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期法律规定(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引言
举证期法律规定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依法在法定期间内完成举证义务的规定。
举证期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举证期的概念、法律规定、举证责任、举证期限、举证责任免除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举证期的概念
举证期,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以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
举证期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三、举证期的法律规定
1. 举证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提交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延期。
2. 举证责任
(1)一般举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2)举证责任倒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3. 举证责任免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下列情况,当事人无需承担举证责任:
(一)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对方当事人认可的;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实;
(三)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免除举证责任的其他情形。
四、举证期限的确定
1. 法定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合理期限内提交证据。
具体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
2. 申请延期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延期。
五、举证责任承担的后果
1. 举证不能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即,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认定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成立。
2. 举证责任转移
在举证期限内,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转移举证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转移举证责任。
六、结语
举证期法律规定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当事人应当依法在法定期间内完成举证义务,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司法公正。
第2篇
一、引言
举证期,是指当事人为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依法在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的期间。
举证期法律规定,是民事诉讼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旨在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
本文将从举证期的概念、法律规定、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举证期的概念
举证期,是指当事人为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依法在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的期间。
在举证期内,当事人可以提交证据、质证、辩论等,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
三、举证期的法律规定
1. 举证期限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
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限,依照下列规定确定:(一)当事人自行收集的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二)当事人从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三)当事人提供证人证言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四)当事人提供鉴定意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五)当事人提供其他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
2. 举证期限的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延长举证期限。
”
3. 举证期限的届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不得再提交证据。
但有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允许当事人提交证据。
”
4. 举证责任的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案件事实有关;(二)属于当事人自己无法收集的证据;(三)当事人已经尽力收集,但仍无法收集的证据。
”
四、举证期的意义
1. 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举证期法律规定,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使当事人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充分准备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提高诉讼效率
举证期法律规定,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避免诉讼过程中因证据不足而导致的拖延。
3. 确保司法公正
举证期法律规定,有助于确保司法公正,使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能够全面了解案情,作出公正的判决。
五、结论
举证期法律规定,是民事诉讼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制度。
通过明确举证期限、举证责任等规定,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提高了诉讼效率,确保了司法公正。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举证期的法律规定,依法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3篇
一、引言
举证期,又称举证时限,是指当事人需要在一定期限内提出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
举证期法律规定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诉讼的公正、高效和有序进行。
本文将从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角度,对举证期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举证期的概念及法律依据
1. 概念
举证期,是指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间内提出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
在举证期内,当事人可以自行收集证据,也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当事人未按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
三、举证期的期限
1. 一般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有争议的,应当自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证据。
”
2. 特殊期限
(1)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2)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3)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4)当事人申请勘验,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四、举证期的延长
1. 法院可以延长举证期限
(1)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证据的,可以申请法院延长举证期限。
(2)当事人因证据丢失、灭失等原因,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证据的,可以申请法院延长举证期限。
2. 法院应当延长举证期限
(1)当事人因重大误解、对方当事人故意隐瞒事实等原因,导致当事人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证据的,法院应当延长举证期限。
(2)当事人因诉讼过程中发现新证据,需要重新提出证据的,法院应当延长举证期限。
五、举证期届满的法律后果
1. 当事人未在举证期内提出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2. 当事人未在举证期内提出证据,且对方当事人主张事实成立的,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3. 当事人未在举证期内提出证据,但法院认为有必要调查取证的,可以依职权调查取证。
六、举证期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的应用
1. 提高诉讼效率
举证期法律规定有助于当事人及时提出证据,从而提高诉讼效率,减少诉讼成本。
2. 保障诉讼公正
举证期法律规定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确保诉讼公正。
3. 预防虚假诉讼
举证期法律规定有助于防止当事人恶意拖延诉讼,预防虚假诉讼。
七、结论
举证期法律规定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充分运用举证期法律规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
同时,对于违反举证期规定的当事人,应当依法予以处罚,以维护司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