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治疗与防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谈犬瘟热诊治及其防御
姓名:夏娟
学号: 200903063326 二级院系部:动物药学院
班级: 医药093
专业:动物医药
指导教师:周芳职称:
二0 一二年六月
浅谈犬瘟热诊治及其防御
【摘要】犬瘟热病是犬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
是由犬瘟热病毒(Q而ne DistemperViI’us CDv)引起的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属副猫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RNA,病毒粒子呈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长丝状。
犬瘟热是感染毛皮动物,尤其是犬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幼犬发病率较高,治愈率较低,该病呈世界流行,是犬科动物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对于养犬业危害严重。
【关键字】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防治措施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ine distemper and its defense
Abstract:Canine distemper dog i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Is caused by canine distemper virus ( Q and NE DistemperViI ' us CDv ) the dog that cause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Is the Deputy cat virus of measles virus, nucleic acid type single strand RNA virus particles were round, or plastic, sometimes a long filamentous. Canine distemper infection animal fur, especially dogs is a highly contagious infectious disease, puppies morbidity is higher, the cure rate is low, the disease is popular in the world, is a canine animal a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serious harm to Kennel industry.
Keywords: pathogen,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symptoms, pathological change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目录
1.犬瘟热的病原
2.流行特点
2.1.传染源
2.2.传播途径
2.3.易感动物
2.4.发病周期性
3.临床特点
3.1.发病初期
3.2.发病中期
3.3.发病后期
4.病理变化
5.诊断要点
5.1.临床检查
5.2.血常规检查
5.3.尿常规检查
5.4.包涵体检查
6.治疗措施
7.预防措施
8.小结
文献综述
1病原,
1.1 犬瘟热病毒(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RNA病毒。
病毒呈圆形或不整形,有囊膜。
1.2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及其他毛皮患病动物的分泌物和尿液、血液、脾、肝、心、心包液、胸腹腔液、脑脊髓液等。
1.3该病毒对低温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对高温敏感。
可见光容易将病毒灭活。
病毒在pH=3.0时不稳定,在pH=4.5以上时稳定,pH=7.0有利于病毒的保存。
对0.75-3%福尔马林、3%氢氧化钠、5%石炭酸、乙醚和氯仿等消毒药均较敏感。
0.1%甲醛或1%煤酚皂溶液可在几小时内将病毒灭活。
2流行特点
2.1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带毒犬。
病毒存在於肝脏、脾脏、脑、肾脏、淋巴结组织中,通过眼泪、鼻汁、唾液、尿液及呼出的空气向体外排毒,污染周围的空气、水源、食物、用具,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临床康复的患犬,可长时间向外界排毒,是常被人们忽视的传染源。
2.2传播途径: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
通过飞沫经眼结膜、口腔、鼻粘膜以及阴道、直肠粘膜而感染。
该病毒传播性极强,在同一环境下饲养的人,无论采取怎样的隔离措施,最后还是难免相互传染。
2.3易感动物:容易引发自燃犬瘟热感染的动物包括:鳍足目海豹科、灵长目的猕猴、偶提目猪科、食肉目所有8个科等动物,在日常兽医临床中经常发生犬瘟热感染的动物包括:黑熊、棕熊、灰熊、大熊猫科的大熊猫,猫科的猫,鼬科的紫貂、雪貂、水貂、浣熊科的浣熊、小熊猫等。
在这些动物中想、属于高度易感的动物为浣熊科、鼬科及犬科动物。
2.4发病周期:本病长年发生,冬季多发,有一定的周期性。
在疫苗免疫密度较
低或未进行疫苗免疫的地区周期性一般为每3 年1 次。
3临床症状
3.1 发病初期
病犬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水样鼻液,眼结膜发绀,多见充血和多液,呈现双相热(39.5~40.0℃),偶见呕吐和剧烈干咳。
3.2 发病中期
病犬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体温呈稽留热(40~42℃),流黄白色或铁红色脓性鼻液,呼吸减弱,由张口呼吸变为腹式呼吸,听诊肺部有捻发音和啰音,眼结膜充血、肿胀和化脓,严重时上下眼睑粘合。
有时并发卡他性胃肠炎,表现为上吐下泻,重者便红色脓血,粪便恶臭带腥昧。
3.3 发病后期
在病犬发病后期除表现有中期临床症状外,还出现神经症状,一般多在感染后3~4 周出现或全身症状好转后几天至十几天才出现,表现为神志不清,肌肉痉挛,共济失调,后躯麻痹,呈癫痫样发作。
进入发病后期,病犬多以衰竭死亡而终,偶有存活,但愈后不良。
4 病理变化
本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及结膜上皮细胞复制,继而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被淋巴细胞携带进入血液,产生毒血症。
同时,伴有第 1 次发热,此时病毒散播到网状内皮系统,在淋巴器官增殖的病毒被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携带进入血流,产生第2次病毒血症,并伴有体温升高。
皮肤有水疱性或脓疱性皮疹,脚底角质增生变厚。
鼻、咽、喉、眼结膜呈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肺及支气管呈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胃、肠消化道呈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
脾肿大,胆囊扩张,胸腺呈胶胨样并明显缩小。
病例略有不同,有的以呼吸器官的病理变化为主,有的以消化器官的病理变化为主。
5诊断要点
5.1 临床检查
根据犬只有脓眼屎、流出脓鼻液、咳嗽、嘴角抽动、胃肠炎、体温39.5℃~41℃,可做初步诊断。
5.2 血常规检查
采用Bost-3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将血液吸样、稀释并进行分析。
5.3 尿常规检查
收集病犬尿液,用尿液10项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液中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5.4 包涵体检查
在CDV感染的细胞中出现特征性的包涵体,这是CD感染的重要标志之一,采取鼻黏膜、眼结膜、膀胱、肾、脾、胃和脑组织涂片染色镜检。
6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消除致病因素,防止继发感染,增强抵抗力。
发生犬瘟热的病犬,一双相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倦怠,急性鼻卡他和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临床上表现更为复杂,常伴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要注意与其他相似疾病的鉴别,同时采取对症治疗。
治疗原则是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免疫增强剂等,解除毒素对机体所造成的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针对临床症状,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抗菌、消炎,防止并发症和败血症的发生。
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大剂量使用犬瘟热单克隆抗体、y-球蛋白、高免血清、小犬每次5~-10毫升,大犬每次10~15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静脉或肌肉注射胸腺肽,每次4毫克,每天1次,连用一星期,并配合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等免疫增强剂。
如无高免血清,可改用康复犬血清,每次4~5毫升或康复犬全血每次10~15毫升。
患肺型犬温热的病犬一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咳嗽、气喘,听诊呼吸音粗厉或有干性、湿性锣音。
可选用青霉素等抗菌防止继发感染,缓解支气管肺炎症状;为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但应尽量
少输液以免对肺脏造成伤害。
为缓解呼吸困难,可应用氨茶碱。
同时结合雾化给药,雾化颗粒小于5微米易于达到支气管及肺泡表面。
用药配方为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利巴韦林1毫升,庆大小诺霉素20毫升和蒸馏水20毫升混合1次雾化20分钟,持续3
~5天平喘、镇咳疗效显著。
患胃肠型犬瘟热的病犬以胃肠道病变为主,伴有呕吐、下痢、脱水及酸中毒。
患犬应大量补充液体(糖盐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以防脱水,适当补充碳酸氢钠以防止酸中毒;加入氯化钾,防止因腹泻引起低血钾症;止吐可用维生素B6等,止邪可使用鞣酸蛋白等药物灌服或深部灌肠;加入维生素K3、葡萄糖酸钙、维生素K1等控制血痢。
病犬一般在犬瘟热病程的后期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癫痫样发作,病犬多数预后不良。
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应让其安静,避免刺激。
为缓解抽搐,可使用安定等镇静药。
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山梨醇、右旋糖苷液等来降低颅内压。
应用维生素B1缓解肌肉注射恢复神经机能。
7 预防措施
7.1 定期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
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应按以下免疫程序进行。
仔犬6 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 周龄进行第2 次免疫, 10 周龄进行第3 次免疫。
以后每年免疫1 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mL,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
鉴于12 周龄以下幼犬的体内存在有母源抗体,可明显影响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效果。
因此,对12 周龄以下的幼犬,最好应用麻疹疫苗(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同属麻疹病毒属病毒,有共同抗原性)。
其具体免疫方法是,当幼犬在1 月龄及2 月龄时,各用麻疹疫苗免疫1 次,其免疫剂量为每犬肌肉注射1mL (2.5 犬份),至12~16 周龄时,用犬瘟热疫苗免疫。
7.2 定期驱虫
幼犬每月驱虫1 次,青年犬每3 个月驱虫1 次,成年犬每年驱虫1~2 次。
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大大减少该病的发生。
7.3 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
各养殖场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在犬瘟热流行季节,严禁将场外犬只带入场内,防止外来疫源传入,最好在繁殖前进行免疫,以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各犬类交易市场必须严格把好关。
7.4 定期消毒
对犬舍应以3%烧碱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
进行立体式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周围环境、运动场、空气、用具等),每周消毒1 次。
7.5 及时隔离治疗
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该病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或全血)。
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每犬注射5~10mL,可获一定的疗效。
在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其使用方法及用量为:治疗前每瓶抗毒灵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20mL 溶解,中等大的犬静脉滴注2~4瓶,月龄较小的犬用量可酌减。
抗毒灵也可肌肉注射。
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以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帮助病犬康复。
7.6 加强饲养管理
饮食方面要定时定量,防止饲料单一或突然更换饲料,并给予充足的饮水,圈舍要通风干燥,同时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发现病犬或疑似病犬应及时隔离、治疗,对无治疗价值
的进行扑杀或实施安乐死,实行无害化处理。
8 小结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犬的饲养户愈来愈多,犬的传染病也会广泛流传,给人类健康与畜牧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犬瘟热的临床症状较为典型,结合犬瘟热快速诊断试剂盒可以快速做出初步诊断,有利于及早治疗;犬瘟热的治疗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错过时机往往预后不良,康复犬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在此前提下,综合应用特异性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和支持疗法,并配合精心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的可能性。
因犬瘟热没有特效药物,建议犬主人应该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犬瘟热疫苗,并做好保健工
作,以避免犬瘟热的发生与流行。
根据犬瘟热的病原、传播途径,进行诊断,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广泛宣传有关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做好预防工作,是减少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孙丽萍.犬瘟热病治疗与预防,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
[2]吴清民主编.兽医传染病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高静荐、任静柏.上海畜牧兽医通讯(N),2009;第6期
[4]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高德仪.犬猫疾病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5]刘健主编.动物防疫与检疫.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致谢
当论文的写作接近尾声时,连日阴霾的长沙总算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暖春。
看窗外,阳光大片铺撒,观云池波光粼粼,香樟树郁郁葱葱,山脚下的校园氤氲在迷蒙的光泽中。
知识的殿堂里,一切都显得宁静祥和。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感谢你们从小到大的抚养和教育,以及在整个学习阶段,对我自始至终的鼓励与关怀。
感谢我的导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指导老师段琼辉的悉心指导和教育。
感谢江苏牧院的各级领导和老师们在工作上给我的支持。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