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43)
2023安徽省语文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3安徽省语文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____________,”(《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____________,”(《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人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12分)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 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ɡ,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节选自《西游记》)(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云duān()八旬.()竹zhànɡ()抖擞.()(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如下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枚邮票是______(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024年湖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解析

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江山多娇,志存高远”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山河揽胜】巍巍中华,山河锦绣。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风_____(①悠悠②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______(①森森②油油)的,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让你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______(①莽莽②赫赫)声势,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船在行进,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bó斗而前。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
我觉得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
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摘编自刘白羽《长江三日》)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A. 将“全部”放在“这样”之前。
B. 删掉“的全部生活”。
C. 在“就是”前面加“不”字。
D. 把“穿过”改成“走过”。
【科技探新】科技进步,生态文明。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材料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表材料三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6日)4.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表明动力电池制造技术很不成熟。
B.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均设有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真题(解析)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生的幸与不幸、美与丑都在自己的心镜中,看自己有没有将苦涩.酿成酒的功夫。
于是,有一个声音隐隐传来——任凭岁月的潮夕卷起风浪,也要带着前行的勇气,在纯净的自然风物中,找寻到远离尘嚣.的声音,化风为曲,听水为歌,任山转水转,终岁月无恙。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苦涩.______尘嚣.______(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答案】(1)(2)①.sè②.xiāo(3)①.镜②.境③.夕④.汐【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①用楷书工整美观,书写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②书写要规范,不写繁体字。
注意“转”“恙”的书写。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1)苦涩.(sè):①又苦又涩的味道。
②形容痛苦难受。
(2)尘嚣.(xiāo):人多喧闹。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1)心镜——心境:心情(指苦乐)。
(2)潮夕——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现象;特指海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安塞腰鼓》)....B.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回春,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白....杨礼赞》)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怀疑与学问》)....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的新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叹为观止”与欣赏舞姿感到是“浓烈的艺术享受”语境一致,使用正确;B.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山东省泰安市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yùn niàng)莅临(lì)贮蓄(chǔ)咄咄逼人(duō)B. 澄清(dèng)棱镜(léng)憔悴(qiáo cuì)踉踉跄跄(qiàng)C. 窠臼(kē jiù)嗔怪(chēn)狭隘(ài)呼朋引伴(hū)D. 荫蔽(yìn bì)蓦然(mù)惩戒(chéng)脍炙人口(kuài)答案:C解析:A项中“贮蓄”的“贮”应读zhù,B项中“澄清”的“澄”应读chéng,D 项中“蓦然”的“蓦”应读mò。
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端午节那天,屈原投江的地方的群众,特地组织了龙舟竞赛。
D. 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答案:C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 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罪行”。
本题要求选出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他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受到的束缚,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后他与命运抗争失败,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沦为了“行尸走肉”。
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3年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23分)七年级学生圆圆为班级策划主题为“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方案。
1.你用心准备活动开场白。
青山绿水,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江山之美让我们心kuàng()神怡,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长征路上的豪迈宣言,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神舟飞天的长空呼啸……时代之声使我们心潮澎湃,爱国之情。
胸怀天下,心系国家——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怀!(1)给加点字注音:长.( )(2)根据拼音写汉字:kuàng( )2.圆圆想在活动中吟诵体现江山之美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协助。
(1)请你将古诗文填写完整。
①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敕勒歌》)②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④衔远山,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2)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体现江山之美。
3.圆圆挑选了一些作品,展现不同时期的灿烂文化,你设计了对联游戏。
(1)将能够组成对联的作品名连接起来。
(填序号)甲《搜神记》(东晋·干宝)甲——( ) 乙——( ) 丙——( )(2)任选一副,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选_______(填序号),填入_______。
4.圆圆准备了下面一组材料,播发不同时期的强国之声,需要配一段“主播评论”。
你结合材料,围绕“强国”和“英雄”,撰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50字以内)[材料一]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邓稼先》[材料二]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太空一日》[材料三]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一着惊海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圆还制定了一份评价表,请老师和同学对上面的方案进行整体评价。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30分)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就像幸福常常珊珊来迟,好戏也每每最后出场。
它以朔风为前导,“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不光寒鸥,树上的叶子也被寒风尽数吹落,光影斑驳、色彩相杂,为大地铺就柔软的地毯。
也许你喜欢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热烈粗犷、秋的硕果累累,但我更喜欢冬的沉稳敦厚。
冬天就像一副油画,近看,或许有些驳杂、粗糙,远看则浑厚、丰富。
描绘它时,大自然调动了太多的艺术灵感,在超然俊拔中展现山水的雄浑,于苍劲刚毅中又穿插隽永的诗情。
它的丰富与质感不同于照片定格的瞬间,仅靠眼睛观赏远远不够,要用心去慢慢领悟。
过滤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热情、秋天的萧瑟,冬天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寒冷后面的细腻、真诚与柔情。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盎然(àng)B.粗犷(guǎng)C.粗糙(cāo)D.苍劲(jìn)(2)文段中的画线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朔风珊珊来迟B.一副硕果累累C.萧瑟沉稳敦厚D.细腻超然俊拔2.(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工易寻,一匠难求。
②在如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长征火箭“心脏”,不出一个漏点,把“蛟龙号”潜水器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1/50。
③大国工匠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有力托举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
④“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创造不凡业绩,成就出彩人生。
A.第①句运用对偶、第②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第②句“漏点”后面逗号应改为分号,“1/50”后面句号应改为省略号。
C.第③句中加点的“大国工匠”“久久为功”“高光时刻”“有力托举”四个短语结构一致。
D.第④句中画线句是条件复句,强调了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91年,邹平丁公遗址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入选“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答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 (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 (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 (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不知水到渠成相辅相成B.无所不在水落石出相反相成C.无所不在水到渠成相辅相成D.无所不知水落石出相反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着.(zhuó)落归省.(xǐng )濒.(pín )临矫.(jiǎo )揉造作B.拘泥.(nì)拼.(pīn )凑和.(hé)谐附庸.(yōng )风雅C.睿.(ruì)智中.(zhōng )看旌.(jīng )旗分.(fēn )外妖娆D.震悚.(sōng )档.(dàng )案湍.(tuān )急相形见绌.(zhù)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___。
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
收获是什么?是___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___更加厚实。
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理想人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走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能洞见他们的人生轨迹,守护劳动者的风景。
B.专家认为,过度疲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苹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苹果洗净、削皮。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4.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人最宝的是生命(①)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②)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面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⑤)A.①,②,③:“④……⑤。
”C.①。
②:③:“④——⑤。
” B.①。
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1分)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泸州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Ⅰ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
(25分)(一)(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六号飞行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11个飞行阶段组成。
②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盆地。
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是月壳演化三个独立的地体之一,可能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
而阿波罗盆地是南极—艾特肯盆地中最大的艾肯纪峰环盆地,其挖掘深度最深,整体的月壳厚度很薄,可能挖掘到月壳甚至月慢的深部物质。
在这里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开启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和地球大气演化等重要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对月球科学新突破具有独特的价值。
③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
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
同时,还为着陆上升组合体量身设计了自主月面工作状态设置、自主定位、应急自主采样和自主起飞等功能,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因为潮汐锁定,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嫦娥六号要到月球背面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中继通信链路,才能实现与地面的正常通信。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宁波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8页,有五个语文学习活动,15个题目,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一、学校开展“寻踪美丽宁波领略甬城文化”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26分)【第一站】甬之湖寻山水之诗1.下面是同学们研学时所说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
(3分)2.下面是同学们在东钱湖研学时发现的古诗,请你赏析。
(6分)初至茂屿①[明]沈九畴清溪窈窕觅仙踪,临水看云面面重.。
山过雨声侵薜荔②,风吹秋色满芙蓉。
湖天____悬孤屿,海日东南引万峰。
岂是桃源无路到,扁舟今日使人逢。
【注释】①茂屿:茂屿山,据旧志记载,在东钱湖西南。
②薜(bì)荔:一种常绿灌木。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重”有“chóng”和“zhòng”两种读音。
本诗首联中加点的“重”字,你会选哪个读音?结合画线句和颔联加以分析。
(3分)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诗中空缺处应填“萧索”还是“浩渺”?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分析。
(3分)我认为_________填,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站】甬之阁觅园林书香同学们在天一阁研学后,搜集了以下材料,打算向某杂志“园林书香——历代藏书楼博览”专栏投稿,请你参与。
【材料一】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019年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答案)

浙江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含书写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卷面书写(3分)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一、积累(24分)1.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3分)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miányán (1)的大山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2)(A.luǎnB.ruǎn )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yírán-z ìdé(3)地俯视大千世界,静静地享受安宁。
【答案】(3分)(1)绵延(2)B (3)怡然自得【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下面图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直接将正确的字写在答题纸上)。
(2分)_【答案】(2分)丧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
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3.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学校开展以“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积累经典诗文,传承文化基因1. 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积累和感悟,请你根据语境.将其补充完整。
小语:我从经典古诗文中经常能发现令人神往的山河气象,有“造化钟神秀,(1)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神奇巍峨的高山风光,也有“(2)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欣欣向荣的江南春色。
小文:从古诗文中我还感悟到古人的哲思和情怀,例如,从“(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感悟到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哲思;从“三军可夺帅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中感受到坚定的志向和不屈的人格。
小思:是啊,我还从“粉骨碎身浑不怕,(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灰吟》)中体会到坚贞不屈的精神,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看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哲:是的,阅读古诗文,会带给我们丰富的审美体验,会让我们汲取到受用一生的“养分”。
经典古诗文如花般娇艳,让我们感受到绚烂与多彩;(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贵州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试题卷语文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全卷共8页,共24道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书写水平(5分)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岁月铸就荣光,时间见证不凡。
zhuī①溯历史,长征的画卷在奋进中舒展,红军像一条奋飞的红飘带,辗转于贵州。
贵州青年踊跃参军,从四渡赤水到强渡乌江,再到乌蒙山大迂回……一路chí②骋,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彰显了贵州高贵而刚劲的风骨!而今,时代的华章在砥砺中续篇,从西部大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贵州大地捷报频传。
贵州儿女kèshǒu③初心,拼搏奋斗,迈着稳健的步伐,以昂扬的姿态传递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思所从来,才能知所将往。
我们将赓续红色血脉,明确心中方向,以非凡的气概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1. 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可歌可泣B. 捷报C. 摧枯拉朽D. 气概3.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③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④……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⑤无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⑦《饮酒(其五)》中,描写黄昏时分,群鸟归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石家庄市43中学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43中学2024年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动词、连词。
B.“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C.“性格温和”“张灯结彩”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D.“这个长头发的嬉皮士日后竟引领着整个人类的数字生活”,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嬉皮士引领生活。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义务植树减税降费壮丽山河敬畏生命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小强说他在这次电讯诈骗中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湖北省襄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
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汉字不仅是记载、保存和传承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niǔ()带。
亘()古以来,汉字与中华文明,协同发展,互相成就。
汉字不断,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niǔ 带亘古(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叹为观止B.名副其实C.巧妙绝伦D.相辅相成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空间站“天宫”寄托了中华民族对广袤太空的无限遐想。
(“遐想”是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B.诗歌《天上的街市》和《我爱这土地》的作者都是郭沫若。
C.电视剧《人生之路》通过高加林的命运起伏,展现了年轻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这句话没有语病)D.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
”“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这里对“阳”的解释是正确的)3.(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数学之美不限于好看和实用,还在于它充满魅力。
②当然,更多时候,人们感受到的是数学的实用美。
③它以理性的光彩和逻辑的缜密,激发人们不懈探索新的未知。
④这不只是数学家的看法,普通人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发现数学之美。
⑤数学是美的,几何图形有对称美、比例美,数学公式有简洁美、准确美。
A.⑤②③①④ B.①②⑤③④ C.⑤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⑤③4.(7分)诗文默写。
(1)春天,总是带给人们美好和希望。
朱自清在《春》中就写到“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不以物喜,。
”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困难挫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态度去面对。
(范仲淹《岳阳楼记》)(4)美是什么?美是曹操“A. ,若出其里”(《观沧海》)的博大境界;美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B. ”(《钱塘湖春行》)的喜悦情感;是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C.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费达心境;美是辛弃疾“D. ,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壮志豪情人生因美而精彩,世界因美而绚丽。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留言1:我是看到神仙姐姐了吗?
留言2:曹植笔下的洛神复活了!
留言3:视听盛宴!美哭了!
留言4:真的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留言5:水下舞蹈,飞天气势!
(3)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组词写一句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科技 坚守 体验 创意 传承
【答案】①.飞鸟相与还②.会当凌绝顶③.一览众山小④.不畏浮云遮望眼⑤.巴山楚水凄凉地⑥.二十三年弃置身⑦.何当共剪西窗烛⑧.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凌、览、遮、凄、置、窗”等字的正确书写。
示例二:①《西游记》中的沙僧是才能平平的人。沙僧在取经途中主要职责是看守行李马匹,还经常被妖怪擒住,少有在降妖除怪上建功。
示例三: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不是性情急躁的人。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霸、董超将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折服众人;鲁智深遇事没有急于拳脚相加。
②示例一: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在酒楼与人吃酒,听到隔壁有人哭,就心烦气躁发脾气,摔碗碟;在五台山,卖酒汉子怕长老责罚不愿卖给他酒,他就一脚踢倒汉子抢酒吃。
示例二:鲁智深不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为保证金氏父女安全上路,耐心地在客店坐了很久,才去找郑屠算账;在林冲被发配途中,他暗中保护,沉稳冷静,直到林冲在野猪林遇到危险时才冲出来。
中考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hài)B. 脍炙人口(kuài)C. 畏首畏尾(wèi)D. 破釜沉舟(fǔ)答案:A解析:A项“惊涛骇浪”中的“骇”字读音正确,字形也正确,字义表示使害怕,形容波涛汹涌,形势险恶。
B项“脍炙人口”中的“脍”字形正确,但读音应为kuài,C项“畏首畏尾”中的“畏”字形正确,但读音应为wèi,D项“破釜沉舟”中的“釜”字形正确,但读音应为fǔ。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D. 他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答案:B解析:A项中的“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应改为“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B项句子结构完整,语义通顺,没有语病。
C项中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改为“随着科技的发展”,D项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应改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3.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脸庞。
B. 雨来山倒,风来松倒。
C. 雪花飘飘,好像天上的白蝴蝶。
D.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个大玉盘。
答案:C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修辞,B项运用了对偶修辞,D项运用了比喻修辞。
C项中的“好像天上的白蝴蝶”运用了拟人修辞,将雪花拟人化为蝴蝶,与题干要求不符。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4.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这部小说被誉为“________”。
答案:曹雪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解析:《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5.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出自________,《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恬.(tiān)绚.丽(xùn) 荟萃.(cuì)闲情逸.致(yè)B参天(cēn)镶嵌.(qiàn)静谧.(bì)栩.栩如生(xǔ)C磅礴.(bò)眷.恋(juàn)温馨.(xīn)争妍.斗艳(yán)D邂.逅(xiè)惬.意(xiá)娴.熟(xián)玲珑剔.透(t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形声字、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
C项,正确。
A项,“安恬”的“恬”应读“tián”。
“闲情逸致”的“逸”应读“yì”。
B项,“参天”的“参”应读“cān”。
“静谧”的“谧”应读“mì”。
D项,“惬意”的“惬”应读“qiè”,“玲珑剔透”的“剔”应读“tī”。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乱中。
B.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辨析。
A项,“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B项,“上蹿下跳”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含贬义)。
C项,“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D项,“择善而从”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温暖》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了汪增祺。
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事业。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
B项,正确。
A项,成分多余,“超”和“左右”重复,应删掉一个。
C项,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及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的现象。
“通过……”是介词短语,“使……”是动宾短语,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应删掉“通过”或“使”。
D项,存在关联词搭配不当的语病,要将“但”改为“还”。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欣赏着瘦西湖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解说:这句话末尾的标点使用正确。
B.木本采沐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C.繁花嫩叶流水潺潺爱好文学赞叹不已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瀑布遮住枝干”。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造字法、短语结构等汉语知识的应用。
A项,为直接引用,感叹号用放在引号之内。
B项,这四个字造字法不完全相同。
“木”为象形字。
“本”和“采”为指事字。
“沐”为形声字。
D项,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不相同。
“繁花嫩叶”是并列短语。
“流水潺潺”是主谓短语。
“爱好文学”是动宾短语。
“赞叹不已”是动补短语。
5.下列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社戏》中那一群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儿童。
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B.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
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雪会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
C.作家的经历往往会在其作品中留下印记。
《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衬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遁世的思想。
D.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形象,强化作品主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
C项,《醉翁亭记》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
“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
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
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走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便能感受到扬州生态文明,触摸到城市文化记忆:在万福大桥上远(tiào),树影婆娑,花团锦(cù),看不够“七河八岛”那滴翠的绿和浓(yù)的红;在高邮湖上泛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绘不尽湖面那粼粼波光和点点帆影;在邵伯老街上徜(yáng),青石斑驳,庭院深深,写不完老宅里那尘封记忆和千古幽情……□□□□【答案】眺簇郁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辨析和汉字的书写。
“远眺”的“眺”是“望,往远处看”的意思,应是“目字旁”。
“花团锦簇”的“簇”是形声字,上半部分是“竹字头”,下半部分是“族”。
“浓郁”的“郁”,不要误写成“欲”。
“徜徉”的“徉”不要误写成“单立人”。
7.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2)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3)▲,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7)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
”是啊,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要在困难前却步,坚持就会有转机。
(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作答)【答案】(1)秋水共长天一色(2)更上一层楼(3)潮平两岸阔(4)一览众山小(5)无可奈何花落去(6)听取蛙声一片(7)小桥流水人家(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
(1)—(7)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8)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
(1)“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长”是易错字,不要写成“常”。
(2)“更上一层楼”的“楼”右下部分为“女”,不要误写成“大”。
(3)“潮平两岸阔”的“潮”不要少写三点水。
(4)“一览众山小”的“众”不要误写成“重”。
(5)“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奈”,不要误写成“耐”(6)“听取蛙声一片”不要少写“取”字。
(7)“小桥流水人家”中“流”右边不要写成“巟”(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难以言传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更富于(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
8.语文实践活动。
(8分)(1)读新闻资料,概括“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
(3分)参观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后,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理事长赞叹:“阅读已成为扬州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主借还机等设备。
在这里,读者还可以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4小时城市书房”特点:▲,▲,▲。
【答案】自主借阅、还书籍;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炼信息的能力。
语段第二、三句“24小时城市书房,读者刷借阅卡就可进入,书房里有自助办理借阅卡的机器,配置了二维码数字书刊借阅系统、自主借还机等设备。
在这里,读者还可以受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以及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介绍了“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自主借还书籍、绿色环保节能的环境、具有免费饮水、自助饮料售卖等人性化服务。
(2)读名作选段,填空。
(3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答案】五猖会是因为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和痛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常识的识记和对作品的理解。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批判教育制度和封建家长制度的叙事散文。
这一片段是儿时的作者对迎神赛会的热切向往,以及他正欲到东关看“五猖会”而被背书一事。
(3)读漫画,写含义。
(2分)阅读之门含义:▲。
【答案】现代社会,真正阅读的人越来越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漫画的内容是:画面的正中伫立着三本高高的、厚厚的书,中间最高的书上写着四个大字“阅读之门”,一队人排队经过“阅读之门”,结果只有少数人变得高大了,大部分人还是那么矮小或变化不大。
寓意人们经过阅读,收获并不大,原因是阅读只是走过场,并没有真正阅读。
一、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戏题盘石王维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①可怜:可爱。
9.(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3分)▲。
▲。
【答案】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
垂杨拂水,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画面描述。
这首诗流淌着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尤其是诗中的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落花,似通人意,杨柳拂杯,春风送花,各尽其能,纷纷为诗人的逸乐助兴。
自然景物的灵动和谐,使诗意变得活跃跳动,闪现着智性的光辉。
诗的前两句写盘石临水、杨柳拂怀,可爱之至。
而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3分)▲。
▲。
【答案】运用设问和拟人修辞,写出春风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表明诗人的快乐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