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三轮复习专项突破: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不结盟运动的宗旨表述最准确的是()
A. 独立、自主、平等、发展
B. 独立、平等、不结盟
C. 独立、自主、平等、非集团
D.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2.“各大国在宏观政策协调、应对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合作在加强。
……各大国已经拉开新一轮更高水平综合国力竞争的序幕, 而且, 其争夺焦点的层次更高, 都在抢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国际规则的主导权。
比如, 各大国在网络、太空、极地、远洋等“新疆域”的战略较量向纵深发展, 其激烈程度非同寻常。
”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A. 政治多极化趋势
B.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合作与竞争并存
D. 和平与动荡并存
3.当今国际社会中, 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 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一现象表明()
A. 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C. 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4.日本众议院通过法案, 允许向海外派遣军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 日本政府也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对此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 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 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 日本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
D. 日本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十分重视
5.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一副为“铸剑为犁”、一副为“打结的手枪”, 它们反映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心声, 即()
A. 保护环境
B. 节约资源
C. 和平与发展
D. 重视教育
6.有学者指出: “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 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
”对于该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是
()
A. 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中国、欧盟等
B. 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C. 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7、邓小平曾经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其中“和平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
A. 总体和平
B. 绝对和平
C. 局部和平
D. 大国和平
8、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伦敦, 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 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 流露出的神情, 好象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样。
”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欧洲人强烈抵制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 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使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削弱
C. 欧元的流通动摇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D. 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彻底瓦解
9、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中在50年代中期, 国内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联邦德国
D. 美国
10、造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似因素不包括()
A.苏联模式的制约
B.军备竞赛的沉重压力
C.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D.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11.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 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 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联盟
D. 不结盟运动组织
12.欧洲联合从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 已经走过了60多个春秋, 其成员也从成立之初的6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27个国家。
当初的6个创始成员国是()
A. 英法美德意日
B. 法德意比荷卢
C. 英法德意奥匈
D. 地理位置上的西欧6国
13.某文章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采用了一个天平做示意图, 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趋势, 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 那么另一边应是()
A. 日中俄印
B. 法德英日
C. 欧日俄中
D. 亚非拉美
14.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 美国明确表示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对美国构成了威胁”, 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 “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 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存旦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 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 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15、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是()
A.勃列日涅夫
B.普京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16.有些美国学者认为, 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 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
对“1+x”中“x”的分析理解, 错误的是()
A. 是一个固定值
B. 目前尚不能确定x等于几
C. 数值不会很大, 有一个大致范围
D. 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17、对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评述, 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B.打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D.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8、2019年, 日本政府借“9·11”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2019年还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 这是日本首次向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国外地区派兵, 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
这些主要说明()
A.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B.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活动
D.日本已成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19、恐怖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毒瘤, 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和平, 中国()
A. 参加了七十七国集团
B. 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C. 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
D. 加入了联合国
20、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为确保大国地位,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强与欧盟关系②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成员国的关系, 遏制西方渗透
③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④普京大幅度改组政府, 强化中央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1.2019年, 中美关系一度降至最低点, 主要是由于美国()
A. 向台湾出售武器, 干涉中国内政
B. 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 挑衅我国主权
C. 轰炸南联盟, 推行霸权主义
D. 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遏制社会主义
22、1971年尼克松说: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这里的“挑战”是指()
A. 苏联制造的古巴导弹危机
B.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 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
D. 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23.“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世界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B.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C. 动荡和冲突导致了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
D. 第三世界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
2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A.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B.是各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C.国际关系由此步入一个和平稳定的新时代
D.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25.2019年3月, 在欧盟各国隆重纪念签署《罗马条约》60周年之际, 英国却宣布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为欧洲一体化进程蒙上了阴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给欧洲带来的深重灾难迫使欧洲社会精英思考和探索欧洲的出路和未来 , 并由此形成了一批“欧洲派”的政党和压力集团 , 他们是推动各国政府选择一体化政策的中坚力量。
两个超级大国的一逼一压 , 使欧洲一体化启动获得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摘编严双伍《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欧洲一体化起源研究》材料二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 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 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丘吉尔)他说: “我们有我们的梦想, 有我们的任务。
我们与欧洲大陆相联, 但并不包容在里面。
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 而不是属于它。
” (1973)
年1月1日英国和丹麦、爱尔兰一起成为欧共体的正式成员。
英国、丹麦、爱尔兰三国的加入大大增强了欧共体的力量, 提高了欧共体的世界地位, 使欧洲各国联合的倾向进一步发
展。
——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材料三 1975年6月, 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举行公投, 虽然最终67.2%的民众选择了“留欧”, 但英国疑欧主义的影响力依旧存在。
2019年1月, 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 表达了英国对非欧元区国家遭受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
2019年6月,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显示, 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
离欧盟。
——摘自《新华网》2019年6月23日请回答:
据材料一, 概括启动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材料二中英国对欧洲共同体的态度前后发生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一、二, 指出英国加入欧共体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 概括英国脱欧的原因。
综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
答案
1.D
2.C
3.B
4.A
5.C
6.A7、A8、B9、A10、B11.D12.B13.C14.A15.D16.A
17、B18、B19、B20、A21.B 22.B23.C24.B
25.(1)原因: 二战的推动;欧洲内部“中坚力量”推动;两极格局推动。
(2)变化: 由反对到加入。
影响: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原因: 疑欧主义的影响;欧债危机;欧洲一体化损害英国利益。
认识: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欧洲一体化进程中, 需要不断完善合作与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