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ppt 3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的远虑
1.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比例失衡、城乡经 济的分割与失调、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矛盾。
2.社保和医疗制度不健全。教育、医疗、社保等投入 明显不足,与先进国家差距巨大。
3.制度失衡。过于追求对物质财富的控制,比如以 GDP为核心的政绩观,让政府权力运作偏离了常态 政府的合理职能,使得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出现制 度性失衡,政策上“亲商”,牺牲了民众福利和生 态环境,牺牲了平等。
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
倾50余年精力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全 书共7卷34册,一万五千多页。他的丰功值得 每一个华人感戴与铭记。
李约瑟之谜的浅解
1.重农抑商思想 2.有关私有财产的制度 3.对待发明创造的制度
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
量都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有世 界工厂之称。1870年-1910年,英国在 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却从32%下降到 14%,不仅远远落后美国,也落后于德 国。
1.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3.1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 1.3.2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3.3中国对外贸易
1.3.1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
1.地理大发现之前的国际贸易格局 2.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的形成 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意义 4.18世纪的国际贸易 5.19世纪的国际贸易 6.20世纪的国际贸易
美国内战后的经济发展
1860-1900 钢产量 1.2万吨-1035万吨 1860-1900 煤产量 1820万吨-2.4亿吨
-1913 机器产量 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1860-1900 石油产量 50万桶-6362万桶 1880-1902 发电量 第一座发电站-60亿度 1900-1914 汽车产量 4000量-56万量
额减少2/3,其中美、德受影响程度最大, 美国对外贸易下降70%,英、德、日、法 均下降一半。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世界人口80%被卷入了战争,丧生人数约 5000万。中国伤亡约3500万人。战争直接 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 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此外,还有4万多亿 美元的物资财富被毁坏,人类多年积累的 财富毁于一旦。
黄炎培周期率难题
53岁的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 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中国经济高增长原因
GDP高增长= 制度红利 +人口红利 +要素红利(刻意压低的劳动力、土地、环
境成本) +全球化红利
4.道德危机,比如三鹿事件后民众对中国企业的不信 任,其他行业也或多或少存在。
近忧:
一是经济增长要转移到依靠人力资本上来, 不能再继续依靠剥削劳工了。必须改变 我们目前的经济模型,通过技术进步促 进经济的发展。
二是迫切需要解决公平分配和社会保障的 问题,经济增长应实现藏富于民。
担保机构
购房户
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飞 速发展,速度仅次于美国。原因有二:
普法战争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资金 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 ——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的主要矛盾 德法之间 英德之间 俄奥匈之间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 整个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世界贸易
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
哥伦布手指美洲大陆
(达
葡 萄 牙
伽 马

.
(麦 葡哲 萄伦 牙 )
三、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意义
1.扩大了世界市场 2.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资基础 3.世界贸易航线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李约瑟1900-1995
40岁的英国生化学家开始学习汉语、汉字 。 42岁任英国驻中国科学参赞。 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 ,为中国培养了
我国经济改革历史回顾
1.1949-1952年 三年恢复期
通过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1952-1956年 过渡期
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56-1966年
人民公社化,土地集体所有制
4.1966-1976年 5.1976-1978年 调整期 6.1978-1984年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 7.1984-1992年 城市体制改革 突破姓资姓社的思想困扰 8.1992-2000年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2000-202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2020-2040年 城市化建设
二战后 1.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GATT 2.冷战: 3.欧共体
朝鲜战争,美国向日本定购几十亿美元 的军事及后勤物资。为了把日本变成对 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大力 扶持日本经济;仅1954-1958年间,美向 日援助就达4.66亿美元。美私人资本业大 量涌入日本。引进资本的同时,日本注 意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到 60年代末,日本淘汰了40%的传统工业,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国家。
1948-1970年美国和法、德、日、英四国 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年代 美国(%) 法、德、日、英之和(%)
1948年 54.6
19.6
1970年 37.8
31.5
1.3.2 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显著 3.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 4.贸易集团化趋势增强
贷款机构 投资银行
基金、商业银行
摩根士丹利 高盛 美林
雷曼兄弟 贝尔斯
信用评级机 构
穆迪 标准普尔瑞士源自行 花旗银行 中国银行 对冲基金 养老基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