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
摘要:规范物质是环境监测实验室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用来校正试验的重要工具。
如何确保规范物质的正确使用,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成为环境监测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从实验室规范物质的管理重要性入手,进行管理分析探究,冀望能够找到促进环境检测实验室规范物质的管理的有效计划,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规范物质;管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环境爱护事业飞速开展。
近年来经济水平提高,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环境爱护,进一步推进环境事业的开展势在必行。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做好环境检测研究,切实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规范物质是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物质的成分分析和特性研究之中。
切实做好规范物质的标准管理,改良管理办法,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推动力。
1环境检测实验室规范物质管理的重要性
规范物质的标准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规范物质是监测实验是中不可短少的资源,在实验室对物质成分的性质鉴定和分析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规范物质作为一种量化工具和计量规范,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相对一致性,并为进一步的数据比照分析提供依据。
而且规范物质还可以作为一种评价环境监测伎俩的工具,促进监测办法的改良与完善,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有效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规范物质的标尺作用,是加快环境检测机构升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1】。
2环境监测实验室规范物质的管理
有效地对规范物质进行管理,就要严格控制每一环节,从选择购置阶段,存储阶段,直到使用阶段都仔细把关。
2.1严格控制规范物质的选择和购置
在购置规范物质之前要认真核对每一实验室的需求,做好统计,及时申请批准。
质量监管部门要选择合格可靠的购置途径,向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或获国家许可的专业机构进行购置,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在规范物质验收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及时清点,做好全面工作记录,做好物资表格整理,确保规范物质的名称、编号、类别、数量、浓度、生产单位、包装完整程度和产品合格证明等内容都登记录入。
必要时可以对规范物质取样进行检测后再验收。
有效的对规范物质进行清算记录,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方便的查阅和核查,进行高效的管理。
在规范物质的申请使用和发放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发放和领用记录,明确每一规范物质的领用实验室和领用数量,并将物资记录数据及时上交,确保每一环节不出纰漏。
2.2严格控制规范物质的存储
对规范物质的存储严格控制,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当规范物质购置完成后,采购人员要及时交付给物资管理人员进行清点核查入库。
库存管理人员入库时要标明物资名称、入库时间、入库数量以及寄存位置和管理员名称,并及时录入规范物质管理系统。
物资录入后要及时核对,定期清查,不同类别的规范物质应有专人管理,同时要确保规范物质存储环境具备良好的寄存温度,枯燥且通风,保持物质本身的有效性。
不同性质且稳定性差的规范物质应分开寄存,含有较强毒性的规范物质应按国家管理规定进行独自寄存管理,使用时严格控制数量并做好记录【2】。
2.3加大对规范物质的核查力度
规范物质的核查工作能够保证物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规范物质的现存量和性质等储存情况。
管理人员在对规范物质进行核查前,必须制定核查方案以及核查办法,在核查中严格控制规范,并做好记录。
对核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保证核查工作的有效性。
核查过程要对每一步进行严格的控制。
首先,管理人员要比对规范物质管理系统中的录入数据,对物资有效期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然后,对规范物质进行试验检测时,不同特性的物质,故选择不同的核查方式。
核查规范气体,要根据其易挥发的特性保守检测。
核查规范溶液时,要注意核查时间和稀释度,判断规范溶液是否发生量值变化。
规范物质经核查已过期时,其准确性已经得不到保证,不能作为监测工作的参考。
过期时间长且无毒无害的物质根据卫生规范放入不同种类的废弃寄存处,过期时间较短,无变质情况的物质可以提供应新晋环境监测员练习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将核查结果统计好并生成报告,标注好核查物质名称、核查时间、核查办法等,及时录入规范物质管理系统。
管理人员针对核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改良规范物质的寄存环境和管理方式,促进环境监测水平的提高。
2.4建立严格的规范物质管理系统
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发展离不开规范物质的严格管理,建立严格的规范物质管理系统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发挥规范物质的最大作用。
环境检测的管理部门与实验部门各司其职,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管理部门只负责管理物资设备,实验部门只重视监测试验和数据采集,两个部门之间各有各的任务和需求,不足相互交流沟通,拉低了监测工作的运行效率。
整个环境监测系统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开展模式,导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环境监测部门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
召开集体研讨会,收集相关改革倡议,将管理部门和实验部门有机联系起来,统一进行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商讨,最终确定合理的计划【3】。
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有效促进监测部门与规范物质的生产企业合作,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高监测水平。
同时政府加强监督,促进资源和利益的合理分配,降低合作风险,促进各部门协同管理,监督企业履行相关的社会义务,实现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建设的综合开展。
在管理计划制定过程中,要综合各部门的意见,有效地促进管理效率,促进各部门人员对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参与其中,执行和遵守相关规那么。
实行责任制度,规定每一部门、每一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各管理人员合理分工,明确工作任务要求,除了必须遵守共同的责任制度之外,还要为专门的任务负责,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合理、高效、有序进行。
各部门制定紧急预案,强化底线意识和防备化解风险的能力,更好的应对突发状况。
此外,提升实验人员的技术能力也是提升规范物质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
环境监测事业的开展,离不开实验人员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提高。
环境监测部门应定期发展技术交流会和专业能力培训,为更好地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3结语
综上所述,规范物质是环境监测实验室中重要的测量设备,也是实验室数据链得以追根溯源的基本。
规范物质是环境测量实验室在管理控制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相关负责人应该提高规范物质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程序,使其合乎环境实验室的规范以及计量认证准那么。
只有做到标准化管理,才能准确使用规范物质,从而提高环境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本文正是从环境检测实验室规范物质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并对其加以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规范物质管理办法的策略途径,以期能够为环境监测实验室提高技术水平做出些许奉献。
参考文献
【1】潘丽.化学分析实验室规范物质的使用和管理.生命学仪器,2008(6):24-27.
【2】王淑贤.谈环境监测实验室如何定期使用有证规范物质发展内部质量控制.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6):109-117.
【3】高保国,封跃鹏.有证规范样品的应用及其管理办法探讨.中国环境管理,2008(6):5-8.。