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目标。

我的理解,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保护环境的倾向。

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成为应有之义。

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

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3个问题。

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

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

第三,从环境的角度,通过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努力推动。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周部长。

我们知道“十一五”污染减排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十二五”
特意把污染减排的指标增加到了4项,可是我看到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氮氧化物、氨氮减排形势非常不乐观。

而且我注意到在前一阶段发布的上半年相关环境质量公报里面,有些城市、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还有大幅的反弹,我想请问周部长,怎么看待这个困难?怎么应对这个困难?还有一个问题,我看到周部长最近经常提到关于环保新道路的问题,我们想了解环保新道路新在哪里?环保新道路对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哪些推动?
周生贤:你刚才的提问,实际上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节能减排问题,另一个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问题。

这两个问题对环保工作来说都十分重要,也非常关键。

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们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污染物的浓度也都下降了。

应该说,围绕这些污染因子减排,相应的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大家都有目共睹。

“十二五”在原来控制两项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变成了控制四项,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

去年,氮氧化物不降反升,今年人代会期间,代表们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会议结束后,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主要涉及4个方面:第一,认真总结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强了结构减排。

第二,大力推进工程减排,新上了一些减排工程,通过大工程来取得新的突破。

第三,严格管理减排,落实责
任考核。

第四,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把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引入了节能减排。

具体说,脱硝电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凡是脱硝的电,每度电加8厘钱。

采取这些措施以后,今年上半年,四项污染物都开始下降,其中,化学需氧量下降2.11%,二氧化硫下降2.72%,氨氮下降1.98%,氮氧化物下降0.24%。

实践证明,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

环境上出了问题,就要从经济政策方面找原因。

所以,今后,我们将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机制和规律,来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形成的一个共识。

它的提法就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中国环保新道路。

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难度很大,如果照搬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个是我们走不起,再一个走了也不起作用。

必须在思路上创新,这个创新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源头控制,二是综合治理,三是预防为主。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具体内涵是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根本要求是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融合;基本目标是建立健全六大体系。

这是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核心内容,这也是对于经济工作的具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这一理念昭示了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人是主体,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取决于每个人的意识与行动。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需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致力于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立论破题。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这就要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必须进一步站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度,要以独立的视角,发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主动思考对策、提出建议。

宣传教育需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洞察秋毫、出谋划策,甚至未雨绸缪的"智囊"作用。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致力于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

生态伦理道德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识形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生态文化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和支撑。

新时期环境宣教工作者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将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道德培养、环境文化传播贯穿工作始终。

通过扎实的宣传教育,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体系,建立起全民的生态文化基础,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每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中。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致力于在地方政府和群众之间构筑起沟通的桥梁。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上情下达,还要做到下情上传。

建设生态文明,群众是基础。

地方出现的环境新问题、群众的环境新诉求,都必须引起地方政府和环境宣教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只有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给地方政府,充分尊重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推动地方政府及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环保社会团体积极、理性、深入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加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行列。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是重点。

近年来,公众自发自觉关注、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不断高涨,而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也以开放的心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

推动环境宣教法制化,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有益实践。

宁厦回族自治
区、天津市等地出台了环境教育地方法律法规,推动了环境教育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全民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也应该提升至新的高度。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要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还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创新宣教方式是关键。

要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形式方面,增强环境新闻主流渠道传播影响的能力,增强充分驾驭新兴媒体为环保服务的能力。

构筑网络、动漫和文字、影视相结合的创新宣传模式,制度化、多元化、系列化地进行全方位、持久性宣传教育。

通过扎实持续的宣传教育,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凝聚多方力量,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格局是基础。

环境宣教工作应该紧跟中央的部署,通过宣传教育,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自觉贯彻国家战略意图。

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离不开各方配合、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宣教大格局。

各部委联合指导环境宣教工作开展已有先例。

2011年,环境保护部
等6部委首次联合下发了指导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对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环境宣教工作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凝聚和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社会意志和社会氛围,激发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和社会自觉,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顶层设计开始,将根系触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让美丽中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