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简答 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述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资本市场是货币市场的对称,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

它有四个显著特点:①交易工具期限较长;②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③融通的资金量大;④交易工具收益较高,而流动性较差,价格变动幅度大,有一定风险性和投机性。

2.试分析货币政策各种工具的效果:(论述题)
⑴法定存款准备率①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②控制货币供应量;③进行结构调整;④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行为。

⑵再贴现政策:①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②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③再贴现政策可以防范金融恐慌。

⑶公开市场业务:①可以调控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②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

3.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联系国家、企业和个人、沟通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功能;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分配功能;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功能;把重大经济活动控制在平衡、协调、发展所要求的范围之内的控制功能。

⑴在宏观经济活动中通过影响储蓄收益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

⑵通过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

⑶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利率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4)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的储蓄倾向和储蓄方式的选择发挥作用,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包括哪些环节: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①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②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5.利率发挥作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利率管制;授信限量;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弹性。

关于利率发挥作用须具备的条件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6.商业银行有哪些负债类和资产类的业务:
①负债类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帐户自动转帐服务存款帐户掉期存款
②资产类业务:商业银行运用其集中的货币资金从事放款、投资(证券投资、现金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租赁、买卖外汇、票据贴现等的业务。

其中最主要的是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

贷款业务包括短期、中期、长期信贷业务和消费贷款业务等。

7.如何理解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论述题)
联系:①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②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区别:①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②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③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
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④商业信用贷出的是商品资本,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的商品资本,银行信用贷出的是货币资本.⑤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而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为货币资本家,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⑥在产业资本循环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而银行信用则是不一致的。

8.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①货币材料:纸和金属②货币单位:无法定含金量,以适销商品作发行保证,③本位币和辅币的制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人民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在央行内部,发行权集中于总行,任何单位个人不能印制发售货币即代金券。

④货币发行准备制度:黄金储备,外汇储备。

9.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有哪些职能?
职能:①发行的银行: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供应管理货币流通②银行的银行::保管全国存款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资金划拨清算中心管理外汇③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收支代理政府债券发行为政府融资保管黄金外汇储备代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10.什么是通货膨胀,有哪些类型: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类型:.①根据通货膨胀率的高地划分: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恶性的②根据通胀表现形式:公开型通胀和隐蔽型通胀③根据通胀成因: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结构型
11.试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论述题)
①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的矛盾②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③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④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⑤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1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贷款和派生存款)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包括缴纳的对象,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等。

②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

主要包括:再贴现票据的种类、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

③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内容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银行准备金水平的影响,使基础货币保持在预定的目标水平上。

如公众持有的通货量、财政部存款、中央银行应收款等外部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