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50分,50题,每题1分) (共50题;共52分)
1. (1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期中) 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
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解体”也是中国医学名词的鼻祖。
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
这说明()
A . 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 . 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C . 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 . 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入
2. (1分) (2020高二下·南昌月考) 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
B . 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 . 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 . 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3. (1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 . 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 . 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 . 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4. (1分)“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
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
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
它体现的是()
A . 人民主权
B . 自由主义政策
C . 社会契约主张
D . 限制君主权力的原则
5. (1分) (2019高一上·河北月考) 从巴黎和会到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使团在欧洲取得了不同的外交成果。
出现这种不同结果的决定因素是()
A .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 国家利益的要求
D . 国际局势的变化
6. (2分)欧洲近代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 .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 .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 .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7. (1分) (2017高三下·雅安模拟) 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
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 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
B . 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
C . 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
D . 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8. (1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
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
”这种特征在西方建筑中也有体现。
下列中外建筑体现这一特征的有()
①大昭寺②日昇昌③皖南宏村④图拉真广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9. (1分) (2020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史学家雷颐认为:改革愈迟,所付出的“利息”也将愈大。
然而清廷对此毫无认识,他总是在下一个阶段才做原本是上一个阶段应做的事情,而且拒不“付息”。
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从根本上导致了()
A . 清政府对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力
B . 清政府对改革思想认识不到位
C . 清政府直接被革命的洪流推翻
D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10. (1分) (2017高一下·黄陵期中) 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
A . 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B . 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 . 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D . 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11. (1分) (2017高一下·普宁月考)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12. (1分) (2018高三上·吉林期中) 《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
这说明罗马法()
A .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B . 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C . 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D . 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13. (1分) (2019高三上·杭州模拟)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是禅宗学派的修习特色。
下列思想方法中与此相近的是()
①格物致知
②致良知
③因信称义
④叩其两端而竭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4. (1分) (2020高一下·成都开学考) 张之洞兴实业、办学堂、练新军,以“中体西用”口号使西学进入清朝官方的意识形态体系。
孙中山评价其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更有学者认为张之洞是清王朝的掘墓人。
这反映了张之洞()
A . 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的背离
B . 转变为资产阶级的代表
C . 推动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
D . 促进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15. (1分)(2013·海南) 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 . 日本
B . 德国
C . 苏俄
D . 法国
16. (1分)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 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 . 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 .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17. (1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1949年初,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
”“人民历史伟大的事
业”是指()
A . 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筹建新中国
C . 召开中共七大
D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8. (1分) (2020高二下·宁阳期中) 下面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
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要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
A . 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 . 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C . 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
D . 该认识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19. (1分) (2017高二下·南沙月考)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
A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 . 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C . 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 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20. (1分)关于《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
A . 白银大量流入是造成中国地价与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B . 康乾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C . 鸦片战争后的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
D . 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21. (1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
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世袭制
D . 禅让制
22. (1分) (2020高二下·枣强月考) 如图为某革命纪念馆展出的革命年代湖南省茶陵县政府公文纸的条印图案。
这一时期,毛泽东的主要革命活动应是()
A . 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B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 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
D . 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23. (1分)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
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 . 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 . 尊重自然规律
C . 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 . 渴望征服自然
24. (1分) (2019高一下·邯郸月考) 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
《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
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
A . 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 . 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
C . 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 . 规划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
25. (1分) (2020高三上·罗山月考) 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这表明当时()
A . 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 . 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C . 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 . 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26. (1分) (2019高三上·宁江月考) 观察下图,这幅漫画(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家灭下。
)的寓意是()
A . 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人民反对
B . 民国初年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C . 袁世凯控制内阁,实行独裁统治
D . 南京临时政府维护民主的斗争
27. (1分) (2019高三上·杭州模拟) 1956年4月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文,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文中所涉及到的十大关系包括()
①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②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④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8. (1分)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在议会选举中该党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正确的选择应为
A . 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 .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 .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 . ①②③均正确
29. (1分) (2020高三下·山西开学考) 如图为《时报画报》1912 年 9 月 7 日发表的漫画《力主迁都》,该漫画反映了孙中山()
A . 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决心
B . 为捍卫共和而不懈努力
C . 严重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D . 与袁世凯争夺总统权力
30. (1分) (2017高二下·宝坻期中)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 .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31. (1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中) 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曾经发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叹,同时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
造成“万马齐喑”局面的根本原因()
A . 科举制度的实施
B . 文字狱的不断出现
C . 文化专制的推行
D . 君主专制的强化
32. (1分) (2018高一下·马山期中)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反映出()
A .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D . 科学家对工业革命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3. (1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
A . 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B .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 . 婚姻制度变革艰难
D . 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34. (1分) (2017高二下·平坝月考)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说:“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
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该作者的态度是()
A . 否定美国宪法
B . 进行社会革命
C . 扩大政府权力
D . 发展直接民主
35. (1分) (2019高三上·诸暨月考) 倪玉平在《晚清财政税收的近代化转型》中写道)扬州关曾于咸丰(1851年至1861年在位)三年停征,五年复开旋停,至咸丰九年恢复开征,但此后征收仍不太理想。
同治二年,扬州奏称税收减少。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 清廷大量税银被用于支付战争赔款
B . 大规模内战消耗清政府大量军费
C .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清政府的收支
D . 自然经济解体导致晚清税收减少
36. (1分) 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官制改革方案,组建“责任内阁”,结果却导致了清廷的迅速败亡。
这主要是因为,该内阁
A . 遭到满族权贵反对,有名无实
B . 以满族皇族为主,导致众叛亲离
C . 是“早产儿”,未能获得国会认可
D . 拒绝任何社会变革,导致民众普遍反对
37. (1分)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
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A . 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
B . 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 . 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D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共和制
38. (1分) (2017高三上·华安月考) 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
”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
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 .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B .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C .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39. (1分)(2017·蚌埠模拟)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
由此可以推知()
A . 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
B . 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
C . 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D . 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
40. (1分) (2017高一上·浠水月考)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
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①②
D . ②①③
41. (1分)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 . 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B .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 开始向西方学习
D . 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42. (1分) (2018高一上·江门月考) 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A . 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 . 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 . 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 . 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43. (1分) (2020高一下·开封月考) 近代中国某个阶段出现了如下诸多图景:“土布在市场上滞销”、“老婆婆旧纺车在衰败”、“织妇入纱厂为女工”、“武夷农民漫山遍野种茶”,等等。
这一幅幅图景整体反映出,当时中国()
A . 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 . 经济结构的变动
C . 农业商品化的加强
D . 纺织分离的加快
44. (1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这一材料()
A .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 . 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 .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 . 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45. (1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对“同盟会党员证”(下图)的释读,不准确的是()
A . 此证应颁发于1905年之后
B . 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C . 这里的“中华国”指的是中华民国政权
D . 属于直接史料,对研究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有较高的价值
46. (2分) (2019高一上·河北月考) 下表为2018年4月2日,台湾发布的“20年来(1998—2017年)台湾人均GDP与新加坡、韩国、香港之比较”(单位:美元)。
表中香港人均GDP领先台湾可以佐证()时间台湾新加坡韩国香港
1998年18598350321327223819
2017年49827905313938761016
A .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B . 香港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C . 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D . 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
47. (1分) (2020高一下·厦门月考)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
②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
③沉重打击了城市手工业
④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8. (1分) (2019高二上·靖宇月考) 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
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清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
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 .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C . 二程倡导“格物致知
D . 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
49. (1分) (2019高二上·临渭月考)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 .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50. (1分)(2020·江西模拟) 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
”这些思想主张()
A . 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继承发展
B . 是“心即理”主张的具体体现
C . 使儒学开始适应政治统治需要
D . 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5小题,每题10分) (共5题;共42分)
51. (10分) (2019高二上·遵化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
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
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1)结合史实说明“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呈现巅峰状态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
52. (10分)(2016·南通模拟) “郡县制,则天下安”,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
古代县治的实践与思考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
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
”……县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
”
——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
材料二: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
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以此治国者,莫不皆然。
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有条而不紊。
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
积尊累重,以居乎其上。
而下无与分其职者。
兴亡之涂,罔不由此。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明隆庆元年,吏部按皇帝命令,“将天下府州县大小繁简冲僻难易细加重访,逐一品第”,而后按品第的结果重划三等,“量才授任各官,考语奖荐同在优列者,先尽上等府州县升擢行取,次及中等,次及下等。
”到了清雍正年间,代之以起的是直接以冲繁疲难作为分等的标准,依照四字考语缺位的不同来对官员进行量才使用。
——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县令的主要职责,分析隋唐以后县官文化水平较高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赞同的地方基层治理举措,分析其政治意图。
(3)政区的分等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一个重要侧面。
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古代政区分等标准的变化趋势。
据材料三,简述政区分等的重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古代地方县域治理的历史借鉴价值。
53. (10.0分) (2020高二下·鹤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古至今,我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一部族一宗族一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材料二: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变法革新”上谕:“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
”
——据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
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
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