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家遭遇的变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家遭遇的变故
鲁迅曾在自传中写道:
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这场变故,是因其祖父周福清科场贿考引起的。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生于1838年,1871年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被外放为知县,步入仕途,但并不顺利,1888年才补了一个从七品的中书。

1893年3月,因母亲去世,周福清回乡奔丧。

这一年,是光绪十九年,照例进行科举考试。

清朝末年,打通关系、贿赂考官取得功名的屡见不鲜。

同年8月乡试前,得知正主考官、通政使司参议殷如璋和周福清是一同登科的进士后,绍兴几个家中有钱的秀才想请周福清利用这层关系打通关节。

几个人凑了一万两银子,换成银票希望他给主考官送去,并答应给他一些好处。

其实,周福清并不贪图这些,他也深知此事重大,弄不好会出事,但考虑到自己的儿子几次没有中举的现实,他答应了下来。

当年8月31日,周福清带着仆人陶阿顺由绍兴启程,五天后到达苏州。

两天过后,殷如璋的官船如期抵达苏州,停泊在阊门码头。

周福清不敢怠慢,当即派陶阿顺带着书信前去投帖拜会,并嘱咐他,先投帖拜会,如不见,再投信函。

陶阿顺是个没见过世面不会办事的粗人,他忘记了周福清的嘱咐,竟然将名帖信函一并交给殷如璋的差人。

而此时,殷如璋正和副主考周锡恩谈话,他见差人送上一个厚厚的信封,心里早已有数,只等周锡恩离开后再拆看。

谁知,陶阿顺左等右等不见消息,着急起来,便朝船内大声叫嚷:
“这一万两银子的事非同小可,怎么连个收条也不给?”
陶阿顺这么一喊,殷如璋不好办了,他只有示意周锡恩拆阅来信,发现信封中有“内计纸两张,一书凭票洋银一万元,一书考生五人:
马、顾、陈、孙、章及小儿周用吉,暗订关节均用‘宸衷茂育’字样。

又周福清名片一纸,名帖一张。

”至此,周福清贿考之事完全败露。

殷如璋只好差人将
陶阿顺拿下,陶阿顺当即供出了周福清。

陶阿顺送信一去不回,周福清知道事情不妙,于是,先避住上海,听说朝廷已下令将他革职,正在四处查拿后,为了不连累亲朋和家人,他投案自首,承揽了全部责任。

案发后,家人变卖家产,向官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斩监候”。

但周家因此由小康转入困顿,自此家道败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