氨从反应混合物 中分离出来,分析原因?
2、利用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时,使用加热的条件、 使用浓硫酸等措施,试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原因?如果在制备中要提高乙酸的转化率,还可以 采用什么方法?
8
3、血红蛋白(Hb)和氧气(O2)、一氧化碳(CO)的结合,煤气 中毒病人的治疗原理:
减弱c(NO2)的增大,体系中c(NO2)↑、 c(N2O4) ↑ 减弱c(NO2)的减小,体系中c(NO2)↓、 c(N2O4) ↓
减弱压强的增大,但体系压强还是增大了
减压
逆向移动
减弱压强的减小,但体系压强还是减小了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 在密闭体系中,如果仅改变影响平衡的一
个条件 ( 如 温度、浓度、压强 )平衡将向减__弱___这__个__改__变___的_方向
C 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
于原来的两倍
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13
3、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定量判断
➢根据反应速率判断
第2章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3课时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化学平衡移动
1、定义
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由于温度、 浓度、压强的变化而使可逆反应由一个平衡状态变 为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2、表示
原化学平衡 条件改变 V正=V逆>0 V正≠V逆
一段时间
平衡移动
新化学平衡 V′正=V′逆>0Q与K关系 平衡移动方向 Nhomakorabea升高
>0
<0
新平衡与原平衡相比,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或质量)发生变化
2
活动探究 探究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用品
课本P59
装有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装置,1mol/L FeCl3 溶液,0.01mol/LFeCl3溶液,1mol/L KSCN溶液,0.01mol/L KSCN溶液,铁粉、冰水混合物,热水;烧杯、试管、胶头
5
3、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定性判断: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也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
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Le Chatelier
1850年~1936年
化学平衡移动是可逆反应对外部条件作出的进 行自我内部调节! ★★注意: 移动的结果是只能减弱条件的改变,不能消除!
(2体积,红棕色)
(1体积,无色)
[讨论1] 试比较以下三种状态下的压强关系:
①改变压强前混合气体压强P1; ②改变压强后瞬时气体压强P2; ③改变压强达新平衡后混合气体压强P3。
加压: P2 > P3 > P1 ; 减压: P1 > P3 > P2 。
11
2NO2(g)
N2O4(g) △H=-57kJ/mol
正向移动有各种措施,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BC )
A. 升高温度 B. 增大体系压强
C. 增大c(N2) D. 容器体积增大
2、A2 (g)+B2(g) ⇌2A2B(l) ΔH<0已达到平衡,
要使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C )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A2B的量
10
2NO2(g) ⇌ N2O4(g)
滴管。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设计目的
探究温度对化 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浓度对化 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方案
现象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一、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
课本P59:探究温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NO2 ⇌ N2O4 为放热反应 (红棕色) (无色)
热水
冷水
现象 冷水中混合物颜色变浅,热水中混合物颜色变深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条件改变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V正>V逆 平衡正向移动 V正<V逆 平衡逆向移动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判断
条件改变
Q>K 平衡逆向移动 Q=K 平衡不移动 Q<K 平衡正向移动
一、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
2NO2 ⇌ N2O4 ΔH<0
Kc = —cc平—平2((—NNO—2O2—)4) —
Qc
=
—c—2(N—2O—4)— c(NO2)
结论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
二、浓度对平衡移动影响
实验原理
Fe3++3SCN- ⇌ Fe(SCN)3 (红色)
实验1
实验2
实验
KSCN溶液
FeCl3溶液
FeCl3+KSCN溶液
FeCl3+KSCN溶液
FeCl3+KSCN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显红色 与实验1相比溶液红色均加深
实验结论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 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2NO2(g) N2O4(g); 正反应放热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移动后的结果
升温 向吸热方向(逆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升高,但体系温度还是升高了
降温
向放热方向(逆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降低,但体系温度还是降低了
增加c(NO2) 减小c(NO2)
加压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
现的!!
改变温度——Qc不变, Kc改变
吸热方向
升温时,放热反应的Kc减小,Qc> Kc,平衡向 左 移动。
降温时,放热反应的Kc增大,Qc<Kc,平衡向 右 移动。 放热方向15
表2-2-3温度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课本P59
温度 变化
反应焓变 ΔH
平衡常 数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