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鹤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5分)
1. (2分) (2019八上·吉林期中) C919客机机身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减小了飞机的自重,说明这种材料具有________小的特点;同时可将传到机舱内的噪声降到60dB以下,这是在 ________ 控制噪声。

2. (4分)夏天,打开冰箱时,发现冰箱内壁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拿出饮料和雪糕,不一会儿,会发现饮料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雪糕也开始滴水了.请指出上述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的名称:①冰箱内壁的“雪霜”属
于________;②饮料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属于:________;③“雪糕滴水”属于________;上面三个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3. (4分) (2018八上·无锡期中) 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_______产生的,通过
_______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波(填“超声”或“次声”);当“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时,我们看到了强烈的碰撞,却丝毫没听到碰撞声,原因是
________。

4. (2分) (2019八上·忻城期中) 如图所示是空中飞行的鸟在水中的“倒影”,鸟的“倒影”是由于________(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形成的;当鸟远离水面往高处飞时,该“倒影”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2分) (2017八下·上海月考) 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罗布泊沙漠中某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则这天的最低气温为________,当天的温度差为________。

6. (2分)(2017·利辛模拟) “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发热退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如图所示,退烧贴中的水分通过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体表的热,可以起到降温作用,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散发出一股清新的薄荷香味,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
7. (3分)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__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
而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名称)
8. (2分)(2017·牡丹江模拟) 中学生小明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老师告诉他可能患上了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病,需要佩戴________透镜矫正.
9. (2分)下列三组常用物品:①塑料尺、铅笔芯、橡皮擦;②木桌子、钢卷尺、透明胶带;③乒乓球、橡胶棒、玻璃杯.通常情况下全部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________(填序号);不同材料,导电性能不同,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称为________体.
10. (2分) (2018八上·惠安月考) 去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________,质量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
11. (2分)(2018·扬州模拟) 中学生要学会关注我们的生活,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 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250kg
B .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0.5m3
C . 42寸彩电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2W
D .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1000pa
12. (2分)我们在银幕上有时会看到电影的慢镜头,慢镜头是由于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一种影视效果.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每秒鈡拍摄24张,放映12张
B . 每秒鈡拍摄数百张,放映24张
C . 每秒鈡拍摄24张,放映数百张
D . 每秒鈡拍摄12张.放映24张
13. (2分) (2018八上·泰州期末) 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 . 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oC
B .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 . 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糕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 . 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14. (2分) (2018八上·深圳期中)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词句,其中包含了一种物态变化,这一物态变化的图像是()
A .
B .
C .
D .
15. (3分)如图所示,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企鹅呼出“白气”的过程中,呼出气体的内能将减小
B . 若两只企鹅的体温相同,则它们“牵手”时会发生热传递
C . 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优点是热值小
D . 南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冰山也有内能
16. (3分) (2016九上·滨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 .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 . 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D .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缺少自由电子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 (共4题;共45分)
17. (5分) (2017八上·六盘水期末) 靠近刚刚烧开水的水壶仔细观察,会看到从壶盖小孔中冒出一缕“气”.
为什么?
18. (15分) (2020八下·常熟期中) 一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在空瓶中放入一金属块,测得金属块与瓶子的总质量为1000g,然后再往瓶中装满水测得瓶子、金属块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00g,则:物质金铅铜铁铝
密度/(g/cm3 )19.311.38.97.9 2.7
(1)求瓶子的容积;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求金属块的密度,并判断它可能是什么金属?
19. (10分)一空瓶质量500g,装满水后总质量2.5kg.求:
(1)瓶子的容积;
(2)用此瓶装入某种液体,总质量2100g,求此液体的密度.
20. (15分) (2019八下·徐汇期末) 如图所示,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8.9×103千克/米3 ,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米,质量为16千克。

(1)求甲的质量;
(2)求正方体乙的密度;
(3)若沿正方体乙的上表面挖去一底面积为0.01米2、高为h的长方体,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水,是否有可能使乙物体的质量和甲物体相等?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四、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9分)
21. (2分)(2017·牡丹江模拟) 如图: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克.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2. (4分)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cm、12cm或18cm,当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像,这个像是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他所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 .实验发现,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 .
23. (6分)(2019·肇庆模拟)
(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mm;图2中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如图4所示是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①用弹簧秤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拉力为1.5N;②将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N:则此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m3 ,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g
取10N/kg ρ水=1.0×103㎏/m3 )
24. (6分)(2013·柳州) 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
/min
温度/℃4042 44 4648 48 48484850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ab中的________.
25. (5分) (2018八上·丰台期中) 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6. (6分)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让光束AO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入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OB射出,改变光束AO的入射方向,∠i减小,∠r跟着减小;∠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________∠i(大于、等于、小于),说明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把半面纸板NOD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DF上看不到________,说明________ (3)图甲中,若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就会________射出.这个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5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二、选择题 (共6题;共14分)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 (共4题;共45分)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答案:19-2、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答案:20-2、
答案:20-3、
考点:
解析:
四、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9分)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答案:24-3、
答案:24-4、
考点:
解析:
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答案:25-5、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答案:26-3、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