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研究(上)——老年居住外部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研究(上)——老年居住外部空间设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住房市场不断发展,养老地产从项目外部选址到内部居住环境日益成为开发商、设计师、居住者所共同关注的因素,也成为决定项目档次定位和生活品质的关键
成都养老地产现状
开发企业早已试水,保险企业亦涉足,但养老市场起点较低,养老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模式以“养老旅游”和“养老医疗”为主
养老旅游模式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旅游区)
养老医疗模式
(温江国际医疗城、大邑道源圣城)
相关案例
依托他人物业的纯服务型模式——基础月费其他费用
(万科·幸福家)
多种经营模式并行——1.押金月费2.购买相关保险业务,获取入住资格
(泰康·蜀园)
依托于大型社区而开发的独立养老组团——自持出租
(置信·鹭湖健康公寓)
医养结合下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住宅物业医疗配套——以销售为主
(青城·国际颐养中心)
区位及规划原则
选址应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项目的影响,选择尽可能好的自然资源和干扰性较小的周边环境
应遵循以安全、无障碍为前提的规划设计原则
功能分区
分离式分区
(以泰康·燕园为例)
特点:各功能分区明确、功能区完整、无干扰、核心医疗区可以覆盖周边项目,服务范围较大
包围式分区
(以绿城乌镇雅园为例)
特点:康复医院和颐乐学院均只服务于项目内部,服务范围均衡,纯粹性较高
分散式分区
(以万科随园嘉树为例)
特点:医养功能区呈点状分散,不完整;与居住区之间有穿插和干扰等问题;但医养功能区能覆盖周边更多项目,服务范围亦更大交通组织
道路系统——车行道设计:
应增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宽度,适当减机动车道数量和宽度
人行道与车行道通过绿化带进行隔离
车行道沿路设置人行休息区域
老年人小区道路横断面
在建筑主要出入口结合景观设置急救车辆回车场地
急救车辆回车场地
道路系统——步行道设计:
地面材质应使用防滑、耐磨的材料,保证材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不同材质应无障碍设计连接
防滑、平整、材质统一的步道
不同材质平滑连接、具有引导性步道
步行道尺度要适宜,满足基本的通行,且应设置休息区域
步行道休息区域
保证步行道旁侧植被景观的丰富性、各项设施的参与性以及休息空间的交流性
景观丰富性、变化性
停车设计:
人车分流为基本,应注意纯老年组团应组团外部组织停车,嵌入式的组团应设置地下停车场地
组团外部停车地下停车
无障碍停车位应≥总停车位的0.5%,且多个停车场宜每处设置≥1个无障碍停车位
地下停车场人行出入口应无障碍设计
与步道平滑连接地下车库无障碍出入口
地面停车场应临近建筑出入口设置,且无障碍停车位应与人行道连接
停车场地设计
出入口设计:
坡道形式设计应结合单元出入口周边环境、室内外高差尺寸、入口道路位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应注意轮椅坡道、缓步楼梯、出入口平台的相关规范;出入口雨棚的人性化设计
设置台阶同时应设有轮椅坡道与扶手;无障碍坡道坡度应≤1/12;缓步台阶尺寸区别于普通台阶
出入口场地设计
户外环境
空间形式:
户外活动场地可分为围合形式、独立形式
围合形式独立形式
场地设计——围合形式:
围合形式可营造内部环形步道,联系各组团活动场地,增加老年人活动距离、交流机会
内部环形步道风雨连廊
场地设计——独立形式:
应根据不同条件设计场地周边的植物、场地内部的设计以及休息区域的放置
场地设计——节点空间:
组团中设置满足视觉、听觉、行动等不同障碍老人活动的特殊节点空间,使他们能同样融入到自然之中
通过景观中地面材质、不同色彩植被的搭配,强化老人对环境及物件的记忆和感知
记忆照护漫步花园
(泰康·粤园)
场地设计——架空层的利用:
架空层进行无障碍设计、可作为老年人集中活动场地
应注意架空层的采光和照明,周边应选择适宜的植被进行种植
细节设计:
选择排氧量较大的植被组合,观赏性较强的植物
藤本植物配合花架、木架使用,创造遮阳休息场地
富氧植被组合
靠近户外休息、活动场地,应选择落叶类乔木进行种植
应选择小乔木或中乔木类植物,避免树木过高造成局部空间的压抑感
场地内应设置带扶手座椅、明显的标识系统、设置无障碍公共厕所
灯光需对局部特殊场地进行重点照明,避免出现危险
相关规范:
活动场地也应满足日照
景观内休憩设施不宜设置高台阶,若设置应有无障碍通道连接
GB50867-2013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
活动场地位置宜选择在向阳、避风处,场地范围应保证有 1 / 2 的面积处于当地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之外
总平面布置应进行场地景观环境和园林绿化设计。

绿化种植宜乔灌木、草地相结合,并宜以乔木为主
总平面内设置观赏水景的水池水深不宜大于0.6m,并应有安全提示与安全防护措施
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
居住绿地内的游步道及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如亭、廊、花架等休憩设施不宜设置高于450mm的台明或台阶;必须设置时,应同时没置轮椅坡道并在休憩设施入口处设提示盲道
建筑形态
平面布局:
根据项目地块不同,建筑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围合式、行列式、枝状式三种形式
建筑宜南北放置,老年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2h
适当控制老年居住地块内建筑密度,建筑层数,采用低层低密的住宅设计;方便老年人接触户外
立面设计:
建筑内部居住、活动区域朝南布置,其他空间北向放置
立面应富有生活气息,增强建筑可识别性;避免使用墙面砖、大面积玻璃幕墙,减少安全隐患
未完待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