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10-13课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水小学“激情课堂”导学案(2014版)课题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
集体备课备课人杜晓蓉秦华执笔人杜晓蓉
蹲点领
导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读读记记“含糊”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
方法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
传统教育。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导学过程
㈠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
①
课堂
导入
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
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
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②
自主学习
如果是课前完成问题生成单的由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或提出具体学习目标、自学题目。
预设:
初读课文。
1、看了课题,我想知道
2、读第一遍课文,推荐生字词。
3、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
4、读了课文,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5、默读课文,除开头外,文章按顺序写了被捕前、、和这四件事。
从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的李大钊。
㈡
激情互动合作
③
组内
互动
1、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成
情况。
2、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
3、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
4、通过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
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由科代表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
④
组间
互动
1、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
2、对各组解答或者
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
探究
⑤
师生
互动
预设:
1.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
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㈢
激情精讲魅力小结
⑥
精讲
点拨
1、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2、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3、读到课文结尾处,再次出现了“4月28日”,我找到了与结尾相照应的句子
是
4、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我是这样理解的:
㈣
激情反馈总结升华
⑦
反馈
练习
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⑧
总结
升华
忠于革命大义凛然慈祥
板书设计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捕后
教学
反思
望水小学“激情课堂”导学案(2014版)
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
集体备课备课人杜晓蓉秦华执笔人杜晓蓉
蹲点领
导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与
能力
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
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过程与
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导学过程
㈠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
①
课堂
导入
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②
自主
学习
如果是课前完成问题生成单的由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或提出具体学习目标、自学题目。
预设:
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㈡
激情互动合作
③
组内
互动
1、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
成情况。
2、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
3、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
4、通过讨论仍然不能
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由科代表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
④
组间
互动
1、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
2、对各组解答或
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
探究
⑤
师生
互动
预设: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
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读出来。
课文3—6段,引导学生体会一向慈祥的父亲,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况,再次体会时局的严重,读出情况的紧急。
课文7段,出示李大钊说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父亲把革命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重点读好父亲的话。
过渡语:是啊,尽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紧张,尽管同志们多次劝他离开北京,尽管母亲不止一次劝说他,可父亲总是坚定地说(课件出示父亲的话)读好父亲的话,从读中体会父亲对革命事业的
高度负责精神。
2.学生汇报被捕时部分
汇报10—11段,从“不慌不忙”一词体会父亲镇定自若,体会父亲为
革命事业早已做好各种准备。
从父亲的语言和动作中,引导学生读出自
己的体会。
汇报17段,体会父亲在敌人面前态度严峻,猜测父亲当时心里是怎么
想的?
汇报其他段落,从敌人凶残和野蛮体会当时社会黑暗。
尽管敌人似魔鬼一般,父亲却表现的镇定自若,这样勇敢坚强的父亲又
怎能不令人敬佩,同桌合作读8--17段。
3.汇报被捕后部分
19段从“乱篷篷”一词你想到什么?(出示19段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出示22段,想一想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难道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不留恋自己的妻子吗?
教师小结:父亲为了革命事业早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爱自己
的妻子和孩子,他更爱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愿意为自己所追求
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觉得值,这就是一个革命者,他
时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亲人。
学生再读22段。
㈢
激情精讲魅力小结
⑥
精讲
点拨
升华情感,读写结合
1.课件出示李大钊图片: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
2.就是这样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亲,战友眼中的好同志,却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杀害了,同学们自由读29-30段,体会全家人的悲痛心情。
3.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眼前的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缔造者,你想说点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记在书中。
㈣
激情反馈总结升华
⑦
反馈
练习
作业
⑴抄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⑵课外阅读《红岩》《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书籍。
⑶了解李大钊的其他故事。
⑧
总结
升华
领悟表达,展示收获
1.文章中的父亲给在座的每一位留下太多的感动,相信作者在写作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浏览全文,你领悟到怎样的表达方法?
教师总结:作者按事情顺序,采取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深的怀念。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时局严重形势紧急高度负责被捕中不慌不忙态度严峻勇敢坚强被捕后乱篷篷生死置之度外
教学反思
望水小学“激情课堂”导学案(2014版)课题
11* 灯光
集体备课备课人杜晓蓉秦华执笔人杜晓蓉
蹲点领
导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与
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
方法
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重点
难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导学过程
㈠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
①
课堂
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灯光?在灯光下你有何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板书课题)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②
自主
学习
如果是课前完成问题生成单的由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或提出具体学习目标、自学题目。
预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动笔
画一画有关语句,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㈡
激情互动合作
③
组内
互动
1、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
成情况。
2、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
3、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
4、通过讨论仍然不能
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由科代表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
④
组间
互动
1、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
2、对各组解答或
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
探究
⑤
师生
互动
预设:
1.围绕自学内容,同学间交流自己读文章感受。
(可从内容上交流,也可从表达方法交流)读好郝副营长的话。
2.课件出示:郝副营长和我的对话,同学自读、指读,体会此时对“多好啊!”这句话理解。
㈢
激情精讲魅力小结
⑥
精讲
点拨
教师依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课堂动态生成。
“多好啊”在
文中出现三次,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
一画读一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㈣
激情反馈总结升华
⑦
反馈
练习
读完此文,我和同学们一样深深被郝副营长那种为了让孩子们能在灯光
下学习而英雄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或同学
们说点什么呢?赶快拿起笔把它记录在课文插图旁。
⑧
总结
升华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1* 灯光
看(灯光明温暖)
事物
听(“多好啊!”)
联想→忆往事憧憬灯
事物→想战友惜今天
教学反思
望水小学“激情课堂”导学案(2014版)
课题12 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集体备课备课人杜晓蓉秦华执笔人杜晓蓉
蹲点领
导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与
能力
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
炊事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
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导学过程
㈠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
①
课堂
导入
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
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板书课题)
②自主学习
如果是课前完成问题生成单的由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或提出具体学习目标、自学题目。
预设:
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㈡
激情互动合作
③
组内
互动
1、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
成情况。
2、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
3、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
4、通过讨论仍然不能
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由科代表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
④
组间
互动
1、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
2、对各组解答或
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
探究
⑤
师生
互动
预设:
交流初读收获
⑴认读生字词
⑵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⑶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㈢
激情精讲魅力小结
⑥
精讲
点拨
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
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⑴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
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
例。
⑵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⑶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是()。
我们这个队伍
完全是()的,是彻底地()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⑴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⑵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⑶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
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
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我们就照你的办。
”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
的?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
相爱护,互相帮助。
”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
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㈣
激情反馈总结升华
⑦
反馈
练习
1、积累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
2、填空,体会句子的特点,并练习仿写。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⑧总结升华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不怕困难,艰苦奋斗
教学反思
望水小学“激情课堂”导学案(2014版)
课题12 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
集体备课备课人杜晓蓉秦华执笔人杜晓蓉
蹲点领
导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过程与
方法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课文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展
开论述的。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合作学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
难点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导学过程
㈠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
①
课堂
导入
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2、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组织了哪些内容?
②
自主
学习
如果是课前完成问题生成单的由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或提出具体学习目标、自学题目。
预设: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体会
㈡
激情互动合作
③
组内
互动
1、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
成情况。
2、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
3、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
4、通过讨论仍然不能
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由科代表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
④
组间
互动
1、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
2、对各组解答或
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
探究
⑤
师生
互动
预设:
合作交流。
注意含义深刻句子的体会。
如:(1)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你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2)联系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等。
㈢
激情精讲魅力小结
⑥
精讲
点拨
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
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
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㈣
激情反馈总结升华
⑦
反馈
练习
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
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⑧
总结
升华
找一篇你喜欢的议论文,尝试阅读,看看它围绕什么主题组织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12 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
教学反思
望水小学“激情课堂”导学案(2014版)课题
13一夜的工作
集体备课备课人杜晓蓉秦华执笔人杜晓蓉
蹲点领
导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与
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
方法
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
人格。
重点
难点
从周总理一夜工作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导学过程
㈠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
①
课堂
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1.周恩来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家总理。
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2.周恩来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板书课题)
②自主学习
如果是课前完成问题生成单的由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或提出具体学习目标、自学题目。
预设:
引导自读,感悟“一夜”
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生活简朴、工作劳苦)
2.初读了课文,你对周总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默读课文,文中的哪些描述让你深受感动,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⑵有感情地读一读划住的句子,在旁边标住自己的感受。
㈡
激情互动合作
③
组内
互动
1、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
达成情况。
2、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
解决。
3、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
4、通过讨论仍
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由科代表或指定一名同学
提出。
④
组间
互动
1、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
2、对各组解答或
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
探究
⑤
师生
互动
预设:
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读书方法去阅读课文。
如:善于抓住文中印象深的场景、人物或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善于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等。
)
㈢
激情精讲魅力小结
⑥
精讲
点拨
探究阅读,感悟“每夜”
1.周总理这样简朴的生活、劳苦的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从文中找依据。
2.阅读课后“资料袋”
3.补充阅读
周总理身患重病后,仍然每天坚持工作二十多小时。
经常是一个会还没结束,另一个会又等着他参加。
有一段时间,由于过度劳累,总理的嗓子哑了,医务人员只好在总理去开会前,用药水给他喷喷嗓子。
周总理干起工作来,经常是顾不上吃饭,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只好带上点干粮,请总理在途中的汽车上吃;有时这个会刚开完又去参加另一个会,来不及吃饭,工作人员只好用开水泡几块饼干,递给总理,在开会时喝下去,算是吃饭了。
㈣
激情反馈总结升华
⑦
反馈
练习
一、写话练习。
此时此刻,你想对周总理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听。
二、选词填空。
无论……总是……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1、()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周总理审阅文件()浏览一遍就算了,()一边看一边思
索,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3、()我送稿子给总理审阅,()亲眼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
作。
4、()工作量有多大,总理()那样一丝不苟。
三、将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划去。
1.出版社的编辑一丝不苟地(浏览、审阅)稿件。
2.周总理仔细地(询问、咨询)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
3.我们(俭朴、简单)地布置了一下会场。
四、同类阅读(略)
⑧
总结
升华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三十年后的今天,读着课文,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周总理伏案工作的
身影。
他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1976年1月,当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时,举国上下,一片悲哀。
联合国也降下半
旗悼念这位世界伟人。
)
板书设计
13 一夜的工作
厚厚一叠文件工作任务重
画、思、问——工作极端认真
工作劳苦公鸡叫明了彻夜工作崇敬
上午…下午(时间长)
一夜工作
一张两把一盏
生活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