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题0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复习题——1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所需要的时间2小班经营法:直接以一个小班或地域上相连接的几个小班为独立经营单位,设计和执行经营措施的方法3主伐年龄:也称伐期龄。
实行皆伐作业的森林经营单位内,各小班可以进行正常主伐的年龄。
一般以龄级表示4森林资源调查:查清、查准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消长的比例关系,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规律5森林经营方案:对一定地域内的森林资源按时间顺序和空间秩序安排林业生产措施的技术性文件。
又称施业案6森林收获调整:从经营的森林中,预测今后一定期间内可能收获的数量,把这个内容按经营目的进行调整(井上由扶)7森林作业法:根据既定的森林培育原则而对构成森林的林作进行抚育、采伐和更替而导致具有显著不同外观的林作的操作过程(美国)8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和任务的状态。
这个时期的年龄称森林成熟龄9回归年:即择伐周期,表示采伐符合一定尺寸的林木,通过其它保留的林木继续生长,再恢复到能够采伐利用大小为止的经营周期四、简答1什么是森林经营类型?简述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在林种区内,根据小班特点,进行归类组织,采取相同的经营利用措施,所组织起来的单位,称为森林经营类型或叫作业级。
组织经营类型的主要依据:①树种的不同。
林分或有林地小班之间,最显著的差异是树种不同②立地质量的不同。
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相同,而立地质量差别显著、且各占一定的面积比例时,小班(林分)的自然生产力有较大的差别,可以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③森林起源的不同。
优势树种相同而林分起源不同,则林木的寿命、生产率、材种、出材量以及防护效能均不同,可分别组织经营类型④经营目的不同。
根据经营目的不同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2简述异龄林的理想结构。
异龄林的特点是在同一林分内具有老幼各种年龄林木的多层结构。
异龄林的理想结构模式为法正异龄林,即择伐标准林①株数按年龄法正分配:在同一类型的异龄林中,各不同年龄的林木株数分配曲线呈反J型②株数按直径法正分配(最重要):呈反J型分布③蓄积按直径法正分配:呈J型分布④理想的异龄林还要求林分内有均匀分布的树群树群是由不同年龄和大小直径的林木所组成。
林业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名词解释:1.林业:林业是培育、经营、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的事业,及时提供木材和其他多种林产品的生产事业,又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环境公益事业,既包括物质生产,又包括非物质生产。
2.林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是研究林业再生产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指对林业经济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3.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是要求对森林产品的数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综合加以考虑,在满足当代利用不损害后代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森林效益的供需平衡和生态平衡。
4. 林权: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5.林价:林价是指森林资源价值的货币表现,包括木材价值、林木产品价值和生态效益价值。
林地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立木价格。
6.林业经营:林业经营指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营活动,森林资源师林业经营的基础。
7.林分:林分指内部特征他体移植并且与邻近地段林木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木。
8.社会林业:社会林业是公众林业,是社会普通成员直接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利益的林业。
9.森林成熟:森林成熟是指一片林相相对一致的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这是的森林年龄成为森林成熟龄。
10.林业企业:林业企业是指为适应市场需要,在森林资源再生产基础上,依法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从事培育、抱回、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及相关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11.林木资产:林木资产是林业经营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活立木价值,是营林生产的产品和在产品,不同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12.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
13.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画、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的停止耕种,因地制宜,造林种草,恢复植被。
森林经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1、简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即为森林经理学(Forest Management),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其目的也就是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具体来说就是: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永续利用。
任务:1、调查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调查)2、森林资源的分析与评价3、森林经营决策、制定生产经营规划4、森林资源信息管理2、辨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永续利用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按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中科院牛元文认为此种提法只考虑代际之间,没有考虑区域之间,故定义中应包含:既满足某区域的需要又不对其它区域的发展构成危害,即某区域的发展不损害其它区域的发展。
可持续林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林业。
或:特定区域内不危害和削弱当代人和后代人满足对森林多资源需求的林业。
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活力、生物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整体完善,以保证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健康的环境,满足当代和后代需要的森林经营。
概念森林永续利用:对森林利用有两种形式:直接与间接利用,即有形、无形产品利用。
现代林业对森林永续利用的理解为:(教材第3页)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这一概念强调几点:①概念中包含了三大效益;②经营活动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森林资源的扩大再生产;③需要一定的空间范围,这一范围不是指全国、省,而是指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即林业局、林场等。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1.林业:直接经营(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以多年生木木植物为主体、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
3.林业经济管理: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4.市场机制: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是指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5.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伟商品的数量6.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之下,消费者能够买也愿意买7.林业经营:一种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8.林业经营形式:在一定的所有制条件下,通过林业生产、再生产过程诸环节,体现劳动者与生产要素组合的方式、规模及责权利关系9.林业经济效益:反映人们在经营林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对产出、所费对所得的相互关系的比较,它表现为营林生产、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等一系列林业经济活动合乎目的的程度,包括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效果和经济利益10.林业生态效益:指人们在营林过程中,通过投入一定量的劳动而使森林生态系统的诸多因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的某种影响,从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产生的效益。
它反映人们营林劳动耗费同耗费这些劳动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所起的作用的比较关系11.林价(森林资源价格):狭义——森林活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立木价格。
广义一一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包括:森林中的立木价值,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品的价值,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12.森林立木经济评价:指在立木资源调杏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正确的统计计算方法,对立木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评定13.林地资源经济评价:评定林地资源的生产力高低,并根据其生产力和预期林地收益(林地利用的经济效果)评估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14.林业特点: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森林经营的社会性(公益性)15.森林资源特点: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具可再生性;森林资源分布广泛;森林资源具稳定性;森林资源生产力较强;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16.林地资源经济属性:生产性;有限性;地域性与不可替代性;开发品可选择性;经营的排他性;数量的多样性17.森林资源资产评价的方法:市场价格倒算法(扣除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净现值法;年金资本化法;序列需工数法;重量成本法18.我国主要林业经营形式:自留山经营;承包经营与租凭经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企业; 企业集团19.企业管理原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和规范,它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企业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共性的抽象,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性。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林业?林业的特点有哪些?答:林业是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林业的主要特点是:(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4)森林经营的社会性。
第一章1.什么是林业发展战略?试阐述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主要措施。
答:林业发展战略是从林业生产的宏观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林业战略目标,总体地研究林业发展过程全局应该采取的方针政策。
()2.什么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对森林产品的数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综合加以考虑,在满足当代利用、不损害后代利用的前提下,实现森林效益的供需平衡和生态平衡。
林业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是一种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
其主要内容包括:(1)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2)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3)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性。
(4)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林业政策和科技的可持续性。
第二章2.如何理解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和公共性?答:森林资源有多种用途。
但当选择一种用途后,则必须放弃其他用途。
由于一项资源在用于某一方面用途时,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方面,这就决定了在某一方面的所得正是因为放弃了用于其他方面的机会而产生的。
因此,被放弃的其他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应作为被选方案及其得到收益的机会成本。
或者说,所放弃方案可能产生的收益应当从被选方案所获得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这就是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森林资源的公共性又称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森林资源的非排他性是指“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由谁来得到它”,或者说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排斥那些不为此物品付费的人,或者排他的成本太高以致排他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林业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B. 森林资源的保护C.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D.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答案:C2. 林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 周期短B. 投资大,周期长C. 投资小,周期短D. 周期不定答案:B3.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分类不包括()。
A. 经济林B. 用材林C. 观赏林D. 工业原料林答案:C4.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要求()。
A. 森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B. 森林资源的最小化利用C.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D. 森林资源的无限制开发答案:C5. 林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B.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C.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包括()。
A. 森林防火B. 病虫害防治C. 过度采伐D. 森林更新答案:C7.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关注()。
A. 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效益B. 森林资源的间接经济效益C. 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目标是()。
A. 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B. 保护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C. 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分类依据是()。
A. 森林资源的用途B. 森林资源的地理位置C. 森林资源的所有权D. 森林资源的保护级别答案:A10. 林业生产中,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的B. 相互矛盾的C. 相互促进的D. 相互制约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林业经济学研究的森林资源包括()。
A. 经济林B. 用材林C. 观赏林D. 工业原料林E. 以上都是答案:E2. 林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包括()。
A. 投资大B. 周期长C. 风险高D. 收益稳定E. 以上都是答案:BCE3. 林业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要求()。
林业经济管理学

林业经济管理学名词:1、林业经济管理:指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2、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防护林: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林岸,护路林。
4、用材林:指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林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5、经济林: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6、薪炭林: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7、活立林:指未被采伐的、活的林木组成的树林’8、成熟林:指林木已达到完全成熟,可以采伐利用的林分。
(另有近熟林、过熟林)9、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
10、特种用途林: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11、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是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2、林权的主体;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
13、林权的客体:指林权所指向的具体物,包括森林、林地、林木。
14、森林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以多年生乔木为主体,包括以森林资源环境为条件的林地及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其生态服务,具有一定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
狭义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的总称。
(郁闭度在0.2以上)15、林木资产:是场圃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活立木的价值,是营林生产的产品和在产品,是既不同于固定资产又有别于流动资产的一种特殊资产。
16、林业技术:指在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劳动手段、劳动方法、技能、生物技术、工艺技术、管理技术、生产资源的组合和利用方式等的总称。
17、林业产业:指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生产和提供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的行业。
林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 题目:a. 定义林业经济学,并解释它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关系。
b. 讨论林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c. 介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 答案:a. 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经济学学科。
它与其他经济学学科,如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密切相关。
林业经济学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林业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探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经济手段来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 林产品市场的特点包括供给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季节性和地域性;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影响林产品市场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天灾等)、经济因素(如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货币政策等)、政策因素(如政府的森林保护政策、补贴政策等)、科技因素(如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等)等。
c.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林业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抵御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i. 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通过合理的森林经营和管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确保森林资源的可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
这涉及到科学的林木种植、伐木和再生的技术和方法。
ii. 强化政府的监管和法规: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非法伐木行为的打击,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法规。
iii. 促进林产品市场发展: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扩大林产品的市场规模,增加林农收入,进一步激发林农的积极性。
iv.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林业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借鉴先进的林业管理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的挑战。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学科,研究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林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相应的策略,可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森林经理经济学考试题库

森林经理经济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森林经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B.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C. 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分析D.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2.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经理经济学中考虑的成本?A. 直接成本B. 间接成本C. 机会成本D. 环境成本3.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收益的来源?A. 木材销售B. 碳汇交易C. 森林旅游D. 森林火灾4.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衡量森林资源价值的方法?A. 净现值B. 内部收益率C. 森林覆盖率D. 收益现值5. 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什么是森林资源的最优利用?A. 最大限度的砍伐B. 可持续的经营C. 完全的保护D. 任意的使用二、判断题6. 森林经理经济学只关注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
(错误)7.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成本和收益的评估是相互独立的。
(错误)8. 森林经理经济学认为,森林资源的最优利用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错误)9.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是确保其长期价值的关键。
(正确)10. 森林经理经济学中,环境成本是评估森林资源利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正确)三、简答题11. 简述森林经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12. 解释什么是森林资源的净现值,并举例说明其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的应用。
13. 描述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评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
14. 阐述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
15. 讨论在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平衡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四、论述题16. 论述森林经理经济学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要性和作用。
17. 分析森林经理经济学中,如何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18. 讨论森林经理经济学在实际森林管理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9. 论述森林经理经济学如何帮助实现森林资源的多目标管理,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
林业经济学试题

林业经济学试题习题一、选择1、林业经济学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A、理论的交叉性B、理论的综合性C、实践领域的广泛性和特殊性 D、ABC 2、森林资源产品消费的经济属性是A、可替代性、外部性、公共物品B、外部性、长周期性C、复杂性、公共物品、自然依赖性D、外部性、安全性差 3、影响林业经营形式的因素不包括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分工C、经营者偏好D、资本集中度4、从林业经营理论看,人类对林业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 A、森林永续利用理论B、森林多功能论C、近自然林业理论D、新林业论 5、关于林地的粗放边际,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林业人工连续经营的粗放边际与原始林的粗放边际是重合的B、林业人工连续经营的粗放边际点大于原始林的粗放边际点C、林业人工连续经营的粗放边际与原始林的粗放边际点的边际收益是相等的,但边际成本不一致D、林业人工连续经营的粗放边际点小于原始林的粗放边际点 6、林产品市场供求价格机制造成森林资源利用的生态后果是 A、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 B、林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C、林产品种类日益丰富D、人工林面积扩大,天然林面积下降 7、林产品绝对比较优势的形成是 A、森林资源条件决定的B、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素质决定的C、资源条件与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素质共同决定的D、林产品价格差异造成的 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林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决定产品结构B、林业企业应根据产品的附加价值决定产品结构 C、解决资源产品价格低下问题的正确途径是开放市场D、在封闭市场中简单延长产业链不是解决资源产品价格低下问题的办法 9、根据生产要素的内容,林业市场可分为 A、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B、林地市场、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C、资本市场、林地市场、产品市场D、林地市场、林业劳动力市场、林业资本市场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林产品市场是是供给约束较强的市场B、边际林地的开发成本是不变的C、短期均衡中较强的供给约束可以刺激林业企业节约资源D、长期中,新厂商进入营林生产可以使与新的均衡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到达初始SMC的位置11、林业生产要素的价格与要素服务的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A、两种价格有差异 B、要素价格大于要素服务价格 C、两种价格是统一的 D、要素价格小于要素服务价格 12、影响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不包括 A、评估的目的B、市场条件 C、木材生产成本 D、立地条件 13、同龄林经营的特点不包括A、存在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问题B、营林成本较高C、经营措施复杂D、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14、森林资源及其产品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林业是A、公益事业和弱势产业B、应减少国家对林业的干预C、不存在缺乏产品市场价格的情况 15、形成林地租金的物质基础是A、土壤条件B、林地生产力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16、关于法正林的基本要求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作业级内,必须具备幼龄林、中龄林、成树林B、三个林种的面积应相等,地域配置合理C、作业级内要保持一定的蓄积量D、是由美国林学家最早提出的 17、林业经营形式演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制度约束B、降低交易成本和约束条件下选择的结果C、市场竞争D、技术进步18、当前国际林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消灭毁林和抑制森林退化 B、有效保护和管理现有森林 C、营建新的森林资源D、建立现代林业企业经营制度19、供求机制没有完全造成天然林消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本积累完成后,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下降 B、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市场失灵D、生态意识的觉醒20、下列关于林地供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土地的自然供给是自然赋予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土地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农林经济考试题库及答案

农林经济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
A. 农林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B. 农林经济活动C. 农林经济政策D. 农林经济组织答案:A2.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D. 经济模型分析答案:C3. 农林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农林产业的经济效益B. 保障农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C. 促进农林产业的技术创新D.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答案:B4. 农林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包括()。
A. 合作社B. 国有企业C. 私营企业D. 所有选项答案:D5. 农林经济活动中,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
A. 信息不对称B. 外部性C. 公共物品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农林产业政策B. 农林资源管理C. 农林市场分析D. 农林企业经营答案:ABCD7. 农林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B. 农林产业发展趋势C. 国际市场变化D. 社会文化因素答案:ABCD8. 农林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
A. 成本控制B. 产品质量C. 市场定位D. 技术创新答案:ABCD9. 农林经济活动中,影响市场供需平衡的因素包括()。
A. 价格B. 消费者偏好C. 技术进步D. 政策变化答案:ABCD10. 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资源利用效率B. 生态环境保护C. 经济效益D. 社会公平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答案:正确12. 农林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决策。
()答案:错误13. 农林经济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需要考虑社会责任。
()答案:错误14. 农林经济活动中,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
林业经济管理学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林业是直接经营(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视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多选)林业的特点: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森林经营的社会性(公益性)3.(多选)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多种自然产品的无知生产系统、农业物质产品部门的保障和支持系统、人类生活环境的保障系统、全球生态平衡的维持系统4.(多选)林业的主要问题:生态形势严峻、发展后劲不足、市场发育滞后、所有制结构单一5.(多选)林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抓好重点工程,推动生态建设●优化林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加强政策扶持,保障林业长期稳定发展●强化科教兴林,坚持依法治林●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6.(多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保障体系:分类指导政策、完善利益分配制度、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有利的投资金融和税收制度、产业政策7.(简答)我国林业的发展态势:●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向●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8.(多选)世界林业发展特点:林业产业形态发生变化、林业功能将转变、林业的经济政策性加强、林业国际化趋势加强、强调林业的国家行为、林业日益社会化9.(名词解释)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内在的生物群落。
10.(名词解释、简答)森林资源的特征: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森林资源分布广泛、森林资源具有稳定性、森林资源生产能力较强、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显著【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直接效益)、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间接效益)、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间接效益)】11.(单选)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总量不足,人均资源占有率低;林分质量低,并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资源分布不均;林龄结构趋于低龄化,可采资源萎缩;开发利用过度,后备资源危机加重12.(多选)林地资源的经济属性:林地资源的生产性、林地资源的有限性、地域性和不可替代性、开发利用的可选择性、生产经营的排他性、使用效益的多样性13.(名词解释)立木经济评价的实质是确定力木价格——林价,森林资源价格(简称林价)是一个经济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题

绪论:林业定义:(1)林业是直接经营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2)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的特点:1、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生产活动的风险性;3、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果的多样性;4、经营的社会性。
试分析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研究对象:研究林业再生产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特点:①综合性②实践性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总体研究法②比较研究法③动态研究法④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森林经营的社会性: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生长的自然性、效益的多样性、经营的风险性和社会性成为林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国际湿地日:2月2日旧中国的林业发展概况:1840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中日甲午战争;1912中华民国农林部发布《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1937-1945抗日期间日本的掠夺社会主义的林业发展历程: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林业(1949-1952);2、对林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时期(1953-1957);3、严重挫折时期的林业(1958-1976);4、恢复、振兴林业时期(1977之后)。
林业三大体系: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
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3、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4、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5、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6、切实保障木材供应7大力发展木本粮油8、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林业建设的重要经验:1、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2、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3、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4、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宗旨5、坚持把实施重点工程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6、坚持把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7、坚持把国际合作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林业经济管理试卷

一名词解释
林业管理体制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再生产
林业现代化
产业政策及其核心
土地所有权
林业生产布局
工业人工林
森林认证
二、填空题:
(1
种方法。
(2
(3)林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并非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开始存在,它的形
(4)根据我国《森林法》规定,
(5)林业“三定”
(6;;森林
(7)林业现代化基本内容包括
(8
(9)森林认证内容主要包括:;。
(10)狭义的社会林业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1)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12)世界主要森林经营理论包括:;;(13)我国林业生产布局原则是:;;;;;
3、问答题
(1)比较国有林区、集体林区、南方集体林区,国有林、集体林
(2)中国林业六大工程
(3)简述环境性林业资源的供求特征。
(4)林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5)林业生产结构的内容和决定因素
(6)我国林业生产结构的发展趋势?
(7)工业人工林及其特征
(8)现阶段我国林业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
4计算题:
(1)某公司于2005年租用某村林地50亩,租金为100元/亩,当年进行了整地、造林,共投入费用为120元/亩,第二年进行幼林抚育投入劳务等费用50元/亩,2007年又已投入30元/亩。
2007年底该公司有一机会欲转让此林地,试问以什么总价转让较为适宜?(设年利率为5%)
(2)第(1)列和第(2)列是龄级和每公顷的立木蓄积生长情况,假设造成林成本200元/公顷,每年管理费用20元/公顷,立木价格为P=100元/立方米,利率为5%,求林地收益最大化下的最佳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
林业经济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老师整理)

林业经济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1-301、林业定义:有计划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以实现森林多种效益持续利用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4、森林经营的多样性(公益性)3、林业“三定”工作:推行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
4、全民义务植树的含义:我国特有的一种全民性的法定的、无报酬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植树活动。
5、林业“三防”内容:防森林病虫害、防火灾、防滥砍乱伐及乱捕滥猎6、林业六大重点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退耕还林工程。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三北等重点的护林工程。
5、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
7、“五大转变”:1、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2、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3、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4、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5、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8、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必须努力保护好天然林、野生植物资源、湿地和古树名木;努力营造好主要流域、沙地边缘、沿海地带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堤岸防护林;努力绿化好宜林荒山、地埂田头、城乡周围和道渠两旁;努力建设好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花卉等商品林基地;努力发展好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和其他游憩性森林。
同时,要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9、福建林业建设五大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生态多样性工程;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一体化;森林火害防治工程。
五大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丰产竹林基地;珍贵树种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种苗和花卉基地;森林食品和药材基地。
五大支柱产业:人造板工业;制浆造纸业;林产化工业;木竹制品业;森林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