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略谈培养职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精品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略谈培养职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
策略精品版
略谈培养职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摘要:目前职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遵循“行为导向”或“工学结合”的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或探究型学习方法,相比传统学科体系教学方法有极大进步,但学生在此过程中只是机械式地记忆和操作并没有深入思考,看似已掌握了知识点,其实学生自身对知识点并没有独立的理解,知识点并没有转化为能力。
对学生只停留在识记、初步了解、机械应用等低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职高学生的个性发展特性加强以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高计算机深化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思维能力思维培养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从中提到的“能力”及“适应性强”这两个关键词就对职高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学生能灵活、综合、创新地运用知识,可持续性的发展。
“思维能力(ability of thinking)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整合,从而制作出思想产品的能力”[1],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过程,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充分发展、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使得他们能够运用理论及经验作指导来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扩充自身知识。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发遵循“行为导向”或“工学结合”的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或探究型学习方法,相比传统学科体系教学方法有极大进步,但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往
往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先讲解一些关键知识点,然后布置任务并提供相关资料或资料链接,然后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再然后是成果点评及总结、分析。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情况是学生机械地根据教师提供资料或在网上寻找资料再进行复制粘贴,或干脆按书本或网上资料提供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学生在此过程中只是机械式地记忆和操作并没有深入思考,看似已掌握了知识点其实学生自身对知识点并没有独立的理解,知识点并没有转化为能力。
对学生只停留在识记、初步了解、机械应用等低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教师把同样的知识点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看似新型的任务,那么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无从入手。
人们不禁要问:在任务驱动、探究、合作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真正理解了吗?知道了1+1=2,那么1+2等于多少知道了吗?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布置任务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完成某一个单独的任务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不能深入思考,学会了活用知识吗?并且目前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不良及畏难情绪,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相关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接触职高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常表现出基础差、压力大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化改革,根据职高学生的个性发展特性加强以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多年的教学在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一些适合培养职高计算机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和谐轻松的情境,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所进步,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谐轻松的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起很重要的作用。
宽松的环境下,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情感交流才会互动,师生之间才会有共同语言。
学生思想活跃,心情舒畅更能对计算机专业产生兴趣并热爱它。
学生一旦有了求知欲望,就会自发产生一种探索知识的精神力量。
有了求知欲,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自发地提出问题,努力地解决问题,体会学习的快乐,变“学习苦”为“学习乐”。
尊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关心学生,是创设轻松学习环境的前提。
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暂时落后的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
学生如果经常能感受到老师对的他的爱、关心和尊重,经常性在课堂中平等地探讨问题,学生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向上、发奋学习的动机,学习动力才会持久,兴趣才会强烈。
比如,有一个班的学生经常上课的时候睡觉,有一次上课他没到5分钟就趴下了,笔者就关心一下问他是不是身体不好,是否需要去医务室,还是需要休息一下,课后和他交流一下,经几次之后该学生的学习劲头明显不一样。
又如,有一个学生成绩比较差,经常提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笔者也耐心细致进行解答,后来,他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经常能引起全体学生大讨论,不但提高了自己也使其它同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提高。
二、提供适量教学资料,培养思维分析性
分析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它深刻地反映着人的思考力和思考水平。
思考总是在分析中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的。
一个看似复杂的任务,经过理性思维的梳理后,会变得简单化、规律化,从而轻松、顺畅地被解答出来,这就是分析能力的魅力,重视并加强职业高中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我们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一般先明确任务目标,讲解讨论关键知识点,然下发参考资料,引导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
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把一个大的结合任务折分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或技能操作点,然后根据所发的资料,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查找出所需内容,最后完成它。
例如,在网络课程中的一个案例:“本校有一个机房,共有机器40台,问怎样连接网线才能用于正常上课,需要用到什么设备。
学生应先分析任务,把要求分解成1)机房机器的连接方式是什么2)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哪些设备3)怎样连这几个小任务,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储备把小任务再细化,任务分解后才能根据细化任务依据已有知识或参考其它资料找出所需内容,然后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材内容是基础,教师提供的资料是必要的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实际情况来灵活分析哪些资料可用,哪些资料可不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当然,毕竟学生的分析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在提供资料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以任务为中心提供资料,太多相关性不大的资料反而会使学生无所适从。
三、教学中开展讨论、挑战彼此,培养评判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是培养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我们教学不是要培养出只会听讲、理解与接收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思考和评判中吸收知识,否则学生只能在旧有知识有打转,不能实质性地扩大知识面。
学生有评判思维才能发现问题、激发活力、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不断修正旧知识吸取新知识。
教学中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积极引导,转变学生习惯性的盲目认同,促使学生积极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
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往往需要多个学生组成团队共同来完成,在完成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相互讨论,相互映证,相互批
判,才能最后得出结论,评判思维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建构争论的过程,而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在各种信息中主动思考,运用已有知识及相应策略,对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评价,从而使思维得到锻炼。
在讨论过程中,不是对信息的简单了解、认同和吸收,而是从多角度出发,在各抒己见的争论中通过质疑、分析,决定取舍。
在计算机课堂中笔者尝试过多种多法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经对比发现还是小组讨论这种方式比较有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防多设计一些需小组讨论的环节,可把一些枯燥的内容生活化、故事化,并改进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讨论。
例如在上计算机基础中的Excle的计算机的SUM 求和公式时,可以把问题设成“我们班极同学的各项德育学分如下,请问总分在85以上的同学有哪几位,然后请这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心得”,这样一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并且最后得出好几种操作方法。
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思维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学生在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解答。
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实现了知识的增殖,它或是以新的知识来增加知识的积累,或是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分解和组合,实现了知识的新的功能。
不管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都说明了创造性在人才培养上的的突出地位,尤其是职高计算机学科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特点更是决定了职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在校期间计算机学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职生就业后自主创新实践的关键。
诸如在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类的科目中,其中的语法规则和命令格式的格式往往比较简单,但怎样使学生利用将语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生思考,发挥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及思辑思维对这些命令进行有机组合和创造。
计算机学科中,例如“程序设计、“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科目中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方式,因此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不应该一刀切,不应该和以前一样先把过程和操作演示一遍再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进行简单的记忆操作和模仿。
再如在网页设计其中一门课程里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给你一个三角形,请问你想到了什么”,显然,这是一种没有特定答案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观察、思考、讨论和自由联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
下面是其中一个学生的作品,可以看到学生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创造性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因材施教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着重点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思维能力,计算机学习,不但要使学生获得计算机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
因此,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灵活性、有效性就成为职高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康振彬:发展思维能力占据着重要地位,研究与探索-教学大世界。
[3] 蔡荣化,新课改下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0) 作品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