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如何高效经营自己的水产养殖场(以鳜鱼养殖为例)

272019-6在平时工作中,笔者长期与众多的水产养殖企业老板以及养殖大户接触,感受最深的是养殖户通常认为水产养殖是一个复杂、艰辛的工作,其涉及面广、事情繁多,管理起来较为吃力。
有的养殖户管理自己养殖场还勉强可以,但牺牲了较多休息时间,即使赚了钱生活质量也较差。
对于想扩大经营的养殖企业来说,技术人员、技术模式、养殖管理更成了大问题。
因此,几十来年,能成功且上规模的水产养殖企业凤毛麟角。
但是对于管理好、技术好的养殖者来说,水产养殖利润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是蛮高的。
如何才能提升养殖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呢?下面笔者就以鳜鱼养殖为例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鳜鱼是在众多淡水养殖鱼类中比较稳定的养殖品种,价格虽然每年变动幅度很大,但依然坚挺,养殖利润非常可观。
因此,近年来鳜鱼养殖越来越热。
目前,养殖户关注得比较多的是养殖技术,但往往过于注重技术而忽略了经营管理。
我们不妨把鳜鱼养殖视为一个投资项目,那么作为投资项目就不仅仅只关注技术了,必须要全盘考虑,更多的要在经营管理方面下功夫。
一、项目目的与目标如何经营一个项目,并取得盈利,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目的和目标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养殖鳜鱼和希望达到什么结果?这点非常重要!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接触过很多水产养殖或者农业行业的朋友,极少人能理清这两个问题的,但凡对这两个问题理解得很透的人迟早都会成功。
下面我们先来谈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养殖鳜鱼?回答这个问题时就需要思考很多重要的因素:鳜鱼养殖的历史、现状、市场需求、未来趋势、成本构成、气候、技术条件、人员配置、当地配套、场地要求、资金投入、回报率、自身能力等等,当我们充分思考过这些因素后,才会理清思路,哪些是自己长处、哪些是短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判断自己是否能做,是否有优势?如果知道某些因素是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解决的,那么也就知道是不能上场比赛的,就不要参加了,可以做其他自己有优势的。
对于已经投入了或者认为可以投入的朋友,了解这些因素后就会在养殖过程中有目的去完善、解决问题,也就有了方向,不会遇到问题束手无策、盲头苍蝇。
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3 清塘消毒
经修 整过 的 池 塘采 用 干法 清 塘 , 在 池 底 挖 掘 几 个 小坑 , 将 生石灰 放入 其 中加 水溶解 , 并 趁热 即 向池 塘 四周 均 匀 泼 洒 , 生石灰 的用量为 1 5 0 0 ~
2 2 5 0 k g / h m。 。次 日用 铁 耙 翻 动底 泥 , 使 石 灰浆 与 底 泥充分 混合 , 这 样做 不 仅能 杀灭 野杂 鱼 、 敌 害
4 . 2 饵 料 鱼种 类
饵 料 鱼 的种 类 主 要 有 鲮 鱼 、 团头 鲂 、 鲢、 鳙、 草、 鲫、 鲤、 麦 穗 鱼及 餐 条 等 野杂 鱼 。刚 开 口时 以
1 池 塘 条 件
池 塘 要 求水 源 充 足 、 水质清淡、 排灌 方 便 、 淤 泥少 、 无 污染 。没 有专 门 配套饵 料 鱼 的池 塘 , 面积 不 宜过 大 , 一般 1 3 3 3  ̄2 0 0 0 m。 为 宜 。配套饵 料 鱼 的池 塘 , 面积 以 2 0 0 0 ~3 3 3 3 m。为 宜 , 与饵 料 鱼 培育 池面 积 的 比例一 般 为 : 【 : 3 ~ 1: 4 , 池 塘 水
3 5
—
《 河 北渔 业) ) 2 0 1 3年 第 1 期( 总第 2 2 9期 ) 放人 一些 老泥鳅 , 让其 在养 殖池 内 自然繁 殖 , 小泥 鳅 是鳜 鱼喜食 的饵料 。在鳜 鱼养 殖池塘 内不宜 套 放 草鱼 、 青鱼 、 鲤 鱼等 。放 养的鳜 鱼鱼种及 套 养鱼 类 需用 3 g / m。 的硫 酸铜 溶 液 或 2 0 g / m。的高锰 酸 钾溶 液浸 洗 5 ~1 0 mi n , 防 止放 养 的鳜 鱼 鱼 种 和套养 的 鱼类 将病 原体带 人到 养殖池 内 。
商品鳜鱼池塘主养技术

商品鳜鱼池塘主养技术一、池塘条件鳜鱼主养池选择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条件好,池底平坦,淤泥少于20厘米,面积3~10亩的池塘。
同时每亩池塘需安装1台3千瓦功率的增氧机。
配套饵料鱼池选择靠近鳜鱼主养池的池塘,按1∶3的面积比配套饲养饵料鱼,池塘条件同上,养殖方法同常规鱼种养殖。
二、鱼种放养饵料鱼培育为保证鳜鱼在整个养殖期间有数量充足和规格适口的饵料鱼。
饵料鱼培育池应在鳜鱼放养前1个月内,按每亩10万~20万尾的不同密度放入鲫鱼、鲢鱼或鳊鱼种。
鳜鱼主养池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鳜鱼体长达到6厘米以上,主养池内的饵料鱼规格达到2.5厘米左右时,即可按每亩800尾左右的密度进行放养。
三、饲养管理合理投喂饵料鱼鳜鱼入池后,每天凌晨和傍晚要注意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发现摄食时间开始延长、饵料鱼减少较多时,必须及时补充饵料鱼。
无论是自己配套培育饵料鱼还是从外购买饵料鱼,投放前一定要做好杀虫杀菌的消毒工作,以免带入病原体。
一般掌握在1周内添加1次饵料鱼,6、7月和11月份应超量供应饵料,促使鳜鱼快速生长(此时段水温相对较适宜,溶氧状况好,水质较好),8、9、10月宜限量供应,少量勤投,控制在八成饱即可(此时段水温高水质偏差,发病率较高),饵料品种切忌单一。
水质调控(1)养殖初期水位控制在1.0米左右,以后每隔1周从已消毒的饵料鱼池中添加新水,7月份达到最高水位1.5米左右。
(2)8月份后利用旁边已腾空的饵料鱼池(7月份可用于养殖青虾),每天早晨,将鳜鱼池的底层水和青虾池的表层水进行循环对流4小时左右。
(3)整个养殖期间每天要开启增氧机数小时,以保证溶氧充足。
科学防病(1)把好种质关,购买优质无疫病的鳜鱼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2)坚持每10~15天投放1次芽胞杆菌或EM菌等微生态制剂;(3)不长期使用单一的化学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选用多种中草药或通过投喂饵料鱼间接服药进行预防;(4)连续养殖的可采取每年鳜鱼池与饵料池交换轮养的方法来防病。
池塘主养鳜鱼的技术

科学投喂饲料
选择适宜的饲料品牌和种类,根据鳜 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科学投喂 ,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防治病害
加强病害防治,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 鱼体检查,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 施。
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池塘主养鳜鱼将面临更多的市场风险和挑战。为了保持 竞争力,养殖户需要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池塘主养鳜鱼的技术
汇报人: 2023-11-20
目 录
• 池塘主养鳜鱼概述 • 池塘主养鳜鱼的养殖技术 • 池塘主养鳜鱼的饲料管理 • 池塘主养鳜鱼的病害防治 • 池塘主养鳜鱼的捕捞与销售 • 池塘主养鳜鱼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池塘主养鳜鱼概述
池塘主养鳜鱼的定义
01
池塘主养鳜鱼是指在同一个池塘 中以鳜鱼为主养鱼,搭配适量其 他鱼类进行养殖的一种生产模式 。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池塘主养鳜鱼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 ,智能养殖系统、精准投喂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池塘主养鳜鱼带来更多 的发展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鳜鱼的生长需求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进行投喂,注意 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日常管理
做好巡塘工作,观察鳜鱼的生长情况和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 行管理。
03
池塘主养鳜鱼的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与选择
1 2 3
新鲜动物性饲料
新鲜动物性饲料是鳜鱼的主要饲料,包括小杂鱼 、虾、蚌等。这些饲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 满足鳜鱼生长的营养需求。
养殖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池塘主 养鳜鱼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新 的养殖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为提高 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品种。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鳜鱼主要从江河湖泊及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获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苗种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
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
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
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
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
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
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
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
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成鱼养殖。
①池塘条件。
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米左右。
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千克。
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
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
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②放养密度。
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③饵料鱼来源。
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
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
三是为了节省鱼池,可直接在鳜鱼池中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可满足鳜鱼的部分需求。
鳜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数 定量 , 每隔 3 - 5天投 喂 1 次, 有 较好 的效 果 。 驯 养鳜 鱼 摄食 死饵 或 人 工饵 料 ,可 减 少活 饵料
鱼的投喂量 , 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以体 质健壮、 体长 2 . 5 ~ 3 . 0 厘米 的鳜鱼 ,在池塘 中设置网箱驯养效果为 好。驯化时第一天不投喂 , 第二天开始投喂 7 0 % 左右 的活饵 料 鱼 , 用人 工 培 育 的 1 - 2厘 米 的鲫 鱼 , 另搭 配
家 会 诊 。鳜 鱼 的发病 , 大 多 与饵 料鱼 有 关 , 在 投 喂前
富, 含 肉率 高 , 生长 快 , 食性杂 , 产量高 , 繁殖 力强 , 每
千克鲮 鱼养殖成本仅 2 ~ 3 元。 饵 料 鱼 的培 育 是影 响鳜 鱼 养 殖 经济 效 益 的重 要 环节 。其要求是生长速度快 、 个体均匀 , 体长控制在 鳜 鱼体 长 的 2 1 5~3 1 5 , 便 于鳜 鱼吞 食 。 培 育饵 料 鱼 , 以 肥 水 为 主 。饵 料鱼 的饲 料投 喂要 做 到 “ 四定 ”, 日投
3 病 害 防 治
养 殖 鳜鱼 要 高度 重视 病 害防治 。 要 始终 贯穿 “ 以 防为 主 、 以 治 为辅 ”的思 想 , 不 能平 时疏 于 防患 , 病 到 慌乱 用药 。鳜 鱼喜 欢栖 息在 静水 或 微流水 的水 域 中 , 尤其 是水 草 繁茂 的地方 。所 以在建 造鱼 池时 , 要在 池
始 到 5月 中旬 , 放 入池 塘 前 用 2 %的食 盐 水 浸 洗 5分 钟进 行 消毒 ,防止 病 原 体 带人 养 殖 池塘 。 同 时遵 循 “ 合理稀放 、 科 学 养 殖 ”的 原 则 控 制 放 养 密 度 , 避 免 片 面追 求 高产 、 高效 而 进行 高密 度养 殖 , 减少 病 害 的
鳜鱼池塘高效养殖实用技术

鳜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市场需求大,销售价格高,养殖效益好,是许多养殖经营者普遍看好的淡水名贵品种。
由于鳜鱼品种独特,性格凶猛,对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要求相对较高,在池塘养殖经营过程中要想实现高产高效,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养殖实用技术:一、选择适宜的养殖水面鳜鱼喜欢清新的水体,对水质要求极高,其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差。
因此,养殖鳜鱼的池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水深适宜。
鳜鱼生性凶猛,活动范围大,水质标准高,因此养殖水体要有一定的深度,必须达到2.5m 以上。
二是水量充沛。
养殖用水的水源必须稳定、充足、无污染,要求长年都有优质水源供应,水量充足,且远离一切污染源。
三是水质优良。
鳜鱼喜欢清新、洁净的水质,池水透明度务必保持在30cm以上,池塘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动,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四是排灌自如。
养殖池塘必须有独立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通畅,进排水口安全可靠,同时配套网具等拦鱼设备。
五是设施完备。
池塘要求底部平坦,底质宜沙质土,池底淤泥略少。
同时,池底要求保水、保肥性能好,以便于培肥。
为保证生产需要,每个池塘必须配备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常用设备。
六是消毒彻底。
鳜鱼对养殖环境要求严格,对有些药物敏感,发病治愈难度大,因此必须保持水体环境优良,通过优化水质、消杀病害因子,以减少病害发生。
消毒时选择晴好天气,每亩使用生石灰150kg,彻底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寄生虫及其它有害生物等。
二、采取合理的放养方法由于鳜鱼抗病力弱,且有互相残食习性,因此放养鱼种时一定要把好技术关:一是放养准备关。
在清塘消毒后约一周左右,可在池塘中注入清新用水,开始注水深度约80cm,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认水体毒性消失后,方可将水体加○王文彬深到2.5m以上准备放鱼。
放养前,还要根据池水肥度情况,施足基肥,可采用发酵过的有机粪肥,用量把握在每亩150-200kg,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动物供鳜鱼食用。
二是放养品种关。
鳜鱼池塘的养殖技术

鳜鱼池塘的养殖技术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其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鳜鱼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在池塘中不仅可以混养少量鳜鱼,以清除野杂鱼,还可以专塘饲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一、生活习性鳜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喂养时,可喂死鱼、死虾等。
雄性鱼三龄成熟,雌性四龄成熟,其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100克,第二年可达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长到1~1.5公斤。
二、池塘条件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面积宜3~8亩,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应2.5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流水更好。
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饵料鱼培育饵料鱼养殖面积为鳜鱼池的3~4倍。
从鳜鱼的适口性和经济角度考虑,饵料鱼一般选择白鲢、鲫鱼等品种,放养密度为亩放鱼苗30~50万尾。
鱼苗放养后,不用立即投饲,待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塘四周觅食时,开始投喂豆浆或其它饲料。
在培育前期,饲料吃光就添,而在后期应对饵料鱼规格予以控制,将饵料鱼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至1/3之间。
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饵料鱼应控制在3~4厘米。
四、鳜鱼种放养单养鳜鱼时,可亩放规格为8~10厘米的鳜鱼种800~1000尾。
也可在鳜鱼池中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以作为活饲料。
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亲鱼或60尾二冬龄鲫鱼。
用稀网将鱼池隔成两半,一边养鳜鱼,一边养其它鱼,使繁殖的幼鱼穿过稀网成为鳜鱼食料,同时鳜鱼的活动又不妨碍其它鱼类的安静繁殖。
五、饲养管理1、投饵: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2、水质管理:要经常加换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天加换新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进鳜鱼健康生长。
鳜鱼优质高效的养殖技术

鳜鱼优质高效的养殖技术摘要:一、放养量的问题放养量的多少与养殖方法、水质好坏、饵料丰欠关系很大。
单养一般每亩放养4~6公分1000~1500尾,混养每亩50~80尾,放养规格大,成活率高。
据经验,在正常情况,放养2公分成活率20%左右,3~4公斤成活率50%以上,放养4~6公分成活率70%左右,6~8公分一、放养量的问题放养量的多少与养殖方法、水质好坏、饵料丰欠关系很大。
单养一般每亩放养4~6公分1000~1500尾,混养每亩50~80尾,放养规格大,成活率高。
据经验,在正常情况,放养2公分成活率20%左右,3~4公斤成活率50%以上,放养4~6公分成活率70%左右,6~8公分成活率80%以上,在放养时注意个体规格上下悬殊不大,这样可以避免因饵料鱼缺乏同时种鱼苗的相互残杀,影响产量和效益。
二、结构安排根据实践经验,在单养的鱼池和混养饵料鱼的品种主要以本地白刁和广东麦凌为主,其次投放各种小杂鱼,单养鱼池投放饵料10天前,清塘消毒,再培肥水质,每亩投放白刁或麦凌水花80~100万,混养投放白刁水花5~10万,或麦凌夏花2~5万。
单养必须增加专用饵料鱼池,比例是2:1,总体根据鳜鱼的放养密度灵活搭配,以保证鳜鱼的正常生长。
三、病害防治养殖鳜鱼要高度重视病害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在生态养殖的总体技术构架下,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1、要放养水生植物。
鳜鱼喜欢栖息在静水或微流水的水域中,尤其是水草繁茂的地方,所以在鱼池中适当放养一些水生植物,为鳜鱼健康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2、要清塘消毒。
放养前10~12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3、要调节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调节水质。
春秋每半月加水一次,6~9月份应每周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公斤左右,天气异常要加注新水,并保证水位相对稳定,要配备增氧设备,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
4、要注意水体消毒,经常使用水体消毒剂和生物制剂。
常用水体消毒杀虫剂为每亩用硫酸铜6两,硫酸亚铁2两混合使用,每月一次,千万不要加量。
鳜鱼池塘高效生态养殖

鳜鱼池塘高效生态养殖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22期徐加红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其肉质细嫩丰满、白洁,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淡水鱼类,尤为人们所喜爱,池塘主养前景广阔,但要获得较高的效益,必须要坚持健康生态养殖,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池塘条件池塘要求底部平坦,淤泥少,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8~10亩为宜,水深2~2.5m,配备增氧机,池塘四周开挖宽50cm左右,深30~40cm的浅沟,以便捕捞。
二、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并曝晒过冬。
在鱼种放养前15天左右使用生石灰加菜饼清塘,每亩水面用量为生石灰120kg,菜饼为10kg(用前浸泡2小时),化浆全池泼洒,用木耙扒动池底,让药物深入淤泥,充分杀死池塘中的各种敌害生物和病原体,生石灰和菜饼的搭配使用对抑制鳜鱼的寄生虫病,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暴发性细菌病和病毒病有非常好的效果。
为鳜鱼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饵料鱼的配套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一生以活鱼虾为食。
饵料鱼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对鳜鱼的快速生长至关重要。
饵料鱼最好以体型细长、鳍条柔软的品种为佳,如鲢鱼、鲮鱼。
一般鳜鱼最喜欢捕食其体长1/3~1/2的鱼类。
应就近选择饵料鱼培育池,面积为主养鳜鱼池的4倍左右。
饵料鱼应采用一次性高密度放养,逐步降低密度,分期投饲,以控制其规格,与主养的鳜鱼同步,保证其适口性。
在鳜鱼种放养前15天左右,先投放2~4cm的饵料鱼15~20万尾。
三、鳜鱼种放养质量好的鳜鱼种应该规格整齐,大小一致,体宽,体色光鲜,自然状态成群成簇。
放养规格5~6cm左右,成活率高,放养密度为每亩800~1200尾,放养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鳜鱼种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先将氧气袋放入待放养的池塘内约15分钟,让鳜鱼种逐渐适应池塘的水温,并用3%~5%的食盐溶液浸泡10~20分钟,再下池。
池塘高效养殖鳜技术

鳜摄 食 生长适 宜 水 温 l 8— 3 0 ℃, 最适水温 2 3
~
2 8 %, 在 此 范 围 内 随着 水 温 的升 高 其 摄 食 量 增
加, 生长 速度 加快 。养 殖 期 间 , 根 据水 温 变 化 采取
间隔投喂饵料鱼的办法 , 前期及后期每 7 ~1 0 d 投
饵料鱼苗的放养密度为 5 0万 尾 一8 0万 尾/
6 6 7 m , 饵 料鱼 池面 积为 ( 5—1 0 ) ̄ 6 6 7 m。 。
2 . 3 培 育方 法
鱼 苗放 养后 , 不 用 立 即投饲 , 待 浮游 动 物数 量 减少 , 鱼 苗在 池塘 四周 觅食 时 , 开 始投 喂 豆 浆或 其 它 饲料 。培 育后 期 应 对 饵 料 鱼规 格 予 以控 制 , 将
总第 1 3 8 期
文章编号 : 1 0 0 6— 3 1 8 8 ( 2 0 1 4 ) 0 2— 0 0 3 4— 0 2
江西水产科技
池塘高效养殖鳜技术
谢 美珍 习宏斌 邹文 岗
( 峡江 县渔 业局 , 江西峡 江 3 3 1 4 0 9 )
摘
要: 从池塘要求 、 饵料鱼 的培育 、 鳜鱼种放 养 、 饲养管理 、 常见病防治等方面介绍 了池塘高效养殖鳜技术 。
关键词 : 鳜; 池 塘养 殖 中图 分 类 号 : ¥ 9 6 5 . 1 ; ¥ 9 6 4 . 3 文献标识码 : C
鳜 是 当前淡 水养 殖 的热 门品种 之 一 。峡 江县 通过几 年 的 池塘 养 殖 , 取 得 了较 好 效 果 。其 主要 技术如 下 :
1 池塘 要 求
喂 1次 , 中期 ( 7—9月 高温 阶 段 ) 每 5— 7 d投 饵 1
鳜鱼养殖的高效方法

鳜鱼养殖的高效方法鳜鱼是一种美味可口、富含营养的淡水鱼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确保鳜鱼养殖的高效性,养殖者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鳜鱼养殖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选址和水质管理鳜鱼适宜在水质清澈、流动性好且富含氧气的水域进行养殖。
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地势较高、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区域。
同时,要注意避免选择工业废水排放口附近,以免对鱼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和氨氮等指标,保证水质稳定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
如果水质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如增加水量流动、通风换气、清理底泥等手段,确保鳜鱼生长环境的稳定。
二、饲料管理饲料是鳜鱼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鳜鱼以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为食,但养殖中一般采用人工饲料。
选择适合鳜鱼生长的优质饲料,并根据鳜鱼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投喂。
在投喂饲料时,要注意饲养密度和投喂量的平衡。
过量的饲料会造成浪费和水质恶化,而过少的饲料则会导致鳜鱼生长缓慢。
饲料投喂应分散进行,避免鳜鱼出现食物争夺和高温天气下食欲不振等问题。
三、疾病预防和控制鳜鱼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问题,因此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用健康的鱼苗放养,避免引入携带病原体的苗种。
其次,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养殖设备和池塘水体。
此外,要密切关注鳜鱼的行为和生长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或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
四、密度管理和养殖技术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合理的养殖密度管理和养殖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密度管理要根据鳜鱼的生长阶段和鱼池的大小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过度密集导致饲料竞争和水质恶化。
养殖技术方面,应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如分期放养、定期清理鱼池、控制水位、合理温度调控等,以提高鳜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五、市场营销和销售策略鳜鱼养殖的高效方法还包括市场营销和销售策略。
在养殖之初,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选择适宜鳜鱼养殖的品种和规模。
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期鳜鱼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含量等特点成为淡水名贵鱼类之一[1],发展人工鳜鱼养殖已势在必行[2],现将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准备池塘是鳜鱼赖以生存的地方,池塘条件的优越性直接决定了鳜鱼品质的好坏,为鳜鱼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首先要求池塘有足够的水源,并且水质良好,清洁无污染;其次,要确保池塘坡度较大,且排灌系统方便,池塘内的淤泥少;最后,池塘的面积要适宜,对于没有饵料鱼的一般为1300~2000m 2,对于有饵料鱼的池塘面积在2000~3300m 2。
另外,要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
2饵料鱼准备与培育鳜鱼的饵料鱼有很多种,一般为野生杂鱼,如团头鲂鱼、鲮鱼、鲢鱼、草鱼、麦穗鱼等。
在投放饵料鱼苗前7d 左右,要保证池塘的水深约为60cm ,并根据池塘底泥的质量向池塘内施加适量腐熟的有机肥,一般情况是3t/hm 2[3]。
用来培育轮虫等枝角类浮游生物,为7d 后培育饵料鱼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饵料鱼的投放养殖过程,在投放之前要在饵料鱼培育池内加入约10cm 深的清水,使水中清洁且富含养料,注意饵料鱼的投放密度要控制在450万尾/hm 2。
定时饲喂饵料鱼,在饵料鱼喂养过程中要不断观察饵料鱼的体质和大小以及水中红虫的数量。
一般鳜鱼鱼苗的大小为8~10cm ,饵料鱼的大小要控制在3~4cm 。
3鱼苗放养鳜鱼鱼苗在投放池塘前7~14d ,池塘的水要用浓度为0.7g/m 3的CuSO 4溶液与FeSO 4溶液以5∶2的比例混合后泼洒全池[4],目的就是杀死池塘里的寄生菌,以提高鳜鱼鱼苗的成活率。
在放养鳜鱼鱼苗时,一般提倡采用套养的养殖方式,适合鳜鱼套养的鱼种有白鲢、花鲢等。
同时,在池塘里放养一些老泥鳅,让其在池塘里自由繁殖,其中小泥鳅是鳜鱼很喜欢吃的食物。
在鳜鱼以及其他套养鱼种在投放池塘时,都要经过消毒处理,具体方法是把鱼浸在浓度为3g/m 3的CuSO 4溶液或者是浓度为20g/m 3的KMnO 4溶液中5~10min 即可。
商品鳜鱼的养殖技术

商品鳜鱼的养殖技术鳜鱼属于淡水鱼类,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鳜鱼的养殖技术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鳜鱼的养殖技术:一、选址建池:1、水质要求。
鳜鱼生长需要水质清爽,PH值在6-8之间,透明度要达到30cm以上,溶解氧含量不能低于5mg/L,池塘底部土壤可适量细沙和泥沙。
2、选址。
应选高水位比较集中、产沙少、沉积物少且易于清洁、植被生长好的河流、沟渠、水塘等。
3、池塘建设。
建设池塘时,应根据鳜鱼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要求,采用适合鳜鱼生长的建造方式。
建议采用田园池塘或合理使用自然水域。
一般来说,每亩养殖面积需要一个半亩的总面积。
二、种苗选择。
鳜鱼可选用三文鱼、鲢鱼、鲫鱼等肉食鱼类、青鱼、蒲鱼等食草鱼类做种鱼。
建议选用体质健康、无严重疾病的种鱼。
种鱼的筛选标准是:体型匀称,头尾不畸形,色泽鲜艳,活体好,无明显损伤。
三、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是保障鳜鱼成长和健康的重要根据。
因此,定期检测和调整水质的方法和时间应根据鳜鱼生长和繁殖规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鳜鱼的水温应该在18℃以下,同时需要适量添加消毒剂以保持池塘的水质清爽。
四、饲料管理。
鳜鱼应放置适宜草饲鱼类的嫩草和一定的细粒饲料。
同时,还可根据鳜鱼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的养殖环境,提供不同种类、配比和形态的饲料。
一般鳜鱼随着生长,饵料的比例要逐渐调整。
要注意饵料的均衡营养,不能含有过多的脂肪和粗蛋白。
以上就是鳜鱼养殖技术的简要介绍。
鳜鱼的养殖需要种苗的选择、水质的管理、饲料的管理和池塘环境的调理。
希望能够给养殖商朋友带来帮助。
鳜鱼生态高效池塘精养技术

为提高养殖效益,2017-2019年微山县鱼种场利用自身繁育“四大家鱼”苗种的优势,积极开展了鳜鱼生态高效池塘精养模式试验研究,经过3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商品鳜在春节前起捕销售,亩均产优质商品鳜1000千克,实现亩均利润4000~6000元。
同时摸索出了从鳜鱼苗种培育、成鱼饲养及饵料鱼配套生产的鳜鱼生态高效池塘精养技术,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与本地环境相适宜的鳜鱼养殖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
现将鳜鱼生态高效池塘精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塘选择养殖池塘以东西长、南北宽(长宽比为5∶3)的长方形池塘为好,商品鱼精养池塘面积在3~5亩、水深以1.8~2.0米为宜,这样既能够维持稳定的养殖水体环境,又便于日常管理,同时有利于维持较高的饵料鱼密度,提高鳜鱼捕食概率以减少体能消耗,提高鳜鱼的生长速度。
鳜鱼苗种培育池选择环道池,饵料鱼池塘面积为精养池塘的4~5倍,以保证充足的饵料供给,宜选择多口池塘,以便培育不同规格的饵料鱼。
二、苗种培育5月初购买约3厘米的鳜鱼夏花放入环道池培育,放养密度2500~3000尾/米3,5月底将培育至5~6厘米的鳜鱼苗种放入成鱼养殖池塘,放养密度1800~2000尾/亩。
三、饵料鱼培育整个养殖过程坚持鲜活饵料饲养,以自身繁育的草鱼、鲢鱼为饵料。
总体上,鳜鱼养殖饵料系数为4~5,其中草鱼为饵料鱼的饵料系数低,白鲢为饵料鱼的饵料系数高。
在鳜鱼夏花放入环道池培育前1~2天,分批次投放1.5~1.8厘米的草鱼和鲢鳙鱼乌仔作为鳜鱼夏花的适口饵料,饵料鱼投放密度按照鳜鱼与饵料鱼1∶(250~300)的比例混养。
精养池初期采用混养供饵模式,即在鳜鱼苗种投放入精养池前20天左右,精养池中投放水花饵料鱼作为前期鳜鱼饵料,投放密度约50万尾/亩,经过20天培育长至3~5厘米,恰好满足鳜鱼苗种入池后的饵料需求。
在饵料鱼培育池分批次、不同密度投放草鱼和鲢鳙鱼水花进行饵料鱼的培育,放养密度在150万~200万尾/亩。
商品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商品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商品鳜鱼生态养殖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分布于各大河流水系和淡水湖泊中,其肉质细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目前具有发展潜力的名贵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现将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每个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5米,底质为砂壤土;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设备。
池塘四周还应开挖宽50厘米左右、深30~40厘米的浅沟,以便于捕捞鳜鱼。
本文由毕业收集整理二、清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修补加固池埂,清除杂草和过多淤泥后暴晒池底。
鱼种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100千克/亩左右,方法是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次日用铁耙翻动底泥,让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不仅能杀灭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而且还能使底泥里休眠的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三、饵料鱼培育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一生以活鱼虾为食,因此,池塘主养商品鳜鱼的关键是提供适口、鲜活、量足的饵料鱼,以充分满足鳜鱼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毕业1. 前期饵料鱼培育。
清塘消毒后,饵料鱼放养前7~10天,每亩投施发酵好的畜禽粪肥300千克左右,以培育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在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先分批放养饵料鱼,可选择鳊、鲢、鳙、鲮等鱼苗,放养总量为20万~30万尾/亩。
鳜鱼下塘时这些饵料鱼规格为1.5厘米左右,刚好提供适口饵料。
2. 配套饵料鱼培育。
就近选择饵料鱼培育池,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拉网,面积为主养池的3~4倍。
饵料鱼采用一次性高密度放养,放养量为5万~6万尾/亩,以分期捕捞逐步降低密度的方法控制规格,保证其适口性。
四、鳜鱼种放养鳜鱼种的质量要求是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好,规格3~5厘米的放养密度为900~1000尾/亩,规格6~8厘米的放养密度为700~800尾/亩。
池塘主养鳜鱼实用技术

池塘主养鳜鱼实用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2期为探索鳜鱼主养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保障效益,2016年笔者与南陵县徐永超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在承包的养殖池开展了20亩鳜鱼主养试验(实际养殖水面45亩左右,含配套饵料鱼池面积),取得了平均亩产350kg,平均亩产值9800元,亩净利润7000元,养殖周期不到一年,当年产值达45万元,年总利润15万元的好效益。
现就其高效养殖方法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低洼地(水田)改造成养殖池,挖出池底淤泥,加深池塘,提高蓄水量,使平均水深达1.7m以上,有微流水条件的地方池塘水深在1.2m以上。
每口池塘最好单设进排水。
主养池与饵料鱼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3。
可根据饵料鱼供应情况科学安排。
二、配套设施每5亩面积配置2.2kW的增氧机一台(水车、叶轮式皆可),3kW的微孔增氧设备一套。
三、放养前准备工作1. 清塘除害首先利用冬季晒塘;其次是在放养苗种20-30天前排干池水,每亩用75kg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或15-20天前用清塘净等清塘药物杀灭水体中螺蛳、野杂鱼及病原体等。
2. 培育水质饵料鱼苗种投放前水体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mg/L化水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同时培肥水质;鳜鱼苗下塘前2-3天(晴天)用氯制剂(二氧化氯、强氯精等)0.1-0.3mg/L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四、苗种投放1. 饵料鱼投放5月18日始,每亩投放苗种白鲢80-100万尾,花鲢60万尾,草鱼30万尾,共投放苗种2500万尾。
饵料鱼苗种运输以氧气袋或专业活鱼运输车运输方式为主,并一定要经缓苗处理后放入池中。
7月20日补充鲮鱼450kg,规格为14000尾/kg。
2. 鳜鱼苗投放6月10日投放体质强壮、无病害感染、规格3-4cm的鳜鱼苗800尾/亩,以当地苗种为最佳。
运输方式主要是氧气袋充氧运输,运输密度为300尾/袋。
同时可根据条件按15-20尾/亩套养花鲢鱼种,规格为50-75g/尾的一冬龄鱼种,也可放养当年夏花。
鳜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鳜鱼的池塘养殖技术摘要:鳜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是值得推广的名优水产养殖品种。
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底质硬,淤泥少,排灌方便,水质优良,面积以3~5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
水深1.5~2米,池水透明度45~55厘米,溶氧大于每升5毫克。
2.鱼种放养4月底鳜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是值得推广的名优水产养殖品种。
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底质硬,淤泥少,排灌方便,水质优良,面积以3~5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
水深1.5~2米,池水透明度45~55厘米,溶氧大于每升5毫克。
2.鱼种放养4月底放养每尾0.8~1.5厘米的鳜鱼苗种至暂养池,囤养1个月左右,每尾达5~7厘米时,迁养至专养池,每亩放养1000~1300尾。
囤养目的,一是便于掌握准确的下塘尾数;二是有利于鳜鱼苗种对当地水土环境的适应;三是去劣存优,提高养殖成活率。
3.投喂技术(1)饵料鱼培育饵料鲫鱼培育:囤养鳜鱼苗种的池塘隔冬亩放鲫鱼20千克。
另用杨树根须扎紧成捆悬挂塘中(亩挂6~7只),用于翌年种鲫产卵繁苗。
在饵料鱼见苗后7~10天,即可投放鳜鱼苗种。
饵料鱼见苗后3~5天,泼洒豆浆供饵料鱼摄食,日投2次,每次亩投0.5千克左右,连投半个月。
为培肥池水,可亩施菜饼20千克或复合肥5千克。
饵料鲮鱼培育:鲮鱼属热带鱼类,条形,易入口,25~30%为生长旺季,0℃以下即死亡。
培育鲮鱼的池塘应隔冬干塘用生石灰消毒,放苗前1天注入新水0.5米,下苗后每天11~12时注入新水,持续1周,以抑制气泡病的发生。
经20~30天的豆浆投喂培育,达到饵料鱼标准,可陆续拉网起捕放到鳜鱼池塘以供采食。
(2)专养池的饵料要求鳜鱼专养池塘应隔冬每亩投放种鲫15千克,自繁鲫鱼苗为鳜鱼下塘前2个月的主要饵料鱼(塘中应挂有杨树根须便于产卵),饵料鱼与吃食鱼的数量配比为5∶1左右。
鳜鱼苗种下塘后第3个月起,应补充新的饵料鱼(鲮鱼),可以3~5天补放1次,饵料系数约6左右。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引言鳜鱼,也称为鳙鱼,是一种可口、营养价值丰富的淡水鱼类。
它可以生长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淡水环境中,其肉质肥美,口感鲜美,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在发展现代化餐饮业的今天,鳜鱼也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鳜鱼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些高效的养殖技术。
环境建设鳜鱼是淡水鱼类,它的养殖环境直接影响到鳜鱼的生长和品质。
要想让鳜鱼健康生长,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水源选择选择水质清洁、水流缓慢的淡水源。
最好选择自然流动的河川或湖泊水源。
由于水质的不同,鳜鱼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也不同,所以选择水源非常重要。
水质管理控制水的温度、酸碱度和DO(溶解氧)值。
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酸碱度维持在6.5-8.0之间,DO值要保持在5-6mg/L,这些都是适合鳜鱼生长的环境。
底泥管理清理底泥对于保持水质也很重要。
在饲养前需要清理底泥,每季度需对底泥进行一次清理。
种苗选育鳜鱼的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养殖户应选择身体健康,活泼、色泽鲜艳、体表无异样、没有虫害、疾病传播史的种苗。
种苗选育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种苗源头可到正规鱼苗市场购买,我国已有多个鱼苗市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样种。
种苗体型选择体型相近、可养殖的品种。
水温在生产过程中,种苗生产水温保持在20-30℃之间一般比较适宜。
饲料管理饲料是影响鳜鱼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采用科学的饲料管理方法,可提高鳜鱼的成活率、平均体重和营养含量。
具体的饲料管理方法如下:饲料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饲料和合适的配方,根据鳜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不同的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规律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饲料需要定时投喂,同时饲料投喂要分散,避免鳜鱼群集。
饲料的投喂量一般是每日鳜鱼总体重的3-4%,不需要过度喂养。
饲料质量检测饲养期间需要经常检查饲料质量,并及时调整饲料,确保饲料的品质、新鲜度和营养均衡。
疾病防治疾病是影响鳜鱼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达到高效养殖的目的,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黄鹤军
(金湖县渔政管理站,江苏金湖211600)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品种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人工高效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家富民工程”为依托,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科技对接专家组的精心指导下,在涂沟镇推广鳜鱼高效养殖技术,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1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淡、排灌方便、淤泥少、无污染。
没有专门配套饵料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 333~2 000 m2为宜。
配套饵料鱼的池塘,面积以2 000~3 333 m2为宜,与饵料鱼培育池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3~1∶4,池塘水深1.5~2 m,新开挖的池塘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塘及池水易混浊的池塘不适宜养殖鳜鱼。
2池塘清整
冬季抽干池水让其冬冻曝晒30 d后,清除杂草和池底过多淤泥,淤泥厚度不超过10 cm,修补池塘缺口并加固池埂。
3清塘消毒
经修整过的池塘采用干法清塘,在池底挖掘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其中加水溶解,并趁热即向池塘四周均匀泼洒,生石灰的用量为1 500~2 250kg/hm2。
次日用铁耙翻动底泥,使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做不仅能杀灭野杂鱼、敌害生物和各种病源体,而且还能使底泥里的休眠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了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有利于鳜鱼的健康生长。
4饵料鱼培育
4.1注水施肥
在饵料鱼苗放养前7 d,将池水加至60 cm,施腐熟的有机肥3 000 kg/hm2左右,底质较肥的可少施,新开的塘口可加量,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接下来的饵料鱼培育作准备。
4.2饵料鱼种类
饵料鱼的种类主要有鲮鱼、团头鲂、鲢、鳙、草、鲫、鲤、麦穗鱼及餐条等野杂鱼。
刚开口时以团头鲂鱼苗为最佳,鳙、鲢鱼苗次之,当鳜鱼长到体长为25 cm左右时,则以鲤、鲫鱼鱼苗为主。
4.3饵料鱼放养密度
饵料鱼苗放养前1 d,向池内注入新鲜水10 cm,使水质清新且天然饵料丰富。
饵料鱼放养密度一般为450万尾/hm2。
鱼苗放入后不用立即投饵,对鱼苗的密度、体质、生长速度和水中红虫的数量进行仔细观察后,待红虫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四周觅食时,立即用厚浆“浇滩”,并坚持经常检查各投喂点的摄食情况,在前期饲料吃完即添,在后期对饵料鱼规格应予以控制,一般放养8~10 cm 的鳜鱼种,饵料鱼的规格应控制在3~4 cm。
5鱼种放养
在鳜鱼种下塘前1~2 d,用0.7 g/m3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1次,杀灭水体中的寄生虫,以提高鳜鱼种放养的成活率。
鳜鱼鱼种的放
养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规格为8 cm以上,放养密度为22 500尾/hm2左右。
套放黄颡鱼种时间为6月中旬,放养规格为30尾/kg,放养密度为1 500尾/hm2。
套放花白鲢夏花时间为7月上旬,白鲢放养规格为140尾/kg,放养密度为1 500尾/hm2,花鲢放养规格为160尾/kg,放养密度为750尾/hm2,也可放入一些老泥鳅,让其在养殖池内自然繁殖,小泥鳅是鳜鱼喜食的饵料。
在鳜鱼养殖池塘内不宜套放草鱼、青鱼、鲤鱼等。
放养的鳜鱼鱼种及套养鱼类需用3 g/m3的硫酸铜溶液或20 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 min,防止放养的鳜鱼鱼种和套养的鱼类将病原体带入到养殖池内。
6饵料鱼投喂
喂养鳜鱼的饵料鱼主要来源于人工饲养,野外收集的饵料鱼可作补充。
对饵料鱼的要求有四点:一要鲜活,二要大小适口,三要无硬棘,四要供应及时。
设法满足上述要求,才能取得较好的鳜鱼养殖效果。
6.1饵料鱼的种类
常见饵料鱼的种类有:鲮鱼、团头鲂、鲢、鳙、草、鲫、鲤、麦穗鱼及餐条等野杂鱼。
刚开口时以团头鲂鱼苗为最佳,鳙、鲢鱼苗次之,当鳜鱼长到体长为25 cm左右时,从来源、经济、喜食等方面考虑,则以鲤、鲫为好。
6.2饵料鱼消毒
饵料鱼在投喂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杀虫处理。
自己培育的饵料鱼,在准备过塘投喂鳜鱼前2 d,全池泼洒硫酸铜或福尔马林,浓度分别为7 g/m3和20 g/m3;购买的饵料鱼,用100~150 g/m3的福尔马林浸浴10~15 min后,再行投喂。
6.3饵料鱼投喂技术
根据养殖方式和规模、产量指标和收获时间,预先制定饵料鱼的生产和订购计划,包括供应时间、品种、规格和数量。
饵料鱼的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和鳜摄食强度确定,全年饵料系数为4左右。
夏秋季节应适当多投一些,冬春季节应适当减少一些,一般鳜鱼日摄食量为其体重的5%~12%。
每次投饵量不宜过多,夏秋季节摄食生长旺季时以3~5 d吃完为佳,冬季、春季初以5~7 d吃完为宜。
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应掌握在1∶5~10之间,若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若饵料鱼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当池中饵料鱼充足时,早晨及傍晚鳜摄食最旺盛,这两个时段观察鳜鱼摄食活动状况最适宜,通过观察可探知饵料鱼的存池量,以便提前安排饵料鱼的投喂计划。
当池中饵料鱼充足时,鳜鱼在池水底层追捕摄食饵料鱼,池水表面只有零星的小水花,细听时,鳜鱼追食饵料鱼时发出的水声也小,且间隔时间较长。
当池中饵料鱼不足时,鳜鱼追食饵料鱼至池水上层,因此水花大,发出的声音也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若看到鳜鱼成群在池边追食饵料鱼,则说明池中饵料鱼已基本被吃完。
饵料鱼投喂时应掌握其适口性,适口饵料鱼的规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1/3左右,如饵料鱼规格不均匀时,需用鱼筛将大规格的饵料鱼筛去。
7水质调控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加注新鲜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6-9月),每5~7 d需加水1次,每次加水15~20 cm,以保持养殖池水质“肥、活、爽、嫩”,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 cm以上,以促进鳜鱼健康生长。
天气异常时应立即加水,并保持养殖池水位的相对稳定,为鳜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如果池水混浊,可用75~112.5 kg/hm2的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科学使用增氧设备,保持水体溶氧充足,是商品鳜鱼高效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一般鳜鱼养殖池塘从晚上21∶00-22∶00开启增氧设备至第二天早上8∶00,不良天气,中午需增开2 h。
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并保持水体上下水温的稳定,改良水质环境,有利于鳜鱼生长。
备好增氧灵,以作鳜鱼浮头时应急之用。
增氧灵的使用量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8病害防治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除采取水质调控、适时增氧、配养少量鲢、鳙、鲫鱼等生态预防疾病的措施之外,还可以采用药物防治。
8.1体外药物预防
8.1.1水体杀菌消毒每20 d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用量为1~1.5 g/m3)或三氯异氰尿酸(用量为0.5 g/m3)全池泼洒1次,或者每30 d用生石灰(用量为75~112.5 kg/hm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1次,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8.1.2水体杀虫消毒每隔20~30 d用0.7 g/m3的硫酸铜或鱼虫绝杀全池泼洒1次。
8.1.3饵料鱼的消毒用100 g/m3的福尔马林加3 g/m3的呋喃唑酮浸浴10~15 min。
8.2体内药物预防
定期在饵料中加入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鳜鱼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8.3药物治疗
8.3.1正确诊断鱼病鳜鱼一旦发病,不要滥用药物,及时将病鱼送给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诊断,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症下药。
8.3.2科学用药坚决不用违禁药品和高毒效、高残留药物,而是选择药效高、药效快、药效长和毒性小、用量小、副作用小的药品,通常以使用比较温和的中草药为佳。
(收稿日期: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