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探讨西方政党政治的特点

合集下载

【推荐下载】西方政党政治的特点

【推荐下载】西方政党政治的特点

[键入文字]
西方政党政治的特点
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国家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体。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西方政党政治的特点。

 议会将政党与国家政权联系在一起,政党通过议会内的组织,操纵或影响议会活动,进而控制或影响政府的活动,实现其掌握国家政权的目的。

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议会是政党竞争的主要领域,是政党控制公共权力的根本途径,政党的活动贯穿在议会活动的始终。

政党实现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首先是通过议会活动体现出来的。

 政党这一概念在西方有不同的解释:政党一词在十九世纪随着欧美代议制的发展和选举权的扩大而产生。

它指的是以与政治团体竞争而赢得公职选举为目标的组织。

后来政党的意义逐渐引申,亦包括并非从事竞争选举的政治组织,诸如无法通过选举而取得公职的小党,寻求废止选举竞争的革命组织,以及极权国家的统治集团。

政党为:一群人以指导政府政策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政党乃为基于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某种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结合的团体。

政党乃是一个由个人基于自愿所组成之政治团体,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建议,或者制定政策,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方法。

现代意义的政党乃是具有相当持久性的社会集合,它追求政府中的权力与职位,建立起联系政府的中心领袖与政治领域内(无论中央与地方)的大批跟随者之组织结构,以产生共同的观点或至少效忠的认同之符号。

1。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西⽅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启⽰当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不等于没有⽴场。

我们研究西⽅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的是通过揭⽰其历史性进步和某些合理性,为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这是我们的落脚点。

离开这⼀点,研究这⼀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在党民关系⽅⾯,西⽅政党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致⼒于发展民主民主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民主制度通常以政党制度为特征”。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于⼈类的伟⼤贡献之⼀,就是把国家完全世俗化,揭掉了笼罩在国家头上的神圣光环,将国家事务由少数等级特权者的垄断变为⼴⼤民众的参与,实现了国家政治⽣活民主化。

与此相联系,西⽅政党制度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合乎逻辑的产物,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核⼼要素。

同时,它的确⽴⼜对扩⼤民主范围、保证民主政治的有序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

举其要者:第⼀,西⽅政党制度的⾸要功能就在于组织选举,它具有强化公共权⼒合法性的作⽤。

通过选举,⼈们把决策的权⼒授予了被选出的⼈,委托他们来代⾏权⼒,这样他们之间就形成了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

这种完善的授权⽅式,使选举在西⽅的政治⽣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看作是民主最主要的体现。

正因为如此,西⽅政党往往都把选举作为控制政权的基本点,在选举中投⼊极⼤的精⼒。

⽽且,制度化的选举也为政党动员、组织和指导民众参与政治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政党制度为政党在表达和凝聚民意,并使之成为“公意”和⽴法,以及监督其实施等⽅⾯发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和保证。

政党制度的这⼀功能同代议制的议会制度相互关联⽽起作⽤。

西⽅政党并不只是选举党,⽆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旦选举完毕,政党就开始在议会中发挥作⽤,主要内容是参与⽴法。

政党会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民众的要求,确定准备作为议案提交议会的课题。

这就需要对千差万别、甚⾄相互⽭盾的民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进⾏筛选、协调,形成共同的利益和要求,聚集成⼀种“公意”,以传达到⽴法机构,使之按照⼀定的程序加以采纳和⽴法。

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伟大的思想、制度及实践,它对于保障人权、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而西方民主政治,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观念和体制,在西方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1.政治平等原则在西方民主政治中,政治平等原则被视为一项核心价值。

这一原则要求在政治决策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其社会地位、性别、种族等背景。

西方民主制度的兴起,早期就是在反对旧的贵族制度的斗争中得以发展和壮大的。

2.选举制度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机制就是选举制度。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手段,它体现了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民主决策。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中规定的选举制度,旨在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举程序,选出最能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政治代表来。

3.言论自由作为一种民主政治,言论自由是多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中落实的一个基本原则。

言论自由要求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其他方面。

这一原则的背后,是尊重个人自由、鼓励社会创新的理念。

言论自由也是民主政治制度中对于监督政治权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4.独立司法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中还规定了独立的司法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司法能够独立于其他政治权力之外进行判断和裁决。

独立司法可以起到维护法律权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反腐防贪,防止滥用政治权力。

二、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在希腊城邦时期,人们通过集会进行公开的民主决策。

在希腊城邦的大多数领域中,公民都可以参与选举和公开讨论,以协商达成共识。

2.英国的议会制度在欧洲,英国议会制度的出现代表了西方民主政治在中世纪后期的发展。

在英国议会制度中,议员代表各地区选民出席议会,讨论公共事务,并通过议会法案对君主进行监督。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分析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分析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分析西方政治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公众普通人都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推移,西方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制度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一、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历史的早期,封建专制是主导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国王或皇帝拥有绝对权力,他们可以单方面决定政策,强制征税和战争等。

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压制,社会上的阶级差异明显,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二、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在欧洲的现代历史中,民主制度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英国议会革命。

在那个时候,英国议会推翻了国王的封建专制,成为了一个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的议会制国家。

这个新的政治制度给了人民更多的权利,特别是自由和言论自由。

随着英国议会革命的成功,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开始了类似的改革。

例如,法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都相继实现了民主制度的建立。

三、现代民主制度的特点现代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选举。

在一个民主国家里,人们通过选举来决定谁应该担任领导职位。

所以说,民主制度的核心就是选举和代表制。

在一个民主国家,选举和代表制是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来监管的。

这样就可以确保政府和官员不会滥用权力,同时为人民提供保障和内部约束。

另外,现代民主制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媒体自由。

在一个民主国家,媒体自由非常重要,因为媒体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和领导人的决策和行动,而这是很多专制政府所不允许的。

四、现代民主制度的挑战然而,现代民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人民对政治的参与度过低,导致政治参与感和体验不佳。

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的信任危机也会对民主制度造成影响。

另外,政治精英的权力扩张和网络流言等问题也会导致民主制度的弊端。

五、总结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一种虽然有缺陷、但是越来越完善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历史有着足够漫长而坚实的深度和厚重。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精神、人权保障及自由主义等。

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一、社会主义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中,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尤其是在欧洲国家。

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国家福利为核心,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确保社会充满公平和平等。

其政府会在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积极干预和保障,以使得人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福利。

许多国家还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当的保护和帮助。

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另一个基本特点。

与社会主义有所不同的是,其重点在于市场的自由和开放,以保护私有产权,扶持企业家和市场竞争等机制。

政府的角色在于监管市场,保障公平竞争,并且通过稳定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来维持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以创造更好的经济繁荣。

欧盟国家占据了全球总产值的25%以上,这归功于其市场经济的运营和发展。

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特点之一。

民主政治体系是由选民选出的代表组成的议会所派生的。

议会承担起立法机构的角色,由选举产生的大多数议员选出政府。

政府则负责实施国家政策和决策。

民主国家的政策和规划是根据选举结果和议会的意见及其所代表的群体需求来制定的。

四、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在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法律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且贯穿于整个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政治运作的规则在于法定程序和制度、法律惯例、以及法庭判决,以确保政治和政策制定得以进行平稳无误,并保障民主原则切实落地和实施。

五、人权保障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人权保障。

人权保障作为社会制度的基础,是每个西方国家所关注的政治核心,且被视为严格遵守和维护的法律实践和行为义务。

人权保障的范围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财产权、体面生活权、意识自由、政治剜制和其他权利。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现代政党和‎政党制度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其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人‎们对民主政‎治的诉求。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是‎:国家权力是‎人们为了组‎成一个共同‎体,让渡出自己‎的部分权力‎而构成的公‎共权力,因此,民众有权直‎接地、而不通过其‎他中介来行‎使政治决策‎的权力。

但在实践中‎,这种直接民‎主的实施有‎很多不可逾‎越的障碍,如国家规模‎、公民素质、操作成本等‎。

实践的结果‎,就是出现了‎相对直接民‎主而言的间‎接民主形式‎,即代议制民‎主。

政党作为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代表‎,作为民众政‎治参与的有‎效手段,理所当然地‎成了代议制‎民主的主角‎。

一旦政党成‎为政治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民主政治就‎由民众和公‎共权力单相‎关系变成了‎民众、政党与公共‎权力的三相‎关系。

政党制度作‎为国家规范‎的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化的‎政党与民众‎、政党与政党‎、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模式,在整个现代‎民主政治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西方政党制‎度自建立以‎来一直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并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应当承认,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西方政党制‎度必然包含‎着反映民主‎政治的某些‎共性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客‎观对待。

当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不等于没有‎立场。

我们研究西‎方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目的是通过‎揭示其历史‎性进步和某‎些合理性,为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这是我们的‎落脚点。

离开这一点‎,研究这一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一、在党民关系‎方面,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致‎力于发展民‎主民主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民主制度通‎常以政党制‎度为特征”。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把国家‎完全世俗化‎,揭掉了笼罩‎在国家头上‎的神圣光环‎,将国家事务‎由少数等级‎特权者的垄‎断变为广大‎民众的参与‎,实现了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

西方政党制度探究

西方政党制度探究

西方政党制度探究提要现代政治被称为政党政治,这说明政党在现代尤其是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最普遍、最常见、最活跃的社会现象,而且政党是当代西方国家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政治实体 ,它对一个国家政治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政党的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已寥若晨星。

西方政党制度是西方民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西方政党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各国政党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不同 ,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政党。

关键词政党政党制度西方政党制度一、政党及政党制度概述(一)政党概念的涵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

在西方,政党一词的英文为Party,法文为parti,德文为partei,西班牙文为partido,全都源于拉丁文的Pars,其本来含义是“一部分”,另有同伴、不对、聚合等意。

欧美于17—18世纪开始在政治生活中使用这一词汇。

后引申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

但后来由于各国的政党及政党政治的千差万别,各国学者关于政党的概念也是林林总总,莫衷一是。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科斯和恩格斯就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

”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指出了共产党的特性,而且指出了政党的一般特征。

列宁后来就政党的本质进一步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这都是起码的常识。

”“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

”“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势必变成政治斗争。

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重、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政党的斗争。

”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分权制衡的思想发源于欧洲,但是,把“三权分立”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组织原则并形成一种制度,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但作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分权制衡思想在实践运行中存在很大差别,就是在一个国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美国虽然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但其三权也是交叉重叠的。随着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需要,政府权力不断得到膨胀,形成了行政高度集权。
三、代议民主制
在专制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建立之后,关于人民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主权在民”的原则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启蒙思想家有的主张直接民主,如法国的卢梭;有的主张间接民主(代议制),如英国的洛克。但是,近代资产阶级宪政实践表明,民族统一国家出现后,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已经无法实现。因此,英国资产阶级在封建议会基础上,首创代议制,并认为“议会主权”就是“人民主权”,从而代议民主制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
四、分权制衡原则
西方国家把分权与制衡作为对待国家权力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他们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交给不同的机关行使,并且三者之间相互制约。三权分立的制度实际上是分权和制衡原则的结合。
分权的思想最早由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他主张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行政和外交权,前者由议会实行,后两者则交给君主行使。这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力量的分权。后来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根据洛克的分权思想,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认为要防止权力被滥用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的思想不仅继承了洛克的分权思想,而且还提出了制衡原则。
虽然各国的模式不同,但分权与制衡是西方国家共有的特点。
五、政治统治与管理的“法治”原则
法治就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原则,这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运行的一项原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概述及特征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概述及特征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概述及特征(陈艳)背景知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或国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习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情况。

2.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程序。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体会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的政治变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基础知识】含义:亦称“立宪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历史条件: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院组成。

2.传统上,英国议会对王权有一定的限制(税收)。

3.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4.很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议会特别是下议院,在议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议会获胜处死查理一世——共和国时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议会权力超过国王)①《权利法案》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②《权利法案》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否定了君权神授;议会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王权衰落,议会权力增长)①起源:源于国王召集大臣在宫中秘密小房间里召开商讨国家大事会议的传统。

西方民主政治的内涵、特点及其反思研究

西方民主政治的内涵、特点及其反思研究

西方民主政治的内涵、特点及其反思研究西方民主政治的內涵、特點及其反思研究劉性仁*(北京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生, 北京100871)內容摘要:本文首先就民主政治的涵義進行梳理,其次對於民主政治的特點、條件、類型等依序討論並進行論證,最後進行西方民主政治的省思及盲點,希望能夠透過本文研究,更能精確地體會到西方民主政治的內涵與特點。

關鍵字:民主政治、大眾式的民主、精英式的民主一、前言民主政治(Democracy)是一種由人民來進行統治的政府形式,關於民主政治的內涵研究,數世紀來一直是激烈爭辯的話題,關於民主政治的討論,最早溯及到希臘時期的雅典,雅典是民主政治的最佳代表,在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政體下,公民有著不同的角色、地位與作用,公民在政治權利上與法律之前是平等的,公民都審議公共問題的公民會議中的成員,並且遵循著多數決原則,公民對政府運用控制權,公民可以實現選舉的權利,公民也享有政治自由與公民自由,可以批評也可以反對,公民更可以透過法律,來建立公平審判的秩序與承認對於政府的合法限制,而免於政府專制。

西元前431年,伯裏克裏斯(Pericles)為了對抗斯巴達而犧牲陣亡的雅典戰士,所發表的國殤演說,這篇演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民主演說,該篇演說中所強調的民主體制是1.統治權屬於大多數人而非少數人2.尊重法律與權威3.關心公共事務4.容忍與自由5.以公開討論決定政策6.開放社會7.多才多藝。

此篇演說中對於民主的描述,只是一種理想,並非是現實性的,事實上,在西元第五及第四世紀的雅典,他的民主政治受到幾種限制,並非是完美的,首先希臘人的公民概念是偏狹的,它排除了婦女、兒童、外僑與奴隸,公民的資格是由出生而來的,很少是由後天所獲取的,因此公民在社會階層中有著相當固定的社會階層,其次,城邦被視為是一種有機體,他高於個人及其它團體,政體就是國家、民族與社會融合成一體,而沒有獨立的權力中心,公民自由是指城邦社群中的自由及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責任,公民並盡心地替民主政體犧牲奉獻,再者,只有少數的公民在任何時候出席公民大會,因此政治領導主要是貴族式,並且有政治迫害;當時有許多古希臘的思想家,並不支持雅典的民主政治,也都對民主政治提出了強烈的批評。

国外政党政治的发展演进特点与走势

国外政党政治的发展演进特点与走势

国外政党政治的
类 型政党 内部间 的纷争也不 冷 来 断。 实行一 党制的国 陆续推 家, 行多
历史演进与现 状
战结束以 来,世 党形势又 党政治, 批新兴 界政 发生 一大 政党建 立, 使
党 是 人 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 治 文 明 发 展 到 了新 的 变化 ,政 党 制 度 向越 来越 大 得实 行 多党 制 的 国家 猛增 到 1 0多 7
9国 宣 布 实 为 ,政 党 是 阶级 的 产物 .它产 生 干 的 高 潮 。一些 国家 开放 党 禁 或实 行 上 。期 间 仅非 洲 就 有 4 多党 制 ,各 种 新 兴 政 党 不断 涌现 , 行 多党 制 阶 级 ,也 是 阶级 的 、高 度 发达 的 政
治 组织 。近 代意 义 上的 政 党 最早 产 政 党数 量 大大 扩 增 ,特 别 是 围绕 选 2、 多数 国 家 战 后 形成 的 政 党 生 于 英 国 ,为 1 7 6 9年 建立 的 辉 格 举 而 出现 的政 党 明 显增 多。 据有 关 政 治版 图 发 生新 的 分化 重 组 ,传 统 l世 纪 初 ,全 政 党受 到 较大 冲击 .新兴政 党 影 响 党 和托 利 党 。l 8世纪 ,法国 、普 鲁 部 门 大 略 统计 ,到 2 世界 有影 响 的 政 党 大约 有 57 0个 上 升 。近 一 二 十年 来 世 界 许多 国 9 士 、 美国 等 西方 国 家也 陆续 建 立 政 实 ,较 冷 战时 期 增 加 家 原 先 所 维 系的 政 党 格 局 发 生 变 党。l 9世纪 中后期 ,西方 其 他 国家 ( 际数 量 更 大 ) 先 后 创 建 了一 些 不 同 意 识 形 态 特 了3 %以 上 。在 当今 2 0多 个国 家 动 ,一 些 国 家政 党 力量 的 平衡 局 面 5 0 性 的政 党 .许 多工 人阶 级政 党 都 是 和 地 区 中 ,除 20多 个 国家 无 政 党 被 打破 ,传统 的 主 流政 党 力量 与 影 在 这一 时期 成立 的 。从 1 9世 纪 后 外 ,其 他 国家 都 实 行不 同 形式 的政 响 普遍 下 降 ,有 的 国家 维 系百 年 的 期 开始 政 党政 治 陆续 向 弧 非拉 地 党 制度 。由于 国际 形势 变 化 、演 进 , 老 党 或 强 盛 多年 的 大 党 一 再 发 生 区传 播 ,一批 民族 民主 政 党相 继 建 在 国 际层 面上 ,政党 间的 意 识形 态 分 裂 ,楹 少数 国 家 的主 澹 政党 持续

近现代西方政党特点研究

近现代西方政党特点研究

近现代西方政党特点研究作者:冯宁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11期【摘要】现代西方政黨拥有相对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较民主化的价值取向,其政治主张日趋中性化,制度性功能逐渐超越代表性功能。

西方政党对社会变动不断做出反应,将社会变动以较为缓和的方式传递到政治体制内;同时又以自身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来回应外界的变动以释放压力,这种自我完善调整机制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西方政党监督制约中性化调整机制现代西方政党体制最早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回顾西方政党政治30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有很多规律性的特点需要梳理和分析,以便于对西方政党制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基于委托—代理和“人性本恶”假设下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党分肥制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制度建立的初期曾经被广泛采用过。

1801年,民主共和党的T·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他所任命的官员全部是为总统竞选成功而尽力的党派亲信。

由于政党分赃制(spoils system)任人唯亲,很多上任的官员并不能胜任其官职,导致人员任用失当,内耗严重。

也正是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美国国会于1883年通过《彭德尔顿法》,实行功绩制度取代政党分肥制。

英国在更早的1854年推出了《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开创了近代西方以考任制度和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制度的先河。

西方的政党制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监督机制不断趋于完善。

西方政党制之所以重视对政党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的。

其一,按照西方的契约型政府理论,国家的权力产生于人民的委托,人民与政府之间是权力的委托与受托关系。

在现代社会代议制政府的条件下,虽然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将治理国家的权力委托给选举产生的官员去行使,但是权力的主体资格仍然是人民,因此人民是权力的最终拥有者,对权力进行监督应是理所当然。

其二,从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到近代的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等西方政治学者所主导的“人性本恶”的思想深入人心。

因此,西方政治家在构建近代政府的过程中,也刻意设计了一整套权力制约机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特点及趋势-资本主义论文-政治学论文-政治论文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特点及趋势-资本主义论文-政治学论文-政治论文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特点及趋势-资本主义论文-政治学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政党及政党制度概述。

政党概念的涵义。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组织。

政党制度。

美国学家爱泼斯坦关于政党制度的定义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相关词条中曾这样写道:政党制度是政党之间竞争性的一种互动模式由于西方各国在、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国家的政党制度也呈现许多相异的特征。

政党制度在现代国家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是理解近现代西方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

2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制度、阶级结构以及各种力量对比情况的差异,特别是选举制度的不同,各国政党控制和干预的手段、方式以及各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政党制度也因此纷繁多样、各具特色。

传统的分类方法是按参与竞争的执政党的数量进行分类的,这也是西方学者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根据这一标准,法国学者杜维格根首次将政党制度划分为三种类型:两党制,制和一党制。

两党制。

所谓两党制,是指在西方国家的体系内,由两个在国家生活中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上台执政的政党制度。

两党制最早形成于英国。

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一方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一方,执掌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另一方则成为党或在野党。

处于党地位的政党虽然无权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但却有权在议会内外批评执政党的内外政策,合法地监督和制约执政党的施政行为,并充当现任政府的后备政府,在执政党陷入危机时取而代之,从而保证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有序地运转。

制。

制是指在一个西方国家中林立,各执政党都可以通过竞选而由政党联合执政或由某一个政党单独执政的政党制度。

在实行制的国家中,存在着3 个或3 个以上的政党,各政党可以单独或联合进行竞选,由选举中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他们即为执政党。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第一篇: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小组总结报告一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⑴、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封建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⑵、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森严⑶、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巨大,政教冲突激烈,教权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

二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形成原因⑴、西欧政治格局长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原因 1.地理因素因为西欧被许多河流和山脉分隔开,边缘也被海洋切割了。

这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发展,阻碍了各小国间的交流。

地理因素也是国家统一的一个障碍。

2.西欧封建制度:欧洲封建社会因封建主内部土地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每一层上下级之间都结成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每个封建主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所以,整个西欧封建社会是分裂的,国王的权力有限,不能统治到各级封国,难为天下“共主”。

城市兴起前的庄园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然而在西欧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下,一些大庄主往往不听从中央的管辖,一度造成庄园割据的局面,这种现象削弱了西欧专制的力量。

因此也是社会生产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3.历史遗留问题:西欧没有经历长期统一的朝代。

因此,西欧没有实现过民族融合和思想统一的阶段,各民族矛盾重重,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局面。

⑵、西欧封建等级形成原因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基督教的传统,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1.罗马封建因素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

系统了解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及特点

系统了解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及特点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取的是民主共和制的政体。共和制最早产生于奴隶制国家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从国家权力行使方式上看,民主共和制又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共和制和间接民主共和制。前者是指由广大公民直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并且亲自行使国家权力;后者则是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所以间接民主制也被成为代议制民主。在当代世界上,代议制民主是各国通用的政体,其一般特征在于,国家权力至少在形式上属于多数人;国家元首的产生实行选举制。
即使是总统制共和制其总统的权力大小也存在差异,法国总统的权力会小于美国总统的权力,因为法国总统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要大一些,此外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当时各政治势力对比决定的。至于一些细节问题,差异会比较多。
德国属于议会共和制,总统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因此不享有实权,而内阁首脑总理却拥有实权。
内 阁
2、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制约。内阁不仅拥有行政权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议权,由执政党所控制的议会多数保证立法的通过。内阁总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权力,他不仅能够挑选阁员,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甚至可以解散议会,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3、总统或国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在这一政体中,国王均为世袭制,总统多为间接选举产生,如由国会议员投票选举产生。总统或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性、礼仪性意义,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介入政党间的权力调解,平常较为超脱,不承担具体责任。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共和制是混合制,它兼有议会制和总统制的部分特点。在这种体制下,总统一般由全民投票选举产生,有法定的任期,并且也不是必须获得议会的支持。实行这种体制的国家的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总理则由总统进行任命或撤换。这些国家都是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其实行混合制的目的在于既要避免议会制下政府的频繁更迭,同时也要避免总统的权力过于集中。当代实行混合制的最为典型的国家是俄罗斯。因此,俄罗斯总统的权力要比美国总统的权力大一些。

西方政党的执政方式及其特点

西方政党的执政方式及其特点

作者: 庄德水[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页码: 51-55页
主题词: 西方政党;执政方式;执政机制;执政手段
摘要:西方政党执政方式可分为全面型、松散型和介入型。

西方政党执政机制的基础在于“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执政党利用执政机制对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实行权力控制。

西方政党的执政手段包括竞选纲领、意识形态、亲民活动和金钱政治,执政特点主要表现在党政职能分开、遵守法律框架、实行文官制度和制约执政权力等方面。

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优点有哪些

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优点有哪些

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优点有哪些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优点有哪些一、美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基本特点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在其早期的权力构架中,并没有政党的因素,只是在后来政治角逐中,政党不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是: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推荐产生,总统在全国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间接选举产生,当选总统并不一定是得到绝对选票多者,而是为获得选举人票更多者,哪一位总统候选人只要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即当选美国总统。

当选总统所在的那个党即为“执政党”,上台组阁行使行政权。

总统还是行政首脑,直接控制着行政机构,并且还是三军总司令。

2、美国的政党体制相当松散,政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各类选举的工具,选举之后,政党作为一种组织体系作用相当微弱,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选举党”。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但它不同于西欧国家的两党制,它不是以意识形态划分的,而是按照区域和利益集团来划分,两党从本质上讲都是代表不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在美国的权力体系中,从联邦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绝大部分权力都由两党人士掌控,第三党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对共和、民主党构成实质威胁。

3、美国的国会即众议院、参议院议员一般由政党推荐参选,由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

除个别当选议员是第三党、独立人士外,大部分议员都由共和、民主两党所得,并组成各自的党团。

众院议长由多数党资深议员出任,参院议长由副总统兼任,另设临时议长。

与西欧国家不同,即便在参、众两院获得多数席位也未必是执政党,只有总统所在的党才是执政党。

在总统任期的中间,还有中期选举,主要是改选部分参议员和众议院全部改选。

4、美国的总统尽管名义上是所在党的领袖,但当选后更多的是以“全民总统”的面目出现,其政党背景和痕迹淡化,没有哪一个美国总统全面领导过一个党,他难以通过党组织来控制国会、州和地方公职人员。

美国总统不由国会选举产生,他不对国会负责。

5、这一政治体制模式的优点是:美国总统的权力较大,总统受政党的约束小,独立性较大,有利于较快地作出政治决断,提高执政效能。

西方政体民主情特点原因比较明

西方政体民主情特点原因比较明

西方早期民主起源考纲核心海洋文明小环境女神后裔民主情三人开创新历程四大特征男人中罗马创制法理念奠基西方扬美名英伦光荣革命现君主立宪新局面美国宪法三原则法德体制又相反四国革命各特色兩两近似有异点西方大国兴衰顺序16世纪西葡(集权封建国家)——17世纪荷兰(商业资本主义)—-18世纪-20世纪前期英国(工业资本主义)-—20世纪30年代—90年代初苏联(制度创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美国(百年机遇)整体框架(一)希腊民主要点1条件:①地理因素:谷地和海岛地形,形成海洋文明.②经济因素:海外贸易为主经济形态(海洋经济)。

③社会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市)民阶层。

④政治因素:奴隶制城邦确立,平民与贵族斗争。

⑤思想因素:海洋文明形成的集体、平等意识(早期智者学派)。

⑥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

梭伦改革:1)、经济上:①废除把欠债平民变为奴隶,无力还债国家赎回, “解负令”。

②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的措施.③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氏族残余.2)、政治上:①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

第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国家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不能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

②设立四百人会议常设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③设立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即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克里斯提尼改革:(1).设立10个地区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氏族部落,地域代替了血缘原则,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影响。

(2)。

建立“五百人会议”.经抽签50人组成常设,享有很大权力,负责城邦政务.(3).加强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的活动。

制定了贝壳(或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再起。

伯利克利改革:(1)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完全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执行和监督机构。

(2)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

全体男性公民基本上都获得了通过抽签、选举和轮换而出任各级官职的权利和机会。

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社会关系

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社会关系

①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社会关系高新军[ 摘要]美国政党的产生是与总统的竞选相联系的,美国选举权的扩大,则推动了美国政党的发展。

美国政党的内部组织十分松散,在党内团结上表现出相当低的水平,党内权力结构分散。

政党之争存在于联邦和州一级的政治机构中,在州以下的地方政府中,政党的色彩比较淡漠。

在美国的党群关系中,存在一个政治市场。

美国社会中对党派的不信任感,造就了约占总选民人数1/ 2 的无党派选民,他们成为各党派在选举时努力争取的对象。

当选的各党派议员都非常注重与自己选区选民的联系,定期回到选区征求选民意见,回答选民的投诉和意见。

“9·11”恐怖事件以来,美国的“行政主导”力量大大加强了,但并没有对美国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起什么推动作用。

总之,松散的政党组织形式,以选举为纽带的政党政治与选民的关系,行政权力大于政党权力,是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

美国政党政治社会关系[ 关键词]在近现代政党的历史上,美国的政党因其独特性而独树一帜。

这不仅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现政权在政党之间和平转移的国家,而且其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每 4 年一次的总统竞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毋宁说美国的政党就是为4 年一次的总统竞选服务的,并且直到现在也仍旧如此。

与此相适应,美国的政党就具有了自己处理党群关系的独特特点和运作规律,认识和了解这些不仅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美国社会及其制度不无裨益,而且对于我们借鉴其合理成份亦有帮助。

在美国,实际上存在着这样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美国政党的产生是与总统的竞选相联系的,也是为竞选服务的。

美国总统的竞选造就了美国的政党,美国选举权的扩大则推动了美国政党的发展。

另一种倾向是美国政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党员②,只有投民主党或共和党候选人票的选民之分。

社会上存在着很深的对党派的不信任。

美国主要政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处理党群关系的。

简言之,美国的政治生活需要政党来组织和动员选民来参加选举, 同时, 选民也通过选举来监督政党及其组织和领导人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探讨西方政党政治的特点
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国家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体。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探讨西方政党政治的特点。

 议会将政党与国家政权联系在一起,政党通过议会内的组织,操纵或影响议会活动,进而控制或影响政府的活动,实现其掌握国家政权的目的。

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议会是政党竞争的主要领域,是政党控制公共权力的根本途径,政党的活动贯穿在议会活动的始终。

政党实现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首先是通过议会活动体现出来的。

 政党这一概念在西方有不同的解释:政党一词在十九世纪随着欧美代议制的发展和选举权的扩大而产生。

它指的是以与政治团体竞争而赢得公职选举为目标的组织。

后来政党的意义逐渐引申,亦包括并非从事竞争选举的政治组织,诸如无法通过选举而取得公职的小党,寻求废止选举竞争的革命组织,以及极权国家的统治集团。

政党为:一群人以指导政府政策为目的而组成的团体。

政党乃为基于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某种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结合的团体。

政党乃是一个由个人基于自愿所组成之政治团体,为政府提供一般措施、建议,或者制定政策,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以作为实现其主义与政策最有效之方法。

现代意义的政党乃是具有相当持久性的社会集合,它追求政府中的权力与职位,建立起联系政府的中心领袖与政治领域内(无论中央与地方)的大批跟随者之组织结构,以产生共同的观点或至少效忠的认同之符号。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