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气质
气质与性格

气质与性格一、气质与性格的一般概念1.什么是气质:(1)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稳定的动态特征。
气质是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和性格也属于人格的心理特征,但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很大。
气质的稳定性体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2)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02论述)论述人类气质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稳定的动态特征。
气质是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和性格也属于人格的心理特征,但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很大。
气质的稳定性体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
a、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好人和坏人的性情没有直接的区别。
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任何气质都可能是良好性格和杰出才能的催化剂,也是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b、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用人单位利用心理学进行人才选拔。
而个人选择职业也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职业的要求。
只有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克服其不利一面因素。
c、气质是教育的基础之一。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对于搞好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的消极特征,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的优势,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2.什么是性格(1)人格的定义: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2)性格的结构特性: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塑性。
(3)性格的类型:根据主导心理功能,它被分为人格类型: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功能中哪一种是主导的,英国心理学家佩因等人被分为理性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性格类型: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利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气质与性格

气质与性格一、气质1、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
2、气质的特点第一,感受性:人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用感觉限度的大小来测量。
第二,耐受性:反映人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的耐受程度,他也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表现。
第三,反映的敏捷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速度;不随意的反应性。
反映的敏捷性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第四,可塑性: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呆板性被认为是与可塑性相反的品质,可塑性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第五,情绪兴奋性:不仅反映神经过程强度,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第六,内向与外向性: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
表现于外叫外向型表现于内叫内向型。
外向性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内向性是抑制过程强的表现。
3、气质的类型第一,胆汁质: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考,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第二,多血脂: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弱点,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第三,粘液质,情绪平稳。
表情平淡,四位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第四,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二、性格1、性格的概念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
2、性格特征第一,态度特征:A对待他人、集体、社会的态度。
一、阐述气质与性格的含义,它们是否有好坏之分,是否影响个体的

一、阐述气质与性格的含义,它们是否有好坏之分,是否影响个
体的
气质与性格是代表个体外在和内在特质的概念。
气质是一种空气般的东西,它指的是
个体的一股脉动,不仅表现出外表和神情,也把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情感和态度表达
得淋漓尽致。
而性格则是指固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个体的核心精神。
它体现在每一次
的决断和行为的方式,作为一种长期的行为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定的性质。
气质与性格都不一定有好品坏之分,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积极或消极结果。
性格可以是强硬,可以有决断力;气质也可以是热情,可以让个体有一种中正的人格特质。
正是这种特质,可以体现主观的自信,从而适应外界的环境,敢于接受挑战和期待。
气质与性格同样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与成就,出现在社会和组织中。
一个人有积极的
气质与性格,可以更有活力、更有动力去完成一件事;一个人有消极的气质与性格,则可
能会变得消极怠工,逃避挑战,从而招致失败。
气质与性格可以带来好也可以带来坏,它们影响个体的行为与主观认知,因此需要相
应的调节和加强,使个体拥有健全的气质与性格,从而可以自信的去面对自身的挑战。
气
质与性格的开发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它们不仅可以为你走完人生的半程路程
提供帮助,更可以让你的人生有一份美好的开始,一份美好的结局。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1.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2.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秉性”就是气质。
3.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集于一身。
当然,就气质的外在表现上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它也会发生某些改变。
好发脾气的人不发脾气了,急性子的人变稳重了。
但着仅仅是外部表现的改变,叫做气质的掩蔽现象。
其内部产生质的变化是很难的。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性格与气质的差别:⒈性格的社会性较强,气质生物性较强;气质更多受到人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而性格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它们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的是受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⒉生理基础不同:性格是后天条件反射系统,气质是先天神经类型;⒊性格形成晚且较易变;气质形成早且不易变例子:“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中的“性格”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性格。
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的“本性”体现的则是心理学中“气质”这一概念。
勤奋属于性格,而活泼好动,行为敏捷则属于气质性格与气质由于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二者混淆起来,把气质特征说成性格,或把性格特征说成气质。
例如,有人常说某人的性格活泼好动,有的人性子太急或太慢。
其实是讲的气质特点,性格与气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
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
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
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抑郁质的人表现出温柔。
其二,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主动性的性格特征,而黏液质的人就较困难。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性格与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一)气质的定义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理解气质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主要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
心理活动的强度,指情绪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强度。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指情绪的稳定性、注意的集中性等。
心理活动的灵活性,指思维的灵活性、注意转移的灵活性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世界,经常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心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例如,有的人脾气暴躁,容易发火;有的人遇事沉着,不动声色;有的人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有的人则多愁善感,胆小怕事。
这些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即气质的表现。
气质只决定人的心理活动方式,而不决定人的精神生活内容,它与人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没有多大联系。
因此,可以说气质无好坏之分。
其次,气质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这些动力方面的特点是比较稳定的,它不以活动的动机、目的、内容为转移,贯穿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之中。
这就是说,一个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
例如.一个具有情绪易于激动这种气质特征的学生,在受到老师表扬时,往往兴高采烈、喜形于色;在文娱表演或体育比赛前常常坐立不安;在考试时容易心慌意乱;与同学讨论问题时,也显得言辞激烈、情绪激昂。
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稳定性,它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
再次,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的心理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
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比较活泼好动,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有的则比较安详宁静,声微胆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缓慢,这就是气质最早、最真实的流露。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

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概念气质和性格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说某人气质高贵、幽雅,有的人没有气质,有时候也经常听到某人待人礼貌、彬彬有礼很有气质等,每位同学肯定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的人,这些气质和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是否一样呢?一、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一)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⒈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心理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包括注意集中的时间的长短、一定心理状态持续的时间等。
心理过程的灵活性包括思维的灵活程度、心理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倾向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还是倾向于内部,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到处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做气质。
⒉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部分。
这是因为气质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表现,它们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性。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性格与气质

性格与气质由于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混淆两者,把气质特征说成性格,或把性格特征说成气质。
事实上,性格与气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为精神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在个体的生命开始时期并没有性格,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即使可能变化,但较不容易;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而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两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如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友善;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抑郁质的人表现为温柔。
②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则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具有主动性的性格特征;而黏液质的人要形成这种性格特征就会较为困难。
③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性格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9.3气质与性格

第三节气质与性格气质与性格作为另外两种基本人格特征,气质是形成人格的“原料”之一,是人格的先天遗传成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反应敏感性、活动水平、心境、可塑性和适应性。
而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一、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
例如,有的人脾气易怒,易动感情;有的人则沉着冷静,不动声色;有的人反应迅速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反应较迟钝,行动缓慢稳重。
气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禀性”,它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1.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是指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和情绪发生的快慢等心理过程的速度;心理活动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心理过程的程度;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外部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
它使人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有着近似的表现,使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不论时间、地点、场合,不论活动内容、兴趣、动机,都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才叫气质。
2.气质具有天赋性,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在表现。
因此,在人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某些气质特点。
例如,有的婴儿活泼好动,不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有的婴儿安详文静,胆小怕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不仅如此,气质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它难以改变上。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禀性”就是气质。
当然,就其外部表现而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随着自身修养的增强,特别是随着性格的成熟,气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但这仅仅是外部表现的改变,使其内部产生质的改变是很难的。
同时,性格对于气质也会具有一定的制约和控制作用。
性格和气质的区别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要是后天的。
2.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 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3.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在实际使用中,性格与气质经常混用,而且这样混用问题不大。
书本上的定义呢大致是这样的——性格是一个人对环境习惯性的反应。
而气质是一个人心理结构中动力指标的描述,比如外向与否,脾气急不急等等,。
但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对环境的特定反应里,动力因素无处不在。
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对事物反应总是过度,所谓性格激进?因为他天生的兴奋功能就强。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为:指代不同、引证不同、侧重点不同引证不同1、气质:鲁迅《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
”2、性格:商韬《论元代杂剧·元杂剧的人物形象塑造》:“如此强调矛盾冲突,就是为了塑造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反映生活的本质。
”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长相、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的一种外在和内在的感觉。
而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气质除了天生的本质以外,但大多是在后天培养的。
而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可以调整,但改变很难。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

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每个人作为一定社会集团的成员,他身上具有该集团成员共有的性格特征,如民族性格特点、从事某种职业活动人群的共同性格特点。
但作为个人,他有自己的神经系统特性、微观生活环境、特殊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教育条件,这一切反映到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就形成了性格的个体差异,如有的人开朗、活泼,有的人沉静、内向。
气质是指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力度、变化的快慢与均衡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倾向性等动态性质的心理特征。
这些动力状态的不同结合,构成了人与人之间气质的千差万别。
气质依赖于人的身体素质,尤其与人的神经类型紧密联系。
有人把气质看作是人发展的“内部气候”。
初生的婴儿就表现出气质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好哭、好动,有的安静、少动。
性格与气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均属较稳定的个性特征范畴。
1.性格与气质的主要区别(1)形成的客观基础条件不同气质的形成直接决定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具有自然的性质;而性格的生理基础则是神经类型特点和后天因素所引起的各种变化的“合金”,也就是说,神经类型不能预先决定性格,也不能直接决定性格。
(2)稳定程度不同气质具有先天性,受遗传素质的影响,虽然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其变化极为缓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虽然也具有稳定性特点,但与气质相比,比较容易改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3)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而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仅仅标志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而且同一种气质的人会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不受活动内容的影响。
因此,气质不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而性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社会特征。
人在社会中生活,与各种事物、各种人发生一定的关系。
他的态度和行为总会对各种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或有益于社会和他人,或有害于社会和他人。
心理学 气质和性格

2.5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1、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 (1)兴奋过程: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状态转为 活动或较强状态。 (2)抑制过程: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 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状态。
17
2、高级神经活动两个基本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 巴甫洛夫实验研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
抑郁质:弱。感受性高,耐受性低。极端内向,多
疑多虑, 敏感,孤僻。典型人物:林黛玉。
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8
• 例如:看戏迟到的不同表现
1.胆汁质的人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 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坐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戏院时 钟走得太快了。
2.多血质的人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 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
抑郁质
高
耐受性
高 高 高 低
反应 敏捷性
快-不灵活 快-灵活
慢-不灵活 慢-不灵活
可塑性
高 高 低 低
情绪 兴奋性
高 高 低 高
倾向性
外倾 外倾 内倾 内倾
10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 的,但也不是不能变化的。 ▪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适应的难易。 ▪ 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其情绪兴奋性不同, 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进而影响健康)
(1)A型血的人消极保守,焦虑多疑,冷静但缺乏果断, 富于情感; (2)B型血的人积极进取,灵活好动,善于交际,爱说寡 信,多管闲事; (3)O型血的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爱支配人; (4)型血的人,外表象B型血的人,内在却象A型血的人。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性格与气质的差别:⒈性格的社会性较强,气质生物性较强;气质更多受到人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而性格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容,它们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的是受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⒉生理基础不同:性格是后天条件反射系统,气质是先天神经类型;⒊性格形成晚且较易变;气质形成早且不易变例子:“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中的“性格”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性格。
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的“本性”体现的则是心理学中“气质”这一概念。
勤奋属于性格,而活泼好动,行为敏捷则属于气质性格与气质由于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二者混淆起来,把气质特征说成性格,或把性格特征说成气质。
例如,有人常说某人的性格活泼好动,有的人性子太急或太慢。
其实是讲的气质特点,性格与气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即强度、速度等),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气质可塑性极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为明显。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
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
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
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热情豪爽,抑郁质的人表现出温柔。
气质和性格

第二节 性 格
一、性格的含义
1、性格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 化了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二方面: “做什么”,追求什么、拒绝什么 “怎、稳定的个性特征, 它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性。
3、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体现一个人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具有 直接的社会意义。
第九章
气质与性格
第一节 气 质
一、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 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 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指向性等方面在行 为上表现)。
个体的气质差异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 遗传特性所决定。具有先天性,稳定性 和可塑性。
二、气质的类型
气质类型由以下几种心理特性构成: (一) 感受性。这是人对外界影响产
二、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多样性 2、性格的意志特征:
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 和自制力四个方面。
3、性格的情绪特征: 主要表现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
及主导心境等方面。 4、性格的理智特征:
主要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和言语等认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三、性格的类型论和特质论
类型论是性格的分类理论,特质论是 性格的分析理论。
多血质的人会笑嘻嘻地与门卫搭讪,以 获得门卫的好感并放他进去;
胆汁质的人可能会与门卫争吵起来,甚 至大打出手;
黏液质的人可能按照门卫的指示,规规 矩矩地坐在那里等下一场;
抑郁质的人则可能唉声叹气地回家去, 并一路感慨自己总是遇到倒霉的事。
三、气质的测量(观察、实验、问卷)
四、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1、克服气质偏见
人格的投射测验主要有主题统觉测验 和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被试从中抽取图片20张和一张空白 图片。当被试看到图片时,凭个人的想 象,编造出一张图象上的故事。
气质、性格、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气质、性格、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气质、性格、能力都是个性的心理特征,它们是在人的统一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1)区别:①在起源上,气质是天生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
气质更多的体现神经类型的影响,而性格更多地受环境的制约。
②在性质上,气质没有好坏;性格却有好坏之分。
一般来说,符合某种社会规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被认为是好的,反之,则被认为是不好的。
③在可塑性上,由于气质与遗传的先天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其可塑性比较小;而性格则是后天形成的,可塑性较大。
2)联系:①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
②气质会影响性格的表现形式。
③气质会影响性格特征的形成和改变的速度。
④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蔽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气质与能力的关系1)区别:①二者的含义不同。
②二者对活动效率的影响力不同。
气质不决定人的活动效率,而能力却要。
③气质具有先天性,而能力除了先天素质外,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主导作用。
2)联系:①一个人的气质特征是发展能力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气质可能有利于发展某种类型的能力,如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善于社交,这对于发展人的公关能力有利。
另一方面,气质也可能妨碍某种能力的发展,如多血质的人对发展文字和细微辨别力不利。
②能力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促进一个人气质特征的改变。
一个内倾的人,可能由于事业成功、交际的扩大而趋于外倾;而一个外倾的人也可能由于事业的不顺而趋于内倾。
3.性格与能力的关系①性格的形成需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
性格与能力都是在人的统一发展中形成的,在能力的逐步培养和锻炼的过程中,性格也在逐步改变。
②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格本身就在观察方面显得主动而深入,经过观察能力的专业训练后,他的观察能力的增强程度和增长速度要比哪些被动感知型的个体要快。
③优良的性格特点往往能弥补某一方面的能力弱点。
所谓“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气质与性格PPT课件

如勤劳或懒惰、朝气与暮气、乐观与悲观、有责任心 或粗心大意、认真或马虎、,首创精神或墨守成规、节 俭或浮华等等。 (3)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如谦逊或自负、胆怯以及自我批判精神等等。
[英国] 伯曼( L. Berman)等 根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特别发达而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的气质 类型: 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
五、气质的血型说
人体血液中具有O型、A型、B型、AB型血型。 A型人:老实稳重、温顺多疑等。 B型人:感知灵敏、善于社交等。 O型人:意志坚强、好胜霸道等。 AB型人:以A型气质为主,含有B型气质成分。
二、性格类型
1、机能类型说:
[英]培因(A.Bain) 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在某个人身上占优势程度 可划分性格的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情绪型性格的人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易受情绪 左右;意志型性格的人其行动目标明确,行为主动, 具有果断、自制、持久而坚定的特性;理智型性格的 人通常用理智来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
[德]斯普兰格(E.Spranger)
根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 价值观,把人的性格区分为理论型、经济型、 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六类。
课堂辩论:性格能否决定命运
•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相争之初,项羽和刘邦的 实力悬殊很大,他们演绎了“鸿门宴”、“鸿 沟和议”、“四面楚歌”等等斗智斗勇的故事。 刘邦自己曾总结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 如张良;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不如萧 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不如韩信,而他最 终却能夺取天下,在于他善于“团结众将”。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分析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分析由于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二者混淆起来,把气质特征说成性格,或把性格特征说成气质。
例如,有人常说某人的性格活泼好动,有的人性子太急或太慢。
其实是讲的气质特点,性格与气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那我们从考试的角度去对比进行分析。
性格的概念: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它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
气质的概念: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
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从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性格是个体在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而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特征或者身体特点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性格的类型:1.根据优势心理机能划分英国心理学家培因等根据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
2.根据文化生活的形式区别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提出,根据人类文化生活的形式,人的性格可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和宗教型。
3.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顺从型的人独立性比较差、容易受人暗示、往往屈从于权势、听从别人的指示、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独立型的人有坚定的个人信念、善于独立思考、遇到紧急情况不会惊惶失措、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
代表人物:《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2.多血质: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
代表人物:《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3.粘液质: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
(完整版)第十二章气质与性格

第十二章气质与性格【考试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气质的定义和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掌握性格的定义和性格结构的特点,性格的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熟记气质的理论和学说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理解鉴定学生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的方法;掌握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懂得如何根据学生气质和性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大纲内容与重点】第一节气质与性格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气质(一)气质的定义1.气质的概念:气质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2.气质的特点:气质是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体心理特征,由于气质较多地受先天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因此是比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性。
但是,气质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当外部环境和教育发生较大的变化时,个体的气质可以暂时被掩蔽,并且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二)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1.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坏之分。
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2.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
一方面,用人单位逐渐开始利用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人才选拔;另一方面,个人也越来越多地考虑自己的特点及职业要求。
进行气质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就成了时代发展的自然要求,个体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克服自己气质特征中不利一面的影响。
3.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有十分重要意义。
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
这就要求教育方法的‘‘个性化”。
另一方面,气质是可塑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中的消极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发展。
二、什么是性格(一)性格的定义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与气质
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动方式上的表现,它使人的性格的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个人色彩,也就是说它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活动的强度(例如情绪的强弱等),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的倾向于内部)。
关于气质的学说,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五世纪)被认为是气质学说的创始人。
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这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不同比例就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希波克拉底描述了气质的类型,但不能对这些类型进行科学的解释。
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在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他认为这种类型特点表现在人的行动方式上,就是气质。
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在行动方式上的表现,主要是:多血质的人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情绪兴奋性高,具有外倾性;胆汁质的人的特点是富有精力,情绪兴奋性高且比较强烈,反应迅速,具有外
倾性;黏液质的人一般表现安静,动作迟缓,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低,较少在外部表现心理状态,即具有内倾性;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不够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强烈,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低,具有内倾性。
这些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可以遇到比较鲜明的代表人物,但大多数人是近似于某一种气质,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的某些特点。
我们在判断某个学生的气质时,主要的并不是一定要把他硬划到某种类型里去,而是要观察和测定他具有哪些气质特点,这些特点使他的行动方式带有什么样的色彩,以便对他进行有效的教育。
气质在童年时期表现得较为明显。
孩子越大,他与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也越复杂,因而他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也越多,某些气质特点也就为后天获得的特性所“掩盖”。
气质和性格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些性格特征在各种气质的人身上都可能形成,气质只是赋予这些特征以某种“色彩”。
例如不同气质的人,可以同样形成勤劳这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性格特征。
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就会不一样。
(2)气质对另一些性格特征可以影响它形成、发展的速度。
例如,自制这么一种表现意志方面的性格特征,有人表现自制是经过了很大的克制和努力,有人表现自制则比较自然、比较容易。
(3)还有些性格特征则具有较多的动力性质,鲜明地表现着气质的特点,例如引起情绪反应的快慢和情绪活动的强弱等。
气质的特点表现在人的各种活动中,但它并不影响人的行动的方向和内容。
一般不能把某一种气质看作是积极的,而把另一种气质看作是消极的。
各种气质都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
这要联系这个人的整个个性特点及其在活动中的社会意义来评定。
因此,有些人认为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只适合于做某类工作,这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
例如认为黏液质的人能够严格地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工作制度,他们是“实际劳动者”;抑郁质的人做单调工作最好,这些人应从事简单的操作;而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善于“社交”,似乎是天生的“组织者”。
这完全是对气质的一种误解。
人的气质特点并不影响人的活动质量。
各种气质类型的人,在同样性质的活动中,都可以获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