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逸仙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测试题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逸仙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的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一定增大
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参考答案:
D
2. 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
3.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5kg,物体与水平
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
A.10N, 向右
B.10N, 向左
C.30N, 向右
D.20N, 向左
参考答案:
D 4. 如图3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座上的导体放在负电
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这时导体()
A、A端地电势比B端高;
B、A端的电势比B端低;
C、A端电势与B端电势相等。
D、A端电势可能比B端电势高,也可能比B端电势低;
参考答案:
5. 如图所示, 在内壁光滑的平底试管内放一个质量为10g的小球, 试管的开口端加盖与水平轴O连接. 试管底与O相距40cm, 试管在转轴带动下沿竖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可能对试管底部没有压力
B.在最高点,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最小,在最低点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最大
C.小球对试管底部的最大压力一定大于0.2N
D.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两处,小球对试管底部的压力大小只差恒定不变
参考答案:
AC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是上海锦江乐园中的“摩天轮”,它高108 m,直径为98 m,每次可乘坐378人,每转一圈25 min.摩天轮转动时,某一轿厢内坐有一位游客,则该游客随轮一起匀速转动的周期为___________s,向心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
参考答案:
1500;8.6×10-4
7.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 与小车的质量M 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不改变拉力T (即小车悬挂线所吊砂桶与砂的重力mg 一定),只改变物体的质量M ,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实验数据。
其中第3组数据还未算出加速度,但对应该组已经打出了纸带,如图所示。
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 的低压交流电源,图中各点为每打5个点标出的计数点,测量长度的单位为cm ,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
(1)请由纸带上测量记录的数据,求出C 点的瞬时速度vC= m/s
,
O 点的瞬时速度
v0= m/s
,以及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实验开开始进行时,要先 ,具体操作方法是 ;只有当小车质量M 与小车悬挂线通过定滑轮所吊砂桶及砂的总质量m 大小满足 时,方可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T 的大小等于悬挂线所吊砂桶与砂的重力mg 。
参考答案:
(1)(1)vC= 0.35 m/s , v0= 0.05 m/s , a= 0.98 m/s2,
(2)该实验开开始进行时,要先 ①要平衡摩擦阻力f ,具体操作方法是 ②适当垫 高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轻推未挂沙桶的小车,恰使拖有纸带的小车匀速滑动。
满足 M>>m 时
8. (6分)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子弹穿透第三块木块的速度恰好为零,设子弹在木块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子弹先后射入三木块前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穿过三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9.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如果温度从0℃升高到4℃,则它所增加的体积是它在0℃时气体体积的 ,如果温度从90℃升高到94℃,则所增加的体积是它在27℃时体积的 。
参考答案:
4/273 , 1/75
10. 一辆质量为3t 的汽车驶过半径为80m 的凸形桥面时,始终保持4m/s 的速率,汽车所受阻力为车与桥面间压力的0.01倍,求通过最高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 ,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 。
参考答案:
11. 如图所示,水平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现将一物体放在皮带A 端,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 后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B 端,则在此过程中( )
A. 物体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始终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 物体在AC 段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 物体在CB 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D. 物体在CB 段不受摩擦力作用
参考答案:
D
在AC 段,物体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向右,合力向右,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重
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则滑动摩擦力向右;由f=μN=μmg 知,物体在AC 段受摩擦力不变.在CB 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小滑块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要结合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不能认为在CB 段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可假设法判断.
12. 一只氖管的起辉电压(达到或超过起辉电压后氖管会发光)与交变电压V 的有效值相
等,若将这交变电压接到氖管的两极,在一个周期内,氖管的发光时间为
参考答案:
13. (2分)设飞机飞行中所受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飞机以速度V 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 ,则飞机以速度2V 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参考答案:
4P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9分)在利用方木板、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套等器材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橡皮条的形变量可不相同
B .作分力和合力的图示时,选的标度必须相同
C .拉弹簧测力计时,不能使弹簧测力计超出木板的边界
D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其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理想实验法
B .控制变量法
C .等效替代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如图,用A 、B 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D 点,使其伸长到
E 点,现保持A 的读数不变,当∠α由图示位置减小时,欲使D 点仍在E 点位置保持不变,则可用的方法是 。
A .使
B 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B .使B 的读数变大,β
角变小 C .使B 的读数变小,β角变小
D .使B 的读数变大,β角变大 参考答案:
(1)B (2)C (3)C
15. 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也可利用桌边),
打点计时器以及复写纸、纸带,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毫米刻度尺,导线,电键.其
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
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m=1.00 kg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 ,另选连续的4个点A 、B 、C 、D 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 、B 、C 、D 各点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 、70.18 cm 、77.76 cm 、85.73 cm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 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J ,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J (取3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
为了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的质量应选择_______.
④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2—h 图线是 , 该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 参考答案:
1)低压直流电源,秒表;交流电源,重锤(2)7.62;7.56
(3)阻力对重锤和纸带的影响;质量较大的. (4)过原点的斜直线;重力加速度g.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愤怒的小鸟》是一款时下非常流行的游戏,故事也相当有趣,如图11甲所示,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某班的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假设: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h1=0.8 m,l1=2 m,h2=2.4 m,l2=1 m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图11
(1)肥猪A在台面草地的右边缘,若要击中A,小鸟的初速度为多大?
(2)小鸟弹出后能否直接打中地面草地上肥猪的堡垒?请列式计算进行说明。
(3)如果小鸟弹出后,先掉到台面的草地上,接触地面瞬间竖直速度变为零,水平速度不变,小鸟在草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出,若要打中肥猪的堡垒,小鸟和草地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小鸟弹出时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关系(用题中所给的符号h1、l1、h2、l2、g表示)?
参考答案:
(1)由平抛运动有:
(2)若要直接打中堡垒,由平抛运动有:
ks5u
(3)第一次平抛:
17. 18世纪的瑞士著名科学家欧拉(L.Euler)首先采用使物体做加速运动的方法测定物体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
在一个倾角为θ的斜面上,使一小木块从静止开始加速下滑。
测出时间t内小木块的位移s,即可用t、s和θ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请推导这个表达式。
参考答案:
解:滑块受到三个力:重力m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
由运动学公式得:
(2)
由(1)、(2)得到:
18.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
设运动员的质量m1=65kg,吊椅的质量m2=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
a=1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参考答案:
(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
取运动员和吊椅整体做为研究对象,则有:
2F-( m1 +m2) g=( m1 +m2)a F=440(N)
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F’=440(N)
(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取运动员做为研究对象,则有:
F +FN- m1 g =m1 a
FN =275(N)
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也为27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