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学复习概要

合集下载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绪论:林业的定义P1:(1)林业是直接经营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2)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的特点P2:1、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生产活动的风险性; 3、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果的多样性;4、经营的社会性。

林业经济管理:是指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特点P3:①综合性②实践性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总体研究法②比较研究法③动态研究法④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森林经营的社会性: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生长周期的长期性和生长的自然性、效益的多样性、经营的风险性和社会性成为林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16:应当理解为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生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

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

第二章:森林资源P25: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森林分为以下五类P57: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的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少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特点:资产的增值性、形态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分布的地域性、林木资产的不可移动性、管理的艰巨性第三章:林权的概念P73: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1.林业:直接经营(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以多年生木木植物为主体、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

3.林业经济管理: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4.市场机制: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是指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5.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伟商品的数量6.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之下,消费者能够买也愿意买7.林业经营:一种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8.林业经营形式:在一定的所有制条件下,通过林业生产、再生产过程诸环节,体现劳动者与生产要素组合的方式、规模及责权利关系9.林业经济效益:反映人们在经营林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对产出、所费对所得的相互关系的比较,它表现为营林生产、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等一系列林业经济活动合乎目的的程度,包括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效果和经济利益10.林业生态效益:指人们在营林过程中,通过投入一定量的劳动而使森林生态系统的诸多因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的某种影响,从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产生的效益。

它反映人们营林劳动耗费同耗费这些劳动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所起的作用的比较关系11.林价(森林资源价格):狭义——森林活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立木价格。

广义一一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包括:森林中的立木价值,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品的价值,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12.森林立木经济评价:指在立木资源调杏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正确的统计计算方法,对立木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评定13.林地资源经济评价:评定林地资源的生产力高低,并根据其生产力和预期林地收益(林地利用的经济效果)评估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14.林业特点: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森林经营的社会性(公益性)15.森林资源特点: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具可再生性;森林资源分布广泛;森林资源具稳定性;森林资源生产力较强;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16.林地资源经济属性:生产性;有限性;地域性与不可替代性;开发品可选择性;经营的排他性;数量的多样性17.森林资源资产评价的方法:市场价格倒算法(扣除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净现值法;年金资本化法;序列需工数法;重量成本法18.我国主要林业经营形式:自留山经营;承包经营与租凭经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企业; 企业集团19.企业管理原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和规范,它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企业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共性的抽象,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性。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绪论1、林业的概念指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及其经济上的要求生产周期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1)林业生产内容多样复杂物质资料生产:工业原料、建筑用材消费资料生产:纸、食用菌、干果、(2)林业生产资金周转速度多样(3)林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4)发展林业必须注重中长远计划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林业生物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林业劳动和林业机器设备的季节性不平衡问题,即往往出现林业劳动力、设备的闲置,这为林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区域性、风险性和难预测性(1) 区域性要求加强区域林业的研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2) 风险性要求林业经济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否则就难以调动劳动者发展林业的积极性(3) 难预测性要求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和预测工作,另一方面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

培育初始森林活动的经济依赖性该特点在经济上要求:制定林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林业的经济背景。

(温饱、交通)必须支持和帮助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积累资金,具备一定的经营实力)对于边远地区林业的发展,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第一章世界和中国林业1、林业现代化概念及内容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林业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林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林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林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改革经营管理体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2.世界林业发展的四个和三个阶段(一)“四阶段论”1.毁林开荒、盲目破坏森林(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时期)2.掠夺式采伐原始森林,片面发展林木采伐业(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时期)3.保护森林、节约木材、重视森林更新4.从财力和物质技术上加强营林,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从林业的定义可知,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部门,该部门既包括直接的物质性生产和间接的物质性生产,又包括非物质性生产部门。

具体而言,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性物质生产(育);2、采伐、采集性的物质生产(采);3、工业性物质生产(用);4、间接性物质生产(生态效益);5、非物质性的生产(社会效益);6、为科学、教育服务,建立教学及科研基地。

其中第一产业包括1.2.4部分,主要为生物性物质生产、采伐、采集性物质生产、间接性的物质生产;第二产业为3部分,主要是木材及各种林产品的加工、经济动植物的利用加工;第三产业涉及5.6部分。

林业的特点: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的多样性和效用的多样性;4、森林经营的社会性(公益性);林业经济管理:指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两个基本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第一章我国林业发展历史及趋势林业三大体系: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林业三大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1995年开始,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006年:“防治荒漠化国际年”1997年开始,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林业建设的重要经验:1、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2、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3、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4、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根本宗旨5、坚持把实施重点工程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6、坚持把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7、坚持把国际合作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五大生态危机:资源、能源、污染、粮食、人口林业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可持续林业应该理解为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五大转变并论述主要内容(P20)1、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2、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3、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4、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5、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世界林业未来发展特点:1、林业产业形态发生变化;2、林业功能将转变;3、林业的政策性加强;4、林业国际化趋势增强;5、强调林业的国家行为;6、林业日益社会化第二章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概论中国森林资源变化呈现的特点:1、森林面积持续增长;2、森林蓄积稳步增加;3、森林质量有所改善;4、林种结构渐趋合理;5、非公有制林业成效凸显中国森林类型多样,森林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东南部多,西北部少林业重点工程及其主要内容:(P52)1、天然林保护工程:a、长江上游、化合中下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b、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工程:a、退耕还林;b、封山绿化;c、以粮代赈;d、个体承包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a、造林营林;b、退耕地造林;c、草地治理;d、水利措施4、“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a、“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b、长江中下游及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c、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d、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e、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f、平原二期绿化工程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内容(P56)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第三章中国林业制度制度、机制、体制的关系:(参考)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

林业经济学概论复习提纲

林业经济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1.林业经济学的含义森林资源价值公式:森林资源价值=林地资源价值+正算法的立木资源价值+社会平均利润即:森林资源价值=森林资源成本+社会平均利润3.森林资源收益概念:森林资源收益=倒算法的立木资源价值+森林资源环境服务价值4.从成本角度计算森林资源价值的缺陷:缺陷是没有包括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近似为社会平均利润,其计算困难是难以找到林业部门的社会平均利润。

从收益角度计算森林资源价值的缺陷:缺陷是包括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如何计算这种剩余并对应扣除,在实践中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难以定量表达。

5.森林资源的功能:森林资源的功能是森林资源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生态环境服务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森林资源的形成过程而逐渐形成,是物化劳动转移和劳动凝结的成果,是森林资源的客观属性。

森林资源的功能价值:森林资源的功能价值是指按劳动价值论计算的森林资源价值。

6. 森林资源效益:森林资源效益是指森林资源功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被其它部门利用后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具体的社会效果森林资源的效益价值:森林资源的效益价值产生于森林利用部门,是指按边际效用价值论计算的森林资源价值。

7. 森林资源功能转化为效益的影响因素:物质产品功能和环境服务功能不能全部同时转化为效益功能需适当开发及合理利用转化为效益功能的稀缺程度决定效益的大小森林资源自耗功能不应计入最终效益(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累积营养物质)8.生态功能价值替代计量的逻辑悖论对于森林资源所提供的环境服务,由于其没有市场→不能够被交易→在数量上不能够被控制及不能够做到排他使用。

9.为什么不存在全社会统一的森林资源环境价格不同效用偏好决定不同的森林资源环境价值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生态需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种需要是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影响过程可以表示为:不同收入→不同偏好→不同支付意愿→不同森林资源价格。

不同稀缺程度决定不同的森林资源环境价值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森林资源的稀缺程度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人们对同质同量的森林资源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林业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

ˎ林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引言、世界和中国林业部分
1、世界林业经历三个阶段包括原始林业;传统林业;现代林业
2、林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并非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开始存在,它的形成是社会分工、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产物。

3、根据我国《森林法》规定,我国森林资源可以分为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等五大林种。

4、根据最新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 ;森林面积1.95亿公顷
5林业现代化基本内容包括:林业生产技术现代化、林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和林业经营管理现代化。

6世界林业的三大经营模式: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模式、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模式、森林多效益综合经营模式。

二、森林资源部分
1、林地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林地市价、林地费用价和林地期望价法。

2、森林资源:林木、竹子和林地,以及林区范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总称。

3、森林资源再生产:以森林的不断培育,采伐利用为主题,同时培育、饲养林区动植物、微生物等周而复始的过程。

4、比较国有林区、集体林区、南方集体林区,国有林、集体林
(1)国有林与集体林:按所有制划分,国有林为国家所有,集体林为集体所有。

(2)国有林区、集体林区、南方集体林区:按所有制+区域来划分。

①主要区别:国有林区:国有林为主,有少量集体林;集体林区:集体林为主,有少量国有林。

②其它区别:技术、规模、队伍等方面。

国有林区技术先进、规模大、队伍以林业职工为主;集体林区技术薄弱、规模小、队伍以林农为主。

③南方集体林区:南方十省区:两广、两湖、浙、皖、闽、赣、黔、琼
5中国林业六大工程:

陕西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陕西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学重点整理

陕西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学重点整理林学是关于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经济和保护的学科,它在保证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还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林学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本文将对陕西省考研林学中的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学进行重点整理和梳理。

一、森林资源的定义与分类森林资源是指以森林为负载的自然资源系统,包括森林的生物、非生物以及自然与人文要素。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森林资源可分为木材资源、非木材林产品、生态服务功能等。

其中,木材资源是指以木材为主要利用对象的森林资源,非木材林产品则包括树皮、竹材、果实等其他森林产品。

二、森林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森林资源调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系统搜集、记录和分析的过程,旨在获取准确的质量和数量信息。

评价则是根据调查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评判,以确定其可持续利用性和保护价值。

1.森林资源调查内容森林资源调查主要包括森林地类、林种组成、林分密度、胸径分布、林下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的调查。

2.森林资源评价方法森林资源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多木经济法、土地期权法和目标管理法等。

这些方法综合考虑了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是林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

学习林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林业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为合理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1.供需关系与价格形成供需关系是林业经济中的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上林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价格形成是指供需关系通过市场机制决定林产品价格的过程。

2.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边际成本是指再增加一单位投入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林业经济学中,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用于分析资源配置中的效率问题。

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当前林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方式。

林业经济专业复习提纲

林业经济专业复习提纲

林业经济专业复习提纲林业经济学绪论林业的概念: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林业的特点:1、生产周期的层次性与复杂性;2、森林资源中生物性产品的自然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经济再生产的间歇性交织在一起;3、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4、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5、为社会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特殊行业林业经济学的定义:林业经济学是应用相关经济学及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林业经济活动的特点,系统地研究林业生产经营一般规律、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林业内部及与外部以价值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应用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的学科位置——林业经济是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属部门经济学科,它与林业技术科学共同构成林业科学体系。

林业经济学的特点及主要内容:(一)林业经济学主要特点:1、林业经济学理论的交叉性;2、林业经济学的实证性;3、林业经济学的复杂性;(二)林业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对森林资源的经济认识,对林业生产特点的认识,对林业要素配置特点的认识,对各种林业经营模式的认识,对林产品需求、交换和消费等市场行为的经济认识,对林业生产经营不同效益的表现形式及实现形式的认识,对林业政府宏观管理行为的认识等世界林业经济学的流派和特点:(一)世界林业经济学的发展状况——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林业发展水平的不同,社会对林业的要求的不同,以及各国的社会制度及经济体制的差异,其林业经济学的发展速度、基本结构和重点也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可分为完善型林业经济学和不完善型林业经济学。

(二)世界林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主要类型:应用性林业经济研究、实证性林业经济研究、学术战略性林业经济研究特点:理论多样性、方法和手段多样性、研究系统性加强、林业经济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增强、林业经济研究的国际性增强林业经济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法世界及我国林业发展的展望:(一)世界未来林业发展特点:1、林业的产业形态变化;2、林业的功能转化;3、林业的政策性加强;4、林业的国际化趋势增强5、强调林业的国家行为;6、林业日益社会化(二)我国林业发展趋势:1、对林业的发展市场和国家行为将同时起作用2、在资源结构的重新配置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3、功能分工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民经济发展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4、植树造林和其他形式的参与将成为我国一个长期的社会化活动5、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和林业的发展造成的压力将越来越大6、法律和政策将成为林业重要的管理手段第一章世界林业和中国林业第一节世界林业概况世界林业的管理体制分类:(根据管理机构的设置,从属关系)1、单设部(局)型(如,加拿大)2、合设部类型(如,日本)3、从属其他部类型(如,美国)国有林管理体制模式:(根据管理机构的性质,职能,任务)1、政企合一模式,即政府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既是职能部门,又直接经营国有林2、政企分离模式,即政府林业行政管理机构纯属职能机构,不直接经营国有林,而是由相应的企业性机构进行金鹰并接受职能机构的监督。

林业经济学期末复习材料

林业经济学期末复习材料

林业经济管理第一章1、林业的定义:有计划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以实现森林多种效益持续利用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4、森林经营的多样性(公益性)3、林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多种自然产品的物质生产系统。

二是农业物质产品的保障和支持系统。

三是人类生活环境的保障系统。

四是全球生态平衡的维持系统。

4、林业经济管理是指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5、林业经济管理的学科特点:1 综合性2 实践性6、林场经营方针:“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长短结合,以短养长”7、六大林业重点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退耕还林工程。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三北等重点的护林工程。

5、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

8、林业“三定”工作:推行以“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

9、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要经验:1 坚持以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确立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2 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 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建立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

4 坚持国家扶持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林业投入机制。

5 坚持依法治林,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发展。

6 坚持科教兴林,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0、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1 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 2 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3 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4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林业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林业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名词解释:回公共物品与外部性:“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任何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的物品。

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屮间性物品:不存在消费的竞争性但存在消费的排他性的俱乐部物品;存在消费的竞争性但不存在消费的排他性的可拥挤物品: 存在消费的竞争性但排他性不完全的可拥挤俱乐部物品。

外部性:经济行为主体的个休经济行为的外在影响,表现为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木不一致。

共同特性: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都影响资源配置;13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木,即同样的资源用在一•个用途之后所失去的其用在其他用途所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通俗的讲,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木的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以前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只考虑看的见的成木的传统。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 人们不仅仅应该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本损失,更应该考虑一些潜在的看不见的机会成本。

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考虑机会成本。

-•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做出是否继续上研究生的经济决策。

鉴于目前人类木身还没有分身术,我们去继续深造上研究生就不能去工作,上研究生的机会成木即是同样的时间内我们参加工作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而相反, 我们工作的机会成本即是我们上研究生所能拥有的美好未来。

(3资源配置:市场和计划是两种现存的基本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依靠的是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

历史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稀缺资源的方式确实给批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探索经验表明,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体制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今天强大的小国!在市场经济小,个人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独立口主的进行经济决策,而非计划经济中的由政府垄断了经济决策权。

市场经济屮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为自己的极大利益或极大效用而不择手段,」E是这种激励作用才使得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指使着人们在追求自己福利最人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最人化。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课堂笔记——陈占全绪论林业定义:林业是直接经营(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使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特点: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4)森林经营的社会性(公益性);经济资源:指能够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一切自然的、人类的以及已生产出来的资源。

如:土地、矿藏、资本设备、劳动力等!稀缺性规律: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

同时人们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

“稀缺性”规律是一切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

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以追求尽可能大的满足。

选择:以上所谓的选择就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产品和服务,以更好的满足人类欲望.选择就是要解决以下问题:1)生产什么产品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产品?3)为谁生产产品?经济学定义: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的学科。

人类社会基本经济问题:1)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问题如何选择分配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欲望。

2)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问题如何确立有效的原则和机制使资源配置得最优,以尽可能地避免闲置和浪费。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过程或活动,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管理的内涵: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原材料、人员、资本、土地、厂房、设备、顾客和信息);4)管理的职能是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6)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林业生产过程分析:林业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森林为主要盈利经营对象。

林业经济管理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2013-05-131、林业定义:有计划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以实现森林多种效益持续利用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①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②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③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④森林经营的多样性(公益性)。

3、林业“三定”工作:推行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

4、全民义务植树的含义:我国特有的一种全民性的法定的、无报酬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植树活动。

5、林业“三防”内容:防森林病虫害、防火灾、防滥砍乱伐及乱捕滥猎。

6、林业六大重点工程: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③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⑥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7、“五大转变”:①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②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③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④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⑤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8、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必须努力保护好天然林、野生植物资源、湿地和古树名木;努力营造好主要流域、沙地边缘、沿海地带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堤岸防护林;努力绿化好宜林荒山、地埂田头、城乡周围和道渠两旁;努力建设好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花卉等商品林基地;努力发展好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和其他游憩性森林,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

同时,要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

9、福建林业建设五大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生态多样性工程;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一体化;森林火害防治工程。

五大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丰产竹林基地;珍贵树种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种苗和花卉基地;森林食品和药材基地。

江苏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重点知识点总结

江苏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重点知识点总结

江苏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重点知识点总结林学作为一门涉及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的学科,对于江苏省考研的林学专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考试中,对林学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有一份系统而全面的资料来总结林学的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江苏省考研林学的复习资料,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森林资源是指森林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木材、林下资源、水资源等。

根据用途和功能,可以将森林资源分为经济林、保护林和生态林。

其中,经济林是为了经济利益而种植的林木,包括有经济价值的木材和林下资源;保护林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建立的林地;生态林是指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二、森林资源的价值与评价1. 森林资源的价值:森林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和林下资源,还保护了水源地和土壤,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平衡,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生态旅游和休闲活动的场所。

2. 森林资源的评价:对森林资源的评价主要包括立地条件、林木数量和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判断森林资源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三、林业经济的概念与发展林业经济是指利用森林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其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林业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还要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四、林业经济的利益相关方林业经济的利益相关方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民。

政府作为林业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企业是林木加工和销售的主体,通过林业经济获得利润;农民是林业经济的主要从业人员,通过参与林业经济活动获得收入。

五、江苏省的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情况江苏省虽然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但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发达的林业经济。

目前,江苏省的林地主要以生态林为主,通过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海南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林业经济学重要观点归纳

海南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林业经济学重要观点归纳

海南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林业经济学重要观点归纳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经济发展规律和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学科,涉及到森林资源管理、森林产品市场、林业投资等多个方面。

海南省考研林学复习资料中,林业经济学的重要观点是需要掌握的。

下面将对林业经济学的重要观点进行归纳。

一、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林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主要研究与林业相关的经济问题。

它既是一门自然资源经济学,又是一门环境经济学,通过对森林资源的评估、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经济分析,来指导林业的发展。

林业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包括森林资源的供需关系、森林产品市场的运行机制、林业投资效益评估等。

二、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林业经济学强调了森林资源的经济作用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木材和非木材产品:木材是森林资源的主要产出物,广泛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行业。

此外,森林还提供了大量的非木材产品,如脂松、树脂、草药等,这些产品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 生态功能:森林不仅能够提供经济利益,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林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稳定气候,净化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这些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3. 旅游与休闲:森林风景优美,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和休闲者。

通过森林旅游和休闲活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繁荣。

三、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林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在林业经济学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森林资源量和质量:森林资源的充足度和质量对林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只有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并且这些资源的质量较高,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 技术进步与创新:林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种植、管理和采伐技术不断涌现,有效提高了林业的生产力和效益。

3.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指南林业经济学重难点

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指南林业经济学重难点

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指南林业经济学重难点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指南:林业经济学重难点一、概述林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森林资源管理、林木生产与经营运作,以及林业政策等方面的经济学原理。

下面将介绍江西考研农林经济管理复习中林业经济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 林业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森林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运行规律和有效管理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林木资源、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等。

2. 林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20世纪逐渐发展为正式学科,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三、林业经济学的重点内容1. 森林资源评价与管理森林资源评价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评价,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与利用。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森林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林木的生长、更新、幼林培育等关键要素。

2. 林业投资与经营决策林业经营是指运用林业经济学原理,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经营和利用。

复习中,需重点掌握林业经营决策的基本模型、投资评估方法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3. 林业政策与法规林业政策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至关重要。

在复习中应重点关注林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管机制,了解其对林业生产和经营的影响。

4. 林业市场与行业发展林业市场是指林木及其产品的买卖和交易活动。

复习时需了解林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如国内外林业市场的对比,林产品贸易政策等。

5. 林业生态与环境经济学林业生态与环境经济学是林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林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经济评估与管理措施。

四、林业经济学的难点内容1. 森林资源评估技术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估涉及到不同的技术与方法,如生态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等。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一个难点,需要对不同功能进行量化与评价。

2. 林业经营决策的风险管理由于林业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林业经营决策中需要合理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林业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林业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林业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林业经济资源学林业经济资源学是研究林木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利用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林业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林业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森林资源、人工林资源、天然草原资源和灌木资源等。

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树种构成、物理结构、树龄组成等特征。

2. 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林业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为社会提供木材、竹、木浆、果实、树脂、草药等重要的产品,同时还可以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保护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3. 林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管理是林业经济资源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林业经济生产学林业经济生产学是研究林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林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林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经济林的种植、管理、抚育、疏伐、采伐、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研究这些环节的经济学规律,可以为提高林业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2. 林业产品的销售与市场营销:林业产品的销售与市场营销是林业经济生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林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价格变动、竞争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可以为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林业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林业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是提高林业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

研究林业产品的加工加值和开发利用,可以为提高林业产品附加值,拓展产品市场提供理论支撑。

三、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研究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林业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林业企业的组织管理决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研究林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员配置、绩效考核等内容,可以为提高林业企业经营效益提供理论支撑。

2. 林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林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林业经济学概论知识点考点

林业经济学概论知识点考点

林业经济学概论知识点考点第⼀讲1、林业经济学的理解应⽤相关经济学及⾃然科学的理论和⽅法,结合林业经济活动的特点,系统地研究林业⽣产经营⼀般规律、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林业内部及林业外部以价值为核⼼以管理为⼿段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应⽤经济学。

2、3、4、存量价格与流量价格所有权进⾏⼀次性转让,在这⼀时点上,森林资源的价格相当于存量价格,即在这⼀时点⼀国或⼀个地区的森林⽴⽊资源价值及其对应的林地资源价值之和。

所有权按使⽤年限进⾏出租,在这⼀段时间内,森林资源的价值量相当于流量价格,即这⼀段时期内⼀国或⼀个地区森林林地资源的年租⾦收⼊与年营林投⼊之和。

5、现⾏的森林资源估价思路●森林资源价值:⼟地资源价值(地价或地租)●⽴⽊资源价值(正算法或倒算法)●环境服务价值(环境服务产⽣的效益)6、森林资源成本森林资源的成本即在森林资源营造、抚育和管理过程中各种⽣产要素的社会必要投⼊,如社会必要活劳动、资本、⼟地等。

7、劳动价值论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成本是⽣产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强调从⽣产的⾓度计算营造⼀定⾯积森林资源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认为价值创造发⽣在林业⽣产过程,因⽽其价值量也只能从成本投⼊的⾓度进⾏计量。

8、边际效⽤价值论边际效⽤价值论从资源利⽤的⾓度计算⼀定⾯积森林资源对于⼈类社会的有⽤性。

森林资源的效益发⽣在森林利⽤部门,从收益的⾓度考察森林资源价值主要包括以⽊材产品为主的物质产品收益和各种环境效益。

9、成本、收益⾓度估价缺陷成本⾓度,缺陷是没有包括⽣产者剩余收益⾓度,缺陷是包括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种主观的⼼理感觉,如何计算这种剩余并对应扣除,在实践中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难以定量表达⽣产者剩余近似为社会平均利润,其计算困难是难以找到林业部门的社会平均利润。

10、森林资源功能、价值森林资源的功能是森林资源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态环境服务产品的能⼒,这种能⼒随着森林资源的形成过程⽽逐渐形成,是物化劳动转移和劳动凝结的成果,是森林资源的客观属性。

林业经济学复习概要

林业经济学复习概要

绪论:林业的主要特点:1、生产周期的层次性和复杂性;2、森林资源中的生物性产品的自然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经济再生产的间歇性紧紧交织在一起。

3、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4、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信赖性;5、为社会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特殊行业。

林业经济学的定义:是应用相关经济学及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林业经济活动的的特点,系统地研究林业生产经营一般规律、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林业内部及与外部以价值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应用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主要特点:林业经济学理论的交叉性、实证性、复杂性第二章:森林资源经济评价森林资源____是包括林区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在内的一个生物生态系统。

即陆地生态系统内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群落,包括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微生物等群体。

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再生性、稀缺性、森林资源消耗的不可替代性、分布的不均衡性、增值性森林资源群体的特征:内涵的综合性、结构的层次性、存在的定位性、功效受体的分散性森林资源演替的特征:自然力的主导性、生长发育的长期性、产品转化的巨差性、产业的双重经济性森林资源管理的弹性:经营时间弹性、储存空间弹性、功能交叉的弹性、林地资源的经济评价:林地资源的经济学属性:1、林地具有生产力。

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这两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林地资源的利用水平和经济效果。

随着科技进步,林地生产力可以不断提高。

进行林地资源的经济评价就是评定其生产力高低,并根据其生产力和预期林地收益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2、林地资源的有限性。

其有限性是一切非再生资源的共同特征。

但只要经济得当科学合理利用其空间数量不会消耗减少,其供给也不受经济力量的影响。

3、地域性和不可替代性。

林地是不可移动与不可缺少的资源。

4、开发利用的可选择性。

一是同样的用途可选择不同区位的地块,二是同一块林地具有用于多种用途的选择。

5、林地的使用成本是机会成本。

6、林地的使用效益是综合效益。

林地资源用其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为社会提供经济效益与公益效益。

林业经济管理知识点总结

林业经济管理知识点总结

一、林业经济管理(一)结合林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串联理论体系林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理论体系来串联:(1)生产理论:生产是林业经济的基础,它包括林木种植、养护、采伐、加工等环节。

生产理论研究如何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包括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生产组织等方面。

(2)分配理论:分配是指林业生产所创造的收益如何分配给各个参与者。

分配理论研究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林业收益,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分配,以及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

(3)流通理论:流通是指林业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包括销售、运输、仓储等环节。

流通理论研究如何优化林业产品的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以及如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4)消费理论:消费是指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林业产品的过程。

消费理论研究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如何促进消费者对林业产品的认知和信任。

以上四个理论体系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林业经济系统。

只有在这个系统中,各个环节才能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论述比较国内外林业经营思想体系1.国内林业经营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经营思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这种思想体系在我国林业经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采用生态林业经营模式,实现了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经济效益优先思想:强调林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这种思想体系在我国林业经营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采用经济林业经营模式,实现了林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社会效益优先思想:强调林业经营的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

这种思想体系在我国林业经营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采用社会林业经营模式,实现了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科技创新思想:强调林业经营中的科技创新,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林业的主要特点:1、生产周期的层次性和复杂性;2、森林资源中的生物性产品的自然再生产的连续性和经济再生产的间歇性紧紧交织在一起。

3、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4、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信赖性;5、为社会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特殊行业。

林业经济学的定义:是应用相关经济学及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林业经济活动的的特点,系统地研究林业生产经营一般规律、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林业内部及与外部以价值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应用经济学。

林业经济学主要特点:林业经济学理论的交叉性、实证性、复杂性第二章:森林资源经济评价森林资源____是包括林区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在内的一个生物生态系统。

即陆地生态系统内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群落,包括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微生物等群体。

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再生性、稀缺性、森林资源消耗的不可替代性、分布的不均衡性、增值性森林资源群体的特征:内涵的综合性、结构的层次性、存在的定位性、功效受体的分散性森林资源演替的特征:自然力的主导性、生长发育的长期性、产品转化的巨差性、产业的双重经济性森林资源管理的弹性:经营时间弹性、储存空间弹性、功能交叉的弹性、林地资源的经济评价:林地资源的经济学属性:1、林地具有生产力。

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这两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林地资源的利用水平和经济效果。

随着科技进步,林地生产力可以不断提高。

进行林地资源的经济评价就是评定其生产力高低,并根据其生产力和预期林地收益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2、林地资源的有限性。

其有限性是一切非再生资源的共同特征。

但只要经济得当科学合理利用其空间数量不会消耗减少,其供给也不受经济力量的影响。

3、地域性和不可替代性。

林地是不可移动与不可缺少的资源。

4、开发利用的可选择性。

一是同样的用途可选择不同区位的地块,二是同一块林地具有用于多种用途的选择。

5、林地的使用成本是机会成本。

6、林地的使用效益是综合效益。

林地资源用其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为社会提供经济效益与公益效益。

我国林地资源的特点:1、林业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小;2、林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宜种类繁多的林木生长;3、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小,地理分布不均衡;4、林地利用率低,开发利用的潜力大。

林地资源经济评价的主要理论:分为林地生产力评价和林地资源货币评价两方面。

林地生产力的高低是林地各种构成因素组合的综合表现,同时也取决于人类在生产中对林地施加的影响,即生产集约化水平。

再现为林地质量等级。

货币评价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土地价格理论。

影响林地价格的因素有立地质量、地理位置、林地资源的有限性、附加的人类劳动、价格政策、供求关系等。

森林资源的社会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其实质是森林效能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经济评价,是一定森林所能产生社会生态效果的货币表现。

其作用在宏观上为政策制定和宏观资源配置服务,在微观上为企业的经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服务。

主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清费理论成本理论。

森林的功能是森林具有的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有用性,是森林的自然属性,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

森林的效益是森林功能所产生的具体的社会效果,是森林的社会属性。

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森林环境资源补偿费:森林环境资源补偿费是一种生态环境服务收费。

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培育森林环境资源的费用,二是森林环境资源经营者的收入,三是为扩大森林环境资源而需要的资金积累。

森林环境资源补偿费的征收途径有两方面:一是依靠森林环境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收入的项目,如已征费的水库、发电站,风景旅游区等;二是由于开发建设,致使森林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社会效益丧失的,征收的费用用于恢复植被、补偿损失。

扶持林业发展的方式:对某些林业活动给予补偿,贷款优惠支持、税收优惠。

政策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出口,稳定价格等。

第三章林业经营林业经营是一种以森林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

从林业生产角度看林业经营的特点为:1、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力作用的独立性2、成果和相应效益的多样性3、公益性(社会性)从林业经济管理角度看林业经营的特点:1、天然林与人工林并存;2、人工培育森林生产时间长,资金周转慢;3、森林资源可能再生;4、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自然力;5林业经营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6、林业是具有三种产业属性的产业体系,世界主要林业经营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林业分工理论、新林业理论、近自然林业经营论我国主要林业经营理论:生态林业论、现代林业论、林业二元结构论、木材培育和林业分工论、全面经营论、效益协同论、社会林业等。

林业经营形式是在一定的所有制条件下,通过林业生产、再生产过程诸环节,体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要素组合的方式、规模及责、权、利关系。

既是所有制形式的具体化,又是生产力组织形式的具体化。

我国林业经营形式:1、承包经营与租赁经营2、股份合作制(村林业股东会、多形式的林业联营实体)3、股份制企业4、企业集团林业经营形式的影响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林业生产特点、森林资源状况、经营特点我国的林地使用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林地资源家底不清、权属紊乱、对林地的消长缺乏统一控制和管理、开发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管理机构机制法制等不健全林地使用制度的内容包括:1、确定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2、实行林地有偿使用制度;3、建立检查监督制度;4、国家建立专门的林地管理机构,统一林地管理权限。

国有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1、建立分类经营科学管理的制度;2、建立明晰林业产权制度;(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拥有法人财产权的单位行使森林资产的经营权)3、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转换国有大中型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广义社会林业是指以保存生物基因,协调全国、大区域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社会林业。

狭义的是指森林的社会功能在特定的社区发挥作用,由社区组织林业活动,社区和参与者直接受益,包括乡村社会林业,城市林业、特殊社区的社会林业。

我国社会林业发展中的问题:权属与责任问题、近期与远期利益相结合的问题、局部与整体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发挥问题。

第五章林产品贸易和市场林产品贸易是指以各类林产品为对象的各种商品交换活动,社会对其需求的多样性是其显著特点。

林产品贸易在林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对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地位;2、林产品贸易制约着林产品消费;3、林产品贸易决定着分配(决定了资源分配与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林产品市场是林产品商品交换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

一般其特点是:供给约束、木材产品供给的地域性、木材价格对供求的影响速度和强度较低、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林产品的商业标准化程度低。

中国林产品市场的特点:供给约束突出、资源供给的地域性强、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同时发挥作用、林产品市场管理分散、替代产业发展迅速、交易行为不规范、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林产品市场相对独立。

林产品市场的作用:媒介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时空调节功能、价格发现功能、传递信息的功能、林产品的流通是指林产品在不同的部门、区域转移的过程。

木材的流通包括商流(交易者主体地位、交易的方式、交易合约、商流渠道)、物流(是指商品在商流过程支配下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所进行的实物性转移)和信息流。

木材的供给(节约代用方法与技术、替代品、贮存量)木材的需求(国民经济的木材需求总量、各部门的木材需求量、区域木材需求结构、具体木材产品的需求、木材节约和替代)木材的供需平衡:加速森林培育、大力发展人造板产业、适量进口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木材加工出材率、做好木材的防护工作、搞好木材的节约和代用木材供需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计量经济学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消耗结构法、综合预测方法林产品价格的的职能:表价职能、信息职能、调节职能、核算职能价格的作用:1、合理的木材价格对扩大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2、合理的林产品价格有利于调整林业生产的结构3、合理的林产品结构能正确引导消费4、合理的林产品价格能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六章非木材产品经济森林旅游业的经济学特点:1、综合性(旅游业是集行、游、住、食、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其所提供的旅游商品是多种、多种项目的综合体;旅游业的发展受众多部门的共同作用。

)2、敏感性(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3、涉外性或国际性(旅游出口,具有创汇优势)4、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旅游资源的特点: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可创新性森林旅游资源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林中小气候、空气洁净度、林中挥发物森林微观经济效益是指森林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旅游产品中,对劳动的占用和耗费与劳动所得的数量对比关系。

评价方法有:边际贡献(率),保本点销售量(额)、预期利润、目标销售量、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人均收汇率、投资收汇率森林旅游的规划要强调:1、森林资源综合利用2、对旅游资源利用的效益和价值进行评价3、以旅游者的角度和游客的身心感受作为规划的目标4、必须与国家总体发展计划相适应5、应切实根据各地的经验、情况、森林景观资源的特点,建立起旅游需求系统与旅游供给系统的平衡关系。

6、应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分期实施森林旅游的管理:1、配套开发,协调发展。

2、对旅游资源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发。

3、提高服务质量。

4、严格规章制度。

5、重视公园职工的培训,大力培养人才。

第七章政府对林业的宏观调控第一节: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市场机制是一个在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技术革新等方面都能发挥极大作用的体系,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其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市场的完善性,一旦出现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又是在宏观调控下有效发挥的)。

二、市场失灵及其原因1、不完全竞争或垄断(又称市场结构失灵,是指市场由一个或少数几个购买者或售卖者所统治的情形。

其根源是成本条件及对竞争的限制,它导致了产量不足、社会资源浪费,同时因存在超额利润而致使社会分配不公等)2、外部效应(又称激励机制失灵,即当SMB不等于PMB,SMC不等于PMC时,市场无法提供适当的利益或成本信号,就存在外部效应,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包括外部正效应与负效应,均会破坏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3、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

纯由于不存在价格信号,因而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故通常要求政府提供)4、信息不对称与风险(林业生产者的地理位置、自身素质、对森林多种功能的作用,需求状况;对森林生产力及灾害发生规律认识不足;林业生产的长期性把握不足导致信息不对称。

这使林业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且林业投资达不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最终使生产、交换和消费循环无法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