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勇经方医案二零九:经方叠用治愈全身乏力3年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庆勇经方医案二零九:经方叠用治愈全身乏力3年案
医案二零九:经方叠用治愈全身乏力3年案
原创何庆勇经方
医案二零九
本周与您分享的医案是:经方叠用治愈全身乏力3年案
关键词:经方之圆机活法在于叠用;重剂浮小麦
病例实录
王某,女,63岁,初诊日期:2017年3月3日。

主诉:全身乏力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家庭变故,导致情绪异常,后出现全身乏力,不能干活。

近2个月全身乏力加重,甚至双眼不想睁开。

现为求诊治,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全身乏力,不能干活,如家务活,甚至双眼不想睁开,走在路上就想闭眼,委屈想哭,气短,喜长出气,纳少,眠一般,大便1日1~2次,便质偏干,夜尿2次。

查体: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到甘麦大枣汤的方证为:脏躁(更年期),喜悲伤欲哭,容易紧张。

本案患者3年前因家庭变故,导致情绪异常,出现全身乏力,不能干活,刻下觉委屈想哭,气短,喜长出气。

符合甘麦大枣汤的方证,辨为甘麦大枣汤方证。

诊断与治疗
诊断:乏力甘麦大枣汤方证。

治疗:方用甘麦大枣汤方。

生甘草42g,浮小麦90g,大枣20g
4剂,日1剂,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饭后温服。

二诊(2017年3月6日):患者诉服药2剂后,委屈想哭感好
转,全身乏力症状好转不明显,全身既怕冷又怕热,两胁胀满。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到小柴胡汤的方证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本案患者除甘麦大枣汤证外,又有全身既怕冷又怕热,两胁胀满,符合小柴胡汤的方证,故予甘麦大枣汤、小柴胡汤叠用。

诊断与治疗
诊断:乏力甘麦大枣汤合小柴胡汤方证。

治疗:方用甘麦大枣汤合小柴胡汤方。

柴胡24g,黄芩9g,清半夏9g,生甘草42g,
浮小麦100g,大枣29g,生姜9g,党参9g。

7剂,日1剂,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饭后温服。

三诊(2017年3月13日):患者诉服药4剂后,心中即无委屈想哭感,全身乏力明显好转,胸胁胀满不适感消失,自述全身舒服,心情舒畅,可以干活。

按语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亦补脾气。

”妇人脏燥,常觉悲伤欲哭,就像神灵附体,不能自控,呵欠不止。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卷二十二·杂病十二·脏燥悲伤二十八》中说:“以厥阴风木之气,善耗津血,风动而耗肺津,肺金枯燥,故悲伤欲哭。

”肝主疏泄,猝然情志大伤,肝木疏泄不及,引动厥阴风木之气,耗伤肺津;肺在志为悲,肺金枯燥,故悲伤欲哭,不能自控。

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肾为欠、为嚏,又肾病者,善伸、数欠、颜黑。

盖五志生火,动必
关心,脏阴既伤,穷必及肾也。

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燥也。

”五志过极,扰动心神,心生内火,耗伤脏阴。

肾藏元阴,诸脏阴伤,累及肾阴,病为欠伸不止。

方中以小麦养心肝之气,甘草、大枣味甘,缓气之苦急,润脏之枯燥,使诸脏安而悲哭可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多日,症见往来寒热,胸胁满闷,不思饮食,心烦或有呕吐等少阳之症,知邪已传入半表半里,当以小柴胡汤和解之。

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卷五·少阳正治法·小柴胡汤证九条》说:“往来寒热者,少阳居表里之间,进而就阴则寒,退而从阳则热也。

胸胁苦满者,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故也。

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者,木火相通,而胆喜犯胃也。

”正邪相争于少阳,气有进退之机,故可见寒热往来。

其经脉循胸过季胁,邪犯少阳,可见胸胁满闷。

胆火犯胃,胃气不降,是以心烦喜呕,不欲饮食。

清·吕震名《伤寒寻源·下集·小柴胡汤》中说:“柴胡感一阳之气而生,少阳之邪,非此不解,合之甘草以两和表里,此为小柴胡汤中不可移掇之药。

生姜兼散太阳之寒,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

黄芩兼清阳明之热,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

半夏有逐饮之能,取以降逆而止呕,大枣擅和中之用,取以安土而戢木。

用人参者,非取其补正,以邪在半表半里之界,预行托住里气,使邪不内入也。

”仲景以某药命名某方,即此药在此证中是不可或缺的,少阳之症,必用柴胡。

甘草为百药之“国老”,其性平和,与柴胡相配,和解表里,为小柴胡汤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辅生姜外散其邪,黄芩内彻其热,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和中,人参托里,防邪内陷。

诸药合用,表里兼顾,是少阳证和解大法。

笔者临床体会到甘麦大枣汤方的方证为:委屈想哭,紧张;
小柴胡汤方的方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综观本案患者四诊信息,符合甘麦大枣汤方合小柴胡汤方的方证,辨为甘麦大枣汤方合小柴胡汤方方证。

方证总结
✦甘麦大枣汤方的方证为:脏躁(更年期),喜悲伤欲哭,容易紧张。

✦小柴胡汤方的方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