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子宫肿瘤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肌壁 间肌瘤 占 60%~70% 2、浆膜下肌瘤 占 20%,可形成带蒂 的浆 膜下肌瘤、游离性肌瘤及阔韧带肌瘤。 3、粘膜下肌瘤 占10%~15%,粘膜下肌瘤 易形成蒂,排入宫腔,娩出阴道。
PPT学习交流
3
三 病理
• 肉眼观:实质性球形结节,表面光滑,呈白色, 质硬,切面呈漩涡状结构。外面有假包膜,血 管从外穿入假包膜供给肌瘤营养,假包膜的血 管呈放射状,易受压致肌瘤发生各种退行性变。
发性贫血时,需手术治疗。方式有:肌瘤切除 术、子宫切除术。
PPT学习交流
10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子宫内膜发 生的癌,多数是腺癌。为生殖器 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 龄为58~61岁。
PPT学习交流
11
一 病因
• 确切病因不明,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 2、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 : 子宫内膜增 生过长分单纯性、复杂型及不典型 增生过长。 3、体质因素: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 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是内膜癌的高发 因素。 4、绝经后延 5、遗传因素
PPT学习交流
12
二 病理
PPT学习交流
13
巨检
• 病变多见于子宫底部内膜,以子宫两角附近多 见。
• 分为弥漫型、局限型。
1、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 侵犯,癌灶常呈菜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从内膜表层长出并突 向宫腔。癌累及内膜,但较小浸润肌层。
2、局限型 :癌灶局限于宫 腔,多见于宫底 部或宫 角部,呈息肉或小菜花状。易浸润肌层。
• 囊性变:继发于玻璃样变,组织坏死、液化形 成多个囊腔。
• 红色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发生的原因 不明。肌瘤体积迅速改变,发生血管破裂,出 血弥散于组织内。患者主诉急性腹痛、发热, 检查肌瘤迅速增大等。
• 肉瘤变:少见。
• 钙化:多见于蒂部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
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PPT。学习交流
从宫口脱出,触之易出血。 • 如合并宫腔积脓,子宫明显增大、极软。 • 周围有浸润时,子宫固定,可触及结节感。
PPT学习交流
20
六 诊断
• 病史:高危因素 • 临床表现:绝经后出血,月经紊乱 • 分段诊刮:是确诊的方法 • 其它辅助检查 细胞学检查、B-超检 查、子宫镜检查、MRI、CT、淋巴造 影等检查。
PPT学习交流
15
三 转移途径
• 直接蔓延:沿子宫内膜蔓延生长,还可浸润子 宫肌层至浆膜层,进一步向周围扩散。
• 淋巴转移:为主要的转移途径。当癌浸润肌层、 或扩散到宫颈管,或癌组织分化不良时,易发 生淋巴转移。转移途径与癌的生长部位有关。
• 血行转移:小见。
PPT学习交流
16
四 临床分期
• 0期:腺瘤样增生或原位癌
• I期:癌局限于宫体
又分为Ia:宫腔长度≤8cm, Ib:宫腔长 度>8cm,两者又分为G1、G2、G3。
• II期:癌已侵犯宫颈
• III期:癌扩散至子宫以外盆腔内,但未超出真 骨盆
• IV期:癌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或 有盆 腔以外的转移。分IVa, IVb.
PPT学习交流
17
五 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
•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是女 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 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 的妇女,以40~50最多见。
PPT学习交流
1
一 病因
• 原因不明,但与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有 关。与神经中枢的活动有关。
PPT学习交流
2
二 分类
• 按肌瘤所在部位分: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 按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
5
五 临床表现
PPT学习交流
6
症状
•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表现。壁间大肌瘤表现 为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粘膜下肌 瘤表现为经量多、经期延长。浆膜下肌瘤及壁 间小肌瘤月经无改变。
• 腹块
• 白带增多
• 腹痛、腰酸、下腹坠胀:腹痛常见于浆膜下肌 瘤蒂扭转、妊娠肌瘤红色样变、粘膜下肌瘤脱 入阴道时。
• 压迫症状:压迫膀胱、直肠等。
• 不孕
• 继发性贫血
PPT学习交流
7
体征
• 与肌瘤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 • 壁间肌瘤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有结节感。 • 粘膜下肌瘤子宫均匀增大,有时子宫口扩张,
在宫口内或阴道内可见肌瘤。 • 浆膜下肌瘤可触及质硬、球状 物与子宫了细蒂
相连。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21
七 鉴别诊断
• 更年期 功血:月经紊乱,诊刮鉴别
• 老年性阴道炎:炎症的表现,注意两者并存。
• 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经量多,经期长, 诊刮、B-超、宫腔镜等检查。
• 原发性输卵管癌:阴道排液、阴道流血、下腹 痛。诊刮、下腹有包块、B-超
PPT学习交流
14
镜检
• 内膜样腺癌:占80%~90%,内膜腺体高度异 常增生,上皮复层,并形成筛孔状。细胞异形 性明显。分I、II、III级。
• 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分腺角化癌、鳞腺癌、 腺癌伴鳞状上皮不典型 增生。
• 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易早期转移。
• 浆液性性癌:恶性程度很高,易广泛累及肌层、 脉管。无明显肌层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膜播 散。
• 镜下观:肌瘤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相互 交叉组成。漩涡状,其间掺有不等量的纤维结 缔组织。细胞大小均匀,呈卵圆形或杆状,核 染色较深。
PPT学习交流
4
四 肌瘤变性
• 玻璃样变:最多见。肌瘤部分组织水肿变软, 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被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取 代,色苍白。镜下可见病变区肌细胞消失,为 均匀粉红色无结构区,与无变性区边界明显。
8
六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根据病史、症状 、体征。诊断不困 难。 • 需于以下疾病鉴别 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腺肌病 及腺肌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畸形。
PPT学习交流
9
七 治疗
• 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 、肌瘤大 小等全面考虑。
• 随访观察:小肌瘤、无症状,3~6月随访一次。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如肌瘤大于2.5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继
PPT学习交流
18
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以下的症状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绝经后出血,量一般 不多。尚未绝经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 延长或 经间期出血。 2、阴道排液:少数患者有排液增多。 3、晚期 癌的症状
PPT学习交流
19
体征
• 早期无明显异常 • 继续发展,子宫增大,稍软,晚期时,癌组织
PPT学习交流
3
三 病理
• 肉眼观:实质性球形结节,表面光滑,呈白色, 质硬,切面呈漩涡状结构。外面有假包膜,血 管从外穿入假包膜供给肌瘤营养,假包膜的血 管呈放射状,易受压致肌瘤发生各种退行性变。
发性贫血时,需手术治疗。方式有:肌瘤切除 术、子宫切除术。
PPT学习交流
10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子宫内膜发 生的癌,多数是腺癌。为生殖器 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 龄为58~61岁。
PPT学习交流
11
一 病因
• 确切病因不明,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 2、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关 : 子宫内膜增 生过长分单纯性、复杂型及不典型 增生过长。 3、体质因素: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 糖尿病、未婚、少产的妇女。是内膜癌的高发 因素。 4、绝经后延 5、遗传因素
PPT学习交流
12
二 病理
PPT学习交流
13
巨检
• 病变多见于子宫底部内膜,以子宫两角附近多 见。
• 分为弥漫型、局限型。
1、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 侵犯,癌灶常呈菜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从内膜表层长出并突 向宫腔。癌累及内膜,但较小浸润肌层。
2、局限型 :癌灶局限于宫 腔,多见于宫底 部或宫 角部,呈息肉或小菜花状。易浸润肌层。
• 囊性变:继发于玻璃样变,组织坏死、液化形 成多个囊腔。
• 红色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发生的原因 不明。肌瘤体积迅速改变,发生血管破裂,出 血弥散于组织内。患者主诉急性腹痛、发热, 检查肌瘤迅速增大等。
• 肉瘤变:少见。
• 钙化:多见于蒂部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
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PPT。学习交流
从宫口脱出,触之易出血。 • 如合并宫腔积脓,子宫明显增大、极软。 • 周围有浸润时,子宫固定,可触及结节感。
PPT学习交流
20
六 诊断
• 病史:高危因素 • 临床表现:绝经后出血,月经紊乱 • 分段诊刮:是确诊的方法 • 其它辅助检查 细胞学检查、B-超检 查、子宫镜检查、MRI、CT、淋巴造 影等检查。
PPT学习交流
15
三 转移途径
• 直接蔓延:沿子宫内膜蔓延生长,还可浸润子 宫肌层至浆膜层,进一步向周围扩散。
• 淋巴转移:为主要的转移途径。当癌浸润肌层、 或扩散到宫颈管,或癌组织分化不良时,易发 生淋巴转移。转移途径与癌的生长部位有关。
• 血行转移:小见。
PPT学习交流
16
四 临床分期
• 0期:腺瘤样增生或原位癌
• I期:癌局限于宫体
又分为Ia:宫腔长度≤8cm, Ib:宫腔长 度>8cm,两者又分为G1、G2、G3。
• II期:癌已侵犯宫颈
• III期:癌扩散至子宫以外盆腔内,但未超出真 骨盆
• IV期:癌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或 有盆 腔以外的转移。分IVa, IVb.
PPT学习交流
17
五 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
•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是女 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 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 的妇女,以40~50最多见。
PPT学习交流
1
一 病因
• 原因不明,但与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有 关。与神经中枢的活动有关。
PPT学习交流
2
二 分类
• 按肌瘤所在部位分: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 按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
5
五 临床表现
PPT学习交流
6
症状
•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表现。壁间大肌瘤表现 为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粘膜下肌 瘤表现为经量多、经期延长。浆膜下肌瘤及壁 间小肌瘤月经无改变。
• 腹块
• 白带增多
• 腹痛、腰酸、下腹坠胀:腹痛常见于浆膜下肌 瘤蒂扭转、妊娠肌瘤红色样变、粘膜下肌瘤脱 入阴道时。
• 压迫症状:压迫膀胱、直肠等。
• 不孕
• 继发性贫血
PPT学习交流
7
体征
• 与肌瘤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 • 壁间肌瘤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有结节感。 • 粘膜下肌瘤子宫均匀增大,有时子宫口扩张,
在宫口内或阴道内可见肌瘤。 • 浆膜下肌瘤可触及质硬、球状 物与子宫了细蒂
相连。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21
七 鉴别诊断
• 更年期 功血:月经紊乱,诊刮鉴别
• 老年性阴道炎:炎症的表现,注意两者并存。
• 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经量多,经期长, 诊刮、B-超、宫腔镜等检查。
• 原发性输卵管癌:阴道排液、阴道流血、下腹 痛。诊刮、下腹有包块、B-超
PPT学习交流
14
镜检
• 内膜样腺癌:占80%~90%,内膜腺体高度异 常增生,上皮复层,并形成筛孔状。细胞异形 性明显。分I、II、III级。
• 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分腺角化癌、鳞腺癌、 腺癌伴鳞状上皮不典型 增生。
• 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易早期转移。
• 浆液性性癌:恶性程度很高,易广泛累及肌层、 脉管。无明显肌层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膜播 散。
• 镜下观:肌瘤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相互 交叉组成。漩涡状,其间掺有不等量的纤维结 缔组织。细胞大小均匀,呈卵圆形或杆状,核 染色较深。
PPT学习交流
4
四 肌瘤变性
• 玻璃样变:最多见。肌瘤部分组织水肿变软, 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被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取 代,色苍白。镜下可见病变区肌细胞消失,为 均匀粉红色无结构区,与无变性区边界明显。
8
六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根据病史、症状 、体征。诊断不困 难。 • 需于以下疾病鉴别 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腺肌病 及腺肌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畸形。
PPT学习交流
9
七 治疗
• 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 、肌瘤大 小等全面考虑。
• 随访观察:小肌瘤、无症状,3~6月随访一次。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如肌瘤大于2.5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继
PPT学习交流
18
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以下的症状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绝经后出血,量一般 不多。尚未绝经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 延长或 经间期出血。 2、阴道排液:少数患者有排液增多。 3、晚期 癌的症状
PPT学习交流
19
体征
• 早期无明显异常 • 继续发展,子宫增大,稍软,晚期时,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