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节拍时间管理
生产节拍测定管理规范

生产节拍测定管理规范文件编号:JF/QD-7.5.1-09文件版号:C0编制:顾海山审核:王辉批准:陶力晟受控状态:分发号:版本修订历史记录版本号修订内容修订者修订时间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部门总经理常务副总生产副总营销副总总经办市场部技术开发部配套部品质部财务部制造一部制造二部会签部门分发部门总经理常务副总生产副总营销副总总经办市场部技术开发部配套部品质部财务部制造一部制造二部分发人数一、目的为公司生产节拍的测定提供规范化的管理准则,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作业标准节拍工时的测定。
三、管理职责3.1技术开发部负责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废止等工作。
3.2 总经理负责本规范的批准工作。
四、管理内容4.1 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工时定义:某一加工工序,在正常的作业条件、正常的工作环境下,中等熟练程度的作业人员按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
4.1.1 产品正式导入量产后,生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生产一周后),由制造部门长对各工序进行工时测评,根据4.1.2条款进行测定方法和计算标准工时。
记录数据后提交技术开发部工艺工程师进行审核确认,常务副总进行批准。
4.1.2作业时间测定方法:(本公司测定的节拍标准工时是由秒表法设定)a. 测定工时人员准备秒表,笔和《现场测定观测记录表》b. 测定人员选择生产比较顺畅的拉线进行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1)在秒表记录时,需要连续测试5个产品以上的周期时间,并将每组的数据严格记录到记录表中。
2)周期时间定义: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称为周期时间(CT),它包括人的作业时间与机器的作业时间。
周期时间=作业的时间+机器的时间c.在每个工序记录完成每组数据后,计算出每组工序的测试平均值,并记录到表格中。
1)测试完成后计算出平均实际测试时间.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如何确定生产节拍

ENTERPRISE MANAGEMENT 11, 200783在“一个流”、平准化生产中,生产节拍(Take Time)起着控制生产工序的加工时间,消除设备利用率低、生产线严重阻塞等现象的作用。
生产线节拍平衡是现代生产管理的关键,因为流线化生产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在整个生产线和供应链上放大,从某种意义来说,将比传统大量生产方式造成更大程度上的浪费。
一、生产节拍的含义在生产管理中,生产节拍是精益生产的关键理念。
生产节拍,简称节拍,又称线速,它是控制生产速度的指标。
明确生产节拍,就可以指挥整个工厂的各个生产工序,保证各个工序按统一的速度生产加工出零件、半成品、成品,从而达到生产的平衡与同步化。
生产节拍不是一个能够测量出来的数据,而是一个通过计算得来的数据,它以“秒”作单位,即“秒/件”,其含义是顾客每隔多少秒有一个产品的需求。
节拍时间也不等同于周期时间,周期时间是指完成一项工作的循环时间,周期时间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节拍时间。
二、 生产节拍的作用理想的生产节拍就是生产与需求的同步,即从采购、生产到出货各个阶段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与市场需求合拍。
在精益生产中,生产节拍的任务是平衡生产中的各种资源运动的速度与量、识别与消除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如果某些作业消耗的时间比实际所需生产节拍长,那么就正在形成瓶颈;如果某些作业消耗的时间比实际所需生产节拍短,那么将无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传统生产管理观念认为机器设备的造价越高,成本折旧费也就越高,所以为了避免损失,应尽量使设备不要停止运行,即想方设法使生产量去适应这个生产能力;而精益生产却恰恰与之相反,精益理念认为提高机器利用率,采用生产现在并不需要的产品的方法十分不可取,因为这些过剩产品所带来的损失更大,所以重要的是“只生产必要数量的必需产品”,而绝不能因为有高速设备和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就生产现在并不需要的产品及数量。
这样一来,每天的生产速度即生产节拍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总是随着外部需求和内部生产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节拍线生产控制

2021/2/4
4
重点控制:
• 节拍线生产理论上为一组人员等待作业 最慢的人员作业,故不存在堆机之情况。 当出现堆机时现场干部应该及时分析是 作业时间不足或是品质问题造成堆机, 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 放下手中已加工产品,换取一个未加工 产品。流水线一直处于一个格子一个产 品
2021/2/4
5
重点控制:
节拍线生产控制
什么是节拍线生产控制?
节拍线生产是生产现场管理的一种方式。
它是利用产品流线时间等于生产节拍(最大工位工时) 来实现有序节流水线速度来实现节拍的变化。
2021/2/4
2
节拍线生产的好处:
• 利于生产现场管理。正常为一个格位一 个产品,如非如此,皆为异常,需生产 干部和工程人员处理;
• 上下工序需有一定的距离以供流水
错误
正确
A
B
C
A加工完成后放置于流水 线,B不便同时拿取,造 成产品向后流走,易漏机
2021/2/4
A B
C
A加工完成后放置于流水 线,B有时间拿取
6
重点控制:
A
• 单一工位取上工位
B1
已加工件即可,多
B2
人加工同一工序时
B3
B4
则可以按座位顺序 以人数为 取流水线上产品加 一周期
B5
B6
工
在B1取第1个产品…B6取第6个 产品,以此为周期重复作业
2021/2/4
7
产能与变频器显示对照表
节 4. 5. 拍5 1
6
6. 7. 52
8
产 80 70 60 55 50 45 能0 0 0 0 0 0
显 示 35 30 27 24 22 20
生产节拍时间管理

生产节拍时间管理(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结果取不小于计算值的最小整数。
计算出的工位数为理论上满足要求的最少工位数。
(1)向第一个工位分配基本作业单元,一次一项,逐项增加,直到完成作业的时间等于节拍,或由于受作业时间或操作次序的限制其他基本作业单元不能再增加为止。
重复这个过程向第二个工位分配作业,然后是第三个工位,直到将所有基本作业单元分配完毕。
分配作业时,首先分配具有第一特征的基本作业单元,若有问题,则分配具有第二特征的基本作业单元。
第一特征:具有最多后续作业;第二特征:持续时间最长。
(2)计算效率,评价生产线平衡效果。
(3)如果结果不如人意,进一步调整生产线的平衡。
一、生产线平衡事例某型玩具车要在一个传送带上组装,每天生产1000台,每天的生产时间是8小时,图表1列出了组装的基本作业单元和时间。
图表1 某型玩具车组装的基本作业单元和时间下面我们看看如何按以上介绍的规则来配置玩具车的组装生产线。
第一步:画流程图图表2以流程图的形式反映了图表1中各基本作业单元的次序关系。
图表2 某型玩具车组装作业流程图第二步:计算生产节拍计算时将每天的工作时间换算成秒,因为作业时间是以秒表示的。
C = =(8小时×60分×60秒)/1000台=28.8(秒)第三步:计算工位数N = =108/28.8=3.75≈4(取整)这是计算出的工位数的理论值,实际数量可能会大一些。
第四步:向工位分配作业各基本作业单元后续作业数量如图表3所示:图表3 各基本作业单元后续作业数量向各工位分配作业的过程如图表4所示: 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产量 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生产节拍(C )图表4 向各工位分配作业的过程第五步:计算效率:生产线效率=×100%=108/(28.8×5)×100%=75%效率为75%意味着生产线不平衡或闲置时间达25%,共有36秒的闲置时间(28.8×5-112),最轻松的工位是工位5。
精益生产要素:节拍时间与拉动式排程

精益生产要素:节拍时间与拉动式排程“节拍”时间“节拍”(Takt)一词源自德文,指的是一首乐曲的节奏或节拍。
“节拍时间的定义是,全部可得的生产时间除以这段时间的总顾客需求的结果。
假设一家保险公司每年营业50周,每周37.5小时,每年稳定卖出75000张保单,那么“节拍”时间就是90秒(用全部可得时间112500分钟,除以75000)。
“节拍”时间是用来优化物料流,以追求将产品适时交付给顾客的结果。
为此,要依据需求速度来设定生产步调,从而消除过度生产的风险,这正是丰田认为最严重的一种浪费,因为它会隐藏(同时造成)其他形式的浪费。
一旦运营以一定的步调进行,管理层就比较容易监测绩效、分配劳动力和规划产能。
节拍时间是用来平衡连续流生产线中的工作内容,通常可以有效地减少制造每件产品所需的人力。
在许多产业中,每个时期的顾客需求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公司要能应对这些需求波动。
虽然公司可以重新计算每个时期的节拍时间,以确保能符合顾客需求,但是这样会牵涉到重新平衡生产线和重新培训人员,这对复杂的产业来说可是浩大的工程。
即便是丰田,也会把修正“节拍时间的次数限制为一年不超过两次,以确保能有效地管理各项变动。
拉动式排程及时生产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拉动式”(pull)排程。
所谓“推动式”(push)系统,是指公司在没有确定的顾客订单的情况下就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因此只能期望需求会实现。
至于“拉动式”系统,是指只生产顾客(或下游流程)的确需要的东西。
要让一个特定作业与顾客需求同步,流程需要运用补充原则从上游流程中“拉出”原材料,这样会大幅降低对集中生产规划的需求。
拉动式排程也能解决必须不断调节存货与产量数据的问题,从而维持系统的整体性。
许多人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了拉动式系统的好处。
比如快餐店的汉堡总是控制在一个很小的库存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决定库存的因素包括生产速度、需求水平与商定的安全库存量,以确保顾客能得到快速的服务,且将食物浪费的风险降到最低。
时间生产管理的第七要素

时间生产管理的第七要素作为影响企业质量的5M1E模型,是分析质量问题最常用的模型。
5M1E认为影响企业质量问题,主要是人(Man)、机(Machine)、物(Mater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测(Measurement)等六个要素。
5M1E同时也是现场管理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析和思考的工具。
通常情况下,管理者分析质量问题、生产问题和现场管理问题时,都会采用5M1E。
这个方法为很多的管理人员分析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
然而正是有了这个方法,使得大家忽视了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TIME(时间),造成对于现场管理和生产管理中许多重要问题的忽视。
比如忽视有效工作时间造成人员效率和机器利用率的降低;由于生产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库存成本过高,物料损失严重;对于时间缺乏管理意识,造成测量与考核指标的不合理,改进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第七要素――时间实际上,在以往对于现场管理的要素研究中,已经逐渐认识到时间重要性。
比如,在现场管理六大指标中,Q(质量)D(交货期)C(成本)M(士气)S(安全)E(环境)中的D,其实就是时间的概念。
图1标明了现场管理的六大要素对于现场管理结果的影响。
可以看出,5M1E的六个要素对于QCMSE等结果指标都直接产生影响,而D(交货期)指标,是由时间(TIME)决定,而不是由这几个要素直接决定的。
很明显,有必要在5M1E模型中补充第七要素――时间。
这样,才能解释对于现场六个关键结果的影响。
在现场管理中,时间的概念远远不止于交货期这么简单。
实际上,现场时间是现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能否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决定现场是否能够取得管理上的成功。
比如,很多公司会将合同履约率当成现场管理的考核指标之一。
由于没有时间要素的要求,这一指标的考核并不能促进履行合同的能力的提高。
如果企业将合同履约率改成合同交付时间或者周期,则能够更好地反应企业的交货能力。
如何计算定拍工序的节拍时间?

如何计算定拍工序的节拍时间?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时间的掌握是十分关键的。
而在定拍工序中,计算节拍时间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深圳天行健精益生产管理咨询公司就来分享如何计算定拍工序的节拍时间?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1、分析工序步骤
首先,需要对定拍工序的步骤进行仔细分析。
了解每个步骤所需的动作和所用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2、计算每个动作时间
对于每个动作,需要准确地计算出它所需的时间。
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或者是通过工人的经验来获得这些数据。
3、确定每个动作的频率
在计算节拍时间时,还需要确定每个动作的频率。
也就是说,在
一个给定时间段内,这个动作会被执行多少次。
4、考虑异常情况
在计算节拍时间时,还需考虑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材料问题等。
为了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您需要将这些异常情况考虑在内,适当延长总操作时间。
5、计算节拍时间
最后,通过将每个动作的时间乘以其频率,可以得到每个动作在节拍时间内的贡献。
将所有动作的贡献相加,就可以得到整个定拍工序的节拍时间。
总之,掌握计算定拍工序的节拍时间技巧,对于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产运营管理 生产线节拍

生产运营管理: 生产线节拍引言生产运营管理是指通过合理安排、调度和控制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运作。
在制造行业中,生产线节拍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可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和产能。
本文将介绍生产线节拍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优化生产线节拍,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重要性生产线节拍是衡量生产效率和产能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生产线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和流程是否顺畅。
如果生产线节拍过慢,将导致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降低产能并增加生产成本;如果生产线节拍过快,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工人的超负荷工作,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因此,合理控制生产线节拍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影响因素1. 设备效率生产线的设备效率是影响生产线节拍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性能不佳,将导致生产线节拍下降。
因此,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投入合适的设备更新和升级,可以提高设备效率,进而提高生产线节拍。
2. 工人技能生产线上的工人技能水平也会对生产线节拍产生重要影响。
工人的技术熟练度和操作经验直接决定了生产线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如果工人技能匮乏或者操作不规范,将导致生产线节拍下降甚至生产事故的发生。
因此,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对于提高生产线节拍至关重要。
3. 材料供应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也会影响到生产线的节拍。
如果材料供应出现延迟、断档或者质量问题,将导致生产线停滞和生产节奏的不匹配。
因此,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确保材料供应的稳定和及时性,对于提高生产线节拍非常重要。
优化生产线节拍的方法1. 流程优化通过对生产线的流程进行优化,合理规划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时长,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交接时间,提高生产线节拍。
可以使用流程分析和价值流图等工具,详细了解生产线的每个环节,找出瓶颈和不必要的环节,并进行改善。
节拍与周期

Takt Time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节拍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飞机制造工业中使用的一个生产管理工具。
(Takt是一个德语词汇,表示像音乐节拍器那样准确的间隔时间),指的是把飞机移动到下一个生产位置的时间间隔。
这个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丰田公司被广泛应用,并于60年代晚期推广到丰田公司所有的供应商。
丰田公司通常每个月评审一次节拍时间,每10天进行一次调整检查。
从生产节拍的定义可以看出,生产节拍与生产周期不同,生产节拍实际是一种目标时间,是随需求数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人为制定的。
节拍反映的是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如果需求比较稳定,则所要求的的节拍也是比较稳定的,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节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需求减少时节拍就会变长,反之则变短。
生产周期则是生产效率的指标,比较稳定,是受到一定时期的设备加工能力、劳动力配置情况、工艺方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只能通过管理和技术改进才能缩短。
对生产的调节控制 1.生产节拍对生产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生产的调节控制,通过节拍和生产周期的比较分析,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明确需要改进的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
如当生产节拍大于生产周期时,生产能力相应过剩;如果按照实际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导致大量中间产品积压,引起库存成本上升、场地使用紧张等问题。
如果按照生产节拍安排生产,就会导致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等现象,造成生产能力浪费。
当生产节拍小于生产周期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时就会出现加班、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
因此,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都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生产管理改进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拍的差距,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韩总在职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建立标准生产周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改进使生产周期与市场需要的生产节拍相适应,从而保证均衡有序的生产。
生产节拍管理办法

生产节拍管理办法1 目的为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同时考虑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达到一个有机的平衡以及对资源有效的合理的运用,规范生产过程中生产节拍管理,严肃工艺纪律,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生产制造区域。
3 定义生产节拍是指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一件产品开始到下一件产品开始生产的平均间隔时间。
4 职责4.1 工艺组(技术部)4.1.1负责合理制定不同产品、不同工序在合规的设备生产节拍;4.1.2负责对相关部门提出的变更生产节拍申请进行审核。
4.2 调试人员(生产部)4.2.1负责按节拍规定调试出满足节拍要求、质量要求的产品;4.2.2对现有生产节拍有提出申请更改的权利,但无决定权。
4.3车间主任、各班长(生产部)4.3.1负责按规定的生产节拍组织生产;4.3.2对现有生产节拍有提出申请更改的权利,但无决定权。
4.4 技术部4.4.1负责参与生产节拍更改的验证工作,并提供测量数据。
4.5设备部4.5.1负责设备及模具的维护保养,避免因使用年限和时间问题导致的设备动作和速度的衰减、降低。
5 管理内容5.1 生产节拍的确定技术部工艺组根据各产品、各工序工序结构,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及生产线的设备资源实际状况,确定其生产节拍,具体见《作业指导书》(SOS、JES);5.2 过程执行调试人员:调试后产品的实际生产节拍必须满足规定的生产节拍车间主任、各班长: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生产节拍进行操作。
5.3 生产节拍的更改5.3.1生产节拍可视各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车间各级人员有权提出调整生产线生产节拍的申请和建议,但需经过批准后方可执行;5.3.2 经特殊批准后的生产节拍,工艺组可确定此次批准的有效时间,过了有效时间后,各工序必须按原规定的生产节拍生产;5.3.3生产节拍更改的审批流程备注:加工节拍较之前产生增加时,必须由生产部部长及技术部部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节拍时间管理

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节拍时间管理节拍时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尤其对于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正确合理地进行节拍时间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首先,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应该明确节拍时间管理的目标和重要性。
节拍时间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地安排和控制作业节拍,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作业任务。
节拍时间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只有合理控制和优化节拍时间,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延误和浪费,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
其次,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应该建立科学的节拍标准。
节拍标准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作业的测量和分析,确定出合理的时间标准。
具体包括确定生产工序的标准化时间、设备准备时间、人员调度时间等。
这些标准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生产环境和人力物力资源的供给情况,从而使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然后,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应该加强对节拍时间的监控和调控。
通过实时监控生产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延误和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进行调控时,应充分考虑各项生产要素的协调和平衡,有效利用资源,优化生产节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还应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培训。
员工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同时,公司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节拍时间的管理,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合作,实现生产目标。
最后,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应该不断优化和改进节拍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节拍管理及线平衡改善

改善后
29
时 间
21
节拍
25 25
21 17
20
平衡率: = (21+21+25+25+20)
25*5 =89.6%
工 123 4 5序 *100%
结论: 瓶颈工位影响产线的平衡率
五、线平衡的改善原则与方法
1.改善原则与方法 (1) 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 (2) 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他工序 (3) 增加作业员 (4) 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 (5) 分解作业时间较短的工序,把该工序安排到其他工序
产品特性 双向阻燃,内芯750度不燃烧
产品结构
下盖翻盖×1 压线板组件×1
接线端子×1 上盖×1 面板×3
下盖×1
绿注黄单芯线×1 红色单芯线×1 蓝色单芯线×1
极座×3 指示灯×1
组装流程
开始 取上盖 装极座 装面板 压面板 装接线端子
装后盖、 后盖翻盖
OK 内检
NG 维 修
放后盖螺丝 锁后盖螺丝
这机种过往质量问题收集及檢討,(制程改善)
每日记录pph 节拍 应多少产能 , 实际多少产能 , 损失多少产能.
损失产能原因分析 : 不良品? 节拍没放? 物料质量? 哪一个工位站造成 .
解决方法 : 纪录追踪.
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分
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产品展示
产品简介
插座转换器孔型国家标准全面更新,新国标的独特设计可以 让插座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紧密;能有效防止发热;防 触电性能更好。新国标大大提升插座产品的安全性能,是消 费者的用电安全时限跨越升级,让更安全的插座产品走向消 费者世界。
节拍管理与线平衡改善

整体效率 达到系统高效
结论:车间的生产效率体现在全体岗位运行的一致性!
一.节拍管理概论
我们在工厂或车间生产过程中常遇到的管理问题:
人力资源分配不均 生产运行不流畅
人力浪费
等待造成效率损失严重
效率损失
产能和质量水平不稳定
质量不稳定
在制品、库存积压严重
资金积压
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失去客户、市场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拍。它决定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生产速 度和效率。
(Takt是德语“音乐的拍子、节奏”的意思)
按节拍时间生产意味 生产速度与销售速度保持一致
TT =
每日可利用的工作时间 每日计划需求产量
一.节拍管理概论 思考:
假设总装生产线的日生产计划为1200台, 那么TT是多少秒?(设作业时间为8小时/天)
解: TT= 8小时×3600秒/小时 =24秒/台
目的是使人力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
一.节拍管理概论
单位:秒
等待时间
节拍时间 TT
瓶颈
周期时间 CT
工序1
工序2
工序3
一.节拍管理概论
单位:秒 负担过重或无法完成
瓶颈
节拍时间 TT
工序1
工序2
工序3
一.节拍管理概论
思考:以下漫画反映了什么样的生产现象?
一.节拍管理概论
小结:
1.节拍管理的概念 2.节拍管理术语:
线平衡墙是车间主任效率作战地图
二.线平衡墙建设 建立线平衡墙的目的
物流加速,缩短生产周期; 消除工序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改善作业秩序,稳定产品质量; 提高员工士气
二.线平衡墙建设 线平衡墙的建立步骤
二.线平衡墙建设
生产运营管理中节拍时间代表的意思

生产运营管理中节拍时间代表的意思Takt Time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节拍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飞机制造工业中使用的一个生产管理工具。
(Takt是一个德语词汇,表示像音乐节拍器那样准确的间隔时间),指的是把飞机移动到下一个生产位置的时间间隔。
这个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丰田公司被广泛应用,并于60年代晚期推广到丰田公司所有的供应商。
丰田公司通常每个月评审一次节拍时间,每10天进行一次调整检查。
就造船企业而言,企业在转模工作中提出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生产组织管理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结合成组技术的应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应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部市场链的管理。
在这种思维下,每一个工艺阶段相对于上一个工艺阶段就相当于客户,而对下一个阶段就相当于供应商。
因此我们的节拍就是上一阶段总有效工作时间同下一个阶段需求的中间产品数量的比值,中间产品可以是分段、各种单元、零部件等。
以造船船台为例,假定一年确定的订单是12艘船,3个船台,则每个船台承担4艘船,生产周期是12个月,那么船台的生产节拍就是12/4=个月,要求船台每3个月要下水一条船,船体、舾装部分必须在3个月内达到规定的技术完成量。
当船台的生产节拍一旦确定下来,造船生产在船台以前的整个生产的基准节拍也就确定下来,如同交响乐中的什么C大调、C大调之类,不管是管乐器还是弦乐器都要按照这个节拍的指挥进行演奏,在船台之后的各个前向生产阶段也必须按照船台确定下来的节拍安排自己的生产节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造船生产节拍一致。
例如船体分段的吊装节拍就应根据船台节拍确定,假定分段需要在下水前一个月全部吊装完,全船需吊装120个分段,则分段吊装节拍就是60×7/120=3.5个小时(每周按7天工作时间,每天按7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在总段组装、分段预装、制作等后续阶段的节拍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确定各个阶段的生产节拍。
节拍时间的调整对生产效率有哪些影响?

节拍时间的调整对生产效率有哪些影响?在制造业的广阔天地里,节拍时间(Takt Time)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关联到生产线的流畅性、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最终的生产效率。
节拍时间,简而言之,是指完成一个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间隔与生产线的平均客户需求率相匹配,确保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本文,深圳天行健精益生产管理咨询公司将重点分享节拍时间的调整对生产效率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从理论解析到实践应用,全面展现其重要性。
一、节拍时间的基本概念与计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节拍时间的计算方法。
节拍时间(T)= 有效工作时间/ 客户需求量。
这一公式直观反映了生产线为满足市场需求而需达到的生产速度。
有效工作时间是指去除休息、换模、故障等时间后的实际生产时间,而客户需求量则是根据市场预测或实际订单确定的。
二、节拍时间调整对生产效率的直接提升1.优化生产节奏调整节拍时间最直接的效果是优化生产节奏。
当节拍时间设置得过于宽松时,生产线可能出现空闲时段,导致资源浪费;反之,若节拍时间设置过紧,则可能因无法按时完成生产任务而积压,影响交货期。
通过精确计算并适时调整节拍时间,可以确保生产线以最佳速度运行,减少等待时间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2.促进均衡化生产均衡化生产是现代制造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它要求生产线能够平稳、持续地生产多种产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节拍时间的调整是实现均衡化生产的关键。
通过灵活调整节拍时间,生产线可以迅速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避免生产高峰与低谷的极端波动,保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三、节拍时间调整对生产管理的深化影响1.强化流程管理节拍时间的调整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和优化生产流程。
为了达成新的节拍时间目标,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分析,识别瓶颈和浪费,实施精益生产策略,如5S 管理、标准化作业、持续改进等。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生产节拍的概念

生产节拍的概念问题一:什么是生产线节拍问题二:生产运作管理中“节拍”与“生产周期”的含义区别?生产节拍又称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生产周期是产品从开始投产至产出的全部时间。
在工业中,指该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到产品完成、验收入库为止的全部时间。
从生产节拍的定义可以看出,生产节拍与生产周期不同,生产节拍实际是一种目标时间,是随需求数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人为制定的。
节拍反映的是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如果需求比较稳定,则所要求的的节拍也是比较稳定的,当需求发生变化时节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需求减少时节拍就会变长,反之则变短。
生产周期则是生产效率的指标,比较稳定,是受到一定时期的设备加工能力、劳动力配置情况、工艺方法等因素影响决定的,只能通过管理和技术改进才能缩短。
问题三:工序节拍是什么意思?工序节拍是指流水线上某道工序相邻两件同样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
工序节拍的大小不仅与该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有关,还与同时执行该工序的工作地的数目有关。
问题四:生产节拍是什么意思Takt是一词是德语的指挥,用以调节演奏的节奏,T/T节拍时间,根据客户需求量与工厂可供时间所得之生产节拍,即是瓶颈站时间也是可满足客户需求的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问题五:生产节拍计算方法?(要求计算步骤)5分180/(2*(8-0.5))不考虑不合格率问题六:精益生产里的节拍是什么意思问题七:精益生产中班产量和生产节拍是什么意思?班产量:指每一班次所需要生产的数量;生产节拍:是指日生产量除以出勤时间的比值。
它用来指导精益生产中生产的频率,即多长时间生产出一个产品。
整个生产过程的速度控制在这个“节拍”上,不高于节拍也不低于节拍。
对于生产来说“匀速”会产生最大的效率和获得最高的品质,这也是节拍生产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线配置与柔性生产志敏生产线配置首先是生产线平衡问题,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如何安排生产线工位,即需要设置多少个工位和每个工位的作业容是什么。
“平衡”的意义体现在每个工位的工作量相当。
生产线平衡的目的是尽量使每个工位都处于繁忙状态,完成最多的操作量,闲置时间最少,以求生产线效率最优。
时下,为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方式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柔性生产的思想正是为了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的。
柔性生产是指企业通过变革生产方式,以快速对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一系列方法。
柔性生产是关于生产方式的一种理念,而不是一门技术,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柔性生产方式。
实现柔性生产需要的是不断改善的意识,并没有什么必须要掌握的关于柔性生产的技术。
同样具有柔性生产理念的企业,实现柔性生产的方式却并不一定相同。
第一节生产线平衡一、三个基本概念(一)生产节拍生产节拍是相邻两个产品通过生产线尾端的时间间隔,即每隔多长时间有一件产品从生产线流出。
生产节拍的计算公式是:生产节拍(C)=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产量(二) 基本作业单元基本作业单元是生产线上不能再分解的动作,如果再分解,就产生多余动作。
(三) 生产线效率生产线效率是衡量生产线平衡优劣的指标,为总有效时间占总付出时间的百分比,闲置时间越少生产线效率越高。
生产线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生产线效率= ×100%二、 生产线平衡步骤 生产线平衡的步骤如下: (1)用一个流程图表示出基本动作的先后关系。
流程图由圆圈和箭头组成,圆圈代表一个基本作业单元,箭头表示作业顺序。
(2) 计算生产节拍(C )(3) 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所需要的工位数(N )。
N =结果取不小于计算值的最小整数。
计算出的工位数为理论上满足要求的最少工位数。
(4)向第一个工位分配基本作业单元,一次一项,逐项增加,直到完成作业的时间等于节拍,或由于受作业时间或操作次序的限制其他基本作业单元不能再增加为止。
重复这个过程向第二个工位分配作业,然后是第三个工位,直到将所有基本作业单元分配完毕。
总有效时间T节拍C ×工位数N 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T )生产节拍(C )分配作业时,首先分配具有第一特征的基本作业单元,若有问题,则分配具有第二特征的基本作业单元。
第一特征:具有最多后续作业;第二特征:持续时间最长。
(5)计算效率,评价生产线平衡效果。
(6)如果结果不如人意,进一步调整生产线的平衡。
三、生产线平衡事例某型玩具车要在一个传送带上组装,每天生产1000台,每天的生产时间是8小时,图表1列出了组装的基本作业单元和时间。
图表1 某型玩具车组装的基本作业单元和时间下面我们看看如何按以上介绍的规则来配置玩具车的组装生产线。
第一步:画流程图图表2以流程图的形式反映了图表1中各基本作业单元的次序关系。
图表2 某型玩具车组装作业流程图第二步:计算生产节拍计算时将每天的工作时间换算成秒,因为作业时间是以秒表示的。
7秒27秒9秒7秒5秒5秒C = =(8小时×60分×60秒)/1000台=28.8(秒)第三步:计算工位数N = =108/28.8=3.75≈4(取整)这是计算出的工位数的理论值,实际数量可能会大一些。
第四步:向工位分配作业各基本作业单元后续作业数量如图表3所示:图表3 各基本作业单元后续作业数量向各工位分配作业的过程如图表4所示:每天的生产时间每天的计划产量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T )生产节拍(C )图表4 向各工位分配作业的过程第五步:计算效率:生产线效率= ×100%=108/(28.8×5)×100%=75%效率为75%意味着生产线不平衡或闲置时间达25%,共有36秒的闲置时间(28.8×5-112),最轻松的工位是工位5。
第六步:进一步调整生产线的平衡能不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平衡方案呢?在本例中,答案是肯定的。
在本例中,将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交换,就会得到一个更好的方案。
进一步调整生产线平衡可能采取的方法还有进行作业分解和采取柔性生产布置等。
总有效时间T节拍C ×工位数N四、作业分解最长的基本作业单元时间决定了生产节拍的最小可能值。
最长的基本作业单元时间就是生产节拍的下限,除非有可能将作业分解到两个或更多的工位上去。
考虑下面的例子,假设一条生产线的基本作业单元的时间分别为:25秒、42秒、17秒、15秒、22秒、18秒、9秒、15秒、27秒,生产线每天运行8小时,每天的产量为800台。
满足800台/天产量的生产节拍是36秒〔(8×60×60)/800〕,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有一个基本作业单元的时间是42秒,大于36秒,应该怎么办呢?有许多方法可以使42秒的作业适合36秒的节拍。
可能采用的办法如下:(1)作业分解将这个作业分配到两个工位上,虽然会产生多余动作。
(2)作业共享让相邻的工位对该作业进行一点共享,这样相邻的工位就能帮助完成一部分作业。
作业共享与作业分解不同,对于作业共享而言,相邻工位只是提供帮助,而不是独立完成作业的某一部分。
(3)设立平行工位将作业分配给两个平行操作的工位。
(4)聘用操作技能高的工人聘用操作技能高的工人也许能满足36秒的要求。
(5)加班以42秒每台的速度每天能生产685台,比800台少115台,生产115台需要加班约80分钟(115×42/60)。
(6)改进设计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进使作业时间稍微减少是有可能的。
其他减少作业时间的办法包括设备改进、生产线设立备用人员、改进材料以及由多技能的工人组成团队来操作生产线而不是让生产线的工人各负其责。
第二节 生产线布置 一、直线型与U 型生产线以上生产线平衡事例对工位的配置结果如图表5所示,这是直线型生产线布置,是最常见的一种生产线布置方式。
图表5 直线型生产线布置如果将以上事例的生产线布置成U型,将得到图表6所示的布置。
图表6 U型生产线布置在以上生产线平衡事例中,将生产线布置成U型使5个工位减少为4个,因为A、K 两个作业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
U型生产线布置是柔性生产和精益生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生产线布置方式。
U型生产线布置让生产线拐个弯,将生产线上的物品投入口和输出口放在一个地点。
相对于将物品投入口和输出口分开的直线型生产线布置,它有如下优点:·为生产线的平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随生产线流动的产品托板、工夹具等流回到起点,减少了搬送作业;·一人进行多项操作时,有利于减少人员走动;·不用安排不同的人进行投入材料和收集成品的工作;·物流路线更加顺畅。
有时将U型生产线的首尾连在一起,成为O型生产线,进一步减少产品托板和工夹具等的搬送。
二、便于作业共享的生产线布置作业共享,即相邻工位的员工互相提供帮助,能起到自动平衡生产线的作用。
因此,在工位的安排上要注意不要将员工隔离或封闭起来,应该为作业共享创造条件,如图表7所示。
物料流物料流不好:操作者被隔离,没有机会进行作业共享。
好:操作者可以互相帮助,有助于自动平衡生产线。
物料物料图表7 有利于作业共享的生产线布置第三节 柔性生产一、柔性生产的特点“柔性”是指企业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提高和降低产能、变换产品品种的能力。
大型生产线产能固定,为制造特定产品而设置,因而不具有柔性。
柔性生产是相对于大型生产线难以变动的“刚性”而言,更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
柔性生产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生产线较小柔性生产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小”,小才具有灵活性。
设置多条独立工作的小型生产线来代替一条大型生产线,当产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时,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复制或拆除小型生产线来加以对应。
同时,用多条小型生产线来代替一条大型生产线,也为多品种同时生产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因此,实现柔性生产的主要方法,就是将生产线小型化。
撇开柔性生产而言,缩短生产线也应该是工厂改善的重点。
从生产线平衡的角度看,人数越多的生产线越难以平衡,其效率通常是不高的。
生产线越长、人数越多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在制品在生产线上,这也必然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而且生产线上的人数越多,出错误的机会也越多,就将导致越多的质量问题和越多的停机时间。
(2) 低成本设置生产线不好:操作者被封闭起来,没有机会进行作业共享,且不方便第三人加入以提高产量 好:操作者可以互相帮助,进行作业共享,并可与第三人一起工作以提高产量。
低成本设置生产线是生产柔性的要求。
如果生产线是花大价钱设置的,要进行复制、拆除或改动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生产方式也就失去了“柔性”。
到一些实现柔性生产的工厂去参观,可能发现他们的生产线很简陋,有的甚至是在以类似作坊的方式进行生产,不能认为那样的生产方式就是落后的,对此种现象需要以柔性生产的眼光来看待。
低成本设置生产线除了要求组建生产线的材料要简单、廉价,而且要求材料尽可能具有通用性,方便生产线变动时重复使用。
(3)持续变革生产方式柔性生产是为了快速对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式也相应做出调整。
企业所采用的柔性生产方式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进行改进甚至创造新的柔性生产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柔性生产方式。
企业柔性生产的实现,需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和面临的市场环境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生产方式,并不断进行改进。
良好的现场改善气氛对企业柔性生产的实现是有很大帮助的。
成功实现柔性生产的工厂,生产线上的许多改善装置常常就是出自现场员工之手。
二、单元生产单元生产(Cell Manufacturing)是生产线小型化的产物。
当设置多条小型生产线来代替大型生产线,且每条小型生产线都能独立完成大型生产线的工作时,这样的一条小型生产线就是一个生产单元。
单元生产是最常见的一种柔性生产方式。
单元生产的优点不仅在于方便复制和拆除,为快速对应产量的变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以多个生产单元来代替一条大型生产线,也方便了多品种同时生产。
实行单元生产要求单元的工人必须受过更好的训练,能够完成多种操作。
由于单元生产是每个单元独立完成工作的,因此每个单元都需要使用全套的工具和检测设备,以“单元化”的方式取代同样产能的一条生产线,可能需要更高的投资。
为降低单元设置费用,除了尽量使用简单、廉价,且具有通用性的材料外,可考虑将高价值的工具和检测设备在两个以上单元之间共用。
工厂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通常在一个区间,由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组成。
工厂实行柔性生产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既有生产线和生产单元相结合的形式,将固定产量部分在既有生产线上生产,变动部分在单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