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低中段识字写字的文本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信息
新教师教学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教师所要给予学生的爱就应该是这种“神圣”。
教师的眼中不应该没有孩子。
日常生活中,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关注,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教师要善于观察到每个孩子点滴的变化,或纠正或赞许,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就像上面所举的那个富有灵气的小女孩,在老师的引导下,她向良好的行为习惯迈进了一大步。
其实,在教师关注幼儿的同时,孩子也在时刻注意着老师。
[案例三]记得去年冬天,天气很冷,小刘小朋友边进教室,边把手放在嘴边,用哈气的方法来温暖双手,本人笑着迎上去,亲切地问:“是不是小手很冷呀?老师来帮你捂捂吧。
”说完就握住她冰凉的双手来温暖她。
这件事过去了没多久,在一节手工课上,等演示完一遍操作,觉得手冷,就搓了搓手,笑着说:“老师的手好冷啊!”刚说完,小刘小朋友马上跑上来,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的手热,我来帮你捂捂吧。
”她毫不犹豫地伸出了双手。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动而又震惊的场面呀!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懂得爱的回报。
不难看出:老师对孩子付出的爱能感化孩子
幼小的心。
尤其教师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不应该面无表情,只用那
些一成不变的语句、甚至有点虚假的话来加以表扬,教师的眼中要充满爱,言行中要流露出爱,甚至用你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喜欢,因为孩子们懂得你对他们的爱,爱是一种最美好的习惯。
五、结语
综上所述,行为习惯是品德形成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对幼儿加以科学的引导,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要注意言传身教,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开始抓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优良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J].张琪.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
[2]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刘捷.学周刊.2016(05).
2013年9月,因本校有教师竞调入县城,笔者接任本校五(1)班的语文科(2011年以来因本校数学教师不足故我是教数学)。
2015年7月,毕业水平测试一出考场,问本班几个学困生的作文写得怎样,回答的是不怎么样。
改卷后成绩一出来,他们均得30多分,这些学生写的字像甲骨文,你看他们的字是要耗费些时间的,这分数是预料之中的。
本班学生的写字功底很差,估计在低中年级的时任教师对识字写字教学落实欠佳。
笔者感到,长期以来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颇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本学期任一年级语文,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从识字、写字方面打好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以此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怎样的识字、写字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本人想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我认为,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要紧扣重点。
2015年10月,笔者参加了全区2015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百色赛区),11月参加了靖西市2015年有效课堂教学决赛观摩,12月参加了靖西市2015年有效课堂开放周活动。
我感到目前有些老师的识字写字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不清:让人看不出这节课是哪一课时,前几分钟像是第一课时,后面像是第二课时;二是抓不到教学重点,想让学生学到什么不明;三是拓展不适,不该教的又教,该教的不教,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园。
2015年12月23日,笔者参加靖西市第五小学(本县实验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五所学校之一)有效课堂开放活动后,感到有些教师抓不到教学重点。
当天听了两节该校教师执教的一年级(3)班的语文课。
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13平平搭积木》第一和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教材要求会写的四个字(即教科书课文后“我会写”的字:业、本、平、书),教师本节课没有进行生字写字指导。
笔者就想:可能是安
排在第二课时(但安排在第二课时我感觉不够好)。
果然在第二
课时快下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但只指导了一个字——“业”字,下课时间就到,还有“本、平、书”三个字没有指导书写。
就这么教完成教学任务了?时间去哪儿了?刚才讨论的问题“平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平平吗?”占用了好长时间。
难道还有第三课时?本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该用两个课时就完成的呀!本应该可不讨论的像“平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平平吗?”之类的问题,对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是否拔高了要求?这样的拓展合适吗?笔者认为:有的教不如不教。
第三节听一年级(5)班另一位老师执教的《14自己去吧》第一课时,进入生字教学环节,教会认的12个生字时,采用学生自己拼读,组长带小组读,组长上黑板前领读,带拼音读,去拼音读,读的方式多样,唯独不指导写字。
本课“自、己”二字(“东、西”两字也要求会写)既是会认也是会写的生字,在教会认的此时教师就应该适时指导书写了。
难道也是留在第二课时?此番现象可以说明我们的一些老师存在重识字轻写字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读懂文本,读懂教材。
二、把握识写字教学的重点
2015年11月,笔者于语文业务辅导员的身份,指导本校程芳四老师参加靖西县2015年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决赛,执教内容为《秋天的雨》,是中段三年级的第一课时,效果良好,获南部赛区第一名。
笔者在批阅其教案时同样发现没有写字环节,给加了上去。
在县教研员点评时说:“本次决赛规定为上第一课时,但有些老师不安排写字教学环节,低段应该用10—20分钟,中段应该用5—10分钟”。
说明我和县教研员所见相同。
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不能“重读轻写”,应紧扣教材目标要求,根据时段合理适时安排时间,设计好识写字教学的环节。
再以本人一年级识写字教学实践为例。
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那一部分中出现的70多个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
教学时,我不作字形分析,只让学生整体认记,大多的时间主要用于拼音教学,此为突出重点。
而在识字课和学
我对小学低中段识字写字的文本解读
阮天育
(广西靖西市禄峒镇荣劳中心小学 广西 靖西 533811)
【摘要】在小学低中段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识字写字的要领,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的信心以及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探究的重要目标。
在文中就从小学低中段识字写字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开展识字写字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低中段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中段;识字写字;文本解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45-02
新教师教学教学信息
习课文部分就按教材要求让学生认识一些偏旁和识记的方法。
三、合理分配识写字教学的时间,同时教给学生识字写字的方法
对识字写字的教学时间安排,低段应该用10—20分钟,中段应该用5—10分钟。
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和课文教学互相穿插的两个部分中,均有十个左右是要求会认的生字,我只要求学生能把所认的汉字用于阅读就可以,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字形做过多分析,适时认识一两个偏旁。
教学时我采用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学生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让学生找找生字的朋友(即组词,能说则行),及时纠正读音,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巩固识字,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复习识字。
有的字既要会认又要会写,对于要求会写的字(如课文后的“我会写”的三到四个字,是《教学用书》中要求会写的),此时我就注意识写结合。
我用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一边板书示范,一边说出笔画名称,接着让学生练写,巡视纠正,指导写好基本笔画,适当指出一些笔顺规则。
又让学生描课后的“我
会认”的红字,又要求学生注意把字写在描红后的田字格的正中,别太大,也别太小。
为了提高兴趣,强化记忆,利用课件演示书写笔顺,一节课中精炼三到四个字,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当然,对学困生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有时使用生字卡片,有时使用课件演示,有时让个别学生上黑板前写出老师读出的字,有时用高清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并组织学生评价和纠正。
一节课40分钟,一年级上册用20分钟左右进行生字识写的教学,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要求。
总之,课堂教学需要有实践性,需要探索总结,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理论脱离实践是苍白无力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这们学问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远不止上面提到的策略。
让我们明确识字写字教学的重点,熟练地运用适合本班学情的识字写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是一科理论加实践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物理实验使学生能够获得物理学的理论知识。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受物理概念、原理较为抽象的原因影响,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掌握不牢,原理经常混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愿望不强,缺乏系统梳理,没有归纳总结,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验较少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是概念掌握不牢,原理经常混淆。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理解问题能力的差异及课堂听课效果的差异,导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不同,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上经常概念之间不能够严谨的掌握,对于原理的记忆和运用出现混淆。
如牛顿第一第二定律都会理解错误,光学、力学的公式在习题练习过程中错误适用。
初中物理教学是初步掌握物理的基础性知识和内容,其前提是对于物理学相关概念的清晰掌握,运用物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而概念掌握不牢,原理记忆不清直接影响到了物理学科的学习,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较为严重的问题。
二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愿望不强。
初中物理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之处在于学习初始阶段对于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比较抽象,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但是对于刚刚学习物理学科的学生而言,在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之前,往往死记硬背,短时间内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因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愿望不强,甚至产生为难情绪、退缩情绪和抵触情绪。
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始阶段,应通过灵活多样、形式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多交流、多鼓励使学生能够有良好积极的学习愿望。
三是缺乏系统梳理,没有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主要涉及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力学等教学内容,主要是基础部分,总的来说掌握其中的概念对于日后的学习十分重要。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总结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知识缺乏系统的梳理,缺乏归纳和总结物理学概念、原理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单元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体系性
的掌握难上加难,这也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为难情绪和畏惧情绪。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学科的相同、相似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通过系统化的梳理使学生能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过度。
四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验较少。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从自身专业能力和对于知识理解的角度进行课程的讲授,通过概念讲解、板书演示进行教学,这样简单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孤独,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掌握、消化、吸收,教师应当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并且举一反三的将生涩、抽样的物理学科概念、原理进行讲授,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设想早餐吃煮鸡蛋时,蛋壳较难以剥下的情景。
但是,将热鸡蛋放进冷水中冷却一下,就很容易将蛋壳剥下。
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实验环节受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学时经常安排授课和习题练习而忽略了实验课的环节。
二、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与学习的建议
初中物理学习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教学理论相结合。
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是物理学科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大量的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二是打牢基础知识熟记概念原理,初中物理学科是运用一定的概念、原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应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对于概念、原理和公式要反复训练,加深记忆,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三是灵活多样的物理实验课程环节,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原理、公式具体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准确性、熟练性。
四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堂小实验等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物理学科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家庭作业与生活实验相结合,在初中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在家庭学习的内容和数量上应平衡分配,将习题练习与生活实验相结合,寓教于乐,使学生产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升学校的效率和效果。
六是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费学影
(大庆市第三十二中学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一科理论加实践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物理实验使学生能够获得物理学的理论知识。
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完善初中物理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