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开孔+冷冻暂堵”技术在井控应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压开孔+冷冻暂堵”技术在井控应急中的应用
王安康;雷新超
【摘要】冷冻暂堵技术成功应用于高压气井,缩短了作业时间,减少了对产层的伤害,且作业成本较低,在油气田修井施工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带压开孔是是一种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的在役管线维抢修技术.“冷冻暂堵+带压开孔”也可用于井控应急作业中的压力隔离、带压维修等作业,此文分析了A井、B井两口井的工况,A井取得了积极效果.“带压钻孔+冷冻暂堵”作业对于隔离压力、完成对冷冻点以上部分设备进行更换或维护是安全、有效、经济的,后续若有类似作业可以考虑借鉴使用.
【期刊名称】《海洋石油》
【年(卷),期】2018(038)003
【总页数】4页(P66-69)
【关键词】带压封堵;带压开孔;冷冻暂堵;井控应急
【作者】王安康;雷新超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2;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8
冷冻暂堵装备和技术是由加拿大SNUBCD公司针对高压油气井修井开发的一项新
技术,主要用于高压油气井修井中暂时封堵环空和油管。

冷冻暂堵技术成功应用
于高压气井,缩短了作业时间,减少了对产层的伤害,且作业成本较低,在油气田修井施工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1]。

采用该装备和技术,能在环境温度-
35 ~50 ℃范围实现环空和油管内径同时封堵,封堵最高压力可以达到70 MPa,具有很高的安全性[2]。

带压开孔是一种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的在役管线维抢
修技术,适用于原油、成品油、化工介质、天然气等多种介质管线的正常维修改造和突发事故的抢修。

“带压开孔+冷冻暂堵”技术也可用于井控应急作业中的带压封堵作业,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效果。

本文就以A井(成功应用)和B井(未应用)具体情况,
分享经验和教训,期望对类似作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1 A井(成功应用)过程分析
1.1 A井基本数据
A井为陆地油田一口直井,设计井深4 169 m,在钻进至3 805 m时发生井喷,
上层套管鞋深3 157 m。

井深结构见表1。

表1 A井井深结构井眼尺寸/mm 深度/m 套管尺寸/mm 套管下深/m 660.4 33 508 30 374.65 755 273.05 750 241.3 3 163 193.675 3 157 152.4 — 114.3 —1.2 应急发生过程
A井152.4 mm井段钻进至3 803 m时泵压下降(从28 MPa下降至26 MPa),此时钻井液密度为1.72 g/cm3,关井后读取套压25 MPa。

利用司钻法压井,循
环排气期间气测值86% ~ 88%,火焰高度9 ~ 10 m;提高钻井液密度至2.04
g/cm3后能够平衡地层压力。

采用“欠平衡钻井”方法钻进至3 805 m,泵压下降(从26 MPa下降至16.6 MPa),钻井液减少(15 min减少6.7 m3),关井堵漏。

憋通钻具旁通阀,顶
替入21 m3堵漏钻井液(密度为2.04 g/ cm3),顶替到位后关井;立压5 MPa,
套压由9.2 MPa上升至22 MPa(漏失钻井液77 m3)。

随后在全部钻井液中加入堵漏剂,利用司钻法循环排气,停泵关井;套压快速上升(从4.8 MPa上涨至15.8 MPa),最后立压8.5 MPa,套压16.2 MPa。

继续泵入1.8 g/cm3的堵漏泥浆,套压突降(从18.1 MPa下降至1.1 MPa)。

停泵检查,堵漏剂和岩屑将节流管汇和内控管线连接的Y型三通堵塞;清理期间手动节流阀处压力突涨(从19.5 MPa上涨至29 MPa),液气分离器井口管线震动强烈,钻井液从分配槽喷出。

立即关环形防喷器,检查井控设备;分配槽喷势更加猛烈,关闭手动节流阀,瞬间3#泥浆泵保险凡尔憋爆,从泄压管线喷出大量钻井液和气体,关闭地面所有闸门;判断顶驱液动旋塞失效,关闭钻台立管闸门组,打开液动旋塞,发现立压升高(从29 MPa上涨至47 MPa),尝试关闭顶驱手动旋塞,失败。

由于钻柱内压力太高(47 MPa),无法泄压,又不能循环压井;启动应急,做好井口失控的相关预案,讨论抢险方案。

1.3 应急的处理
首先进行环空压井作业,期望将193.675 mm套管与101.6 mm钻杆之间的环空压力降至6 MPa或更低(目前为18.5 MPa),从而可以通过环形防喷器强行起出一定长度的钻杆,为实施进一步的井控作业做准备。

由于没有置换出气体,且固井车及相关高压管线频繁堵塞,该方案失败。

后期采用了boots & coots的技术方案,进行“带压开孔+冷冻暂堵”作业。

就位相关设备及管汇闸阀,清洗管线并试压合格。

在顶部钻杆(和顶驱连接的钻杆)上钻孔,钻孔后钻具内压力48 MPa,放压至35 MPa,开始向井内泵入隔离液测试地层的吸液能力。

相关数据详见表2。

表2 挤注测试数据次数泵入量/m3压力变化/MPa泄压/MPa返出量/m3 1 0.9 35↗63 35 0.85 2 1.1 35↗64 35 0.9 3 0.96 35↗60 33 1
由上述数据可见地层吸液能力有限或者钻具下部已基本堵塞,具备冷冻暂堵作业条
件。

泵0.8 m3胶质液(暂堵剂)进入钻具内,同时开启冷冻设备对胶质液进行冷冻作业。

5小时后对钻具内冰柱进行试压,分别用胶质液和清水先后试压,高压
69 MPa×30 min,压力不降;低压0 MPa×30 min,没有气体或者钻井液喷出,暂堵作业成功。

卸掉顶驱和顶部钻杆(已钻孔),安装变扣及boots & coots采气树,更换顶驱
液动旋塞等设备,应急解除,恢复常规压井作业。

注入暂堵剂的量与需要暂堵的压力、压力通道的内径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min为最短的段塞长度,m;ID为封堵管柱的内径,in(1 in=2.54 cm);PSI为管柱内的压力,psi(1 psi=6.895 kPa)[3]。

注入暂堵剂的量不能只考虑通道容积,还要考虑清洗井内管串内径所增加暂堵剂
的量,根据经验注入量一般为计算容积的1.5 ~ 2倍,前期注入的暂堵剂主要起到清洁管壁的作用,后期注入的暂堵剂才起到暂堵的作用。

暂堵成功后,需要反向试压,试验压力应为关井压力 2倍,确认完全封堵后再更换闸阀,确保施工作业安全[4]。

1.4 应急总结
本井由于节流管线堵塞、顶驱液动旋塞阀失效、手动旋塞关闭失败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险情,随时有高压泄露、爆炸起火的风险,处于失控状态。

不能有效控制、隔离高压,损坏的管汇、液动旋塞阀不能更换,不能实施压井作业,使作业人员、设备、钻机处于高压危险(可能演变成油气泄漏、爆炸起火)之中。

采用冷冻暂堵方案后,安全、顺利控制了井口,安全更换了顶驱液动旋塞阀等设备,在可控状态下实施压井作业,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2 B井(未应用)过程分析
2.1 B井基本数据
B井为海上常规定向井,钻进至5 108 m时发生溢流,关井套压为10.3 MPa。

井深结构数据详见表3。

表3 B井井深结构井眼尺寸/mm 井深/m 套管尺寸/mm 套管下深/m 660.4 425 508 424 444.5 855 339.725 850 311.15 3 086 244.475 3 086 212.725 4 536 177.8 4 531.4 152.4 5 176 ——
2.2 应急发生过程
根据套压估算钻遇高压层地层压力系数为1.8,首先采取边循环边加重法进行压井作业,钻井液密度加重至1.67 g/cm3,后因为缺少加重材料、修理泥浆泵等原因致使边循环边加重法压井作业失败。

压井作业期间发生了钻具刺漏事故(后期钻杆内测井显示在731 m附近有3处刺漏点),循环短路,高密度压井液无法有效的顶替至井底,无法有效地实施常规循环压井作业。

决定采取置换法进行压井作业,后因立管管汇多处刺漏、液气分离器刺漏,泥浆泵、固井泵先后失去动力,高压处于失控状态,启动应急。

2.3 应急处理
应急发生后,从整个集团公司内部、外部协调、动员相关加重材料、堵漏材料及泥浆泵配件,利用测试作业的液气分离器、高压管汇及动力油嘴等重建多路放喷、放压通道,替代损坏的立管管汇及液气分离器。

利用新安装的放喷、放压通道控制井口压力并继续压井,同时对损坏的液气分离器等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后期采用滴灌法循环排气过程中发现立压有间断为0 MPa的状况(10 min左右),在发现顶驱的IBOP阀刺漏时及时卸掉顶驱、抢接钻具考克,并连接了钻具三通(图1)。

三通测出口连接到立管,由泥浆泵→立管→钻具三通(侧端)→钻具内部→井眼环空→循环池,实现滴灌法循环排气;保障井内畅通,气体及时排出,确保井底、套管鞋、井口等位置压力稳定,达到不恶化事故的目的。

三通的上部连接连续油管的鹅颈头、注入器、防喷盒及防喷器,实现在钻杆内进行连续油管、测
井、钻杆切割、顶替压井液等作业,直至压井成功、应急解除。

图1 钻具三通
2.4 应急总结
B井是在采用滴灌法循环排气过程中发现有立压间断为0 MPa的现象,卸掉顶驱,抢接了考克和钻具三通,更换了顶驱IBOP阀。

卸掉顶驱相当于地层压力直接暴露,极易引起井喷失控,甚至溢油、船毁人亡,风险巨大。

B井压井前期作业期间关闭顶驱IBOP阀后无法液动打开,最后采用人力在高空手动打开。

作业人员是在高压、高空同时存在的情况实施相关作业,如果发生高压泄露,后果同样不可预估,风险极高。

B井这种工况(压井期间立压间断为0 MPa)实属罕见(本井产层为高压低渗层),大多数情况下A井的模式比较常见。

故“带压钻孔+冷冻暂堵”作业不失为一种解决类似高压泄露等高风险作业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

其实在对溢流井实施了关井后,如果井口压力过大,有可能会出现旋塞阀无法打开,造成压井通道失效,使得事故变得复杂。

为了解决钻完井作业期间可能出现的此类特殊事故,需要重新创建一条井口至井底的循环压井通道。

“带压钻孔+冷冻暂堵”针对此类设备在控制溢流时可能发生的失效问题非常有效[5]。

建议相关人员加大
对“带压钻孔+冷冻暂堵”技术的深入研究,以期能够解决现场更多高风险作业。

3 结论
(1)B井的工况实属罕见,作业模式危险很高,B井的工况更适合采用“带压钻
孔+冷冻暂堵”作业。

(2)通过对上述两口井应急处置过程的分析,可见“带压钻孔+冷冻暂堵”作业
对于隔离压力、完成对冷冻点以上部分设备进行更换或维护是安全、有效、经济的,后续若有类似作业可以考虑借鉴使用。

(3)实施冷冻暂堵作业也有一些不适工况,比如高压液体必须处于静止状态(非
流动状态),这样就在适用性上就有了一定局限性。

(4)目前成熟的冷冻剂有干冰和液氮,各有优缺点;建议对暂堵剂、冷冻剂和冷冻模式做进一步研究,以期提高“带压钻孔+冷冻暂堵”作业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郭南舟,秦本良,王美洁,等. 新疆油田冷冻暂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非常规油气,2016,3(3): 96-100.
[2]黄桢,王锐,杜娟. 冷冻暂堵带压换阀技术及应用前景[J]. 天然气工业, 2009, 29(2):
79-80, 83.
[3]彭小强,刘先印,吴虎. 新疆油田冷冻井口带压换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新疆石油科技,2014, 24(2): 36-41.
[4]李艳丰,盛勇,谢意湘,等. 冷冻暂堵技术在灌31井的应用[J].钻采工艺,2009,32(1):11-13.
[5]卢毅,宋力,严永发,等. 钻杆带压开孔装置的设计与试验分析[J]. 矿冶,2015,24(4):68-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