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地里的小画家》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牙”等 11 个生字,会写“竹、牙、马”等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1)了解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
(2)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动物脚印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冬天到了,外面下起了大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展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1)加一加:“竹”字是由两个“个”字组成的。
(2)象形字:“牙”字就像牙齿的形状。
(3)换一换:“群”字把“君”字的“口”换成“羊”。
3、开火车读生字。
4、给生字组词。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2)引导学生体会两个“下雪啦”表达的情感不同,第一个“下雪啦”是惊喜,第二个“下雪啦”是兴奋。
(3)指导学生带着惊喜和兴奋的心情朗读。
2、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
(2)提问:“一群”是什么意思?(很多)
(3)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3、学习第三、四句
(1)出示第三、四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
(2)观察图片,说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分别像什么。
(3)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因为它们的脚印形状不同)
(4)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律。
4、学习第五、六句
(1)出示第五、六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
(2)提问:小画家们是怎么画画的?(不用颜料不用笔,用脚印)(3)理解“几步就成一幅画”,体会小画家们画画的轻松和神奇。
5、学习第七句
(1)出示第七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
(2)提问:青蛙为什么没参加?(青蛙冬眠了)
(3)讲解青蛙冬眠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这是青蛙的生活习性。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2、分组朗读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3、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可以根据板书提示背诵,也可以加上动作
背诵。
(六)拓展延伸
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什么?
2、仿照课文说一说。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竹、牙、马、用、几”5 个字,学生观察字形。
2、教师范写,讲解写字要点。
(1)“竹”字左右两边要对称,竖钩要挺直。
(2)“牙”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3)“马”字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二笔是竖折折钩。
(4)“用”字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5)“几”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认识了生字,了
解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形状,还知道了青蛙冬眠的特点。
同学们要多读多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雪地里的美景和小动物们的脚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
重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要加强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