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式4-12,得图4-1的线性拟合:
0.0 -0.5 -1.0 -1.5 -2.0 -2.5 -0.2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Q=0.096m /d 3 Q=0.192m /d 3 Q=0.288m /d 3 Q=0.384m /d 3 Q=0.480m /d
我们从有机底物降解速率方程入手,结合微 生物生长速率方程,联立求得有机底物降解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dS b K1S X 0 S0Y 1 e dt
Kt Y

a
4/10/2019
4/10/2019
0
底 物 降 解 速 率 ( mg/(L*h))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指导教师:王灿 组员:王晶晶 李英特 任云 赵伟高 韩金峰 孙骞骞
4/10/2019
1.污水生物处理动力学模型简介 2.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案例

4/10/2019
(1)静态模型
典型动力学模型有Eckenfelder、Grau、Lawrence-
Mccarty和Mckinney模型。这些模型所导出的稳态结果 基本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并且具有模型变量可直接测 定、动力学参数测定及方程的求解比较方便等特点。 但是它们具有限制性条件:只针对易降解的溶解性底 物的;微生物被假定在电子受体不受限制的环境中生 长;它们只针对某一种工艺状态,例如只去除含碳有 机底物或只是硝化。
实验设计-实验用水 试验用水由葡萄糖,NH4Cl,KH2PO4,无水 CaCl2, MgSO4,FeCl3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 (BOD:N:P=100:5:1)配制而成

本试验中 BAF 装置 的反应器为Φ10cm、 高 230cm 的有机玻 璃柱,填料粒径 3.5~5.5mm。滤柱 内部结构由下至上 依次是承托层(由 不同粒径的鹅卵石 按级配由大到小依 次堆成,高 20cm) 和填料层(高 140cm)。
3
4/10/2019
ln(Cc/C0)

由图4-1得到的参数表:
Q m R2 0.096 1.40906 0.813 0.192 1.23756 0.77792 0.288 1.08719 0.86106 0.384 0.8446 0.8633 0.480 0.6766 0.83827
H (m)
可得 BAF 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为:
4/10/2019
4.0
3.8
3.6
ln(Qm/A)
3.4
Equation Weight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Pearson's r Adj. R-Square ln(Qm/A) ln(Qm/A) y = a + b*x No Weighting 0.19375 -0.81073 0.54305 Value Standard Error 13.27206 2.47593 Intercept Slope 35.31153 -5.93895
3.2
3.0
2.8 5.28 5.30 5.32 5.34 5.36 5.3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0 5.42 5.44
ln(C0)
(2)研究了生物量沿填料层高度的变化规律,对于实际运行 与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10/2019

上述模型假设条件过多,部分假设不合理,不 具普适性,我们试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新模 型。
4/10/2019

Eckenfelder(埃肯菲尔德)动力学模型以Monod方程为基础, 推导以底物的降解服从一级反应为基础 当微生物处于生长率上升阶段时,基质浓度高,微生物生长 速度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

当微生物处于生长率下降阶段时,微生物生长主要受食料不 足的限制,微生物的增长与基质的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关系:

4/10/2019
实验采用自配含苯酚模拟工业废水,装置采用 活性污泥反应器。 因本试验中污水浓度低,符合 Eckenfelder 模 式要求的进水 BOD5小于 300mg/L 的低基质 浓度条件,故采用 Eckenfelder 模式来拟合试 验数据和求解有机物降解动力学参数。

4/10/2019

dS 27167.58S 0.71[0.33 8.58(1 e 0.0013t )]10.62 dt
用Runge-Kutta算法拟合数值解
80 70 60
底 物 浓 度 ( mg/L)
50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时 间 ( h)
5
6
7
8
致谢
本次作业是组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期 间遇到了各种难题,在王老师、牛老师和 赵加斌同学等师生的帮助下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反应器是理想的推流式反应器。 (2)生物膜均匀地覆盖于填料表面,且生物膜密度、微生物特 性、有机物在生物膜内的扩散系数,在整个生物膜膜厚范围 内是均匀的。且生物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即生物膜的生长 与死亡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 (3)整个滤池中,动力学参数在溶液中与在生物膜内相一致, 且各点温度和值不变,且整个生物滤池的流速是相同的。 (4)反应器进出水中所有可降解的基质均以溶解状态存在,且 不含有微生物,反应器内的生物降解主要由生物膜所致。 (5)反应器内只存在着纵向的浓度梯度,即底物只在横向有混 合现象,纵向完全不存在混合。 (6)忽略不计反应器内的悬浮生物量,只考虑填料上的生物膜 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要考虑滤池对进水中的悬浮颗粒的物理 截流作用。
4/10/2019
(2)动态模型 主要有Andrews模型、WRC模型、IAWQ模型。 其中,ASMs数学模型是代表性机理动态模型, 通过反应过程来描述发生在一个或多个系统中 的组分活动,量化每个过程的动力学和化学计 量学,将活性污泥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 动态研究,除碳、脱氮、除磷进行了描述分析, 弥补了经验模型不足。
沿程去除率。k*越高,(Ce/C0)值越低,有机物去除效 果越好。影响生物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填料的粒 径、形状和密度,水流的状态和方向,曝气量,微 生物种群,反应器大小等都会对生物膜的生长产生 影响,这些都会最终引起生物膜活性和厚度的变化。 n——控制着进水有机物浓度的改变对出水有机物去 除率变化大小的影响。n 值越小,表示进水有机物浓 度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时,出水有机物的去除率将 会有较大变化。
-5
-10
-15
-20 8 6 4 2 时 间 ( h) 0 0 20 底 物 浓 度 ( mg/L) 60 40 80
4/10/2019
结果:A(1)= -K1= -27167.5809885387 A(2)= -K/Y = -0.00129106027398796 A(3)= S0Y = 8.58316285812472 A(4)= a= 10.6207207041534 A(5)= b= 0.705870127511861 A(6)= X0= 0.329560598652052 相关系数r= 0.781160724800212

4/10/2019


动态模型对生物膜传质和反应过程描述十分清楚, 但是有生物膜厚度、氧利用系数、生物膜微环境的 水力混合特性等大量的参数需要确定,且这些参数 随填料和反应器流态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工程实际 中难以运用。 尽管静态经验模型对实际系统和过程机理作了很大 的简化,但这些模型所导出的稳态结果基本满足工 艺设计要求,并且具有模型变量可直接测定、动力 学参数测定及方程的求解比较方便等特点,在确定 进水流量、进水污染物浓度等相关设计条件后,即 可预测出水污染物浓度,对设计可起指导作用。

当微生物处于内源代谢阶段时,微生物进行自身氧化:
4/10/2019
(1)反应系统只有两部分组成,即微生物和 BOD5或COD指标表示的底物; (2)反应器完全混合,微生物和底物的浓度 不随位置变化; (3)反应在稳态条件下进行,即整个反应器 中的微生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进水基质浓度 不随时间变化。 (4)水质有机物含量较低,符合Eckenfelder (埃肯菲尔德)动力学模型。

基于上述假设,建立 BAF 降解有机物的速率 方程可表示为:
4/10/2019
有机物在 BAF 中的降解过程与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 CODcr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α=1,则速率反应 方程可写为:

BAF 中微生物量是滤料比表面积的函数:
k* ——反映了滤池中生物膜的活性,并影响有机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