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的数字均有玄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里面的数字均有玄机
作为传统的吉利数字,十二在《西游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个细节,镇元大仙的两个徒弟,一个清风已经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是十二的一百一十倍),明月则有一千二百岁(正好是十二的一百倍)。
三十在中国人的数学观中属于“地数”,这是十以内的偶数“二、四、六、八、十”相加所得的和。
12×30=360。
我们知道一年的时间是三百六十五天,可是在《西游记》中,作者却一定要把一年的时间变成三百六十天,这是为了使一年的时间与十二与三十的乘积相等吗?
当唐僧师徒从贞观十三年出发,抵达灵山为贞观二十七年,正好是十四年,但是观音说,他们这十四年的时间为五千零四十天,这又仅仅是一种粗心失误的结果吗?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其精确程度令后人对这个重文轻理的古老国度的数学水平刮目相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硬要将一年去掉五天,变成一个可以为十二所除尽的整数呢?他为什么一定要凑这十四年?
在《西游记》中,另一个重要的以十二为基数的数字是五千四十(十二的四百二十倍)。
从贞观十三年出发,唐僧师徒共花费五千零四十八天回到祖国完成取经重任,这一年,《西游记》上说是贞观二十七年,而实际上,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贞观二十七年,因为李世民在
贞观二十三年就去世了。
在历史上,玄奘西天取经出发的时间一般认为是贞观三年(也有贞观元年和贞观二年之说),和贞观十三年有十年之差;回国的时间是贞观十九年,和《西游记》中所说也不符合,玄奘法师跋山涉水去印度礼佛参经,历时十七载(《西游记杂剧》最后也说是十七年),在《西游记》中,这一时间被缩短成了十四年,我们如果注意到这十四年的具体天数是五千零四十天,是三百六十的十四倍!我们就会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其实这一切都有其结构上的秘密追求,显然,360的老总看到我这篇文章会很高兴。
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发现,《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如来对到达西天的唐僧说:
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
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三藏的总数除以三,也就是一藏的数目,为五千四十八卷,也正是如来实际给唐僧的经卷之数(这个数字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是相同的)。
因为在《西游记》中,如来并没有将所有的佛经全部悉数交给这位长途跋涉的信徒。
而只是说,从这三藏之中,各捡几卷给他而已。
这个数目和十四年的天数相比似乎还多了八天,但请不要着急,因为观音掐指一算,这师徒五人,还缺了八天。
她就合掌对如来说:“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
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
”
所以他们又得在这八天里,从西天返回东土,并且重新回到西天。
观音的折腾实在是没什么来由,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凑时间,凑成5040 8=5048的经卷之数!
唐僧还有个别名就叫三藏,这个别名与经卷的数目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对应关系。
同时,唐僧在《西游记》中踏上漫漫征途的回数是“十三回”,与贞观十三年联系起来,一部书似乎也获得了一种生命,如果十三回能变得像贞观十三年一样真实,一部书也就获得了一种“鲜活的、当下的生命”,每一回就是一天、一个时辰、一秒钟,读者阅读这样一本书,就像在和唐僧师徒经历一次历险一样。
但如果对时间稍加留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贞观十三年显然是非常有疑问的。
刘一明也发现了这个悖论:“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中,我们读到的正是这样一个诡异的时间:“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
”即使如《西游记杂剧》说玄奘出生于贞观三年十月十五日子时,经十八年后找到母亲,也应该是贞观二十一年,《西游记杂剧》上也确实说的是贞观二十一年,第一本第四出《擒贼雪仇》虞世南说:“贞观二十一年,小官官拜翰林应奉。
”
《西游记》的作者拼命凑数字,就是为了使整部书都成为一部神秘的数学书吗?这么重要的数字在孙悟空的身上不可能不有所体现。
在写到孙悟空出世时,这位作者——术数文化的狂热爱好者——更加不愿意浪费一次炫耀其数学修养的天赐良机。
他写道:花果山上的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三百六十五合周天之数,二十四则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晋张华在《博物志·物性》中认为:“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龟鳖皆此类,咸卵生影伏。
”九窍指耳、目、口、鼻七孔加尿道、肛门;八窍者,生殖道和排泄孔合二为一。
孙悟空奇怪就奇怪在,他既不像胎生也不像卵生,而是九窍八孔,加起来身上有十七个孔洞,就是不知道这些孔洞都生在什么地方,作者对此也没有明讲。
九窍八孔生在孙悟空的身上并非功能性的。
这么多的洞,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中国古代作为园林点缀的石头——太湖石。
太湖石是阴阳兼备的一种奇妙的石头,而花果山恰恰也是阴阳兼具(刘一明说:花为阴,果为阳),所以孙悟空这块石头恰恰和太湖石一样,是能够自孕并且自己生产自己。
(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