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长沙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湖南长沙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一)物流业规模快速扩张。
初步测算,2010年末,全省社会物流总额27066亿元;实现增加值946.03亿元,比2005年的498.47亿元增加了447.56亿元,增长89.79%,年均增长13.67%;社会物流总费用2962亿元,增长1.42倍;完成货运周转量2958亿吨公里,增长78.1%;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267.16万吨,增长3.97倍;物流行业从业人员135万人,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综合运输体系初具规模。
到2010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227998公里,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总里程6450公里,其中已通车里程2386公里;公路密度105.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1.82倍;铁路通车里程4893公里,增长1.74倍;内河通航里程达11968公里,居全国第3位,千吨级航道达到607公里,建成千吨级泊位87个;形成了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中心、5个机场相互配合、辐射全国的航空运输网络。
(三)物流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
到2010年底,全省法人物流企业3100多家,注册资本金千万元以上的170多家,有62家物流企业通过国家A级标准评估,其中2家5A级企业,15家4A级企业。
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通物流有限公司、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物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长沙金霞现代物流园被列为全国物流示范基地。
(四)物流业集聚化发展趋势明显。
从全省看,交通、物流设施和物流活动呈现向以长沙为中心的大城市集聚态势;从城市内部看,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出现向物流
园区集中趋势。
随着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等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和长株潭“3+5”城市群城际交通一体化,物流企业和设施等要素逐步向长株潭综合交通枢纽汇集的趋势愈加明显。
(五)物流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生
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南省物流业振兴与实施规划(2009-2011)》等文件,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大力推广现代物流理念,物流业发展的环境逐步改善。
但是,我省物流业发展起步晚,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的状况,服务功能单一,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物流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能力,低端物流市场恶性竞争,高端物流服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企业物流外包比重低,生产、商贸企业物流服务内部化。
据测算,全省企业自营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60%以上。
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衔接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点低、规模小,公路、铁路、航运等缺乏有效衔接,多式联运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四是影响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收费、融资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
编写于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