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4水资源对人类沈村和发展的意义 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4水资源对人类沈村和发展的意义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6分)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气候资源
B. 森林资源
C. 水资源
D. 矿产资源
2.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 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 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 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3.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可燃冰(下图)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可燃冰属于()
A. 矿产资源
B. 气候资源
C. 生物资源
D. 水资源
(2)可燃冰试采成功,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
A. 分布的不平衡性
B. 数量的有限性
C. 资源间的联系性
D. 利用的发展性
4.图是现在我国一些城市在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据此回答下题.
(1)该图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A. 北京
B. 重庆
C. 成都
D. 呼和浩特
(2)关于“风光路灯”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节能环保
B. 电能转化率高
C. 利用时受地域限制
D. 利用可再生能源
5.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有错的是()
A. 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量也多
B.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C. 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D.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6.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价值的是()
A. 涵养水源
B. 调节气候
C. 旅游观光
D. 调蓄洪水
7.移动能源是能源利用方式的一场革命,就是用薄膜发电随时随地提供能源,薄膜发电可以理解为“人造叶绿素”,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薄膜电池像“纸”一样可弯曲,可折叠和可携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常规能源相比,移动能源突出的优势是()
A. 生产成本低
B. 清洁无污染
C. 位置制约小
D. 全天候发电
(2)移动能源的应用,最适宜的地区是()
A. 广阔的畜牧业地区
B. 工业密集地区
C. 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 森林茂密地区
8.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 石油资源
B. 森林资源
C. 煤炭资源
D. 铁矿资源
9.下列各组能源中,完全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A. 水能、风能、天然气
B. 生物能、煤炭、石油
C. 风能、生物能、核能
D. 煤炭、石油、天然气
10.下列陆地资源中,既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又属于能源的是()
A. 生物资源
B. 水资源
C. 石油、天然气资源
D. 铁矿资源
11.下列资源中,与其它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特别显著的是()
A. 森林资源
B. 煤炭资源
C. 铁矿资源
D. 地热资源
12.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

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这一事实说明()
A. 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 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 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 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13.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枯竭等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③作为可以不断循环的水资源,永远能满足人类的需要④对于不可更新资源,今后应加以保护,争取少利用或不利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4.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天然气
B. 水资源
C. 土地资源
D. 风能
15.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潜力是无限的
B.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C. 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
D. 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二、综合题(共3题;共12分)
16.右图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B. 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 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D. 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农业结构②实施人工增雨③降低水费价格④推广节水技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
A. 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 经济的持续发展
C. 更多的新资源出现
D. 自然资源持续提供物质和能量
(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②人口剧增
③经济发展的需要④人类错误的认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读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煤炭乙——天然气丙——水资源丁——太阳能
B. 甲——煤炭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天然气
C. 甲——天然气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煤炭
D. 甲——天然气乙——煤炭丙——水资源丁——太阳能
(2)与新疆相比,四川乙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B. 地壳运动频繁
C. 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 多雨雾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按其自我再生能力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只有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答案】A
【解析】【分析】风能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源,A正确;风能是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风能发电前期投资大。

3.【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燃冰由水和天然气组成,属于矿产资源。

(2)可燃冰试采成功,说明了该自然资源可以为人类利用,随着科技进步具有利用发展性。

故答案为:(1)A(2)D。

【点评】主要考查了资源的类别和资源的共性特征即资源利用的发展性。

4.【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根据我国气象资源分布情况,西北地区是我国太阳能和风能分布丰富地区.选项中的各城市,呼和浩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可以采用风能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相互补充的原理,满足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2)结合分析可知,风光路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互补的原理,从而达最经济、最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但是由于目前还处于研发初期,技术复杂,同时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电能的转化率低,B错;风能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AD正确;由于我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地域分布不均,因此利用时受地域限制,C正确.
故选:(1)D.(2)B.
【点评】(1)风光互补路灯采用风能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相互补充的原理.(2)风光互补路灯采用风能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相互补充的原理,由于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气候资源具有多变性,故需要适应区域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相关知识。

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例如,有的矿产因大量开采而导致资源量锐减;有的地方水源变得越来越少,以致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据初步评估,中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20多种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但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6.【答案】C
【解析】【分析】旅游观光是湿地的经济价值,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属于生态价值,故答案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湿地价值分不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7.【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由材料“移动能源是薄膜发电随时随地提供能源”可知,移动能源最突出优势是位置制约小,C正确;
(2)由材料“移动能源,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可知,应建在太阳辐射丰富的地区,广阔的畜牧业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A正确。

故答案为:(1)C;(2)A。

【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天气,晴天多,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8.【答案】B
【解析】【分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其分布具有地质性规律,故A、C、D三项错误。

而森林资源的分布受气候影响巨大,其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B项为正确选项。

【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属于非可在生资源;水能、风能和生物能属于可在生资源。

10.【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属于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是可再生的.铁矿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
故选:C.
【点评】不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11.【答案】A
【解析】【分析】煤炭资源、铁矿资源和地热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联系较少,而森林资源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都联系密切,且与它们相互影响。

故【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12.【答案】D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可再生资源如不注意保护,也可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森林资源应属于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不可以再生的,但可以延长的使用期限;但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充分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13.【答案】A
【解析】【分析】水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如果过度用水,开采利用速度远远超过其更新速度,就会出现水资源枯竭问题,③项说法错误。

对于不可更新资源今后应加以保护,科学高效利用,但不可能不利用,④项说法错误。

B、C、D三项均可排除。

故选A。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辩证认知能力。

正确解答该题宜采用排除法。

1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5.【答案】D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效的,A错误;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B错误;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规律,C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种类及特征,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地带性规律,掌握题中资源之间的关系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二、综合题
16.【答案】(1)B
(2)B
【解析】【分析】
【小题1】青藏高寒区地势高,热量条件差,冰川广布,高原湖泊众多,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以及东南部低、西北部高的地势特征,使东南部温暖湿润,西北部寒冷干燥,在高原面上形成了山地森林—高山草原—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与植被状况和蒸腾作用关系不大;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不受季风影响。

【小题2】西北地区降水少,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畜牧业等;人工增雨只能缓解小范围内短期的气候干旱现象,而不会改善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应提高水费价格,以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17.【答案】(1)A
(2)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相关知识。

(1)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短缺。

(2)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口的激增使得人类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生存;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存在着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认识。

故C正确。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8.【答案】(1)B
(2)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相关知识。

(1)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陕是陕西省的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图中★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可以判定甲是煤炭,乙是太阳辐射能,丙是水资源,丁是天然气。

故选项B正确。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所以光照强,太阳辐射能丰富;四川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晴天少,而且处于盆地地形区,云雾多,太阳辐射弱,故选项D正确。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