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服务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服务模式
摘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发展的现实问题,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极为重要
的作用,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代表设施之一,图书馆的使用不仅丰富了农
村生活,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还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农村文化;功能定位;服务模式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形势下一项至为关键的任务,这项工程十分巨大,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农村文化建设也是构建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公共图书馆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做出相应的贡献。
1.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1.1丰富农民的知识结构
在当今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与地区之
间的贫富差距大,造成贫富差距大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缩小贫富差距,就要帮助广大农民解决导致贫困的基本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
公共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开展学习活动,
让农民也能够享受知识文化的熏陶,在目前阶段,大量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加
速了城市化进程,但如果将这些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则能从根本上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结合当地的特点,开展
多种丰富多彩的知识文化活动,例如可以为农民提供准确的财富信息,开办多种
多样的科研培训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让农民的就业道路
更加的宽广。
1.2对农民进行文化帮助
物质生活要想得到提高其精神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广大农村大多
数农民思想观念依然很落后,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依然存在,而公共图书馆拥有其
自身独特的服务优势可以帮助农民快速的获取各类知识,农民在公共图书馆可以
获取各类信息,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还为农民提供休闲服务场所,公共图书馆
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开展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例如琴棋书画、演讲比赛
等等,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农村的建设中树立文化风,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公共图书馆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水平的相关措施
2.1思想观念以及服务水平上
2.1.1提高社会各界对公共图书馆意识的认识
在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否能发挥其作用,首要问题就要引起乡镇领导
的重视,因此,在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宣传,突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
设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引发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与此同时,还应提高农民
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而产生对其的追求,由于公共图
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因此,只有加强农民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才能发
挥其最大的作用,农民才会产生动力与积极性,在图书馆的建设与使用中,才能
主动的关心图书馆并且利用图书馆。
2.1.2树立图书馆文化建设新理念
公共图书馆首先要积极配合当地党和政府开展的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工作,发
挥自身独有的文化特征,开展多种活动,对社会政策与时事进行宣传,为新农村
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除此之外,还要利用这些文化对农民进行知识的熏陶,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在文化活动的开办中让其规模越来越大,知识层面越来越高,范围不断的扩大,让文化渗透更加深入。
公共图书馆应定期开展“读书会”、“科技知识开展会”,为广大农民不断输送精神食粮,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文
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2在管理制度的执行上
2.2.1实行分馆制
分馆制就是在城市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图书馆分馆,乡镇图书馆在经
营管理方面都统一由城市图书馆进行管理,与市区的图书馆资源进行共享,这在
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了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减轻了当地政
府的负担[1]。
2.2.2与地方高校图书馆实行资源共享
农村图书馆在建设中,应与地区相关科研单位以及信息机构进行结合,特别
是在技术层面上,信息资源与技术人员能够得到保障,特别是一些与农业相关的
知识库,例如农业技术、市场信息以及实用性技术等方面,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人们进行相互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而在与高校图书馆与地方
科研机构进行资源共享时,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其更好的为建设新农村
服务[2]。
2.2.3建设资金的保障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国家与政府
加强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而由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质,因此由当地政府
部门进行财政支持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经济来源[3]。
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
拓宽图书馆资金筹集的渠道,例如社会集资、税收支持、农民个人投资,依靠社
会力量加强对图书馆建设。
2.3在实际的方法与途径方面
2.3.1坚持送书进乡活动
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坚持送书下乡活动,将国家和政府的政
策与路线及时的传达给农民,让农民能够对国家和政府对地方的各项实行政策进
行了解,挑选一些思想健康、知识性强以及反映时代发展的书籍,送到农民手中,还有一些关于农业技术、致富信息与农民进行分享,让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
够降低风险,让农民在投资中能用最少的资金赚取最大的回报,以下表格是各类
图书的分发类型以及与其有关的几本图书(见表1)。
在送书下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为其送去最实用的书籍。
2.3.2坚持咨询与实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其服务范围内设立服务地点和咨询点,定期开展信息交流会,结合新
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特点,对其发展提供指导意见,确保农民在第一时间能够获取实用信息,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地区高校的支持下,开办具有实际意义的培训班,例如养殖技术、计算机
技术等等。
2.3.3建立自动化系统促进数字化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信息化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必不可
少的,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要与农村设施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数字化文化信息
服务的能力。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的建设,也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水平的提高。
2.3.4提供文献检索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要结合农民的需求,通过大量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实地调查,将所
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做好分类、鉴别与整理工作,将甄别好的文献信息资源与农民分享,传达高效的文献信息,这类措施的执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朋友解决信息来源渠道不足的问题。
2.4在营造读书环境上
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农村的生活环境,组织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广大农民读书兴趣,通过多方面的交流与讨论,促进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4.1营造含有文化氛围的读书环境
首先,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营造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在传递信息与知识的同时,可以增添休闲室、餐厅等基础设施,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朋友走进图书馆,使农民朋友感受到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使图书馆变成农民朋友受熏陶、品味高雅文化的理想之处,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2.4.2举办全民阅读,号召更多的人来阅读
读书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读一本好书能够让人终生受益,早在90年代,国家就曾倡导全民阅读,建立读书工程,在各行各业掀起了读书高潮,通过大量的阅读,能让人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而对公众的引导上,也应该遵循自愿的原则,让人们意识到,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目前阶段,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新型媒体来对读书活动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受到启发,自觉的进行阅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从需要的方面着手,努力探索服务文化,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为新农村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圣.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治理[A].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ChinaSocietyofAdministrativeReform)、台湾华夏行政学会.海峡两岸“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ChinaSocietyofAdministrativeReform)、台湾华夏行政学会:,2015:11.
[2]臧运平,宋桂娟,郑满生,牟肖光,姜仁珍,于良芝.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5:4-16.
[3].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2007年年会论文索引[A].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社区乡镇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山西省图书馆学会.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社区乡镇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山西省图书馆学会:,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