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一数学你准备好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法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
12(3√2)⇔余弦值3√2(12);正弦值5√5(25√5)⇔余弦
值25√5(5√5);正弦值310√10(10√10)⇔余弦值10√10(310√10)等,在学生上课时,我特别感受到了效果很明显。
否则,大部分学生还要去由sin2α=1-cos2α去计算,有时还忘了开方。
二、在课堂教学时重视概念教学,借助于概念来简化计算
同样是在“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教学中,已知sinα(cosα),求tanα学生容易解决,可变形为:“已知tanα,求sinα(cosα)”,学生就棘手了,在我们不少资料上,都特别简绍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可是用方程思想由:tanα=sinαcosα,sin2α+cos2α=1来计算,字母一大堆,更加妨碍观察、计算。
培养方程的思想固然重要,但是实效性要差一些。
所以,我在此,特别推重学生由定义:tanα=y x,sinα=y r,cosα=x r这样来计算,我看到了,学生很快可以准确说出答案。
例如:已知tanα=-2,α在第四象限,则sinα=。
我们在此,就可以取y=-2,x=1,r=5
√。
这样可以迅速准确计算sinα=-25√。
三、上课时多给学生提供运算的机会
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要一味承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引导地位。
一方面,我们老师在写黑板时,重在讲解题的思路,留两分钟给学生运算,之后请一位学生公布答案,如有错,请同学们纠正。
另一方面,上课要抽学生到黑板上练习运算,尽量不要搞“大锅饭”时的演算。
可以巡回,督促每一位学生动手,同时可以看到学生这一节课的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要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突出新课改的特点
比如,对数的运算是高中学生的一个难点,学生觉得很抽象。
所以要深讲其产生过程,简绍其情景背景。
让学生看清它与过去的指数运算的关系,所以我在高三一轮复习时,再次放慢了讲课的速度,加强了对数的运算。
同时让学生明确“对数”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在工程技术上用处,同时高考也是一个必考点,因为这是在初中基础上,增加的一种运算,要体现学生素质的提升。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要从教学各环节抓起。
•编辑鲁翠红
一、高一新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数字,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要注重分析。
其次,初中教材较高中教材,知识点、考点相对少之又少,有足够时间巩固复习。
最后,初中阶段题型中理论要求低,重直观理解及运算,已知条件,结论要求明确。
而高中阶段题型理论要求高,重逻辑推理,限制条件往往隐含在概念、已知条件之中。
2.课时的变化
同样的时间里,高中学习的知识较多、较难,政史地、理化生占用的学时比初中多,学习数学的时间就少一些,为完成任务,课堂容量就会多一些,积压的疑难问题多了,就会产生厌倦情绪。
3.环境的变化
有的学生考的是外校的高中,对学校的学习环境、管理体制变化的适应也会影响其成绩。
4.心理、生理的变化
孩子自以为在初中成绩不错,心理有优越感,可学习高中数学感觉抽象难懂,考试成绩“屡试不爽”,挫伤了信心。
二、提高数学成绩的对策
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2.从学生实际出发,备好、上好每一课
在高一授课时,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入门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
讲清每一个概念、性质、定理的来龙去脉。
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3.加强课后辅导,增强信心
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往往因为不会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数学题,当天疑难当天解决,积压多了就失去信心了。
教师要多奉献,及时地解决疑难问题。
4.多鼓励,多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有特点,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多和孩子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多鼓励孩子的亮点,少一些嘲讽,让他们有个健康的心态。
当然,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很多,对策也不少,不管怎样最终能使孩子成绩提高的都是好方法。
•编辑鲁翠红
学好高一数学你准备好了吗
陈夫升
(江苏省泗洪县新星中学)
摘要: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关键,高一基础夯实了,对今后学习信心十足。
事实上,不少中考数学成绩佼佼者,到了高一,数学成绩却一落千丈。
就此状况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高一数学;原因;对策
13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