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巩固平均分知识——数学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一反三,巩固平均分知识——数学教案设计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平均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数学知识
之中。
二、教学重难点
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平均数的应用;
3.举一反三,将平均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数学知识之中。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练习法;
3.讨论法。
四、教学内容
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通过以下步骤一一讲解:
(1)平均数的概念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也就是所有数据的平均值。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为:平均数=总和÷数据的个数。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在求平均数时,需要先将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将这些数字加起来,最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可求出平均数。
2.平均数的应用。
在学习平均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具体使用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平均数应用:
(1)计算班级平均分
计算班级的平均分时,需要将每位同学的成绩加起来,然后除以学生的总人数,就可以得到班级的平均分数。
(2)计算团队的平均工资
计算团队的平均工资时,需要将每个团队成员的工资加在一起,然后除以团队的总人数,就可以得到团队的平均工资。
3.举一反三,将平均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数学知识之中。
在学生熟悉了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平均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数学知识之中。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实例:
(1)用平均数求和数
有一组连续的奇数,它们的和是2001,那么这组奇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解题思路:先求出这组奇数的个数,设为n。
由于它们是连续的奇数,所以第一项为x,第二项为x+2,第n项为x+2(n-1),于是有2001=x+x+2+x+4+...+x+2(n-1),得到n=31,因此这组奇数共有31个,它们的平均数为:2001÷31=64.5。
(2)用平均数求中位数
有15个数据,它们的平均数为65,求这15个数据的中位数。
解题思路:由于一组奇数个数的中位数就等于这组数的中间数,因此这15个数据的中位数为65。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平均数的应用和举一反三的方法。
教师还引入了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将平均数的应用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其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