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
B . 2014年APEC会议继2001年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等系列会议。
C . 听了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所作的“关于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D . 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现在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界,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在未来10年内,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进而导致某些鲨鱼物种整体灭绝。
2. (2分) (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就是“仁”,“生”就是“善”。
中国古代思想家又认为,()、()、()、()、()、()。
①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
②中国很多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③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活泼的生命和生意
④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⑤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
⑥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A . ③⑤②①④⑥
B . ②④③⑤①⑥
C . ⑤③④①⑥②
D . ③⑤④⑥②①
3. (2分) (2017高二下·天门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家电的智能制造,某一家企业是孤掌难鸣的,必须本着开放协作的原则,多家企业联合共同打造一个互联的平台。
②倚官谋利是当时社会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快速致富的终南捷径;官商结合,政治权力和市场资源联姻,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③2016年欧洲怀八强诞生后,回想过去二十天观看的比赛,欧洲杯为我们呈现了一道道秀色可餐的大餐,让球迷们大呼过瘾。
④娱乐圈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大明星大导演们离婚的事还没消停,郭德纲曹云金这对师徒反目成仇的闹剧已粉墨登场。
⑤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寻常路线,有很多奇思妙想。
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
⑥晚上的迪拜看上去比普通的滨海城市领先了不止一个世纪。
近日,来自德国的27岁摄影师拍下了迪拜无与伦比的美丽夜景。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4. (6分)(2020·天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孙悟空的形象不断被重塑,其过程折射出经典形象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时代对文艺创新创造的永恒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考察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首先应看到其人物形象的演变。
在时代变迁中为“孙悟空”这一符号注入新的内涵,
是经典形象再创造的决定性内容。
童恩正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小说《西游新记》,孙悟空人格特征与原著并无根本差异,作者大胆想象,让孙悟空穿越到外国,穿西装、喝咖啡、学外语,折射了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新气象。
电影《大话西游》的出现,让孙悟空变成“至尊宝”建构起“人化”的孙悟空形象,确立了悟空形象再创造的一种新范式,到了电影《大圣归来》和小说《悟空传》,不仅孙悟空的造型发生变化,而且性格中注入追求自我超越、挥洒个性等现代思想观念。
应该说,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社会心理的嬗变。
正是注重个性表达、认可多元文化观念的时代语境,以及日益多样的艺术理念,给了孙悟空不同的面孔。
不过,看似颠覆性的形象变化,并未抛弃孙悟空的基本性格要素。
孙悟空性格本就复杂,石猴的本色、善良果敢的人格、叛逆捣乱的冲动以及最终的自我超越,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创作者调制孙悟空形象的“原色”。
这些“原色”重新组合,也就有了千姿百态的“孙悟空”。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经典形象再创造必然要求注入时代内涵,但这不意味着把某种思想观念或价值诉求从外部“强灌”或“硬贴”给形象,而应找到基本性格元素,调适其内部张力并以艺术手法加以呈现。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孙悟空有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
所谓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并非把孙悟空从这个世界中剥离,而是在创造新形象的同时翻新这个艺术世界。
86版电视剧《西游记》高度还原原著,观众普遍感觉这个孙悟空最“像”。
这和主创团队严谨的态度和六小龄童精湛的演技有关,也和电视剧以大体量叙事优势全景式“复原”孙悟空“社会关系”有很大关系。
《大话西游》《悟空传》等对孙悟空形象的大幅改造,也同样建立在艺术世界重构的基础之上。
从视觉呈现角度看,这个艺术世界或许只是故事场景的“复原”,但任何成功的形象再造,必然伴随它所属艺术世界的基本规则及人物关系的全折改变。
也只有这样,新的形象才能如鱼得水地演绎出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思考的精彩故事。
自“孙悟空”诞生以来,人们在这个经典形象上寄托着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以及对果敢、信诺,英勇、不屈等人性闪光点的由衷赞美。
只不过,这种寄托经常采取不同的表达策略,即便有时是对形象的变形,折射的也是心灵深处的呐喊。
文艺是常为新的。
孙悟空只是一个例子,从中可以看到,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的媒介和艺术形式以及世界文艺的交流碰撞,无不深刻影响经典形象再创造,创作者当反复探寻经典形象的艺术内涵,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汲取文艺经典提供的智慧,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更大的勇气直面社会转型期多样生活经验,以更充沛的创造力赋予经典形象以新的话语和色彩。
(选编自胡一峰《艺术创新为经典形象增添新的魅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孙悟空的形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被注入截然不同的内涵。
B . 孙悟空艺术形象不断被重构,是因为孙悟空这个形象具有复杂和多变的性格。
C . 对孙悟空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对孙悟空所属艺术世界再创造的过程。
D . 人们在经典形象上寄托的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是通过形象的变形来表达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分析了多部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孙悟空的不同形象,论述有理有据。
B . 文章由“孙悟空”形象的重塑论及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规律,从个别到一般。
C . 文章指出当下社会经典艺术形象再创造时出现的许多问题,有其现实指向。
D . 文章在论证的过程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议,具有指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只有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多样的艺术理念影响下,创造者才能赋予孙悟空这个经典艺术形象以不同的面孔。
B . 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被观众认为最“像”,说明高度还原原著是成功再造形象的基础。
C . 网络游戏《梦幻西游》里的孙悟空萌态可掬,得到受众认可,这是新的媒介形式对经典形象再创造的影响。
D . 没有背离艺术形象的基本性格,是动画电影《魔童降世》中颠覆性的哪吒形象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 (12分)(2020·陕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推磨
高军
朱大爷老两口看到胡同志住进来后很担是非儿,见了面总是笑着打招呼。
这些日子,和同志们接触多了,朱家人也早已没有了任何拘束。
现在整个沂蒙山区正在春耕备播,老百姓都在忙农活儿。
胡同志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要么出去一天不着家儿,要么招来一些人商量事情。
大家都各忙各的,相互见面的时候并不多。
这里的风俗堂屋是主屋,胡同志被安排到家里来住,朱大爷老两口一直想把他让到堂屋里住。
胡同志看到西屋虽然低矮,但里面东西并不多,就坚持住了西屋。
从西屋门里就能看到左前方的堂屋西窗下那盘磨,磨眼圆筒状向天空敞开着,磨台周边凸起一层边沿儿,只有正南方留出了一个稍微向前伸出的石嘴儿,方便从这里向下刮煎饼糊子。
沂蒙山区家家户户在院子里都有一盘磨,用来磨糊子然后在鏊子上烙煎饼的。
其实,胡同志是带着重大使命来解决山东分局和115师一些关系问题的,所以非常忙。
他经常到深夜还不休息,在灯下一会儿皱眉思索,一会儿奋笔疾书,实在太累了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腰身,然后又坐下了。
第三天鸡还没叫,窗外漆黑一团,沉睡中的胡同志就听到院子里有了动静,他抬头从窗棂里向外看去,影影绰绰看到是朱大爷和朱大娘每人抱着一根磨棍已经开始推磨了。
他两眼辣辣的,连着打了几个哈欠,应该是自己刚睡着才不长的时间。
但是磨盘有规律转动的咕噜咕噜声和两个人杂沓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在黎明前的寂静里显得格外清晰,他知道自己想再休息一下已经不可能。
于是他也就起来了,他小声制止随行同住的警卫人员起床,打开门走出去。
朱家老两口停下了脚步:“哦,把胡同志聒噪醒了吧?”
他赶紧说道;“不是,我每天都是这个时候醒。
——怎么这么早就起来推磨啊?哦,是了,农活忙了,早干完家务好去忙地里的活儿哟。
”
“是啊,三春大忙时候,都这个样子。
”老两口不好意思地笑笑。
“来,我推一会儿,”胡同志说着就接过了朱大娘的磨棍,推起来,“你来添磨吧。
”
朱大娘一会儿往磨眼里添上一勺地瓜干糁子,磨台上的糊子就逐渐多起来。
胡同志和他两人继续说着话:“我们老家那里也有磨,只是形状不太一样。
还有一个花鼓戏专门唱磨豆腐,怎么唱来?哦,这样——我叫张古冬,做事好懵懂,老婆说我呷饭,要呷一水桶。
时来铁树开花,运去生姜不辣……”
“哈哈哈。
”老两口被逗得大笑起来。
一边推着磨,胡同志一边了解村里的各种情况,并征求对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意见,老两口异口同声地说:“这个事主要在东家,老百姓哪能有不欢迎的?”
太阳从东边露出红红的脸,一大瓦盆地瓜干糁子磨完了。
白天,分局的同志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表态说:“我们马上安排有关干部和朱大爷老两口谈谈,让他们不要这么早就推磨,以免影响胡服同志休息……”
他使劲摆摆手,笑道:“千万不要小题大做,群众都忙于春播春种,起早贪黑干完家里的事,好去忙地里的活儿呢,何况也没有影响我休息,反而让我听到很多真心话,你们绝对不要去说这个事儿。
”
翌日一大早,胡服又在那个时辰醒来,可是院子里推磨的声音并没有响起来。
他感到很奇怪,就悄悄地起来走进院子,来到作为厨房的东屋,只见泡好的地瓜干糁子还静静地在那里,于是他回到西屋,轻轻叫起警卫员:“来,咱们推磨去。
”
他们一人抱起一根磨棍,咕噜咕噜推起来,走几圈胡服就往磨眼里添上一勺瓜干糁子,不一会儿就推下糊子来了。
这时候,朱大爷老两口急火火走出堂屋门:“这可使不得,胡同志!俺这不是想让你和同志们多眯一会儿,怎
么……唉……”
“你们都能起来,我们怎么还要多睡,真的不用见外哟。
”他一边说着,一面继续推着磨,脚步显得更有劲,“那个歌子怎么唱来?我叫张古冬,做事好懵懂,老婆说我呷饭,要呷一水桶。
时来铁树开花,运去生姜不辣,抓到朴鸽子飞上天,做一套豆腐五天还发芽……”
大家都爽声大笑起来,气氛是那么融洽。
多年后省里有个下乡演出活动来到村里,有个来看演出的青年人竟然很有韵味地念白道:
“我叫张古冬,做事好懵懂,老婆说我呷饭,要呷一水桶。
时来铁树开花,运去生姜不辣,抓到朴鸽子飞上天,做一套豆腐五天还发芽……”
演员们很奇怪:“啊,这是湖南花鼓戏《磨豆腐》啊,在咱们山东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俺爷爷过去经常这样念叨,我小时候就学会了,他说当年有个叫胡服的革命同志住在俺家里,从他哪里听来的。
”
演员们明白了:“哦,原来你们家里住过大人物啊。
”大家笑着告诉他胡服的真名是谁,他一下子睁大了眼睛:“啊哟,原来是他啊……”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胡同志住在西屋,从屋门内就能看见石磨,这石磨是磨煎饼糊子用的。
这个开篇介绍,既有着独有的地域特色,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B . 分局同志要和老两口谈谈被胡同志制止,但翌日一大早,“院子里推磨的声音并没有响起来”,暗示分局同志为了首长休息,还是谈过话了。
C . 胡同志听到“推磨”声,“小声制止随行同住的警卫人员起床”,后来则“轻轻叫起警卫员”一起“推磨”,主要表现了他体贴、理解百姓的一面。
D . 小说以沂蒙山的磨为道具,构思别致,结构工整,语言生动,价值取向正面。
革命同志和老百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体贴,在两次推磨中尽显。
(2)小说以“推磨”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写“多年后”老人的孙子再次唱起《磨豆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18分) (2017高三上·庄浪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出淤泥而不染的林则徐
邵纯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
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
包令发表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
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
包令说对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
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
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是鱼米之乡。
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酉,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
”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
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掌管全省人事财政大权。
林则徐每任新职,在赴任前常发出“传牌”。
所谓传牌,就是事先向沿途各地发出一些必须执行的命令。
林则徐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全文不到二百字,主要说明的是:
第一,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
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也不准派人添篙帮牵,溜须拍马。
我和随行人员的一日三餐均自行实备,不接受任何酒食。
第二,我路过各地时,只在码头上接见一下当地官员,不准远迎,不准送行,任何人不准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
只要发现行为不轨者,立即严肃查处,“不得稍有徇纵,切切”。
林则徐每任新职,人还未到正气先行。
这种“传牌”不仅是独善其身,也是告诫同僚和下属: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和腐败,我林则徐绝不同流合污,你们也当洁身自爱,否则严惩不贷。
林则徐在湖北政声甚隆,善者歌其善,恶者畏其威,这为后来他任湖广总督时大规模的、成功的禁烟运动打下了基础。
林则徐在湖北禁烟的成效,又推动了道光帝在全国禁烟的决心。
1838年的最后一天,林则徐在北京受命钦差大臣,他的任务是到广州收缴大量鸦片的同时,堵塞鸦片走私进口的源头。
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以至他与座师沈鼎甫告别时,师生“相顾涕下”。
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北京动身,当天上午时分至良乡。
林则徐开始发出传牌。
指令沿途各地“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
”林则徐在途中还向广东发出监控汉奸的密令,于3月10到达广
州,当天近年夜时分住进了越华书院。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首先拿“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又名伍浩官)问罪。
此人因与英商勾结走私鸦片大发横财,已成巨富。
林则徐审讯此人时,他以为钱可通天,有钱无所不能,所以对林则徐说:“愿以家私报效”,就是行贿。
林则徐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伍绍荣吓得魂不附体,片刻不敢怠慢地向英商传达了钦差大人限期缴烟和“具结”的命令。
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这固然与林则徐的智慧、气魄和邓廷桢等人的配合有关,而林则徐的清正廉洁,他的官风官德,却是这一巨大胜利的道德基础。
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在国外也享有盛誉。
比如,199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会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又如,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区辟有“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塑像。
纽约百老汇的一条街命名为“林则徐街”。
美国人和爱国华侨这样做,首先是把林则徐作为世界禁毒象征看待的,但也与他疾恶如仇、从善如流、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他对林则徐非常了解,也非常佩服,他称赞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
B . 林则徐十分反感官场的种种陋习,到了杭州这种风景如画、美女如云、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他依然拒绝迎来送往,专心于公事,即使天色很晚,他还在处理案牍。
C . 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自北京到武昌,他一路上不断发出“传牌”,虽然“传牌”上文字不多,却告诫了同僚和下属,宣示了认真治理的决心。
D . 如果没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气魄,没有禁烟领导集团和精诚合作,林则徐不可能在抵达广州后,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的鸦片。
E . 林则徐的禁烟行为还得到了世界上的更多人们的赞同,除了人格魅力的原因,也和现在世界上的禁烟形势有一定关系,美国人和爱国华侨就把林则徐作为了世界禁毒的象征。
(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文章中有那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成功施政离不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请简要分析作为一个政
治家的林则徐的人格魅力。
(4)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并不等同于古人的“洁身自爱”“淡薄渺远,恬静自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20高一下·巩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遂良,字登善。
贞观中,累迁起居郎。
博涉文史,工隶楷。
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
”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
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
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
”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①;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②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
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昔二汉以郡国参治,杂用周制。
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扞四方。
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攰③。
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畏仰天威,不敢犯禁,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
惟陛下省察。
”帝嘉纳。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
”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
”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
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
”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
”因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
坐事出为同州刺史。
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
进拜尚书右仆射。
(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元龟:可作为借鉴的往事。
②有:或许。
③ 攰:guì疲乏。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起居:皇帝的言行
B . 臣谓皇子未冠者未冠:尚未冠名
C . 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懿德:美好的德行
D . 因命遂良草诏草诏:起草诏书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短横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坐事出为同州刺史
B . 朕能守而勿失无忌、遂良在,而毋忧
C . 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
D . 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起初,褚遂良是由于书法方面有相当的造诣而得到唐太宗青睐的。
B . 褚遂良负责“起居录”,敢于坚持原则,使唐太宗不得不奉公守法。
C . 褚遂良作为谏官,遇事勇于进言规劝,他的意见大多被皇帝采纳。
D . 唐太宗病危时把太子托付给褚遂良等人,希望他们尽心辅佐太子。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8. (2分) (2020高二下·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武均州①报已复西京②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