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大气监测方案word参考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内大气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基础资料
监测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位于上海市西南角的闵行区,头枕申城母亲河――黄浦江,占地5000亩,是一个绿树葱郁、景色秀丽的花园单位。
闵行校区有学生宿舍94栋,总计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合计住宿的本科生、研究生2万多人。
校区内有医院、邮局、银行、影院、学生活动中心、各类体育场所等设施,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
上海市年平均气温为15.8℃;风向风速不定;气压基本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左右;春夏两季多雨,秋冬两季少雨,但年降水量稳定;夏季日照时间为14小时,冬季日照时间为10小时。
二、监测项目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
三、采样点的布设
3.1原则
3.1.1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3.1.2监测点附近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其高度差的两倍以上。
3.1.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若一边靠近建筑物,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3.1.4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3.1.5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3.1.6监测点周围迎合合适的车辆通道。
3.1.7对于手工间歇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为1.5m~15m;对于自动监测采样,高度应为3~15m。
3.1.8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电位周围半径300~500m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0m以上,其采样口高度可在15~25m内选取。
3.1.9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m。
3.1.10当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m。
若使用大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装置进行并行监测,其他采样口与颗粒物采样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2m。
3.1.11对于空气质量监测点,应避免车辆尾气或其他污染源直接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
3.2布设方法
本方案采取功能区布点法,将校园分成三个区,分别为东区、宿舍区和西区。
东区面积大、建筑少、绿化多,且没有化学楼、物理楼等污染源。
因此只布设了三个监测点。
宿舍区面积较大、建筑多,几乎所有建筑物均为学生宿舍,人口密集,除了A4公路也没有污染源。
因此避开A4公路,在每个宿舍群设立了一个监测点。
西区面积小、建筑多,几乎集中了全校所有的污染源,如化学楼、环境楼和物理楼等。
另西区的校门口车辆来往频繁,人流量也大。
因此在这些建筑物附近选择一些监测点,在离校门口一定距离的地方也设一个监测点。
监测点分布图
四、监测方法
4.1二氧化硫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4.2二氧化氮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4.3可吸入颗粒物
重量法
4.4一氧化碳
气相色谱法
4.5臭氧
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