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言的接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精品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一、借词、意译词、仿译词
1、借词:指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例如:
(sofa)

沙发
↙↘
新概念音义结合关系
↓ ↓
“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shāfā”与“某种坐具”两边
有扶手的坐具“新概念”。

2、意译词:指只引入新的外来概念,但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构成新词来表达它。

例如:
(cement)

水泥
↙↘
水泥
↓ ↓
定中
↘↙
合成词
3、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

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而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分别与所源自的外语词有对应关系。

例如:
(blackboard)——黑板
↙↘↙↘
black board 黑板
↓ ↓ ↓ ↓
定中定中
↘↙↘↙
内部形式内部形式
[′blækb ɔ:d] [xei55 pan214] 外部形式
二、洋泾浜
1、洋泾浜的含义
洋泾浜(又称为“皮钦语”(pidgin),是当地人在与外来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的影响下出现的变种。

洋泾浜英语的基本词汇来自英语,并对其语音有所改造,语法则采用本族语。

例如:
My no can.= I can not.
Two piecee book = two books
洋泾浜在世界很多通商口岸或国境接界处都出现过:洋泾浜法语;地中海沿岸口岸的“萨比尔”(Sabir)话: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混合。

查理斯·李兰德《洋泾浜英语歌集》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 )
•是叫也司(YES)勿讲拿(NO )
•一元洋钿温淘箩(ONE DOLLAR )
•廿四铜钿吞的福(TWENTY-FOUR )
•翘梯翘梯喝杯茶(HAVE TEA )
•雪堂雪堂请侬坐(SIT DOWN )
•红头阿三开泼度(KEEP DOOR )
•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
•爷叫泼茶娘卖茶(FATHER / MOTHER )
•丈人阿爸发音落(FATHER IN LAW )
•You ask me, me ask who?
Let me see see.
•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 pengpeng, the people die .
•We two who and who?
•American Chinese not enough
•Welcome your presence
•Can you say Chinese?
•I tomorrow go to Shanghai
•To run business = Open.(营业中)
三、克里奥耳语(creole)
克里奥耳语也叫混合语,指在特殊的社会共同体里,经过洋泾浜化后扎下根,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的,成为唯一通用的交际语言。

问题:克里奥耳语与洋泾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的含义。

二者的联系:洋泾浜和克里奥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语言接触形式。

克里奥耳语最初的语言形态与洋泾浜完全相同(基本取自殖民者语言的数量很小的词汇和经大幅改造的音系和极简单的语法)。

二者的区别:洋泾浜使用场合有限,不作为母语传授给下一代。

一旦社会环境改变,就会自动消失。

所以一般不被看作正式的语言,还算不上"混合语"。

克里奥耳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已成为某个语言社团唯一的交际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语音的演变
•语法的演变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
第一节语音的演变
语音演变(历时音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
(1)语音演变机制
音位系统的发展包括:内部音位的合并、音位的分化、音位关系的改变等。

中古汉语的辅音音位系统在音韵学上称为“三十六母”,是唐宋时期汉语的辅音音位系统。

①音位的合并
“并、定、澄”分别归入或部分归入“帮、滂、端、透、知、彻”。

这一历史音变现象称为“浊音清化”。

演变的条件是:中古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凡声调是平声的一律变成了送气清音,凡声调是仄声的一律变成了不送气清音。

参阅《语言学纲要》246-247页。

②音位的分化
“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除了遵循“浊音清化”规律外,同时还分化出现代汉语[tɕ]
[tɕ‘] [ɕ] 等声母,这属于音位的分化。

分化的条件是这
些音与[i][ü]为韵头、韵腹的韵母相拼。

参阅248页。

③音位关系的改变
由于“精、清、从、心、邪、见、溪、群、晓、匣”
等母在与[i] [ü]为韵头、韵腹的韵母相拼时,分化出现代汉语[tɕ] [tɕ‘] [ɕ],所以现代汉语[ts ][ts‘][s][ k ][ k‘][x]
不与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相拼。

阅《纲要》229页。

•音位的分合必然导致音位间的对立关系发生变化。

•例如,中古汉语声母:
p p‘ b‘
t t‘ d‘ [+清, +浊] ;[ +送气, -送气]
k k‘ g‘
•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里,/b‘、d‘、g‘/的消失使得“[+清,+浊]”对立消失,以上三组音位只剩下:
p p‘
t t‘ [+送气,-送气]
k k‘
•语音规律是受时间、空间和发音条件的限制的。

这些条件具体如下:
•①发音条件限制。

•语音的发音条件也对语音规律有制约作用。

例如,前面所说的¡°浊音清化¡±的条件就是限于口音(浊塞音、浊塞擦音),不涉及鼻音和边音。

•②时间限制。

•某一语音规律只在一段时间内起作用,过了这个时间段,即使条件相同也不起作用。

现代汉语宁波方言中/k /、/k‘/可以出现在/i /前面,是因为它们是在腭化规律起作用的时段后产生的,所以不受这一规律的支配。

•③空间限制。

•语言演变是一个从中心向四周波浪式传播的过程,离开中心越远,影响越弱,直至消失。

所以,语音演变总是在一个有界的空间内发生的。

中古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浊音清化”规律,在北方方言区有普遍性,在吴方言、湘方言等地区则没有发生作用。

第二节语法的演变
一、组合规则的演变
汉语方面:
1、疑问代词、代词宾语前置变成后置。

例如:
吾谁欺?不吾知也。

寡人是问。

2、偏正结构里“大名+小名”变成“小名+大名”。

例如:
丘商、丘雷、城颖、鸟乌、草芥。

3、汉语中的主从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五四
以后,出现了从句后置的情况。

例如:
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

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一)语法成分的增减
1、量词的增加
古代汉语:数词可以直接加在名词前面。

如:“三黄五帝、五城十楼、三人、二矛、一苇”。

汉代产生量词(借用名词和动词)。

如:“一线希望、一柄宝剑、一台机床、一杯水、一把米”等。

古汉语中的“数+名”——现代汉语的“数+量+名”结构。

2、助词“着、了、过”的出现
现代汉语时态助词“着、了、过”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

例如:
“了”由动词演变为助词。

分三步:
第一步,魏晋南北朝:构成动补结构,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完成。

第二步,唐代:“了”有虚化的趋势,虚实含混。

第三步,宋代:“了”完全虚化为表示完成语气的助词。

3、词缀“子、儿、头”的出现
词缀“子”在上古已经出现,例如:《礼记·檀弓下》:“使吾二婢子夹我。


词缀“头”可能产生于六朝,例如:《水经注》:“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


词缀“儿”可能产生于唐代,例如:金昌绪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4、前缀“有”的减少
上古汉语前缀“有”的消失,如:“有夏、有民、有王”
在战国后就消失了。

三、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类推也叫类化。

指的是在某种规则模式的影响下语法和词汇形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或结果,即促使一些语言成分跟另外一些语言成分协调一致的作用。

例如:
fell : felled
shell : shelled
swell : x
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使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

四、结构的重新分析
•某一结构词语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未引起表层形式任何变化。

重新分析在语法演变中比较常见,它往往造成语法范畴的消长或新的词类、新的虚词、新的结构的出现。

A: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墨子·非攻下》)B: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

(曹雪芹《红楼梦》26回)
五、语法化
•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义演变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隐喻、转喻。

•隐喻引申:以相似性为基础,通过打比方建立新意义。

例如:
习:本义为¡°数飞¡±,即小鸟反复地学习飞翔的意思。

这种情况与人学习某种新知识、新技能很相似,于是发展出¡°学习、温习¡±的意思来。

•词的比喻义和词的比喻用法不同。

比喻义是词的固定意义,词典上作为一个义项列出;比喻用法只在特定语境中出现,是一种临时用法。

•转喻:以相关性为基础,通过转指、代指建立新的意义。

例如¡°兵¡±的¡°兵器¡±义派生出¡°士兵¡±义就是转喻引申,兵器与士兵关系密切,于是由兵器转移到使用兵器的人(士兵)。

•(2)词义演变的结果
•①词义的扩大指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所表达的概念内涵减少,外延扩大。

•例如:
¡°河¡±原来专指黄河;¡°江¡±原来专指长江。

现在二者都泛指一切河流了。

¡°菜¡±原来专指蔬菜,现在荤素菜都用¡°菜¡±来指称了。

¡°嘴¡±原来指鸟类的嘴,现在泛指人和动物的嘴。

¡°place¡±原来指¡°大街¡±¡°广场¡±,现指一切地方。

¡°arrive¡±的词根是¡°river¡±,原专指¡°靠岸¡±,现泛指¡°到达¡±。

•②词义的缩小指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所表达的概念的内涵扩大,外延缩小。

•例如:
¡°瓦¡±原来指一切烧制过的土器,现在专指一种建筑构件。

¡°丈人¡±原来是对年长的人的统称,现专指¡°岳父¡±。

¡°deer¡±最初的意思是¡°动物¡±,现专指一种动物(鹿)。

¡°girl¡±原义是¡°小孩¡±,现在指¡°女孩¡±。

•③词义的转移指词义由指称甲事物而转指乙事物。

•例如:
¡°脚¡±原指小腿,踝骨以下走路时着地的部分叫¡°足¡±。

现在¡°脚¡±与¡°足¡±是同义词了。

¡°book¡±原指一种树¡°山毛榉¡±,其树皮曾用作书写材料,现在指写成的著作。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