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腻:“最文青网络作家”的情怀与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腻:“最文青网络作家”的情怀与力量作者:孟德才
来源:《中国商人》 2013年第1期
孟德才
主持人邵燕君:网络文学发展近二十年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欲望空间”和“幻象空间”,
甚至形成了一套“全民疗伤机制”。
如果要考察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欲求,应该说没
有一种文学创作比网络类型小说更具“盈满状态”的了。
本期推出的五篇论文选自本人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类型经典解读》(暂名,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每篇12000字左右,
此为浓缩版),该书选取“西游故事…奇幻…‘仙侠“玄幻…盗墓…历史穿越…练级爽文…现
代官场…清穿…宅斗…种田…都市言情…耽美”等十数种类型文的代表作品进行解读,试图通
过对类型文叙述模式转型的剖析,把握国民精神变迁的走向,并且将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
和“经典性”的提炼,连通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学史脉络中去。
本组论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与‘主流文学’的重建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BZW150。
“如果文青是一种病,我是不愿意治的。
”素有“最文青网络作家”①之称的猫腻在《择
天记》②的新书发布会上如是说道③。
猫腻这句自我调侃的戏言,恰好标示出猫腻在网络文坛
中的特殊位置。
在当前网络文学作家阵营中,根据作品质量和创作风格,大致上可分为“小白
作家”和“文青作家”两大类。
如果说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是网络文坛最能赚钱
的三个“小白作家”,那么猫腻便是网络文坛最有“文青范儿”的一位作家。
在当今“宁看真小白,不看伪文青”⑤的网文圈内,像猫腻这样敢于直言不治“文青病”
的尤为少见。
这是因为,猫腻是久经读者检验的“真文青”,“文青范儿”已经成为其一种具
有生产性的身份标识,并在同样具有文青气质的核心粉丝群内形成一股极强的凝聚力。
猫腻的
核心粉丝们,他们在书荒时,会以猫腻的小说作为一种找书标准。
猫腻成为他们心中一种文学
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典范。
作为一位“文青作家”,猫腻的粉丝群在数量规模上或许不及“中原
五白”⑥,但他们在忠诚度方面却胜过一般“小白作家”的粉丝群。
2010年底,在起点中文网
首届金键盘奖年度评选中,猫腻的《间客》⑦以97882票打败《斗破苍穹》(18689票),荣
膺“起点中文网2010年年度作品”称号,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核心粉丝的推崇与奉献精神。
猫腻粉丝的忠诚度之高,究其本因,乃是他们从猫腻的作品中受益良多,不仅仅是从故事
中获得消遣,更多的是从中获得一种情怀的滋润、一种思想性的启发、一种理想人格的感召。
起点中文网总编辑林庭锋曾这样评价猫腻,“他关注人、关注情感、投入态度。
”⑧对人的关注、对情感的展示、对当下现实的跟踪式捕捉,这些都是猫腻优于其他网文作家的可贵之处。
猫腻曾在自己的微博主页中这样写道:“你们都知道我是伟大勤奋的,而且被人赞扬有情怀的,不是秦淮……”⑨如果将猫腻的这些可贵之处,用一个词来进行概括,取“情怀”二字尤佳。
“情怀”在当今“小白”“伪文青”横行的网络文学界被视为稀缺之物,有读者更是宣称“没
有情怀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
猫腻的“情怀”首先体现在猫腻对人的关注。
对人的关注,衍生出两个副命题:一是人格
的自我实现,一是人生的态度与意义。
在猫腻小说中,自我人格的实现,常会面临来自集权主
义的阻挠。
比如在其成名作《朱雀记》中,悟出“有生皆苦”而选择自杀,同时切断六道轮回、拉着三界众生一起走向寂灭的佛祖成了最大的集权主义者。
佛度众生,就是要毁灭众生,这样
的安排,主人公易天行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易天行认为佛祖你自己可以嗝屁掉自己,但是你没
有权利安排众生的命运。
这是猫腻对集权主义话语的一种反叛,而支撑这种反叛的是一种“自
我的哲学”——我要为我自己而活,活着,就是要好好地活下去,且活得更美好,让身边的人
更幸福。
在《将夜》一书中,凌驾于人类世界之上的吴天被视为规则本身。
昊天主宰着将夜世
界的运行,也阻碍了以夫子为首的大修行者探索新世界的步伐。
于是这位以孔子为原型的夫子
在猫腻笔下流露出“革命导师”的气质,夫子化月登天,与吴天激战,表现出了一种敢于追求
自由、勇于自我实现的五四叛逆精神。
此外,对人生态度与意义的思考,也是猫腻小说常有之义。
“人为什么活着,人该怎样活着?”成为猫腻小说主人公反复思考的问题。
《庆余年》中
的主人公范闲,是一位拥有第二次生命的穿越者。
在前世他是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命的热
量属于闲置状态。
而重生后,他的生命能量则发挥到了极致,正如他所说,那是一种“抡圆了活”@的状态。
“抡圆了活”其实是一种极为珍视生命的态度。
不单是范闲,猫腻其他小说的主人公,如许乐、宁缺、陈长生等,也都具有这种生命态度。
他们往往具有极强的自律精神、对
大是大非的辨别能力、不妥协的硬气以及对爱和勇气的坚守。
《间客》中的许乐,是一个正义
感有些爆棚的“三好青年”,许乐称他之所以竭尽全力坚守道德的原则,是因为不想受到心中
那根道德的鞭子的抽打。
“我就按照这些人类道德要求的法子去做事儿,一辈子不挨鞭子,活
的心安理得,那不就是愉悦?”《择天记》中的陈长生,是一个执着于逆天改命的少年,“顺
心意”是其最重要人生态度。
“大道三干,他求的是顺心意——所谓顺心意,就是心安理
得。
”“顺心意”并非是那种唯我独尊、恣意妄为的狂傲,相反是一种极为自律、躬身自省之
后的坦然无碍。
总之,从猫腻的小说中,我们能够读出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感召力量以及一种极
度热忱的生命态度。
其次,猫腻的情怀还体现在他能够紧扣社会思潮,把握国民情感心理结构的内核,重振文
学对当下现实的言说能力。
在当前个人化叙事普遍盛行、个体与时代历史相脱节的“小时代”里,猫腻这种渴望书写当下现实、紧扣前沿热点的精神尤为宝贵。
一位新媒体研究学者庄庸先
生认为猫腻作品找到了私人叙事与大叙事的完美接洽点,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中国
式时代”的整体印记,记录了我们当下生活、生存状态的集体记忆。
确如此言,从猫腻的几部
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社会热点事件、思潮在小说中的投射。
猫腻写作《间客》期间,
夏俊峰案、最牛钉子户等官民冲突的事例时有发生。
当小人物受到强权的欺凌之时,小人物该
如何应对?猫腻虽未直接对这些事件表态,但他通过塑造出许乐这样一位敢于用拳头表露一个
小人物的愤怒的角色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即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底线,小人物一旦愤怒起来,
其力量也不容忽视。
除了热点事件以点状散射入文本之外,猫腻还以长线跟踪的方式表达了他
对某些时代命题的思考,比如制度问题。
2007年,猫腻创作《庆余年》,该书通过塑造一个希
望通过科技文明、制度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穿越者叶轻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以西方为代表的
制度理性的向往——这体现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主流思想倾向。
此时的猫腻,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自由主义者”。
然而在下一本书《间客》中,猫腻却较早地开始了对这一思
维定势的反思。
在《间客》一书中,存在两种对立势力,分别是标榜民主自由的联邦社会与独
裁专制的帝国社会。
从表面上看,联邦社会是先进光明的,帝国社会是落后愚昧的,实际上,
联邦社会背后最大的受益者乃是以七大家为主的金融寡头和部分军事强权主义者。
民众在联邦“第一宪章”无处不在的监控之下,毫无半点民主和自由可言。
而独裁专制的帝国,虽然存在
恐怖的杀戮,但是以苏珊大妈为代表的普通民众却也能享受到短暂祥和安乐的日子。
值得玩味
的是,《间客》中的联邦,标榜自由民主,实为金融寡头所统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
美国社会。
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制度,在1980年代是国人梦寐以求的“彼岸图景”,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它开始不断受到质疑,如一位粉丝评论者所言:“皇权社会固然很糟,
但所谓的民主政体,也不过是一张爬满了虱子的华丽袍子而已。
”猫腻在《间客》中流露出的
对西方民主制度从无条件向往到理性怀疑的转向,可以说是和整个社会思潮的转变暗中契合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猫腻改变了对民主价值观的信仰,只是不再把这种信仰寄托于制度崇拜,
而是从更宽阔的视野、更复杂角度思考文明道路的问题。
在此后的《将夜》中,猫腻通过隐喻
中华文明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儒家精神的创造性重塑,在儒家人本主义基础上加入西方人道
主义精神及五四叛逆主义精神,反映了他对时代浪潮的敏锐感知力和把握力。
无论是对人的关注,还是对当下现实的关照,我们从猫腻的“情怀”中不难看出一丝启蒙
主义的痕迹。
自1990年代以来,1980年代兴起的启蒙主义浪潮逐渐退却,到了新世纪,中国
进入了“后启蒙时代”。
作为一个70年代生人(1977年生),猫腻的青少年时代,刚好跨过
启蒙主义高涨的1980年代,他因此接受过启蒙文化的洗礼,启蒙所留下的烙印不自觉地影响了他的网文写作实践。
这种烙印,笔者称之为“剩余启蒙”,用网友的话也可以称之为“情怀”。
在当前的网文语境中,情怀是稀缺之物,但同时也是棘手之物,如果处理不当,便会惹来讥讽,从而弃之如履。
而猫腻对“情怀”的处理是较为聪明的,他没有照搬传统的启蒙主义话语,而
是对其进行了契合当下国民心理结构的改造。
比如,在处理“友爱”这个启蒙话语时,猫腻没
有一味拔高人的主体性,夸大友爱的意义,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其与一种“亲我主义”话语相结合,从而避免了人物行为逻辑的失真而引起读者的非代入感——“亲我主义”是笔者对网络小
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价值形态的概括性总结。
它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不是那种以自我为
中心,只关心自我得失的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是在一定差序格局中能够舍弃“自我”、
关爱他人的价值观—一我们首先应该对和自己最亲的人负责,然后再对比较亲的人负责,以己
为中心,根据亲疏关系依次向外围拓展,感情的强度也依次减弱。
“亲我主义”实际上是儒家
以血缘为基础的友爱观在当代的一种变体,“亲亲”“差序格局”同样是“亲我主义”的重要
特征。
“亲我主义”在当下国民心理情感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基础,猫腻立足于此,才确保了启
蒙话语的有效性,也避免了“情怀”的凌空蹈虚。
猫腻曾在《间客》后记写道:“我最爱《平凡的世界》,我始终认为那是我看过的最好的
一本YY小说,是我学习的两大榜样之一。
”在这里,猫腻之所以称《平凡的世界》是一本YY
小说,是因为《平凡的世界》核心理念是“好人有好报”“道德圆满可以带来恩遇”。
而这些
素朴的理念,不正是某种情怀的体现吗?《平凡的世界》自诞生以来,以其奠定的黄金般的信仰,鼓舞了数以万计的奋进青年。
某种意义上,猫腻继承了路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媒介
变革的今天,猫腻充当了一个文化引渡者的角色,他将1980年代沉积下来的启蒙主义文化加以改造,贯注到当下的网络文学中,供新一代的读者从中汲取力量。
在“后启蒙”时代,情怀一
样可以产生价值和激发力量。
诚如一位网友所评价的那样:“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思考一个
人该怎么活,怎么活得好,这便是(情怀的)价值。
情怀从来不是缺点,只要它在适当的地方
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