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五、狼(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基础练习(共25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件
文言文基础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2.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 )( 相比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 5.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 6.三十而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 7.四十而不惑( 迷惑,疑惑 ) 8.不逾矩( 法度 ) 9.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那个朋友没来,太丘丢下(他)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 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2.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_伤__害___ 今义:诬__蔑__别__人__使_受__损__害___
四、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
2.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 )
2.期日中 古义:___约__定____ 今义:___日__期__,_或__泛__指__等__待_、__盼__望__、__期_盼_______
3.相委而去 古义:__舍__弃_____ 今义:____委__托_______
4.相委而去 古义:____离__开___ 今义:__到__,_往_____
12.止增笑耳( 动词作名词,笑料
)
13.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
文言文基础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2.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 )( 相比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 5.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 6.三十而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 7.四十而不惑( 迷惑,疑惑 ) 8.不逾矩( 法度 ) 9.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正午已过,那个朋友没来,太丘丢下(他)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 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2.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_伤__害___ 今义:诬__蔑__别__人__使_受__损__害___
四、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
2.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
3.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 )
2.期日中 古义:___约__定____ 今义:___日__期__,_或__泛__指__等__待_、__盼__望__、__期_盼_______
3.相委而去 古义:__舍__弃_____ 今义:____委__托_______
4.相委而去 古义:____离__开___ 今义:__到__,_往_____
12.止增笑耳( 动词作名词,笑料
)
13.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
最新2019-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五、狼(共22张PPT)-P

七年级上册
问道:“今天的杯中还能看到小蛇吗?”朋友 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乐广指着 墙壁上的角弓,向他说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 悟,积久难愈的重病一下子好了。
谢谢!
谢谢!
23
(选自《晋书》)
七年级上册
【注释】 ①乐广:字彦辅,晋朝人,识见渊博, 官至尚书左仆射。②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 ③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 词。④于时:在当时。⑤河南:郡名,在今河 南省北部。乐广当时任河南尹。⑥听事:官府 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⑦角:即装 饰有犀角之类的弓。⑧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 想通了某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⑨沈 疴(kē):长久而严重的病。沈,同“沉”; 疴,重病。
七年级上册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 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处?( 用原文回答)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年级上册
4.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 表达了什么意思? 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七年级上册
【参考译文】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 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狗也没有受 到伤害。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容易驯 服。(主人)竟然(就)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 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 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拿起 枕头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 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 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 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
屠 大 窘/恐 前 后 受 其 敌/ 顾 野 有 麦 场/ 场 主 积 薪 其 中/苫 蔽 成 丘/ 屠 乃 奔 倚 其 下/ 弛 担 持 刀/ 狼 不 敢 前/眈 眈 相 向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7年级上册 七、杞人忧天(共21张PPT)

七年级上册
3.为什么擅长为文的世家子在考试中落榜了 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考场中没有童子研磨,书写淡似薄雾,若 有若无,让人无法辨认识别。
七年级上册
4.文章借这个“世家子”的故事讽刺什么?
文章借“世家子”讽刺了那些养尊处优的纨绔 子弟迂腐无能,只会读书却连起码的日常事务 都不会料理。
七年级上册
/ 曰/天/积 气 耳/ 亡 处 亡 气/若 屈 伸 呼 吸/终 日 在 天 中 行 止/奈 何 忧 崩 坠乎
其 人 曰/天 果 积 气/日 月 星 宿/不 当坠耶
七年级上册
训练二:断句(文言断句题) 晓 之 者 曰/日 月 星 宿/亦 积 气 中
之 有 光 耀 者/只 使 坠/ 亦 不 能 有 所 中伤
【参考译文】有一个世家子弟,颇能写文章, 第一次参加童试后,(他的)父亲叫他背诵(他 写的)文章,(听后)认为必定是首选,等到开 榜竟然没录取。父亲觉得奇怪,就责问县官, 县官查看原试卷,原来是写字的笔墨淡如薄 雾,若有若无,不能辨认。父亲回家发怒,罚 他的儿子跪在台阶下面,厉声责问。他回答 说:“只因为考场中没有童仆在旁边帮我磨 墨,只好就着黑砚台(的残墨)掭笔写,所以( 字迹)淡了。”
“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切不可贪图财物和 好处。
七年级上册
【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人说:‘ 鸟在树林里栖息,仍然担心不够高,又把巢筑到 树顶上;鱼在水中潜藏,仍然担心水不够深,又 在洞窟之下建穴。然而最终被人所捕获,都是因 为贪婪食饵的缘故。’今日人臣接受任命,身居 高位,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应当做到忠诚正直, 办事公平清廉,那么就会无灾无害,长久保持富 贵。古人又说:‘祸福是不分门第的,全是人为 招引的结果。’
【七年级上册】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全解全练第一部分基础训练年级上册六穿井得一人正式版ppt

第九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二)不辨“饧”“锡” (明)陆深
金华戴元礼①,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 见一医家(yī jiā),迎求溢户②,酬应不闲。元礼 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 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 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 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扣之。答曰:“ 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③字耳。元 礼急为正之。
七年级上册
1.选出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C A.酬应不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意必深于术者(shùzhě)/任意东西 C.退而怪之/少见多怪 D.世胡可以弗谨哉/胡思乱想
C(感到奇怪)(A.闲暇/不追求功名;B.猜测/随意 (suí yì);D.怎么能/胡乱)
第十二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第五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2.翻译(fānyì)下面的句子。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别害怕,只管(zhǐguǎn)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
第六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3.用三条(sān tiáo)“/”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
句。
//
/
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
耶!
第七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4.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shén me)道 理? 示例:(1)做人做事,必须放得下,才踏实。(2) 人与人要相互信任,毕竟世上还是(hái shi)好人 多。(3)做人不能陷在空想之中,固执自负。(切 合故事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上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xiānɡ tónɡ) 的一D项是( ) A.有盲子道涸溪/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兢兢握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自分失手/男有分,女有归 D.握楯长号/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七年级上册
(二)不辨“饧”“锡” (明)陆深
金华戴元礼①,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 见一医家(yī jiā),迎求溢户②,酬应不闲。元礼 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 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 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 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特扣之。答曰:“ 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饧”③字耳。元 礼急为正之。
七年级上册
1.选出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C A.酬应不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意必深于术者(shùzhě)/任意东西 C.退而怪之/少见多怪 D.世胡可以弗谨哉/胡思乱想
C(感到奇怪)(A.闲暇/不追求功名;B.猜测/随意 (suí yì);D.怎么能/胡乱)
第十二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第五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2.翻译(fānyì)下面的句子。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别害怕,只管(zhǐguǎn)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
第六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3.用三条(sān tiáo)“/”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
句。
//
/
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
耶!
第七页,共18页。
七年级上册
4.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shén me)道 理? 示例:(1)做人做事,必须放得下,才踏实。(2) 人与人要相互信任,毕竟世上还是(hái shi)好人 多。(3)做人不能陷在空想之中,固执自负。(切 合故事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上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xiānɡ tónɡ) 的一D项是( ) A.有盲子道涸溪/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兢兢握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自分失手/男有分,女有归 D.握楯长号/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百色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4文言文阅读七上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
狼
寓言四则
《世说新语》二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俟(sì ):等待。 ②遁逸:原指逃 跑,这里指“隐蔽”之意。
七年级上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A ) A.主人昼寝厅事/废寝忘食 B.信不诬哉/小信未孚 C.而阴怀不测/朝晖夕阴 D.兽不足道/策之不以其道
七年级上册
狼子野心,是真实的,根本没有诬蔑它们啊!那 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 装作很亲热,但心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单单只 有这点野心。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 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七年级上册
(二)杯弓蛇影 乐广①尝有亲客②,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 答曰:“前在坐,蒙③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 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④河南⑤听事⑥壁 上有角⑦,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 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 意解⑧,沈疴⑨顿愈。 (选自《晋书》)
【七年级上册】
五、狼
七年级上册
训练一:一词多义(文言词汇选择题)
神情,态度
打算,企图
胁迫,攻击 敌人
七年级上册
训练一:一词多义(文言词汇选择题) 停止
仅,只
上前 前面
七年级上册
训练二:断句(文言断句题) 一 屠 晚 归/ 担 中 肉 尽/ 止 有 剩 骨/ 途 中 两 狼/缀 行 甚 远 屠 惧/ 投 以 骨/ 一 狼 得 骨 止/ 一 狼 仍 从/ 复 投 之/ 后 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 骨 已 尽 矣/ 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屠 大 窘/ 恐 前 后 受 其 敌/ 顾 野 有 麦 场 / 场 主 积 薪 其 中 /苫 蔽 成 丘 / 屠 乃 奔 倚 其 下/ 弛 担 持 刀/ 狼 不 敢 前/眈 眈 相 向
七年级上册
【注释】 ①乐广:字彦辅,晋朝人,识见渊博, 官至尚书左仆射。②亲客:关系密切的朋友。 ③蒙:承受。承人厚意,表示感谢时常用的谦 词。④于时:在当时。⑤河南:郡名,在今河 南省北部。乐广当时任河南尹。⑥听事:官府 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⑦角:即装 饰有犀角之类的弓。⑧意解:不经直接说明而 想通了某一疑难问题,放下了思想负担。⑨沈 疴(kē):长久而严重的病。沈,同“沉”; 疴,重病。
七年级上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C ) A.方欲饮/方七百里 B.意甚恶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告其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客豁然意解/豁然开朗
C(……的原因)(A.正/方圆;B.心理/意思;D. 恍然大悟/开阔,明亮的样子)
七年级上册
2.文中画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 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方 欲 饮 /见 杯 中 有 蛇 /意 甚 恶 之/ 既 饮 而 疾。
七年级上册
3.乐广的客人性格特点是什么?
疑神疑鬼,自相惊恐。
七年级上册
4.乐广怎样治好朋友的心病?
“复置酒于前处”让客人“所见如初”然后再 告其所以,让客人自解其意,自治其病。
七年级上册
【参考译文】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 久没有再来(拜访)了。乐广问他原因,他 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的厚意, 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仿佛看见杯中有一 条小蛇在晃动。心里虽然十分厌恶它,可还是 喝了那杯酒。回到家里,就身得重病。”当时 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上面还用 漆画了一条蛇。乐广心想杯中所谓的小蛇无疑 是角弓的影子了。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地方再 次请那位朋友饮酒。
七年级上册
问道:“今天的杯中还能看到小蛇吗?”朋友 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乐广指着 墙壁上的角弓,向他说明了原因,客人恍然大 悟,积久难愈的重病一下子好了。
谢谢!
七年级上册
训练三:整篇训练 (一)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 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 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 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 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 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更不止于野心矣。
A(睡)(B.确实/信用;C.暗地里/阴暗;D.说出 来/方法)
七年级上册
2.给文中画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D ) A.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 阻之/不使前也。 B.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 阻之/不使前也。 C.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 阻之/不使前也。 D.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 阻之/不使前也。
七年级上册
少 时/ 一 狼 径 去/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 久 之 / 目 似 瞑 /意 暇 甚 / 屠 暴 起 / 以 刀 劈 狼 首/ 又 数 刀 毙 之/ 方 欲 行/ 转 视 积 薪 后/ 一 狼 洞 其 中/ 意 将 隧 入 以 攻 其 后 也/ 身 已 半 入/ 止 露 尻 尾 /屠 自 后 断 其 股 /亦 毙 之 / 乃 悟 前 狼 假 寐/ 盖 以 诱 敌 狼 亦 黠 矣/ 而 顷 刻 两 毙/ 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止 增 笑 耳
七年级上册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 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处?( 用原文回答)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以外,还 表达了什么意思?
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七年级上册
【参考译文】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 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狗也没有受 到伤害。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容易驯 服。(主人)竟然(就)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白 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 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拿起 枕头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 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 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 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