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让班集体的舆论健康积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让班集体的舆论健康积极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教师要培育学生的良好品性,很关键的一点便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即创设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而要创设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就必须使班级有健康的集体舆论;如果没有健康的集体舆论,班集体一定会走向消极,走向冷漠,走向涣散。

一、健康的集体舆论的特点及其意义。

班集体的舆论是指在集体内占优势的、为大多数学生所赞同的的言论和
意见,通常以议论、褒贬的方式肯定或否定集体及其成员的言行。

健康的舆论能起鼓舞人心、催人进取、指点道路的作用,具有导向性、号召力、感染力。

健康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也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

班集体舆论对学生影响往往要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大得多,有效得多。

经常见到很多犯错误的学生并不怕班主任批评,却很怕集体舆论的谴责。

班集体中健康的舆论占优势,就可以战胜不健康的舆论,打击歪风邪气,错误的言行就站不住脚,一旦出现就会立刻遭到围攻。

因此,班主任要想获得工作主动权,就必须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然而,要有健康的集体舆论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中学,学生已经接受了
方方面面的影响,有的已比较世故,思想已开始复杂,不会再像小学生那样崇拜老师,唯老师之言是听,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有很多是不成熟的,或者是有些偏激,但由于这时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所以越是偏激的看法往往越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而易得到拥护。

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班集体的舆论氛围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病态。

二、病态的舆论氛围的表现及其危害。

1、漠视违纪,人人明哲保身。

有这样的一些班集体,大家把敢于向老师反映情况的同学称之为“打小报告”“马屁精”等,久而久之,那个反映情况的同学也便坚持不下去,而教师对班级的了解也就很有限了。

冷漠在这样的班级中滋长,大家对违纪的态度是:“他违他的,不干我事,我又不是班主任。

”班级的管理真正成了班主任的孤军奋战,怎能管得好?而班级中正义的力量也便无从立足。

2、缺乏责任感,集体意识淡薄。

病态的集体舆论会把一些关爱集体,愿意为集体出力的学生称之为“傻瓜蛋”“拎不清”“爱出风头”等。

比如,教室里讲台上满是粉笔灰,有同学看不下去,跑上去把讲台抹抹干净。

病态的舆论不但不会肯定他,反而会嘲笑他,仿佛他是个怪物。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也就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什么责任感、集体意识便成了一句
空话。

3、不求上进,学习得过且过。

我们老师一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班中学生瞧不起一些学习勤奋但成绩不很突出的同学,对他们的勤奋加以无情地讽刺;大家最佩服的是一些学习不努力但成绩还过得去的同学,认为他们才是学习的榜样。

一些成绩很差的学生甚至把自己的不努力作为瞧不起别人的资本,认为“我如果像你那么用功,成绩早比你好了,你真笨”。

在这样的集体里,勤奋的学生会装成不勤奋,不勤奋的学生也就心安理得地不勤奋。

当勤奋成为羞耻,班级的成绩如何上得去?
4、三五成群,班级四分五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少有班级会没有小团体,但有病态舆论氛围的班级的小团体一定会更多,班级会更散。

当学生在班集体中得不到正确地引导,他们会彷徨无助,会不自觉地组成小团体,从小团体中求得支持,得到认同。

班中便形成了“清闲派”“运动派”“学优派”“娱乐派”等各种派别,各派别之间很少交流与联系,自成一统。

面对那么多派别,班主任如何能不头疼?
病态的舆论氛围的危害应该说还有很多,但主要的就是上述四种。

这四种无疑很不利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古时孟母可以三迁来为自己的孩子选择良好环境,而作为班主任却并不能逃避自己的班集体,只能选择积极主动地去使班级确
立健康的集体舆论。

三、确立健康的集体舆论的方法。

1、把握先机抓定势。

根据心理学“先入为主”这一规律,当班集体刚刚确立,集体舆论还没形成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帮助健康的舆论占领先机,开好头,从而形成舆论定势。

“确立一种习惯比改变一种习惯总要容易得多。

”班级建立之初,班主任一定要特别关心班集体,对班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或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一定要热情地加以表扬,而且表场时一定要把受表扬的同学和整个集体联系起来,连带表扬班中大多数同学,使大家觉得他的光荣也是大家的光荣,切忌使受表扬的同学孤立起来,让别的同学觉得“他越好衬托得我们越差”,从而远离他。

对于班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哪怕极其微小),也一定要及时制止,以防蔓延。

在批评不良行为时,一定要把批评的范围缩小到最小,让受批评者觉得孤独,切忌打击一大片,打击的人多了,教师自然而然就站在了集体舆论的对立面。

2、抢占阵地抓认识。

每一个班级中,总有很多的舆论阵地。

如:德育课、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

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这些舆论阵地,让健康的舆论占住核心位置。

确立健康的舆论,最根本的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班主任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为依据,结合实际,采用适当方式向学
生讲清道理,明辨是非。

同时还应抓住班级当前的“热点”、“疑点”问题,通过开班会、办墙报、演讲等形式开展讨论、评论、辨论,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骨干树核心。

班干部在集体中是健康舆论形成的关键。

班主任应严格要求班干部,必须让班干部起好积极的带头作用。

凡有利于集体的活动,班干部应积极参加,尽心尽力。

凡不利于集体的事情,班干部坚决不干。

而且对于错误的做法,班干部一定要敢于提出批评。

对班干部的模范带头行为,班主任一定要旗帜鲜明地给予坚决的支持。

4、反复实践成习惯。

正确的舆论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经过量的积累,逐渐发展为质的变化。

健康舆论的形成不是以教师个人的好恶来强制推行某种观点,而是要遵循舆论形成的规律,既要创造条件,又要不断地启发、教育、引导,使正确的言论得以发展,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逐渐成为一种占优势的力量,不断地反复地实践,从而成为习惯。

我国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提出:“习惯能支配一切行动,有良好之习惯,乃有良好之行为。

教育之所以有效,全靠习惯。

”班中一旦有了正确言论占优势的习惯,班中的舆论也便是健康积极了。

5、人格魅力感染人。

班主任要使班级确立健康的舆论氛围,最根本的一点是
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喜爱、支持。

只有这样,班主任的主张才会成为学生的主张。

所以,班主任要修养自身,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学教育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是一定会赢得学生的拥护的。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

这就是教育的逻辑。

当你处在青山绿水之间,你会觉得天地广阔、心旷神怡;当你处在戈壁沼泽之中,你会觉得步履维艰、心情压抑。

愿我们都能让我们的班集体成为培育人健康成长的青山绿水式的乐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