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
利用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4.30
•【字号】凉府办发[2009]27号
•【施行日期】2009.04.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
意见
(凉府办发〔2009〕27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加快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是节约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我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725.1万亩,粮食总产206.5万吨,农作物秸杆资源量在200万吨以上,用于直接还田的约40万吨,用于过腹还田的约79万吨,直接焚烧和弃置乱堆的占极大比重,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08〕52号)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现就我州加快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及省州有关会议精神,把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结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秸杆综合利用领域,提升秸杆综合利用水平,形成秸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我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秸秆种类和分布,统筹编制全州秸秆利用规划,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做好秸秆综合利用。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突出安宁河流域机场周边、城市周边及主要交通沿线乡镇等重点区域,多途径综合利用秸秆,遏制重点区域露天焚烧秸秆现象。

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整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政策扶持,公众参与。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秸秆的开发利用,形成以政策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

科技支撑,循环利用。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共性和实用技术难题,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基本解决机场周边、108公路沿线和城市(镇)郊区秸杆废弃及田间焚烧问题,全州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着力解决西昌机场周边、108高速公路沿线和城市郊区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力争到2015年,秸杆废弃和田间焚烧问题全部解决,秸杆利用途径实现多样化,秸杆利用效益明显,全州秸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

探索建立秸秆收储体系和产业化利用体系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秸秆植菌变菜、过腹变奶、还田变肥、热解变气、加工变材等具有凉山特色的多途径
综合利用模式,实现秸秆由传统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由单一利用向商品化、系列化、产业化综合利用转变。

二、大力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
(一)加快发展秸秆肥料化。

秸秆肥料化主要包括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以及生物反应堆等秸杆还田方式。

机械化粉碎还田主要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刈割或粉碎后,翻埋或覆盖还田。

对小麦秸秆采用联合收割收获(限制机械收割秸秆留高茬,高度不得超过10公分),使小麦秸秆基本得到粉碎,再配以秸秆粉碎及抛洒装置,实现小麦秸秆的基本还田;对玉米秸秆采用秸秆粉碎机将玉米秸秆粉碎两遍,然后翻耕或旋耕,将秸秆翻入耕层。

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能够节省劳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具有便捷、快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适用于玉米、小麦产区。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本增效为目标,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就地覆盖或异地覆盖还田、免耕、少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轮作、病虫草害综合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农业技术。

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

快速腐熟还田主要利用微生物菌剂(如腐杆灵等)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腐熟直接还田,具有增加稻田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腐殖质的积累与更新,改善土壤耕性等功能。

堆沤还田主要是在田间地头挖积肥凼,将农作物秸秆堆成垛,添加适量的家畜粪尿或污泥等,调整碳氮比和水分,或者添加菌种和酶,使秸秆发酵生成有机肥。

该项技术适用于秸秆产量丰富的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地区进行推广,尤其是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城乡结合部。

秸秆生物反应堆主要是将农作物秸秆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微生物菌种、催化剂
等原料,发酵分解产生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一项新技术;同时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提高地温,抑制病虫害、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该技术方便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适用于从事温室大棚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农户应用。

(二)鼓励发展秸秆饲料。

按照“秋季抓青贮,常年抓氨化”的思路,采取典型引路、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行政推动等措施,鼓励牛羊养殖专业场(小区、户)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实用技术,试验示范秸秆膨化、生物菌发酵、压块饲料等先进技术,努力扩大过腹还田面积,推进农畜结合型等循环农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

鼓励龙头企业生产食用菌,引导和带动农户发展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秸秆资源为原料的食用菌生产。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培育优良菌种,提高产出效益。

(四)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

大力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能源化利用技术,在全州人口集居点兴建秸秆气化利用工程,在人口分散区推广秸秆气化炉,逐步改善农民用能结构。

试验示范秸秆沼气干法发酵技术,推广秸秆-沼气-作物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

(五)积极引导秸秆工业化利用。

加大秸秆利用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发展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编织工艺、秸秆制碳、秸秆有机肥加工、秸秆板材、秸秆液化等工业化利用项目。

(六)加快建立秸秆收储体系。

坚持市场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大户、秸秆收购经纪人和企业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民参与,县、乡(镇)人民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必要的秸秆储存基地。

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系统。

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模式。

(七)强化秸杆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

农业部门和科研院所要积极开展秸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机具的引进和研发,在秸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及工业化利用方面取得突破。

加快秸杆综合利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编制相关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形成秸杆综合利用的集成技术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引导发展。

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编制秸秆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先安排和扶持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和项目。

(二)落实政策,加大扶持。

对秸秆收集、处理困难等问题,要加快建立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推广农作物联合收获、粉碎、捡拾打捆全程机械化,对收获后留在田间的秸秆进行及时高效的处理。

一是落实秸秆利用机械奖补政策。

将秸秆还田、青贮等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二是积极扶持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项目。

三是扶持以秸杆为原材料的气化炉和沼气化项目。

四是积极向上级争取秸杆综合利用方面的项目。

(三)培育组织,强化管理。

加快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力度,配套建设青贮池、高能饲草厂,发展秸秆养畜。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推进收割机、打捆机、旋耕机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秸秆收集、加工水平。

加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广先进的秸秆生产食用菌技术。

充分发挥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组织在信息、资金、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提高秸秆利用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四)明确分工,协调配合。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秸杆综合利用和秸杆禁烧工作的领导,认真抓好各项措施和规定的落实,努力实现秸杆综合利用和全面禁烧的目标。

建立由州发改委会同州农业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各县市秸杆综合利用工作的督导和指导,共同推进我州秸杆综合利用工作。

州发改委会同州农业局负责全州秸杆综合利用的规划编制并指导各县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州农业局负责指导各县市秸杆资源调查;州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申报有关秸杆综合利用的项目,并组织相关单位实施;州环保局负责抓好秸杆禁烧工作;州科技局负责抓好秸杆利用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财政、税务部门负责做好财税扶持政策的落实,其它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五)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我州近几年来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秸秆利用,推进我州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开展。

二00九年四月三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