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鳜鱼又称桂鱼、桂花鱼。
有大眼鳜、长体鳜、斑鳜、暗色鳜、翘嘴鳜等品种。
有生长优势适合养殖的有翘嘴鳜、斑鳜。
鳜鱼养殖通常指翘嘴鳜的养殖,养殖周期短,效益好,鳜鱼是终生以鱼虾为食的凶猛鱼类,对水质要求也高,因此,养殖的关键技术是保持良好的水质和解决好饲料鱼配套。
一、池塘主养鳜鱼1、养殖池条件池塘面积3-10亩,保水深2米以上,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
土质为黏土,弱碱性底质。
配备好抽水机和纳米微孔增氧设备。
2、清塘消毒放养前10-15天,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
使用生石灰100kg/亩化水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彻底杀灭池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
3、前期饵料鱼培育鳜鱼放养前15天左右(5月上旬),亩放家鱼水花50万尾或鲮鱼水花100万尾,供鳜鱼前期摄食。
4、鳜鱼苗种放养鳜鱼苗种放养规格以5-6厘米为宜,放养时间在5月底和6月上中旬,亩放2000尾,经过6个月养殖,规格可达500克左右。
5、饵料鱼配套养殖池塘主养鳜鱼,密度大,需饵量大,必须用专池培育饵料鱼,一般讲,养殖1尾鳜鱼配备饵料鱼1500-2000尾,因此,养殖1亩鳜鱼配备饵料鱼养殖池3亩,亩放养水花100万尾。
6、饵料鱼投喂鳜鱼在前期1个月主要摄食池中先期培育的饵料鱼,以后,需投喂专池培育的饵料鱼,一般10天左右放1次,当池塘无风起浪时,说明饵料鱼已不足,应投放,饵料鱼规格全长为鳜鱼的40-50%。
7、水质控制保持良好水质,经常加注新水和开动增氧机。
8、病害预防每月定期使用氯、碘、醛制剂消毒防病。
二、河蟹池套养鳜鱼河蟹池套养鳜鱼效果好、效益明显。
一般要求5月底至6月上中旬,每亩河蟹池中投放规格5-6厘米的鳜鱼10-20尾,利用河蟹池中的野杂鱼作饵料,经6-7个月养殖,规格可达0.5公斤左右,产量5-10公斤。
三、湖泊养殖鳜鱼在洪湖围栏和湖泊养殖中放养鳜鱼,一般在5-6月投放规格4-5厘米的鳜鱼10-15尾,年底可生产0.5公斤左右的鳜鱼5-10公斤,可增加效益100-200元。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鳜鱼,又称草鱼,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养殖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鳜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包括种苗选育、池塘建设、水质管理、饲料喂养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
一、种苗选育1.优质种苗的选择对于鳜鱼养殖,种苗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选育种苗时,应选择体形饱满、色泽良好、有活力的个体为种鱼,并注意避免任何疾病和畸形的个体。
2.繁殖技术鳜鱼常用的繁殖技术有池塘养殖繁殖和草堆繁殖。
在池塘养殖繁殖中,可通过调节水温、施加石灰等方法促进鱼群的自然繁殖;而草堆繁殖则通过将选定的草堆放置在池塘中,提供繁殖场所,使鱼群在草堆中进行繁殖。
二、池塘建设1.选址与规划池塘的选址应避开污染源和集水区域,并充分考虑地势、水源、排水和日照等因素。
在池塘规划方面,应合理设计池塘大小和形状,确保充足的养殖面积和良好的水流通。
2.池塘修筑池塘的修筑应考虑池底的平整度,通常采用挖填法和垫土法两种方式。
挖填法适用于底泥较厚的地区,土方可用来填塞,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石灰和有机肥料;而垫土法适用于底土较稀薄的地区,通常垫土厚度为10-15厘米。
三、水质管理1.养殖水源养殖水源的选择要求水量充足、水质清洁且无污染,以保证鳜鱼的健康生长。
同时,需要注重水温控制,合理调节水温,确保鱼群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2.水质调理鳜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水质调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增氧、加碱、除杂和消毒等。
增氧可通过增设氧气供应设备来实现,加碱则是为了维持水体pH值的稳定,常见的碱剂有石灰和纯碱。
除杂和消毒通常使用氯化池塘或过滤设备等方法。
四、饲料喂养1.饲料种类选择鳜鱼的饲料种类多样,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
在喂养过程中,可根据鱼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以保证饲料的全面营养。
2.喂食方式常见的喂食方式有散料喂食和投料喂食。
散料喂食适用于鳜鱼较小的阶段,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水面上;而投料喂食则适用于鳜鱼较大的阶段,可使用专业的投料设备将饲料投放到水中。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鳜鱼又被称为鲫鱼或白鲫鱼,是我们常见的鱼类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鳜鱼肉质细腻,味美而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们喜爱的食用鱼类之一。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是指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其生长环境,促进鱼类生长,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方法和技术。
1.水质管理:鳜鱼属于淡水鱼类,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水质PH值在6.5-9.0之间,温度在18-25度之间,水流量适中,水质清澈。
因此,水质管理非常重要,必须时刻监测水质,并采取相应措施。
可选用生石灰或石灰石调节水质PH值,每100立方米的水中加入15公斤生石灰或30公斤石灰石,同时加入一些硫酸井水,可以达到中性PH值。
2.饲料管理:鳜鱼的饲料选择比较广泛,主要以浸水后的谷类饲料为主,如:玉米粉、大米粉、小麦粉等。
同时也可加入一些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按照鳜鱼生长的不同阶段,配制不同质量的饲料。
在养殖初期应选择较小的饵料颗粒,以便鱼类摄食消化,鱼类到达2-3年龄时,可选用较大的饵料颗粒。
3.病害防治:在养殖过程中,鳜鱼可能会感染一些病害,如细菌性疾病、感染性肝胰炎和一些寄生虫病等。
预防病害,应从养殖环境、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等方面入手,保持水质清洁,操作规范,做到干净整洁以及科学用药。
4.控制温度:鳜鱼对水温的要求比较高,养殖水温一般要保持在18-25度左右。
在养殖期间,应对水温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在冬天加温、在夏天降温等方法。
5.养殖密度管理:在鳜鱼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非常重要。
养殖密度过高,水质难以得到保证,饲料摄入量也会下降,影响生长效益。
因此,养殖密度应按照水体面积、鱼塘深度和鱼体大小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总之,鳜鱼科学养殖技术不仅能保证鱼类的健康和成长,同时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为养殖户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当然,在鳜鱼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经济力量,需要有耐心和细心的管理,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
鳜鱼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鳜鱼的养殖技术和管理鳜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淡水鱼类,也是许多人选择养殖的鱼种之一。
但是,为了获得高产和高质量的鳜鱼产量,需要了解鳜鱼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1. 鳜鱼的品种鳜鱼分为几种,其中常见的有原鳜、长鳜和白鳜。
而长鳜是最适合市场的鳜鱼之一,因为它们的体重最容易达到2公斤以上。
2. 鳜鱼的生长环境在选择鳜鱼生长环境前,我们应该考虑几个因素:淡水和具有良好水质是必须的,还要考虑温度,以及鳜鱼的饲料和鱼塘的污染物处理等。
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8-28℃之间。
3. 鳜鱼的饲料鳜鱼是肉食性鱼类,它们主要靠捕食昆虫和小鱼类维持生存。
因此,高蛋白质的饲料是最适合鳜鱼的饲料。
常用的饲料有小鱼、虫子、蚯蚓等。
此外,为了保证鳜鱼的生长和健康,还需要添加适当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4. 鳜鱼的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每组和每头鳜鱼都应该具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为了保持高水质和完全利用水体,每五天更换一次水,并加入新水。
此外,必须定期清除鱼塘中的污物和游离的塑料制品。
5. 鳜鱼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鳜鱼的常见疾病包括鱼癣病、细菌性败血病、黑斑病和鳞片病等。
为预防此类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鳜鱼的健康,确保饲料质量良好,水质清洁、清新。
同时,如果发现鳜鱼患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6. 鳜鱼的销售在养殖注重品资质并严格控制水质的前提下鳜鱼的产量将会较高,味道也会更好,更容易出售。
它们的鱼肉肥美,富有营养,依照市场价格出售,价格较高。
结论鳜鱼是一种容易养殖且收益良好的淡水鱼类。
它们需要良好的饲料、水质、生长环境和疾病预防,但只要掌握了这些技术,就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鳜鱼。
同时,养殖者需要掌握市场动态,确保能够实现养殖和销售之间的平衡和稳定性。
鳜鱼养殖的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的养殖技术鳜鱼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旺盛、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鳜鱼养殖的相关技术,包括鳜鱼的选种与苗种养殖、饲料管理、水质养护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种与苗种养殖1. 选种鳜鱼选种是确保养殖效益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选种时应优先选择肉质丰满、体型匀称、抗病能力强的个体进行繁殖。
同时,应遴选品种纯正、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等特点的鳜鱼。
2. 苗种养殖鳜鱼苗种养殖是指利用人工繁殖的方式,培育出健康的鳜鱼种苗供养殖使用。
养殖者可以选择在养殖场进行自主繁殖,或者购买优质的苗种进行养殖。
在鳜鱼的种苗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养殖环境的温度、养护水质的清洁和饲料的合理搭配,提高苗种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饲料管理1. 饲料种类选择饲料种类的选择应根据鱼体大小、生长阶段以及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鱼类饲料有混合饲料和自制饲料两种。
混合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能够提供鱼类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自制饲料可以根据鳜鱼的需求进行配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饲料投喂与频次鳜鱼饲料投喂要根据水质和鱼体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在投喂的时候要适量,避免浪费和饲料残留过多污染水质。
饲料投喂的频次一般为每日2-3次,即早、午、晚三餐。
同时,要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情况,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三、水质养护1. 水质调节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的水温为20℃-32℃,PH值为7-8.5。
养殖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水质调节。
可以通过增氧、通风、曝气等方式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保持水质清洁。
2.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的指标,包括溶解氧、温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参数。
一旦发现水质异常,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水质,以防止对鳜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四、病害防治1. 预防措施稳定养殖环境、合理饲料投喂、定期检查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等是预防鳜鱼疾病的重要措施。
鳜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鳜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选择: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cm以上、最低水位不低于2米的水域,并确保无污染、风浪影响小。
网箱养殖应选择水体开阔、有一定水流、向阳背风的地方,同时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15天下水,使网箱壁产生绿苔等附着物,以免伤鱼放鱼。
饲料选择与投喂: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鱼是一项关键的环节。
不同生长阶段的鳜鱼对饵料鱼的大小和摄食量都有不同的要求,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喂量和饵料鱼种类。
养殖密度:在养殖过程中,合理的养殖密度至关重要。
密度过高会导致鳜鱼生长缓慢、个体差异大,而密度过低则会影响产量。
因此,需要根据养殖环境和水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养殖密度。
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加强巡塘,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注意观察鳜鱼的粪便和活动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养殖环境。
此外,做好防盗措施等安全措施也非常重要。
疾病防治:鳜鱼疾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需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等,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总之,鳜鱼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养殖环境、饲料选择、养殖密度等。
在养殖过程中,需加强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工作,以确保鳜鱼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
鳜鱼养殖基本技术

鳜鱼养殖基本技术一、放养量的问题放养量的多少与养殖方法、水质好坏、饵料丰欠关系很大。
单养一般每亩放养4-6公分1000尾-1500尾,混养每亩50-80尾,放养规格大,成活率高。
据经验,在正常情况,放养2公分成活率20%左右,3-4公斤成活率50%以上,放养4-6公分成活率70%左右,6-8公分成活率80%以上,在放养时注意个体规格上下悬殊不大,这样可以避免因饵料鱼缺乏同时种鱼苗的相互残杀,影响产量和效益。
二、结构安排根据实践经验,在单养的鱼池和混养饵料鱼的品种主要以本地白刁和广东麦凌为主,其次投放各种小杂鱼,单养鱼池投放饵料10天前,清塘消毒,再培肥水质,每亩投放白刁或麦凌水花80-100万,混养投放白刁水花5-10万,或麦凌夏花2-5万。
单养必须增加专用饵料鱼池,比例是2:1,总体根据鳜鱼的放养密度灵活搭配,以保证鳜鱼的正常生长。
三、病害防治养殖鳜鱼要高度重视病害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在生态养殖的总体技术构架下,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1、要放养水生植物。
鳜鱼喜欢栖息在静水或微流水的水域中,尤其是水草繁茂的地方,所以在鱼池中适当放养一些水生植物,为鳜鱼健康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2、要清塘消毒。
放养前10-12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3、要调节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调节水质。
春秋每半月加水一次,6-9月份应每周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公斤左右,天气异常要加注新水,并保证水位相对稳定,要配备增氧设备,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
4、要注意水体消毒,经常使用水体消毒剂和生物制剂。
常用水体消毒杀虫剂为每亩用硫酸铜6两,硫酸亚铁2两混合使用,每月一次,千万不要加量。
改良净化水质使养殖水体常年保持肥、活、爽、嫩,池水的透明度保持25cm-40cm。
5、要投放活体饵料鱼,注意多品种投放,保证鳜鱼的正常生长。
6、鳜鱼对部分渔药较敏感,在池塘投放药物时要看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以免造成损失。
鳜鱼的养殖技术

鳜鱼的养殖技术引言鳜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备受食客们的喜爱。
养殖鳜鱼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一项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业。
本文将介绍鳜鱼的养殖技术,包括鳜鱼的养殖环境、饲料与喂养管理、疾病防控以及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鳜鱼的养殖环境鳜鱼适宜生长于水温较低的环境,理想的水温范围为20°C-25°C。
对于鳜鱼的养殖环境,需注意以下几点:1.水质要求:鳜鱼对清澈、富含溶解氧的水质要求较高,养殖环境中的水质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和保持。
2.水体要求:鳜鱼适宜生长于淡水环境,对于养殖水体的要求是无毒、无污染、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养殖池塘的设计:养殖池塘的深度应适中,建议为1.5米-2米,池塘底部需有适量的泥沙和石块,以提供鳜鱼觅食和隐蔽的地方。
饲料与喂养管理鳜鱼的饲料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喂养管理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关于饲料与喂养管理的几点要点:1.选择合适的饵料:可以选择鳜鱼专用的饵料,也可以利用剩余农产品进行饲料的制作。
2.喂养频率:根据鳜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和饵料的消化吸收情况,普遍采用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的量以鳜鱼能在15分钟内全部吃完为宜。
3.注意饵料的质量:饲料应保证新鲜,不过期,不变质。
同时,储存饲料时需要防潮、防虫。
4.定期清洁鱼池:定期清理鱼池,避免污染和积淤。
疾病防控鳜鱼的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对于疾病的防控是养殖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防控措施: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鱼池的清洁,避免水体污染导致疾病的传播。
2.合理饲喂: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频率能够提高鳜鱼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3.隔离患病鱼:如果发现有鱼群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把患病鱼群隔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鳜鱼的养殖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购优良种苗:选购健康、活跃的种苗,以确保后续养殖的成效。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品种。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鳜鱼主要从江河湖泊及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获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苗种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
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
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
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
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
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
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
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
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成鱼养殖。
①池塘条件。
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米左右。
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千克。
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
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
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②放养密度。
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③饵料鱼来源。
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
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
三是为了节省鱼池,可直接在鳜鱼池中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可满足鳜鱼的部分需求。
鳜鱼怎么养鳜鱼的饲养管理

鳜鱼怎么养鳜鱼的饲养管理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
那么你对鳜鱼的饲养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鳜鱼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鳜鱼的饲养方法鱼苗培育孵化出膜的鱼苗身体纤细柔嫩,体长仅3~ 4毫米,如将尚未进食的鱼苗放到池塘里培育,成活率极低,甚至会全部死亡。
为提高成活率 ,一般都采用孵化缸流水培育鱼苗。
其容水量为350~ 400公斤的孵化缸可放刚出膜5天内的鱼苗 500尾,水的流速要比孵化时小。
鱼苗进食的选择性很强,一般投喂刚出膜的团头鲂或其它鱼苗作为开口饵料(能否吃进第一尾鱼苗 ,是鳌花鱼苗能否培育成功的关键),进食初期每天只吞食1~ 2尾鱼苗,以后陆续增加到每天5~ 6尾。
经5~ 7天的饲养,鳌花鱼苗即可长到“西瓜子”大小,体表出现黑色素。
1 4日龄的鳌花鱼苗,每天可食15~ 20尾鱼苗。
在孵化缸中饲养时发现,在无其它鱼苗供食时 .鳌花鱼苗会互相吞食。
因此,在这期间要喂足够的适口“饵料鱼”。
鱼种培育池塘条件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
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鳜鱼。
养殖鳜鱼2、池塘准备和饲料鱼的培育:⑴在四月五日用生石灰清塘,在四月十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⑵饲料鱼一般为鲫鱼苗。
在四月十五日前后,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浮把)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左右。
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如1-3-5。
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鳜鱼苗均有适口饵料。
⑶用控制饲料投喂量的方法来制饲料鱼的规格。
一般放养规格为2公分左右的鳜鱼苗,饲料鱼规格可控制在1.2公分左右。
3、鳜鱼苗的放养与培育:⑴鳜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如水质浓可换去1/3)。
鳜鱼怎么养殖,鳜鱼养殖的四大技巧

鳜鱼怎么养殖,鳜鱼养殖的四大技巧
鳜鱼肉质美味,深得众多食客们的喜欢。
也正是如此,众多养殖户纷纷开始鳜鱼的养殖。
鳜鱼养殖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如下:
1、养鱼环境
大多情况下利用养殖池来饲养鳜鱼,池子的深度要达到3米,并且池底要植入水草。
鳜鱼是底栖鱼,就爱在池底呆着,所以要如此布置环境。
养殖鳜鱼的密度也要注意,控制好数量。
2、水的要求
鳜鱼对水质和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想成功养殖鳜鱼,就要把控好这两个因素。
鳜鱼的排泄量是很大的,所以水的清洁工作要做好。
鳜鱼的生长水温环境在14-33度,过低温度会导致其不吃食物,所以要控制水温。
3、喂食要求
作为肉食鱼的一种,鳜鱼的养殖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饲养时可以投喂一些小鱼、虾之类的食物,由于鳜鱼吃的比较多,所以食物的供
给也要跟上。
4、预防疾病
疾病的预防是必要的,平时也要做好消毒,遇到病鱼,要及时处理。
总结,鳜鱼养殖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也是需要细心去养殖。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我们必须要掌握饲养方法才行。
鳜鱼养殖的养殖技巧

鳜鱼养殖的养殖技巧鳜鱼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餐桌上的美味鳜鱼可能是来自专业的养殖场,也可能是来自个人的鱼塘。
无论是专业养殖还是个人养殖,以下是一些关于鳜鱼养殖的技巧,希望对您的养殖过程有所帮助。
一、水质管理鳜鱼生长需要一个适宜的水环境,因此,水质管理是养殖鳜鱼的关键。
首先,要确保水质清洁,定期清理鱼缸或鱼塘中的污物和废料,可以使用水泵和过滤器来保持水体的清洁。
其次,要控制水温,鳜鱼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到28℃之间。
可以根据需要在鱼缸或鱼塘中加热或降温。
此外,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例如pH值、溶解氧含量和氨氮浓度等,确保水质合适。
二、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鳜鱼养殖来说也至关重要。
鳜鱼可以食用多种饲料,包括人工饲料、天然饲料等。
在选择饲料时,应该考虑鳜鱼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并选择适合其需求的饲料。
同时,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水质污染。
可以根据鳜鱼的进食情况来调整饲料的投喂量,以保持其消化道的健康。
三、疾病预防鳜鱼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鱼类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疾病侵袭,如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在入水前对鳜鱼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没有携带传染病的鱼类进入鱼缸或鱼塘。
此外,定期对鳜鱼进行体检,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如疲劳、损伤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例如调整饲料、改善水质或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四、养殖环境养殖环境是影响鳜鱼生长的重要因素。
鳜鱼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鱼缸或鱼塘的大小、水深、水流等。
养殖环境应该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氧气供应,以促进鳜鱼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避免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鳜鱼的不利影响,如重金属、农药等。
可以进行常规的环境监测,确保环境符合鳜鱼生长的要求。
五、收获与销售在鳜鱼养殖的最后阶段,我们需要进行收获和销售。
收获时应该注意鳜鱼的大小和生长状态,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
同时要注重收获方式,避免对鳜鱼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鳜鱼网箱养殖和池塘主养两项技术一、网箱养殖鳜鱼技术1、水域选择:应选择水位较稳定、落差不大、水深3米以上、有流水或微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水库、湖泊、河沟等水域。
2、网箱设置:养殖鳜鱼的网箱一般采用敞开式无盖网箱,规格为4×7×1.6米3或4×8×1.6米网箱网箱应按“一”或“品”字型排列,有利于水体交换,增加网箱中的溶氧量。
3、品种选择和鱼种放养:鳜鱼养殖一般选用翘嘴鳜,放养前,应用3%-5%的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后,再放入箱中。
放养量应根据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20-25尾/㎡为好。
4、饵料鱼配套养殖与投喂:鱼种放养前应根据每生产1千克鳜鱼须饵料鱼6-8千克转换系数来按排饵料鱼的生产和配给。
饵料鱼规格应同鳜鱼的规格相适应,确保饵料适口。
投喂的饵料鱼体长应好为鳜鱼体长的40%以下,过大不宜摄食,造成浪费。
日投喂量为鳜鱼体重的15%左右,一般每3-5 天投喂一次,投喂前应用3%-5%的食盐水对饵料鱼浸洗5-10分钟,确保饵料鱼不带病进箱。
5、日常管理:首先要坚持每天巡箱,注意水质及箱体情况,及时补充饵料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10-15天定期洗刷网箱洗箱1次,以防异物堵塞网眼造成箱内缺氧;再次要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工作;最后要及时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工作。
6、病害防治:网箱养殖鳜鱼病害比较少,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赤皮病、烂鳃病等。
预防鱼病时,可不定期地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等泼洒网箱四周,也可以在网箱四周悬挂篓(袋),每个袋(篓)中装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40克或漂白粉100 克,每箱3-6个,以形成密集的药物区,能起到预防鱼病的作用。
鳜鱼入箱初期易患水霉病,可用水霉净浸洗5-10分钟,能有效地治疗水霉病。
鳜鱼在春秋两季易患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发现少量病原时,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浓度全箱泼洒并使该浓度维持在2小时以上或用4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30分钟等方法进行治疗。
鳜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鳜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鳜鱼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淡水鱼类,其养殖方法较为灵活,适应性强。
本文将介绍鳜鱼的养殖方法,包括选择鱼池水域、选购鱼苗、调节饵料等方面,并提供了相应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养殖者获取更好的养殖效果。
正文:鳜鱼,属于淡水鳜鱼科,特点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产量较高,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适当开展鳜鱼养殖活动,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创收。
下面将详细介绍鳜鱼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选择鱼池水域鳜鱼适宜在淡水湖泊、水库、河流、池塘等各种水域进行养殖。
在选择鱼池水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选水质清澈且富含氧气的水域,有利于鳜鱼健康成长;避免靠近工业废水排放口或使用有农药污染的水域,以免对鱼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鱼池面积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一般每亩可容纳500~1000尾鳜鱼。
2. 选购鱼苗鳜鱼的鱼苗选购是确保养殖成功的重要一环。
在选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选择正规养殖场或渔业科研单位供应的优质鱼苗,确保鱼苗的品种纯正、生长健康;鉴别鱼苗是否精细、背部挺直、无明显创伤或病状;鳜鱼鱼苗的选择时机一般在3月份至5月份之间,此时水温适宜,有利于鱼苗健康生长发育。
3. 调节饵料鳜鱼的饵料调节是关键环节,养殖者应根据鳜鱼的生长阶段,科学合理调配饵料。
开始阶段,可选择蚕豆面、大豆渣等敲碎状的饵料,饵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助于促进鱼苗快速生长;中后期应逐渐转向球粒饵料,增加淀粉、油脂等的含量,满足鳜鱼增重的需求;在选购饵料时,要选择质量好、无异味的饵料,定期更换以保持饵料的新鲜度。
注意事项:1. 防止鳜鱼搏斗:鳜鱼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相互搏斗的情况,因此鱼池中要预留足够的空间,避免鳜鱼由于缺乏活动空间而争斗;2. 定期检查及清理水域:养殖者应定期检查水域是否有杂草、水渍等,及时清理以保持鱼池健康、清洁;3. 注意水质监测:保持鱼池水质的清澈度和氧气含量是鳜鱼生长的关键。
定期监测水质和氧气含量,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调整;4. 合理投饵:饲养过程中要均匀投放饵料,避免过量或不足造成浪费或营养不良;5. 防治疾病:每月进行一次鱼体检查,发现患病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鳜鱼科学养殖技术是指根据鳜鱼生态特点和生长习性,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养殖技术,提高鳜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鳜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较高市场价值,因此受到养殖户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首先是水质管理。
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质可以促进鳜鱼的生长和健康。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水温、pH值、溶解氧含量等,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保持水质适宜。
养殖池塘的水体需要定期清洁和换水,有效控制养殖密度,以防止鱼类过度拥挤。
其次是饲料管理。
鳜鱼是杂食性鱼类,适应性强,可以食用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鳜鱼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大小,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
养殖户可选择多种鱼类专用饲料和天然饵料,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比例,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物质。
还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使用劣质饲料和过期饲料。
再次是疾病防控。
鳜鱼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如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养殖户需定期对鳜鱼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情况。
要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定期清除积水和水草,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渠道。
可以合理使用一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但要注意规范用药,避免药物残留的问题。
最后是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包括种苗管理、水温调控和日常养殖操作等。
在种苗管理方面,要选择优质种苗,并进行良好的孵化和放养管理,确保鳜鱼的健康生长。
水温是影响鳜鱼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根据鳜鱼的生长需要和环境条件,合理调控水温。
日常养殖操作要规范,包括鱼类的观察和监测、饲喂和清洁池塘等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和稳定。
鱼缸养鳜鱼的技巧

鱼缸养鳜鱼的技巧
鳜鱼是一种水产养殖中比较常见的鱼类,以下是一些养殖鳜鱼的技巧:
1. 鱼缸的选择:选择适宜大小的鱼缸,一般推荐使用大约20-50升的鱼缸。
鳜鱼属于中等大小的鱼类,需要一定的游动空间。
2. 水质管理:保持适宜的水质非常重要。
定期检测水质,以确保氨氮、硝酸盐和PH值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
可以使用过滤
设备和器材来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
3. 温度控制:鳜鱼是温暖水域鱼类,适宜的水温一般为25-30
摄氏度。
可以使用加热器和温控设备来保持水温恒定。
4. 饲料选择:选择适宜的饲料是保持鳜鱼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专门为鳜鱼配制的饲料,也可以给予一些小型昆虫、甲壳类和植物性饵料。
5. 饲养管理:定期观察鱼的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饲料供应。
定期清洁鱼缸,及时清除底部的残饵和鱼粪。
6. 疾病预防:定期检查鱼的身体状态,及时发现疾病迹象。
如发现异常,可以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或请专业兽医咨询。
7. 鱼群领域:鳜鱼是群居鱼类,最好在鱼缸中一次养殖多尾鳜鱼,以维持它们之间的社群行为。
8. 注意鱼缸布局:提供适合鳜鱼游动和藏身的设施,如倾斜的岩石、植物和非尖锐的装饰品等。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鳜鱼科学养殖技术鳜鱼,又名黄颡鱼,是一种常见的经济鱼类,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鳜鱼的养殖技术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使鳜鱼获得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最终达到获取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鳜鱼科学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人士和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鳜鱼适合生长的水域为淡水湖泊、水库和河流等,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体清澈、富含氧气、pH值适中、无污染物质。
在选址时应选择水质好、无工业废水、农田农药和化肥等污染源的水域。
应该考虑场地的通风条件,光照条件,周围环境是否适宜于鳜鱼的生长。
场地准备时,要清除周围的垃圾杂草,确保养殖区域的清洁和安全。
二、种苗选育鳜鱼的优良种苗是保证养殖成功的首要条件。
选育种苗要选择健康、体形匀称、有活力的鳜鱼种苗,一般宜选择鳜鱼苗体长在5~7厘米之间,颜色鲜艳,鳃耳齐全,无明显疾病。
购买种苗时要选择正规的养殖场或者养殖基地,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种苗,以免引入疾病危害。
保持种苗的运输途中的适当的水温,尽快转移到养殖池塘中。
三、水质管理鳜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水温、溶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等。
在鳜鱼养殖期间,要经常检测水质情况,保持水质清洁,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水质调节。
控制好水质是鳜鱼科学养殖的关键。
四、饲料管理鳜鱼为杂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水草为食,经常以鱼蛋和水生昆虫为野外主食。
在养殖时要根据鳜鱼的食性,合理配比饲料,保证鳜鱼的营养需求。
一般在养殖初期,可适当投喂活性饵料,后期可以逐渐转为人工饲料。
在投喂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造成水体污染,影响鳜鱼的生长和健康。
五、疾病防控在鳜鱼养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鳜鱼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常见的鳜鱼疾病有维生素缺乏症、白点病、细菌性病害等。
在预防疾病方面,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干净整洁,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疾病的传播。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水质控制:鳜鱼是喜好富含氧的水体生物,要求水质新鲜、纯净、
富含氧气,所以合理控制水质是鳜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2.水温控制:鳜鱼适宜生长的水温一般在20-30℃之间,更适合在
25-30℃之间生长,因此必须认真控制水温,以保证鳜鱼能够正常生长。
3.饲料管理:鳜鱼以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主要食物,因此应选择合
适的饲料进行喂养,饲料的配方和喂食量要根据鳜鱼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
确定。
4.密度管理:适当调整种苗密度和鱼塘容积,可以保证每尾鳜鱼有足
够的空间和氧气供应,同时防止饱和密度过高而导致疾病流行。
5.疾病预防:鳜鱼易感染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因此应做好疫病防
控工作,每天观察鱼塘内的水质、鱼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疾病控制措施。
6.定期清淤:鳜鱼养殖塘里过多的泥沙和污物会影响水质,因此应该
定期清淤,保持池塘清洁。
总之,鳜鱼养殖需要认真掌握一系列技术知识,细心呵护,确保鱼塘
水质和疫情的稳定,才能获得好的收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专注 生物发酵事业
打造世界肠道功能性微生态第1品牌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桂花鱼使用方法
• 打底鱼:100万水花用200克,每天投喂,实现最健康 的鱼、养最好的桂花 • 成鱼养殖:100克/100斤鱼,与饲料混合或直接投喂, 每天下午6点前使用。 • 肯食:看桂花鱼的采食猛 • 健康:肠道好,体色靓 • 水好:水质稳定,亚盐,氨氮不超高。 • 备注:7天用调水格瓦斯100克/亩全塘泼洒一5
7
6 1
1
4 0
传统措施 (晒塘、石灰消毒、 发酵鸡粪肥水) 平均下 药次数 7.56
使用人工 水草池塘
人工水草 翻土池塘 泡疫苗池塘 翻土 浸泡疫苗 2.5 2.3 1
1.2
技术集成应用
产量
池塘编号
草塘2(对照) 草塘1(实验) 草塘42(实验) 岐山2(对照) 岐山1(实验)
2014年
草塘2(对照)
草塘1(实验)
4.2
草塘42(实验)
15 3000
晒塘、翻土、发酵鸡 粪肥水 放苗到销售 无晒塘、无翻土、发 酵鸡粪肥水、泡疫苗、 挂人工水草 放苗到销售 晒塘、翻土、碱化培 晒塘、翻土、发酵鸡 土,浸泡疫苗,挂人 粪肥水、泡疫苗 工水草 晒塘、石灰消毒、发 放苗到销售 酵鸡粪肥水 放苗到销售 干塘、晒塘、石灰消 晒塘、翻土、发酵鸡 毒、发酵鸡粪肥水 粪肥水 放苗到销售 放苗到销售 晒塘、翻土、碱化培 晒塘、翻土、发酵鸡 土,发酵鸡粪肥水、 粪肥水、泡疫苗、人 浸泡疫苗,挂人工水 工水草 草 放苗到销售 放苗到销售
面积 (亩)
6.3 4.2 15 10 12
产量(斤)/亩产(斤) 2012年
13000/2064 8500/2024 33100/2207 21800/2180 19600/1633
2013年
12800/2032 11500/2738 36000/2400 20800/2080 24600/2050
澳维多肽的作用过程
澳维多肽
核心功能
• A肠道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增强非特异免 疫力;提高消化吸收率, 减少营养物质流失 。 • B免疫好:抑制水体有害菌的繁殖,提高抗病 力.减少出血病的发生 • C水质好:把水中有机物转化成生物饲料,净 化水质.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鲮鱼使用方法
• 1,开花:100万水花用200克每天,投鱼苗后,直接投喂到 出鱼(1500万水花共需4箱) • 2.标粗:100万苗投3公斤每次,投苗后7天用一次直接 投喂(从2000口到100口需要2箱) 闻味道——天然发酵美味, 看水——水色好,更稳定, 看鱼——提高开花成活率. • 备注:澳维多肽投喂前后各开一个小时增氧效果更佳 。
鳜鱼病害问题十分严重
3
指环虫
车轮虫
鳜鱼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斜管虫
2
嗜水气单胞菌
柱状纤维粘细菌
1
病毒病 2006年11月底 香港食环署从桂花鱼检出孔雀石绿 2012年5月中旬 广州黄沙水产市场鳜鱼因孔雀石绿超标停售半月之久
鳜鱼常见病害
高效、生态养殖是出路
同生共衡
休耕期正确的土壤修复措施
土壤性质与池塘产量
岐山2(对照)
10
岐山1(实验)
12
下药情况
池塘编号
技术集成应用
年份
2012年
草塘2(对照) 下药24
2013年
下药23次
2014年
下药20
草塘1(实验)
草塘42(实验) 岐山2(对照) 岐山1(实验)
下药25
下药22 下药21 下药26
下药12次
下药18 下药22次 下药12次
下药16次
下药6 下药19 下药5次
专业专注 生物发酵事业
打造世界肠道功能性微生态第1品牌
水质调控技术
养殖1公斤鳜鱼需要4公斤饲料鱼
饵料鱼蛋白含量16% 养殖1公斤鳜鱼摄食640g蛋白
蛋白中氮含量16%
养殖1公斤鱼摄食约100g蛋白 25%被鱼吸收, 75%排放到水体 养殖1公斤鱼排放75g氮 50%是氨氮 养殖1公斤鱼排放38g氨氮 补氮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澳维多肽有什么用?
氨氮控制——解决养殖环境问题 生物安全——解决病害问题 节约用水——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蛋白利用——解决蛋白资源问题
专业专注 生物发酵事业
打造世界肠道功能性微生态第1品牌
澳维多肽有什么用
澳维 多肽
氨
提供高效发酵碳营养源,把水体多余的氨、氮、有 机物等转化成生物饲料,被鱼虾高效利用,实现健 康养殖。
高产
pH 磷 碳/氮 可交 换钙
6.5~7.5 > 60 ppm 10~15 200~300 ppm
平均
7.5~8.5 和 5.5~6.5 30~60 ppm 5~10 100~200 ppm
低产
<5.5 或 > 8.5 < 30 pmm < 5 或 > 15 <100或>300 ppm
常见的池塘底部土壤修复技术
晒塘
清淤
石灰碱化
休耕期土壤修复程序
200-300斤/亩 水份12-20% pH 7.5-8.0
干塘
碱化
200-300斤/亩 石灰
晒塘
1公斤/亩
土 壤 氧 化 剂
2000-3000斤/亩 鸡粪
翻耕
碱化+施肥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气泡病
塘底有机物多→→藻类生长旺盛→→溶氧 饱和(25MG/L)→气泡病 处理方法: 防重于治,如何实现猪屎变鱼饲料
专业专注 生物发酵事业
打造世界肠道功能性微生态第1品牌
技术团队及支撑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
补碳
养殖过程中的碳氮平衡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桂花闭口
氮积累→氨氮高 →亚硝酸盐高→中毒 处理方案 如何提高水中生物量,把氮转化成饲料?
专业专注 生物发酵事业
打造世界肠道功能性微生态第1品牌
碳源调控水体技术
技术原理
①通过提高C/N比,促进微生物利用氨氮和 碳水化合物合成自身蛋白,降低氨氮,从源 头上降低水中的三态氮。 ②去除1g氨氮需要消耗碳水化合物20g。
佛山百瑞生物
鳜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
全国鳜鱼主产区(2012年)
省份 全国 广东
江西 安徽 湖北
鳜鱼,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 鲈鱼、兴凯湖大白鱼同誉中国 “四大淡水名鱼” 。
产量(吨) 274576 107086
37288 35209 27793 27174
江苏
广东是鳜鱼苗种主产地,据推测, 全国90%的鳜鱼苗种来自于广东佛 山、清远、肇庆等地。
Microbial floc meal as a replacement ingredient for fish meal and soybean protein in shrimp feed [David D. Kuhn, Gregory D. Boardman, Addison L. Lawrence, Lori Marsh, George J. Flick Jr.,Aquaculture, 296 (2009) 51-57]
为什么要杀虫?
碳氮不平衡菌藻相不平衡→浮游动物不平 衡→害虫大量 繁殖 解决之道 如何实现养者敢吃其所养?
专业专注 生物发酵事业
打造世界肠道功能性微生态第1品牌
技术集成应用
应用情况——清远清新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池塘编号
面积 (亩) 6.3
放养密度 (亩/尾)
实验措施
2012年
2013年 晒塘、石灰消毒、发 酵鸡粪肥水 放苗到销售 晒塘、翻土、发酵鸡 粪肥水、泡疫苗、人 工水草 放苗到销售
澳维多肽有什么用?
饲料蛋白质
饲料矿物质 饲料维生素
鱼虾
鱼虾 鱼虾
氨氮
细菌蛋白质
细菌矿物质 细菌维生素
矿物
生物转化--生物饲料 抗病力强--肠好水靓
澳维多肽有什么用?
池塘生物絮团组成 参数 生物絮团(g/100g) 粗蛋白 49.0±1.5 碳水化合物* 36.4±0.9 总灰分 13.4±0.6 粗脂肪 1.13±0.09 粗纤维 12.6±0.1 钙 1.28±0.07 磷 1.29±0.08 钠 1.27±0.03 钾 0.75±0.13 镁 0.41±0.05 [mg/kg] 锌 181±1 铜 92.5±3.0 锰 35.0±0.5
2014年
15300/2429 12300/2929 41000/2733 25000/2500 32500/2708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澳维多肽是什么?
A免疫多糖 B益生菌 C全发酵高效碳营养
专业专注 生物发酵事业
打造世界肠道功能性微生态第1品牌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全发酵免疫营养
传统措施
(晒塘、石灰消 毒、发酵鸡粪肥 水) 平均下药次数 23.6 9.8 13.1 11.5 使用人工 水草池塘 翻土池塘 泡疫苗池塘
人工水草 翻土 浸泡疫苗 8.75
换水情况
池塘编号
技术集成应用
年份
2012年
草塘2(对照) 草塘1(实验) 10 10
2013年
10 2
2014年
8 3
草塘42(实验)
碳源调控水体技术
碳源——发酵效果好,微生物易利用
液体碳源
固体碳源
碳源调控水体技术
碳源使用方法
泼洒
鲮鱼转化
1、存塘鲮鱼保持肥满,降低饵料鱼消耗 2、鲮鱼摄食碳源后,被鳜鱼捕食后,可以 帮助调控鳜鱼肠道菌群 3、鲮鱼帮助大分子碳源分解,排放到水体 后,微生物可以迅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